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青溪村,母亲的老家,这个名字在林风的童年里,是睡前故事里的模样:村口有棵百年老樟树,树干要两个成年人才能合抱;村后有条清澈的小溪,夏天能在溪里摸螃蟹、捉小鱼;外婆家的土坯房有个小院子,院角种着母亲最爱的栀子花。可这些画面,他从未亲眼见过。母亲离开青溪村时只有十八岁,带着一身倔强和对外面世界的向往,从此便很少回去,甚至连提及家乡的次数,都随着岁月流逝越来越少。林风小时候曾问过母亲,为什么不回青溪村看看,母亲总是摸着他的头,眼神复杂地说:“等你长大了就知道了。” 如今,母亲已经走了三年,林风才终于踏上这条通往她故乡的路,却发现自己对这里的一切,都陌生得让人心慌。
他推开车门,秋日的风带着稻田的清香和一丝凉意,吹在脸上。不远处,几个村民扛着锄头从田埂上走过,说说笑笑的声音传来,那熟悉的乡音,和母亲生前偶尔冒出的方言如出一辙。林风下意识地想喊一声 “妈”,喉咙却像被什么堵住,发不出任何声音。他沿着田埂慢慢往前走,脚下的泥土松软,沾在鞋底,带着湿润的气息。他想起母亲曾说过,她小时候最喜欢在稻田里奔跑,即使摔得满身泥,也笑得开心。可后来,外婆去世,舅舅一家搬去了城里,青溪村于母亲而言,就成了再也回不去的过往。
走到村口,那棵百年老樟树果然还在,枝繁叶茂,像一把巨大的绿伞。树干上布满了深深浅浅的纹路,每一道纹路里,似乎都藏着母亲的故事。林风伸手抚摸着粗糙的树皮,指尖传来的触感,让他突然想起母亲的手 —— 母亲的手很粗糙,掌心有厚厚的茧,那是常年操持家务留下的痕迹。小时候,他总喜欢牵着母亲的手,觉得那是世界上最温暖、最安全的地方。可现在,母亲的手再也不能牵了,只剩下这棵老樟树,静静地矗立在这里,见证着岁月的变迁。
树旁有几位老人坐在石凳上晒太阳,看到林风这个陌生的面孔,都好奇地望过来。林风走上前,有些局促地问道:“大爷大妈,请问…… 这里有一户姓苏的人家吗?苏秀兰是我母亲,她以前住在这里。” 听到 “苏秀兰” 这个名字,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眼睛一亮,连忙站起来:“你是秀兰的儿子?哎呀,都长这么大了!我是你王奶奶,以前和你母亲是邻居,小时候还带过她呢!” 王奶奶的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林风记忆的闸门,那些母亲未曾细说的过往,开始在他脑海里慢慢浮现。
王奶奶拉着林风的手,絮絮叨叨地讲起母亲的往事:“你母亲小时候可聪明了,读书成绩一直很好,就是性子太倔。那时候家里穷,你外公想让她早点嫁人,换点彩礼给你舅舅娶媳妇,可你母亲死活不肯,说一定要去外面读书,将来有出息了,要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后来,她偷偷拿着攒了很久的零花钱,一个人坐火车去了城里,临走前还来跟我告别,哭得稀里哗啦的,说舍不得这里,可更想出去闯一闯。” 林风静静地听着,眼眶不知不觉湿润了。他从未知道,母亲当年离开家乡,竟经历了这样的挣扎。母亲在他面前,总是一副坚强乐观的样子,从未抱怨过生活的苦,可谁又知道,她背后藏着多少委屈和心酸。
王奶奶带着林风来到外婆家的老房子前,那是一间低矮的土坯房,墙壁已经有些斑驳,屋顶的瓦片也有部分破损,院子里长满了杂草,显然已经很久没人居住了。院角的栀子花树早已不见踪影,只剩下一个光秃秃的树坑。王奶奶叹了口气:“你外婆去世后,你舅舅就把房子锁了,搬到城里去了,这房子也就一直空着。你母亲后来回来过一次,看到这房子变成这样,在院子里哭了很久。她说,这里有她最美好的回忆,可现在,什么都没了。”
林风走进屋里,一股潮湿的霉味扑面而来。屋里的家具早已搬空,只剩下一些破旧的杂物散落在地上。他走到窗边,看着窗外荒芜的院子,仿佛能看到母亲小时候在这里玩耍的身影:她坐在栀子花树下看书,在院子里追逐蝴蝶,和邻居家的孩子一起嬉笑打闹…… 可这些美好的画面,如今都已变成了泡影。他想起母亲生病住院的那些日子,她躺在病床上,虚弱地拉着林风的手说:“风风,等我好了,咱们回青溪村看看吧,我想再闻闻栀子花的香味。” 可母亲终究没能等到那一天,就永远地离开了他。
走出老房子,林风又来到村后的小溪边。溪水依旧清澈,潺潺地流淌着,像母亲温柔的叮咛。他蹲在溪边,看着水中自己的倒影,突然觉得无比孤独。母亲走了,那个曾经为他遮风挡雨的人不在了,他从此成了没有妈妈的孩子。他想起小时候,母亲总是把最好的东西留给自己,自己却省吃俭用;想起他青春期叛逆,和母亲吵架,摔门而去,母亲却总是默默做好他爱吃的饭菜,等他回家;想起他工作后,很少回家陪伴母亲,每次打电话,母亲都说 “我很好,你不用惦记”,可其实,她早已被病痛折磨得不成样子。
“妈,我来看你了,来看你的家乡了。” 林风对着溪水轻声说道,声音哽咽,“这里真的很美,有老樟树,有小溪,还有你喜欢的栀子花…… 可是,没有你,这一切都变得没有意义了。妈,我好想你,真的好想你。” 泪水顺着他的脸颊滑落,滴进溪水里,泛起一圈圈涟漪。他知道,母亲再也听不到他的话了,可他还是想把心里的话都说出来,告诉母亲,他终于理解了她当年的选择,理解了她的坚强和不易。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青溪村的每一个角落,给这个宁静的小村庄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林风站在溪边,望着远方的群山,心中的痛渐渐被一种温暖的情感所取代。他知道,母亲虽然离开了,但她的爱和精神,会一直陪伴着他,指引着他前行的方向。青溪村,这个母亲魂牵梦萦的地方,从此也成了林风心中最珍贵的回忆之地。他会把这里的一切,都深深地刻在心里,带着母亲的期望,好好地生活下去,不辜负母亲对他的爱和付出。
夕阳的最后一抹余晖隐没在远山之后,青溪村渐渐被暮色笼罩,只有零星的灯火在黑暗中闪烁,像是母亲温柔的目光,静静注视着归来的林风。王奶奶热情地留他在家中住宿,林风没有拒绝,他想在这个承载了母亲太多回忆的村庄里,多待一会儿,多感受一些母亲曾经呼吸过的空气,多触碰一些与母亲相关的痕迹。
王奶奶的家是一座整洁的砖瓦房,院子里种着几棵果树,墙角还摆着几盆精心养护的花草。晚饭时,王奶奶的老伴李爷爷也从镇上回来了,得知林风是苏秀兰的儿子,李爷爷格外热情,不停地给林风夹菜,还拿出了自家酿的米酒。“秀兰这孩子,当年可是我们村的骄傲啊!” 李爷爷喝了一口米酒,眼神中满是感慨,“那时候村里条件差,能读书的女孩子不多,秀兰不仅读书好,还特别懂事,放学回家就帮着家里干活,农忙的时候更是起早贪黑,从不叫苦。”
林风捧着温热的米酒,听着李爷爷讲述母亲的往事,心中泛起阵阵涟漪。他从未从别人口中听到过这样的母亲,在他的印象里,母亲是一个为了生活奔波劳碌、总是把最好的都留给自己的人,却不知道母亲在年少时,还有着这样坚韧、优秀的一面。“李爷爷,您知道我母亲当年在村里读书的时候,有没有什么特别难忘的事情吗?” 林风忍不住问道,他渴望了解更多关于母亲的故事,哪怕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
李爷爷放下酒杯,思索了片刻,说道:“难忘的事情啊…… 我记得有一次,村里的小学要举办作文比赛,秀兰写的作文《我的梦想》得了第一名。她在作文里说,她的梦想是走出大山,去外面的世界看看,然后把学到的知识带回家乡,让村里的孩子们都能有书读,让乡亲们都能过上好日子。那时候我们都觉得这孩子有志气,将来肯定有出息。” 听到这里,林风的眼眶又一次湿润了。他没想到,母亲年轻时竟有这样伟大的梦想,而她后来虽然没有回到家乡教书育人,却用自己的方式,努力生活,默默承担起家庭的责任,给了他最好的成长环境。
晚饭后,王奶奶给林风收拾好了房间。房间不大,却很干净,墙上还贴着几张旧报纸,角落里放着一个老旧的木柜。“这房间以前是我家小子住的,他现在在城里工作,很少回来。” 王奶奶笑着说,“你要是缺什么,就跟我说,别客气。” 林风点点头,向王奶奶道了谢。
躺在床上,林风却毫无睡意。窗外传来阵阵虫鸣,还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这些声音陌生而又熟悉,让他想起了小时候母亲给他讲故事的夜晚。他翻来覆去,脑海里不断浮现出母亲的身影,还有今天在青溪村看到的一切。他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心中的痛又一次涌上心头。母亲的梦想,母亲的挣扎,母亲的坚强,像一幅幅画面在他眼前展开,让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母亲的不易,也更加痛恨自己以前对母亲的不理解。
第二天一大早,林风就被院子里的鸡叫声吵醒了。他起床洗漱后,看到王奶奶已经在院子里忙活了,李爷爷则坐在门口的石凳上抽着旱烟。“林风,你醒啦?” 王奶奶笑着打招呼,“早饭马上就好,是我自己做的馒头和稀饭,你尝尝。” 林风走到王奶奶身边,帮她递了一把柴火,说道:“王奶奶,谢谢您,给您添麻烦了。”“不麻烦,不麻烦,” 王奶奶摆摆手,“秀兰这孩子小时候经常来我家玩,我看着她长大的,你就跟我的亲孙子一样。”
吃过早饭,王奶奶提议带林风去村里的小学看看,她说那是母亲当年读书的地方。林风欣然同意,他迫切地想看看母亲曾经学习过的地方,想感受一下母亲当年在这里求知的氛围。村里的小学离王奶奶家不远,步行大概十分钟就能到。学校不大,只有几间低矮的平房,操场上长满了杂草,看起来有些破旧。“以前这学校可不是这样的,” 王奶奶指着教学楼说,“那时候虽然条件差,但教室里总是干干净净的,孩子们读书的声音能传遍整个村子。秀兰那时候坐在第一排,上课特别认真,老师经常表扬她。”
林风走进一间空荡荡的教室,阳光透过破旧的窗户洒在地上,形成一道道光斑。他走到第一排的一个座位前,轻轻抚摸着布满灰尘的桌面,仿佛能看到母亲当年坐在这里,认真听讲、奋笔疾书的样子。他想象着母亲在这里朗读课文、和同学们讨论问题的场景,心中充满了感慨。就在这时,他在桌子的抽屉里发现了一张泛黄的纸条,纸条上用稚嫩的笔迹写着:“苏秀兰,你一定要努力学习,实现自己的梦想!” 字迹虽然有些潦草,却充满了坚定的信念。林风小心翼翼地拿起纸条,仿佛握住了母亲当年的决心和勇气,泪水再一次模糊了他的双眼。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