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 第 360章 论下碣隅里战役总结(感谢读者大大催更符加更一章)

第 360章 论下碣隅里战役总结(感谢读者大大催更符加更一章)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有了如此丰厚的缴获及充足的炮弹补充,陈朝阳心中已然心如磐石。

    所谓的美3师驰援部队,在他眼中已不再是致命的威胁,而是战场上另一块可以伺机啃下的硬骨头,东线敌军战线已然全面崩盘,

    溃退的洪流一旦形成,绝非区区一个师的生力军能够轻易逆转。

    他现在掌握的,是一整个火力充沛的部队。

    陈朝阳继续命令“两件事,立刻去办!”

    “第一,通过‘长城电’专用频道,以最高优先级联系昌平一部。

    将我们这里的情况,特别是缴获飞机、技术装备及物资的种类、数量做初步汇报。

    命令他们立刻协调,火速派遣一批完训的飞行员和地勤技术骨干过来。

    他们的任务就一个将这些能飞、能修的飞机,全部开回国内去。这是死命令,必须执行!”

    关于这点他无需担忧,去年他向罗重文书记提出建设飞机场之时,华北局之后便支援了几架教练机,会开飞机的飞行员即使没有什么战斗经验,也无所谓,他们主要的任务只是把飞机开回国内而已……

    “第二,给王承柱下达指令:对美3师先头部队,依旧以炮火延伸轰炸为主要攻击和阻吓手段。

    动用所有缴获的155重炮和105榴弹炮,组成远程打击群。

    不要吝啬炮弹,给我打出声势,打出威慑力!

    目的不是要全歼他们,而是要用钢铁火焰划出一条死亡界线。

    让他们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价,迟滞其推进速度,挫伤其进攻锐气,为我们巩固阵地、消化战果、转运物资争取最关键的时间!”

    “是!保证完成任务!” 赵鹏清晰复述了命令要点,眼神中闪烁着对陈朝阳深远布局的敬佩,转身快步离去,安排通讯参谋即刻发送这至关重要的电文。

    陈朝阳深吸一口气,这是自他入朝以来,难得真正意义上的片刻放松。

    麾下部队粮弹充足,伤员得到转运,战士们士气高昂。

    内心深处的忧虑已被一种沉静如水的掌控感所取代,一种基于对战争规律深刻理解后的冷静与自信。

    他没有丝毫耽搁,立刻投入新的工作。

    一场大胜的价值,不仅在于当前战果,更在于其为未来作战提供的宝贵经验。

    来到临时作为师部的掩蔽部,他摊开稿纸,略一沉思,便挥笔疾书。

    他决定将下碣隅里的经验拆解成多个专题,进行更深度的剖析:

    1. 《论复杂电磁环境下对敌指挥中枢实施“中心开花”式战役突击的战术原则——以东线长津湖下碣隅里之战为例》

    2. 《冰原闪击:论技术兵种在极端环境下达成战役突然性的组织与实施》

    3. 《“战场迷雾”的主动制造与利用:论电子对抗在现代化山地进攻战役中的决定性作用》

    4. 《“攻心为上”:论战役层级心理震慑的达成——基于对敌后勤节点与指挥系统同步打击的实践》

    5. 《“以战养战”即时战力转化模式研究——论利用缴获装备达成战役节奏无缝衔接的可行性》

    其中,第一篇作为主报告,最为重要。他凝神聚气,字斟句酌:

    呈送志司及军委的战术汇报

    《论复杂电磁环境下对敌指挥中枢实施“中心开花”式战役突击的战术原则——以东线长津湖下碣隅里之战为例》

    呈报单位:志愿军暂编独立炮兵第一师

    呈报人:陈朝阳

    总司令员、志司及各位首长:

    职部奉命东进,于长津湖战区下碣隅里方向,对美陆战一师指挥中枢及核心后勤节点实施了一次进攻作战。

    此役,在志司正确领导及九兵团兄弟部队有力配合下,我师侥幸达成战役目标,俘敌师长史密斯,摧毁其前进基地。

    现将在实战中摸索、验证的一些战术原则与粗浅体会,总结汇报如下,供首长参考批判。

    核心论点汇报:

    一、 “破网”先于“破阵”:电子压制是达成现代战役突然性的首要前提。

    我部认为,在敌拥有绝对制空权及完备通讯网络的优势下,传统的隐蔽接敌、渗透奇袭模式难度极大。必须将电子对抗提升至战役发起前的首要突击手段。

    我师在实战检验,攻击下碣隅里外围隘口及主阵地前,集中所有缴获及自制无线电干扰设备,对敌预设战术频率实施全频段、高强度、持续性压制。

    此举一役成功使敌前沿阵地与师指、各阵地间通讯完全中断,陷入各自为战的孤立状态。

    为主力突破及迂回部队调动,争取了宝贵的 “情报空白期” 。

    下碣隅里之敌虽闻炮声,却因通讯瘫痪无法判断我军规模、番号、主攻方向,反应迟缓、决策混乱。

    配合无线电静默与佯动,成功误导了敌战役层级判断。

    综上所述,电波通讯压制非辅助手段,而是开辟 “电磁战场”、剥夺敌指挥与信息优势、为我军创造局部“单向透明”的决定性首战环节。

    建议全军优先加强专业电子侦察与干扰分队建设。

    二、 “击节”重于“击溃”:对战役节点的精准选择远优于对敌军兵力的简单杀伤。

    面对装备、火力占绝对优势之敌,不应追求单纯歼灭其有生力量,而应精密选择其作战体系中最脆弱、最致命、且能引发系统性崩溃的关键节点进行打击。

    此役,我师放弃按原令驰援柳潭里,转而抓住战机,直扑下碣隅里。

    此目标选择基于:

    1. 敌师级指挥部所在地,打掉即可瘫痪其整个东线指挥体系。

    2. 后勤节点机场、油库、弹药库、主要物资堆积点,摧毁即可断绝柳潭里等地敌军之生存基础。

    3. 心理节点之必要,此为核心基地,其遇袭对前线敌军士气产生毁灭性震慑。

    本部达成攻其一点,撼其全局。

    对下碣隅里一处的成功打击,直接导致了柳潭里之敌不战自溃,其效果远超歼灭其一两个营。未来作战,应加强情报研判,精准识别敌“死穴”。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