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 第169章稚子无辜,当有片瓦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他的目光扫过关于周小娥的安置部分:“……无偿划拨城郊向阳坡地三亩…确保其生存根基……其志可悯,其行可彰……”

    看到这里,他胸中的怒火似乎被什么东西阻了一下,但随即又被更大的不满淹没。

    “周小娥的事,他做得还算地道!可这跟许大伟是两码事!不能混为一谈!”王明远烦躁地拿起桌上的烟盒,抽出一支点上,深深吸了一口,辛辣的烟雾似乎暂时压下了翻腾的情绪。

    他重新拿起报告,目光在陈朝阳恳请将刘文斌案作为“工作案例”而非典型的部分停留。

    “……刘案则更宜作为‘妥善处理历史遗留婚姻问题、保障妇女权益’之工作案例,供内部研讨……”

    王明远夹着烟的手指在报告边缘无意识地敲击着,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作为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老革命,王明远对旧社会吃人的制度有着切齿的痛恨。

    童养媳,正是这种制度下最悲惨的产物之一。

    陈朝阳在周小娥问题上的处理,快、准、狠,给了这个苦命女人一条实实在在的生路,这确实……无可指摘。

    甚至,隐隐符合他内心对“解放”二字的朴素理解——让被压迫的人站起来,有饭吃,有地种。

    但是许大伟……

    “报告!”机要秘书的声音在门外响起,打破了室内的沉寂。

    “进来!”

    “书记,华北局罗书记办公室电话记录。”秘书递上一张纸。

    王明远立刻掐灭烟头,接过记录。

    “明远同志:

    昌平补充报告阅悉。

    一、周小娥同志安置,体现妇女解放实质,甚妥。三亩地,扎下的是人心之根。妇联后续帮扶须跟上。

    二、许大伟处置补充意见,陈朝阳同志所虑深远。功过分离,不枉不纵;

    稚子无辜,当有片瓦。此亦为‘新政仁恕’应有之义。保留其住房,明确归属受害母子,许本人留昌监督改造,方案可行。

    三、同意分类处理建议。许案作为‘进城忘本、欺上瞒下’思想蜕变之反面典型,剖析务必深刻,警示务必到位。

    刘案宜侧重‘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及妇女权益保障’之工作方法总结。

    此事处理,原则性与灵活性兼顾,陈朝阳同志有担当。

    望你部予以支持,共同做好收尾工作,化教训为制度。

    ——罗

    王明远逐字逐句地看着,脸上的怒容渐渐被一种复杂的情绪取代。

    罗书记的批示,清晰、明确,完全支持了陈朝阳的补充意见,尤其点出了“功过分离,不枉不纵”、“稚子无辜,当有片瓦”、“扎下的是人心之根”这些关键点。

    他放下电话记录,长长地、无声地吁出一口浊气。

    罗书记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他王明远的震怒,是出于对败坏党风行为的本能痛恨和对新政权威的维护,是快刀斩乱麻的急切。

    而罗书记和陈朝阳,则在疾风骤雨中,试图为冰冷的铁律注入一丝人性的温度,

    为刮骨疗毒的刀锋找到更精准的下刀点,既要剜掉毒瘤,又尽量不伤及无辜的肌体,更要为未来扎下更稳固的根基。

    他重新拿起陈朝阳那份补充报告,目光再次落在关于许大伟功过分离和人道安置的部分。

    这一次,他看得更仔细。那句“恐寒前线将士之心”,像一根细针,刺了他一下。

    他想起了自己带过的兵,想起那些牺牲在战场上的战友……功是功,过是过。

    若只因今日之过,就将昨日血战之功彻底抹杀,连其无辜妻儿的基本栖身之所都剥夺,确实……有失偏颇。

    新政的仁恕,重要在于治病救人,不正是要区别于旧时代的株连和无情吗?

    至于保留的房子,明确是给陈翠兰母子的,许大伟只是“监督居住”,这已经是最大的惩罚和羞辱了。

    游街示众?除了发泄愤怒,除了让那无辜的孩子在乡亲面前永远抬不起头,还能有什么实际意义?

    明远沉默了许久。办公室里的烟雾渐渐散去。他走到窗前,望着窗外通和城灰蒙蒙的天空。

    许久,他拿起笔,在那份昌平补充报告上,用力地写下了新的批示:

    昌平补充报告及华北局罗书记指示均悉。

    一、同意周小娥同志安置方案。妇联务必落实到位,确保其生存发展。

    二、原则同意许大伟问题补充处理意见。即:

    (1)保留其名下军管补偿住房(产权明确归属陈翠兰母子),许大伟本人不得占有,仅允其监督居住于昌平,接受改造。

    (2)陈翠兰母子由昌平负责妥善安置于该住所。

    (3)许大伟其余处置(撤职、开除党籍等)不变,须深刻反省,以观后效。

    三、同意典型剖析分类进行。许案作为反面典型,务必深挖思想根源,警示全区干部!刘案作为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案例,总结经验教训。

    昌平县委须以此为戒,深刻反思,健全制度,杜绝后患!

    王明远

    写完最后一个字,他重重地放下笔,仿佛卸下了一块大石。他拿起内线电话,声音恢复了惯有的沉稳和威严,但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接昌平军管会,陈朝阳同志。”

    昌平军管会办公室,电话铃声急促响起。

    陈朝阳拿起听筒:“我是陈朝阳。”

    听筒里传来王明远那熟悉而略带沙哑的声音,没有了之前的雷霆震怒,却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分量:

    “陈朝阳同志,你的补充报告,以及华北局罗书记的指示,我都看到了

    “关于周小娥同志的安置,做得很好。后续帮扶,必须跟上,不能让她寒了心。”

    “是!王书记!”

    “至于许大伟……”王明远的声音顿了顿,似乎在斟酌词句,“……保留住房归属受害母子的意见,华北局和地委,原则上同意了。就按你补充报告里说的办!但是!”

    他的语气陡然转厉:“这个人,思想已经烂透了!必须严加看管,深刻改造!他要是再敢出半点幺蛾子,我第一个饶不了他!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