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 第383章钢铁亦需钢铁摧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二部分, 关于组建装甲师的方案。志司的意见是:原则上高度肯定其前瞻性和创新性,但目前全军层面条件尚不具备,全面铺开不可行。”

    “但是,不能因噎废食,同意以陈朝阳部现有缴获装备和骨干为基础,进行试点探索!”

    “命令:陈朝阳师立即抽调精锐力量,以缴获坦克、装甲车和部分重炮为核心,组建一到两个加强装甲突击团!

    规模控制在旅级,作为全军第一支装甲合成战术试验部队。

    如自身有缴获能力,志司同意其改编为步坦协同防控机甲集群师。”

    “主要任务:未成规模前,不立刻投入大规模攻坚,而是摸索经验!

    摸索怎么开坦克、修坦克、步坦怎么协同、坦炮怎么配合、怎么防空防炮!

    把遇到的问题、总结的经验,形成条例,为将来条件成熟时扩建装甲部队积累种子、摸索路子!”

    “告诉陈朝阳,步子不要迈得太大,先把一两个试点团给我搞起来,搞扎实!

    要人、要技术骨干,志司尽量协调,但主要靠他们自己想办法,自力更生!”

    北平,军委作战部

    夜色中的院落静悄悄,唯余寒风掠过檐角发出的轻微呜咽。

    一间灯火通明的书房内,炭盆散着融融暖意,却驱不散空气中凝重的思虑。

    总参负责人罗重文,手持一份译电文稿,步履匆匆地穿过回廊,在与另一间办公室内的首长短暂低语后,两人一同走进了那间陈设简朴却仿佛承载着千钧重量的书房。

    书房中人听到脚步,方才抬头,目光从地图上移开,落在了来者手中的文件上。

    “志司转来了朝阳同志的一份详细电文。” 罗重文的声音带着一丝激动,将电文递上,

    “志司那边也附了意见。这个朝阳同志…真不愧是难得的福将,更是一位眼光毒辣的战略型人才!

    他对当前战役节点的把握,对敌我双方优劣态势的剖析,尤其是对敌军可能采取的新战术的预判,眼光极其锐利,句句都说在了要害上!”

    旁边一人接过话头,语气儒雅而务实:“他基于现有条件提出的几点技术反制手段,组建电子侦听干扰小队、建立人工声音与光学测距的反炮兵体系、强化高射武器的多用途训练,

    虽然听起来因陋就简,却恰恰是我们目前力所能及、最能快速提升部队战斗力的务实之举!

    投入有限,但见效可能很快,应该立即整理成训练纲要,利用休整期下发各部,抓紧演练普及。”

    那位披着棉衣之人接过电文,就着明亮的台灯,仔细地阅读起来。

    他看得得很慢,手指间夹着的烟卷缓缓燃烧,青烟袅袅上升。

    他的目光时而凝神,时而闪烁出赞许的光芒。

    “嗯,分析得很透彻。” 他终于开口,声音平和却带着一种定调的力量,

    “‘蓄力’、‘持续力’、‘战士的生命与士气是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这些话,说得很有道理,很有水平。

    用这个道理去回应朝鲜同志,我看就很有说服力嘛。

    我们不是畏战不前,是为了积蓄力量,为了下一次更决定性的前进。”

    他对陈朝阳关于战场全局的分析,表示了明确的肯定。

    当看到电文最后关于组建“步坦协同防控一体化装甲突击师”的大胆构想时,先是微微一怔,随即脸上漾开一丝笑意,摇了摇头:

    “这个陈朝阳,胃口真是不小嘛,这是想给我们打造第一把红色装甲尖刀啊?”

    罗重文也笑了起来,但笑容中带着深深的审慎:“想法本身是极具开创性和前瞻性的,也确实指出了一个未来发展的方向。

    但是,”他话锋一转,神色变得严肃,

    “志司其他领导同志的担忧非常现实。

    我们目前的国力和后勤状况,确实难以全面支撑这样一支消耗巨大的铁甲兵团。

    油料、备件、尤其是受过严格训练的技术兵种骨干,这些都是我们眼下最紧缺、短期内难以解决的硬约束。”

    “志司提出的试点方案,我认为是稳妥可行的。让他以现有缴获为基础,先搞一两个加强装甲突击团进行探索,积累经验。

    同时,他的这份雄心勃勃的计划,也为我们国内的军工建设和人才培养指明了紧迫的方向,我们不能只满足于造步枪和手榴弹,

    更要尽快掌握制造坦克、汽车的能力,要能产出足够的燃油!

    东北地区,及昌平专区接下来的攻关重点,应该向他所提及的这些关键技术领域倾斜。”

    披着棉衣之人沉吟片刻,最终拍板:

    “好,我看就这样定。”

    “第一,电告志司和前指,完全同意他们关于全线转入休整的决策,必须顶住压力,坚决执行。

    朝阳同志的这份电文,可以摘其要点,转发各战略区参考,统一思想认识。”

    “第二,原则同意志司的试点意见。

    回复陈朝阳同志:‘方案阅悉,设想大胆,甚好。然饭需一口口吃,路需一步步走。

    准尔部先行试点组建装甲突击团,精心探索,总结经验,以点带面,切忌冒进。所需技术骨干,国内尽力筹措支援。’”

    “第三,总参和相关工业部门,近期召开一个专题协调会,认真研究陈朝阳同志方案中提及的装备需求与技术短板,将其纳入我国国防工业中长期发展的规划蓝图里。

    他这是在前线,用实战的眼光为我们后方的工作划出了重点啊!”

    “第四,提醒志司和陈朝阳部,务必注意安全。

    美国人刚换了前线指挥官,又在我们手下吃了大亏,绝不会善罢甘休,恐怕会酝酿新的动作。试点探索要搞,仗也要打得更加灵活谨慎。”

    北平的决策,既高度肯定了陈朝阳的战略洞察力与创新精神,将其建议提升至全军借鉴和长远规划的高度,又立足于极端困难的现实条件,

    批准了更为稳妥务实的试点方案,展现了立足现实、放眼未来的战略定力与智慧。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