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 第 66章 货郎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雷虎的汇报可谓是事无巨细,但这些信息传入陈朝阳的耳中时,却完全变了味。

    多年的政工生涯使陈朝阳对各种阴谋诡计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他从雷虎的汇报中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味道。

    刘有田的煽动,时机精准,手段老辣,绝非普通农民所能为。那套“诉苦-揭发-定罪”的流程,带着刻意引导的痕迹。

    李二的无耻攀咬,看似贪婪愚蠢,但其翻云覆雨、指鹿为马的狠毒与娴熟,更像是经过某种“训练”或“指点”。

    林义虎的“被裹挟”,恩情是引子,但更深层的是他自身对群众运动复杂性的无知。这弱点被精准利用了!

    周家被抹黑、孩童受惊,这是最触目惊心的一环!

    打击归国知识分子周慕白的家庭,制造恐慌和离心离德,其用心何其险恶!

    “土改是要让百姓挺直腰杆做人!”陈朝阳猛然转身,目光锐利如电,直刺雷虎,“可现在呢?有人把组织的政策当成了私刑的屠刀,把翻身做主的喜事,办成了自相残杀的人间惨剧!”

    “当群众被别有用心的言论煽动得失去理智,当无辜者被莫须有的罪名泼满脏水,当革命的热血被扭曲成泄私愤的工具……这哪里是革命?!

    这分明是敌人插在我们心脏上的一把软刀子!是埋在新生政权根基下的定时炸弹!”

    雷虎浑身一震,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他原以为只是基层执行的偏差和思想认识的糊涂,此刻在陈朝阳抽丝剥茧、直指核心的分析下,才惊觉那看似混乱的场面下,竟涌动着如此阴险的暗流

    ——有人正利用“群众运动”的旗号,制造冤狱,撕裂干群关系,动摇新政权的合法性根基!

    其目的,就是要让昌平,乃至更广大的新解放区,陷入混乱和猜忌的泥潭!

    “首长!我……”雷虎冷汗涔涔,为自己的迟钝感到后怕。

    陈朝阳的命令接踵而来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立刻成立专案组!你亲自挂帅!首要目标刘有田!立刻秘密控制!他不是关键棋子就是突破口!

    重点彻查他近半年的所有社会关系,尤其是突然出现的、非本乡本土的‘陌生人’!

    他的经济状况有无异常变动?有无接收不明财物或指令?

    他煽动诬陷的话术来源?那些极具煽动性和针对性的指控,不像凭空而来!

    李二的口供全部封存!

    此人反复无常,满嘴谎言。他的攀咬很可能是烟雾弹,甚至是预设的陷阱!

    没有铁证支撑,一个字都不准外泄,更不能作为定案依据!

    对他,要用扎实的外围调查和物证来撕破画皮!必要时,可以他赌博卖女、诬陷他人的现行罪行为切入点施压!

    “是!”雷虎被陈朝阳如此点拨也是回过味来,自己看事情太片面了!

    提到林义虎,陈朝阳的怒火中交织着深切的痛惜:“至于林义虎!一个枪林弹雨里走出来的老游击队员!

    竟然……竟然如此糊涂!被所谓的‘恩情’蒙蔽了双眼,丧失了最起码的政治警惕性和政策原则性!

    对明显失控的局面视而不见,甚至推波助澜!这是严重的失职渎职!

    通知组织部,即刻停止林义虎一切职务!好好反省!等待组织的最终处理!”

    “是,”雷虎暗暗松口气,乱令政策,造成冤假错案都够枪毙几回了,还好只是停职反省…

    陈朝阳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的目光扫过马家堡,一股巨大的危机感如同冰冷的潮水将他包围。

    “柳树沟的闹剧,绝非孤例!它是我们工作偏差和敌人渗透共同酿成的苦果!”他的声音沉重而有力,“它把两种致命的毒瘤暴露得淋漓尽致:

    一是我们队伍内部‘激进幼稚病’的毒瘤! 简单粗暴、脱离实际、把政策当儿戏!

    这种作风一旦蔓延,比明火执仗的敌人更可怕,它会从内部蛀空我们!

    二是暗处敌人‘借刀杀人’的毒瘤! 他们潜伏着,窥伺着,利用我们的错误和部分群众的激愤,煽风点火,制造冤案,挑动对立,目的就是要破坏土改,离间党群,颠覆政权!”

    他的目光扫过马家堡星罗棋布的村舍,眼神坚定锐利:“现在全国战局未稳,基层根基尚浅。这种混乱局面,正中敌人下怀!

    那些被冤枉、被伤害的群众,像周家,本应是我们可以依靠和团结的力量,如今却被推到了寒心的边缘……我们流失的不是几个人,是民心!是建设新时代的根基!”

    他的目光再次落在远处埋头工作的周慕白身上,那专注的身影此刻显得如此珍贵,又如此脆弱。

    “像慕白同志这样的归国人才,怀着赤诚之心建设家乡。如果连他的家人都无法在我们的政策下得到公正对待,甚至蒙受不白之冤……

    我们拿什么凝聚人心?拿什么告慰那些为牺牲的英灵?又拿什么去建设一个光明的未来?!”

    “是,首长!”

    ……………

    次日清晨,赵鹏驾着驴车,行驶在乡村土道上,陈朝阳坐在长板车,时不时整理一下车上的货物,时不时勘察昌平乡村的具体面貌,

    他此刻的身份,是走村窜巷卖货的“陈老三”,身边跟着本分寡言的“表弟”赵鹏。车上有柴米油盐,也有针头线脑,更有许多吃食零嘴!

    “看,首长,前面就是王家庄了。”赵鹏压低声音,指了指前方被晨雾笼罩的村落轮廓。几缕稀薄的炊烟在铅灰色的天幕下飘荡,多了许多生气。

    陈朝阳紧了紧身上半旧的灰布棉袄,帽檐压得很低,遮住了大半张脸,只露出紧抿的嘴唇和下颌冷硬的线条。

    “嗯,记住,叫三哥。”陈朝阳的声音低沉沙哑,带着刻意模仿的疲惫口音,“多看,多听,少说。先摸摸路数。”

    “晓得了,三哥。”赵鹏点头,一串铜铃被挂在了车头,陈朝阳也拿出拨浪鼓开始一边摇动一边呼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