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他接过东西,朗声道:“乡亲们的心意,我和卫华同志一定带到!
但首长的规矩大家是知道的,‘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这些东西,我们折算成钱……”
“不行!”老会长立刻打断,有些生气,“这是俺们的心意,不是贿赂…
陈书记为俺们吃了多少苦,这点东西算个啥?要是给钱,就是瞧不起俺们老百姓!”
场面一时有些僵持。
张文杰深知民情淳朴,却也深知纪律严明。
最终他妥协道:“好,会长同志,大娘,心意我们一定带到,东西也带去!
但下不为例,以后凡是干部,绝不能收群众一针一线,这是铁打的纪律!
大家的心意,陈书记知道了,比吃了什么都甜!”
好说歹说,才劝散了依依不舍的群众。
坐上颠簸的吉普车,看着怀里那篮“沉重”的礼物,徐卫华叹了口气:“首长看到这个,不知道会不会批评我们。”
张文杰目视前方,语气深沉:“批评是肯定的。但这也正说明,首长在昌平人心里的分量。
我们此去,不只是告别,更是去听首长最后的教诲和嘱托。
昌平的路以后得靠我们自己走了………”
车子驶出城区,沉默了一会,徐卫华忽然想起什么,压低声音问:“文杰,首长这次回来……虽说不回昌平,但……陈大娘那边……要不要……通知一声?”
他提及的是一个极少数人才知道的秘密。
陈朝阳与原昌平“陈氏煤栈”那个沉默寡言的妾室、如今在街道缝纫组做工的妇人之间的真实关系。
他们都知道陈朝阳对其母有暗中关照,却也下令不得相认的安排。
张文杰眉头紧锁,思考很久,终是缓缓摇头:“不妥,首长既然从未主动相认,必然有他的深意和原则。
他现在身份更加敏感,是高级干部,与原来的剥削阶级家庭划清界限是政治要求。
我们若擅自告知,恐怕不是帮他,是害他,也违背了他的命令。
这件事,……就当不知道。
对陈大娘的日常关照,以前怎样,以后还怎样,只需更加谨慎,绝不能让外人看出任何特别之处。”
徐卫华默默点头,知道这是最稳妥却也是最无奈的处理方式。
吉普车在苍茫的冬日原野上疾驰,载着两位心情复杂的干部,奔向北平,奔向这次注定意义非凡的告别。
暮色四合时终于驶入北平城,一路的颠簸寒冷让张文杰和徐卫华都有些疲惫,但即将见到首长的激动却支撑着他们。
按照电文地址,他们找到了一座门楼庄重、门口有持枪卫兵严密警戒的军委招待所。
车刚停稳,一名表情严肃的卫兵便上前一步,抬手敬礼,目光扫过车牌照和车内人员:“同志,请出示你们的证件和介绍信。”
张文杰和徐卫华立刻下车,分别掏出自己的《干部证明书》和昌平专区开具的介绍信,递了过去。
卫兵仔细地查验了证件上的照片、公章和有效期,特别是介绍信的事由“因公进京”。
“请问你们要找谁?有什么事?”卫兵例行公事地询问,语气平稳但不容置疑。
“我是昌平专区第二书记,他是昌平公安保卫处长,”
说着张文杰,顺手指向一旁的徐卫华,继续开口:“前来拜访暂住在这里的陈朝阳首长,这是事先约好的。”张文杰沉稳回答。
卫兵点头:“请稍等。”便转身走进岗亭,拨通了内部电话。
张文杰和徐卫华能隐约听到他压低的声音:“接待处,我是大门岗。
这里有两位昌平来的同志,张文杰和徐卫华,要求见陈朝阳首长……好的,明白。”
片刻之后,卫兵走出岗亭,将证件递还给他们,神情略微缓和:“已经核实过了。陈首长住在二零三房间。
请进,进门后右转那栋二层楼。
请遵守这里的规定,不要随意走动。”
“谢谢同志,我们明白。”
经过这番严格却必要的程序后,两人才被允许进入大院,并由一名闻讯而来的工作人员引至二楼相应的房间门前。
深吸一口气,张文杰轻轻叩响了房门。
门很快打开。
陈朝阳站在门口,他已换下戎装,穿着一身半新的深色中山装,身形比在朝鲜时略显清减,但眼神依旧锐利,只是眉宇间添了几分长途旅行后的风尘之色。
“首长!”徐卫华激动地立正敬礼,声音都有些发颤。
“首长,我们来了!”张文杰也紧跟着敬礼,语气沉稳却难掩激动。
陈朝阳脸上露出真切的笑容,侧身让开:“卫华,文杰,进来吧,路上辛苦了。”
他拍了拍徐卫华的肩膀,仔细看了看他的气色,“伤都好利索了?看着脸色还是差了点。”
房间是招待所里一个宽敞的单间,配备了简单的家具:一张书桌、一把靠背椅、一张单人床,以及一套略显陈旧但干净的单人沙发和茶几。
暖水瓶和茶杯放在茶几上,墙边立着一个洗脸架,上面搭着雪白的毛巾。
虽然陈设简单,但足够安静和私密,符合他高级干部的接待标准。
陈朝阳指了指沙发,让两人坐下,自己则拉过书桌前的靠背椅,坐在他们对面。
“不辛苦,首长,恢复的挺好,能见到您,比什么都强!”徐卫华连忙道。
张文杰接过话头:“首长,您这一路才辛苦。我们从昌平过来这点路不算什么。您……一切都顺利吗?”
陈朝阳点头,语气平和却带着郑重:“一路还算顺利。刚向总部简单报了个到,手续还没走完。
首长时间安排得很满,让我今天先休息,明确交代了,明天上午九点整,准时去见他,有重要谈话。”
这就样似有似无的聊着,话题自然转到了昌平。
张文杰坐直了身子,开始系统性地汇报:
“首长,您离开这几个月,昌平大的架子没散,按您走前定下的规划,春耕水利的底子已经打好了,今年开春就能用上。
但困难也不少。”他顿了顿,面色略显凝重。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