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 第 363章 莫斯科的转变(求五星好评,谢谢读者大大们)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贝利亚率先开口,他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阴冷:“是的,约瑟夫同志。

    格鲁乌的分析认为,这场胜利并非偶然。

    这支部队的指挥官,陈,展现出了…超越我们此前所有评估的战术素养和决断力。更重要的是,”

    他顿了顿,加重了语气,“他们大量使用了缴获的美式装备,并似乎发展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将技术兵种与步兵突击相结合的‘穷人的闪电战’战术。

    这份报告后面附有他们初步总结的战术要点,虽然粗糙,但…方向惊人地敏锐,直指十分远见的战争核心。”

    莫洛托夫接口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外交官的审慎:“从政治上看,这是一个巨大的成功,毫无疑问地沉重打击了美国及其盟友的士气。

    但同样…它也极大地提升了,志愿军在苏维埃主义阵营内部,以及在国际上的声望和话语权。

    北平现在可以更有力地宣称,他们是在‘独自’对抗西方侵略者,并且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布尔加宁从军事角度补充,脸色凝重:

    “这意味着,约瑟夫,我们或许…严重低估志愿军的战斗潜力和他们的指挥员创新能力。

    我们原本预计,没有我们的全面援助,他们将在美军绝对的火力优势下陷入苦战,

    最终不得不更加依赖我们。

    但现在看来…他们似乎找到了一种…属于他们自己的、以弱胜强的办法。

    尤其是这个陈朝阳,他的存在,可能会改变局部战场的平衡。”

    约瑟夫缓缓拿起他的烟斗,轻轻磕了磕,重新装满烟丝。

    整个过程缓慢而专注,让房间里的压力几乎凝固。

    “低估…” 他终于再次开口,声音里听不出喜怒,却让贝利亚和布尔加宁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背脊。

    “是的,我们低估了。我们低估了他们的勇气,低估了他们的智慧,更低估了他们…‘自力更生’的决心和能力。”

    他划燃火柴,点燃烟斗,深吸一口,烟雾缭绕中,他的眼神变得深邃难测。

    “一个能独自击败美国一个王牌师核心、俘虏其将军的盟友…”

    约瑟夫缓缓说道,“就不再仅仅是一个需要老大哥庇护和喂养的‘小兄弟’了。

    他们会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会渴望更多的尊重,以及…更平等的地位。这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复杂性。”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三人:

    “我们不能允许这样的情况模糊了界限。

    莫斯科,才是苏维埃主义阵营的领导者,是抗击美帝国主义的核心力量和最先进的榜样。

    志愿军的胜利,归根结底,也必须是苏维埃援助和指导的胜利。

    他们的方法,或许有效,但必然是粗糙、暂时的。

    必须让他们,也让世界看到,什么才是真正、现代化无可匹敌的苏维埃主义力量。”

    贝利亚立刻领会:“您的意思是,我们需要立刻采取行动,重新…‘锚定’我们的主导地位?”

    “是的。” 约瑟夫吐出烟圈,做出了决断。“我们之前暂缓支援武器的命令需要重新执行,立刻让驻北平的顾问和驻志司的军事代表行动起来。

    告诉他们,不要再像挤牙膏一样提供那些二流装备了。拿出点真正能代表莫斯科红军威严的东西。”

    他的目光投向布尔加宁:“告诉那位…陈师长,以及志司的同志们。

    为了庆祝他们的伟大胜利,并支援他们即将到来的、更艰巨的战斗,伟大的苏维埃主义共和国联盟,将再一次无偿、并立即向他们提供一个齐装满员的BM-13‘喀秋莎’火箭炮团的全部装备。

    并派遣最优秀的教官,亲自指导他们使用这款…‘约瑟夫管风琴’。”

    办公室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明白,这不再是简单的军事援助。

    “这既是祝贺,”约瑟夫的声音冰冷而清晰,“也是一个提醒。提醒我们的朋友,谁掌握着最尖端的战争艺术,谁才是他们最强大、最可靠的后盾。

    让他们习惯于依赖莫斯科的工业结晶,而不是总想着去捡美国人的破烂,或者…自己捣鼓那些不成熟的想法。”

    他顿了顿,补充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同时,告诉我们的教官。

    要‘耐心’、‘细致’地教导,但核心技术环节和弹药供应,必须掌握在我们自己人手里。

    我们要的是感恩的盟友,而不是…另一个潜在的、掌握了所有秘密的竞争对手。明白吗?”

    “完全明白,约瑟夫同志!” 三人齐声应道。

    “去吧。” 约瑟夫挥了挥手,重新将目光投向窗外无尽的黑暗。

    喀秋莎的到来,将不再是一场雪中送炭的兄弟情谊,而是一次精心计算的政治与技术宣示,一场来自莫斯科、温柔而强势的“再确认”,

    意图将那匹即将脱缰的战场雄狮,重新纳入老大哥设定的轨道之中。

    ……

    北平,幽静的书房

    有三人聚坐一室:

    一深思者: 嗓音沉稳,目光深邃,指间夹着烟,善于从战略层面思考问题。

    一务实者:思维缜密,语速平和,总能周全地考虑到各种现实细节与执行层面。

    一豪迈者:声若洪钟,性情直爽,军事经验丰富,惯于从战场角度出发。

    深思者缓缓吐出一口烟,目光扫过桌上的捷报和那份题为《论复杂电磁环境下对敌指挥中枢实施“中心开花”式战役突击的战术原则》的文件,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赞赏:

    “奇袭掏心,擒贼擒王…这一仗,打得不只是军事,更是心理和政治。

    一篇檄文撕破了伪装,一次突击砸碎了门牙。

    能文能武,这样的复合型人才,是我们当前最急需的。”

    另一务实者点头接过话,语气沉稳而欣慰:

    “确实如此。

    此战的胜利,其意义远超战场本身。

    至少有三重收获:其一,它彻底宣告了敌方‘速胜’计划的破产,加速了其前线统帅的黯然离场,这在政治和宣传上是极大的胜利。

    其二,它用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即便装备悬殊,我们也能通过高超的战术和组织,

    成建制地消灭其最精锐的力量,这份信心比任何武器都珍贵。

    其三,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