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 第 344章 确定敌军前指(催更符加更谢谢大家)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作者番外】想必不少读者大大都好奇,这本书的稿费收益到底怎么样吧?说来惭愧其实本小说流量一直很受限制,上个月稿费加上读者大大们的打赏一共才3845.49元。

    最近刷抖音时,刷到很多想写小说的新人,小作者没什么特别能帮到大家的,但有句话必须提醒:那些打着“教你写小说”旗号卖课的,基本都是骗局!真心想尝试写小说的读者大大们,千万别上当,别花那冤枉钱!

    …………

    寒风卷着雪沫,抽打着用缴获美军帆布匆匆搭建的临时指挥所。

    杨同新的到来结束了陈朝阳刚与周大勇简单的会晤,但他脸上却有着掩藏不住疲惫和发现猎物的亢奋。

    “首长,重大发现!”他顾不上拍打身上的雪沫,将一份密密麻麻记录着信号频率、强度和特征的侦听记录本摊在简易地图桌上,手指向地图上一个点下碣隅里。

    “您看这里!”声音带着紧迫,“从到达新兴里开始,我部探查到东南方向,现基本确定下碣隅里位置电讯信号强度飙升。

    密度更是惊人,绝不是普通部队该有的级别!”

    陈朝阳立刻俯身,目光扫过记录本上的数据,又迅速落在地图上那个被标注为重要交通枢纽的“下碣隅里”。

    “具体特征?”陈朝阳十分重视。

    “种类繁杂,除了常规的步兵团、炮兵营级指挥通讯,我们捕捉到了大量高频加密信号!

    波段特殊,加密等级极高,这里很有可能就是敌军高级指挥网!

    还有持续不断的飞机引导信号,强度远超普通野战机场调度,更关键的是,”杨同新加重语气,

    “有大量后勤协调、医疗转运、甚至工程抢修的专用频道在密集呼叫,信号源高度集中在下碣隅里核心区域!”

    陈朝阳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他直起身。

    杨同新提供的信息碎片,在他脑海中迅速拼接成型:

    高强度加密信号意味着高级指挥部,师级甚至更高?!

    超常航空引导,意味着有核心机场,可能是敌军前线最重要的空中补给或者支援节点。

    而密集后勤医疗协调,则是大型后勤枢纽、野战医院所在地。

    信号高度集中是核心功能汇聚,

    “综合判断,”杨同新笃定地得出结论,“下碣隅里,极有可能就是美陆战一师的前线指挥部所在地,同时也是其核心后勤基地和航空中转站!

    守军兵力,结合之前情报和信号规模估算,应在一个美军加强团的兵力,但不含部分韩军辅助部队。”

    指挥所内瞬间一片寂静,所有参谋的目光都聚焦在陈朝阳身上,等待着他的决断。

    摆在陈朝阳面前的,是两条截然不同的路:

    第一自然是执行原命令,驰援柳潭里,直接支援79、94师兄弟部队,砸开柳潭里这个硬核桃,完成既定战役目标。风险相对明确。

    但劣势自然是部队一旦向柳潭里机动并投入战斗,行踪必然暴露。

    下碣隅里之敌将高度戒备,加强防御,甚至可能提前转移指挥部核心。

    再想奇袭,难如登天。

    柳潭里之敌是主力作战部队陆5、7团,炮11团,完全一个师的兵力,啃下来代价必然不小。

    第二则是奇袭下碣隅里,优势不用多言,其战略价值无可估量!

    若能成功端掉敌军前线指挥部,摧毁其核心机场和后勤基地,将导致整个东线美军指挥瘫痪、空中支援断绝、补给线崩溃!

    柳潭里之敌将失去统一指挥和后方支援,陷入恐慌混乱,甚至可能不战自溃!

    此乃真正的“斩首”行动,足以一举扭转东线战局,甚至极大加速第二次战役胜利进程!

    劣势在于高风险, 违反兵团明确的驰援柳潭里命令。

    同样目标距离路途只会更远,且是敌军重兵把守的核心节点。

    一旦攻击受挫或未能迅速得手,将陷入重围,自身损失惨重,同时贻误柳潭里战机,两头落空。

    最关键的是,无法用电请示兵团!

    无线电静默是隐蔽机动的生命线,一旦发报,极可能被美军侦听定位,奇袭意图暴露无遗!

    至于如之前一般派遣通讯兵去第九兵团指挥部………

    其实他现在都不知道第九兵团指挥部在哪,自从志司被轰炸后,两部指挥所都进行了转移,且绝对保密……无非特殊情况暂未告知前一线各部…

    陈朝阳的目光在地图上的“柳潭里”和“下碣隅里”之间反复逡巡。

    柳潭里的兄弟部队在浴血苦战,每分每秒都在流血牺牲;

    而下碣隅里,一个千载难逢、足以撬动整个战役天平的绝佳目标,正赤裸裸地摆在面前!

    时间在凝重的气氛中一分一秒流逝。

    参谋们屏息凝神,连杨同新也攥紧了拳头。

    “横穿长津湖!”一个年轻的作战参谋,看着地图上新兴里与柳潭里之间的蓝色区域,又看看新兴里到下碣隅里之间同样广阔的湖面,眼睛一亮,脱口而出:

    “首长,您看地图!无论是去柳潭里还是下碣隅里,直线距离都比绕行山麓近得多!

    现在零下四五十度,湖面肯定冻得比石头还硬,我们直接从冰面上开过去,省时省力,还能最大限度隐蔽!

    只要以快打快,摧毁下碣隅里的指挥中心,再直奔柳谭里必然两面重创,这是再与兄弟部队围而歼之,必然大获全胜!”

    这个提议立刻引起了王承柱等人的附和。

    “对啊,零下四五十度,冰层肯定厚实!”

    “绕山太远了,去下碣隅里要绕行35公里,冰面直插18公里,能省一半路!”

    “冰面开阔,无遮无拦,正好发挥我们炮兵的机动优势!”

    “轻装步兵穿插冰面风险大,但我们有卡车拖炮,速度更快!”

    陈朝阳心中一动,却知这不可能,无他只要一方受挫,另外一方必然警惕。

    但横穿冰湖,确实是缩短距离、夜晚隐蔽机动的理想方案!

    他穿越前也看过不少冬季战争利用冰面机动的战例。

    在零下四五十度的极端严寒下,冰层厚度理应非常可观。

    “走,去湖边看看!”陈朝阳当机立断思及于此他还是在确定横穿冰面之可能性,不能仅凭想象决策。

    很快他带着众人,顶着寒风,走向不远处的长津湖沿岸。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