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左眼见飘心中喜肆 > 第三十五章崂山遇阿香(二)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林风将最后一件登山装备塞进背包时,窗外的天刚蒙蒙亮。书桌上摊开的旧地图边缘已被翻得卷边,泛黄的纸页上,崂山的轮廓被红笔勾勒出一条蜿蜒的虚线 —— 那是他花了三个月整理的 “非常规路线”,避开了旅游景区的喧嚣,直指传说中 “藏仙纳奇” 的深山腹地。

    作为一名自由探险者,林风走过滇西的原始森林,闯过西北的无人戈壁,却始终对崂山心存执念。倒不是因为 “海上第一名山” 的名号,而是爷爷临终前攥着他的手,断断续续说的那句:“崂山深处…… 有穿布衣的姑娘…… 帮过我……” 那时他才十岁,只当是老人糊涂时的胡话,可随着年岁增长,爷爷日记里零星记载的 “云雾随人动”“泉声辨方向” 等怪事,渐渐在他心里生了根。

    “这次非要弄明白不可。” 林风拍了拍背包里爷爷留下的青铜罗盘,背上装备出发。从青岛市区驱车到崂山脚下,不过一个多小时,可当他站在流清河水库旁,望着眼前被晨雾笼罩的山峦时,还是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 不同于景区里修得平整的石阶路,这里的山壁陡峭,藤蔓丛生,只有隐约可见的兽道在草木间若隐若现。

    他按照地图指引,沿着水库边缘的碎石路向上攀爬。起初还能听到远处景区传来的游客喧闹声,可越往深处走,声音越淡,只剩下风吹树叶的 “沙沙” 声和自己的脚步声。阳光透过树冠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织成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泥土气息和野花香。

    爬了约莫两个小时,林风停下脚步擦汗,却突然发现周围的雾气不知何时浓了起来。原本清晰可见的路标 —— 一棵被雷劈过的枯树,竟消失在了白茫茫的雾气里。他掏出罗盘,指针却疯狂地打转,根本无法定位方向。

    “奇怪,这地方的磁场这么乱?” 林风皱起眉头,尝试用手机导航,可屏幕上只有 “无信号” 的提示。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 多年的探险经验告诉他,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慌。他记得爷爷日记里写过,崂山的雾 “善变”,但只要跟着 “活物的踪迹” 走,总能找到出路。

    于是他俯下身,仔细观察地面。很快,他发现了一串新鲜的脚印,脚印不大,像是女子的,而且脚印的方向一致,朝着山深处走去。“有人?” 林风心中一动,顺着脚印追了上去。雾气越来越浓,能见度不足五米,他只能凭着脚印和直觉前行,不知不觉间,竟走到了一处溪流旁。

    溪流的水清澈见底,水流湍急,发出 “哗啦啦” 的声响。脚印在溪边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阵若有若无的歌声。那歌声很轻,像是山涧的泉水在低吟,又像是林间的鸟儿在歌唱,空灵又悠扬,顺着溪流的方向飘过来,勾得人忍不住想循着声音找去。

    林风循着歌声往前走,走了约莫十分钟,雾气突然散开了一些。眼前出现了一片开阔地,开阔地中央有一间小小的木屋,木屋的烟囱里飘着袅袅炊烟,歌声正是从木屋里传出来的。

    林风站在木屋前,犹豫了片刻。他不知道屋里的人是谁,也不知道对方是否愿意接纳一个陌生人。但想到自己如今迷路的处境,还有那串神秘的脚印和动人的歌声,他还是鼓起勇气,轻轻敲了敲木屋的门。

    歌声戛然而止,屋里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随后,门被打开了。

    开门的是一个女孩。她约莫十八九岁的年纪,梳着一条乌黑的长辫子,垂在身后。身上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布衣,袖口和领口都缝着整齐的补丁,却干净整洁。她的皮肤很白,是那种常年不见强烈阳光的通透的白,眼睛很大,像溪流里的水一样清澈,带着一丝好奇打量着林风。

    “你是谁?怎么会来这里?” 女孩的声音和她的歌声一样好听,软软的,带着崂山方言特有的调子。

    林风连忙收起探险者的警惕,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你好,我叫林风,是来崂山探险的。不小心在雾里迷了路,听到你的歌声,就跟着过来了。实在不好意思,打扰你了。”

    女孩听了,眨了眨眼睛,侧身让开了门口的位置:“外面雾大,进来躲躲吧。我叫阿香,就住在这里。”

    林风道谢后走进木屋,发现屋里比他想象中要整洁得多。一张木桌放在屋子中央,桌上摆着一个陶制的茶壶和两个茶杯,旁边还有一个竹篮,里面装着新鲜的野菜。墙角放着一张木板床,床上铺着洗得发白的粗布床单,床头的架子上放着几本书,看起来有些陈旧,却都用布套小心地包着。

    “坐吧,我给你倒杯茶。” 阿香说着,拿起桌上的茶壶,给林风倒了一杯热茶。茶水呈淡绿色,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喝一口,清甜爽口,瞬间驱散了爬山的疲惫。

    “这是崂山的云雾茶,我自己采的,你尝尝。” 阿香坐在林风对面,双手放在膝盖上,依旧好奇地看着他,“你说你是来探险的?这里很少有人来,除了山下的村民偶尔上来采野菜、打柴,就只有……” 她说到这里,顿了顿,像是想起了什么,又把话咽了回去。

    林风敏锐地捕捉到了她的停顿,却没有追问,而是顺着她的话说道:“我听说崂山深处有很多奇怪的传说,还有一些没人去过的地方,就想来看看。对了,阿香,你一直住在这山里吗?”

    阿香点了点头:“嗯,我从小就住在这里,和爷爷一起。不过爷爷去年去世了,现在就我一个人。” 说到爷爷,她的眼神暗了暗,语气也低沉了一些。

    林风心中一紧,连忙道歉:“对不起,提到你的伤心事了。”

    “没关系,都过去了。” 阿香摇了摇头,勉强笑了笑,“爷爷说,这山里的每一棵树、每一块石头都有灵性,只要你对它们好,它们就会帮你。你迷路了,能走到这里,也是缘分。”

    林风看着阿香清澈的眼睛,突然想起了爷爷日记里的那句话 ——“穿布衣的姑娘”。难道爷爷当年遇到的,就是阿香的家人?他正想开口询问,屋外突然传来一阵 “轰隆隆” 的雷声,紧接着,雨点就 “噼里啪啦” 地砸在了屋顶上。

    阿香站起身,走到窗边看了看,说道:“这雨看起来要下很久,你今天肯定走不了了。要是不嫌弃,就住在我这里吧,床虽然小,但挤一挤还是能睡的。”

    林风心中一暖,连忙道谢:“太谢谢你了,阿香。要是没有你,我今天不知道要在山里淋多久的雨。”

    阿香笑了笑,转身从墙角的柜子里拿出一床干净的被子:“你先坐着,我去给你做点吃的。山里没什么好东西,只有野菜和玉米饼,你别嫌弃。”

    林风看着阿香忙碌的身影,心里泛起一阵莫名的熟悉感。他摸了摸口袋里爷爷留下的青铜罗盘,罗盘的指针此刻竟不再打转,而是稳稳地指向了木屋的某个方向 —— 那是阿香正在做饭的灶台方向。

    晚饭很简单,一盘清炒野菜,几个金黄的玉米饼,还有一碗热乎乎的野菜汤。但林风却吃得格外香,一来是爬山累了,二来是阿香的手艺确实好,简单的食材被她做得别有风味。

    吃完饭,阿香收拾碗筷,林风主动帮忙。两人一边洗碗,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林风趁机问起了阿香爷爷的事。

    “我爷爷以前是个采药人,还懂一些草药知识,山下的村民要是有个头疼脑热的,都会来找他看病。” 阿香一边擦碗,一边说道,“他说他年轻的时候,去过很多地方,还在山里救过一个迷路的人。那个人带着一个青铜罗盘,说是什么祖传的宝贝。”

    林风的心脏猛地一跳,连忙问道:“你爷爷救的那个人,是不是大概在几十年前?他有没有说过那个人的名字?”

    阿香想了想,摇了摇头:“具体时间我记不清了,爷爷没说过那个人的名字,只说他是从外地来的,好像是做什么研究的。那个人走的时候,想给爷爷钱,爷爷没要,他就把罗盘留下了,说以后要是遇到困难,拿着罗盘找他,他一定会帮忙。不过爷爷从来没去找过他,说那是别人的东西,等有机会再还给人家。”

    林风拿出口袋里的青铜罗盘,递到阿香面前:“阿香,你看,是不是这个罗盘?”

    阿香接过罗盘,仔细看了看,眼睛突然亮了起来:“对!就是这个!爷爷说过,这个罗盘的背面有一个小小的‘林’字,你看,这里真的有!” 她指着罗盘背面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那里果然刻着一个小小的 “林” 字。

    “这是我爷爷的罗盘!” 林风激动地说道,“我爷爷当年就是来崂山考察,不小心迷了路,后来被人救了,他说救他的人是一个穿布衣的姑娘的家人,原来就是你爷爷!”

    阿香也愣住了,她看着林风,又看了看罗盘,半天说不出话来:“原来…… 原来这么巧。爷爷要是知道罗盘找到了主人,肯定会很高兴的。”

    两人因为这层渊源,一下子亲近了许多。阿香给林风讲了很多爷爷生前的事,讲他如何在山里采药,如何救治村民,如何教她认识山里的花草树木。林风也给阿香讲了自己的探险经历,讲他在滇西遇到的大象,在西北看到的星空。

    窗外的雨还在下,屋里的炉火噼啪作响,温暖又宁静。林风看着阿香认真听故事的样子,突然觉得,这次迷路或许真的是缘分。

    聊到半夜,阿香打了个哈欠,说道:“时间不早了,你早点休息吧,明天雨停了,我带你下山。”

    林风点了点头,接过阿香递来的被子,躺在了木板床上。阿香则在桌子旁铺了一块垫子,打算将就一晚。

    林风躺在床上,却没有睡意。他拿出罗盘,借着炉火的光仔细看着。罗盘的指针依旧指向灶台的方向,他之前以为是巧合,可现在看来,似乎没那么简单。他想起爷爷日记里写的,这个罗盘能 “感应灵气”,难道这木屋里有什么特别的东西?

    他悄悄起身,走到灶台旁。灶台是用石头砌成的,看起来很普通,旁边堆着一些柴火。他蹲下身,仔细观察灶台的每一个角落,突然发现灶台的角落有一块石头和其他的石头不一样 —— 那块石头的颜色更深,表面也更光滑,像是被人打磨过。

    他伸手摸了摸那块石头,石头竟然是温热的。就在他的手碰到石头的瞬间,罗盘的指针突然快速地转了起来,发出轻微的 “嗡嗡” 声。

    “你在干什么?” 身后突然传来阿香的声音,林风吓了一跳,连忙转过身。

    阿香揉着眼睛,疑惑地看着他:“你怎么还没睡?”

    林风有些尴尬地笑了笑:“我有点睡不着,想看看罗盘。对了,阿香,你知道灶台上这块石头是什么吗?”

    阿香走到灶台旁,看了看那块石头,说道:“这是爷爷当年砌灶台的时候特意放进去的,他说这块石头能聚气,冬天的时候灶台不容易凉。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

    林风摇了摇头:“没什么,就是觉得有点特别。” 他把罗盘收起来,说道,“我再看看就去睡,你也早点休息。”

    阿香点了点头,回到了桌子旁。林风看着那块石头,心里充满了疑惑 —— 这块石头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为什么罗盘会对它有反应?

    第二天一早,雨果然停了。阳光透过窗户照进屋里,洒在地上,暖洋洋的。

    阿香早早地起了床,做好了早餐。吃完饭,两人收拾好东西,准备下山。

    “对了,阿香,” 林风突然说道,“你能不能先带我去你爷爷当年采药的地方看看?我想看看爷爷当年可能去过的地方。”

    阿香犹豫了一下,说道:“那地方有点远,而且路不好走,不过…… 好吧,我带你去。”

    两人沿着溪流向上走,阿香一边走,一边给林风介绍周围的植物:“这个是柴胡,可以退烧;那个是蒲公英,能清热解毒;还有那个,是崂山参,很珍贵的……”

    林风认真地听着,偶尔提问,阿香都耐心地解答。他发现,阿香对山里的植物非常熟悉,几乎每一种植物的功效她都知道。

    走了约莫一个小时,他们来到了一处悬崖下。悬崖上长满了藤蔓,看起来很陡峭。

    “就是这里了,” 阿香指着悬崖上的一个山洞,说道,“爷爷以前经常去那个山洞里采药,说里面有很多珍贵的草药。”

    林风抬头看了看那个山洞,山洞在悬崖的半山腰,洞口被藤蔓挡住了,隐约能看到一丝光亮。

    “我们能上去吗?” 林风问道。

    阿香点了点头:“可以,爷爷以前在悬崖上凿了一些石阶,不过有点陡,你要小心。”

    她走到悬崖边,拨开藤蔓,露出了隐藏在藤蔓后的石阶。石阶很窄,只能容一个人通过,而且很滑,一不小心就会掉下去。

    林风深吸一口气,跟着阿香小心翼翼地向上爬。爬了约莫十分钟,终于到达了洞口。

    洞口很小,只能弯腰进去。阿香率先走了进去,林风紧随其后。

    山洞里很暗,林风拿出手电筒,照亮了周围的环境。山洞不大,约莫有十几平方米,地上散落着一些干枯的草药和几根骨头,看起来像是野兽的骨头。

    “爷爷说,这里以前是一个道士的修行地,后来道士走了,就成了采药人的歇脚处。” 阿香一边说,一边在山洞里摸索着,“你看,这里还有一个石桌和石凳。”

    林风走到石桌旁,发现石桌上刻着一些奇怪的符号,像是文字,又像是图案。他拿出手机,把符号拍了下来,打算回去后找人研究一下。

    “阿香,你知道这些符号是什么意思吗?” 林风问道。

    阿香摇了摇头:“不知道,爷爷也看不懂,他说这些符号已经有很多年了。”

    林风继续在山洞里探索,突然,他发现山洞的角落里有一个小小的石门。石门上刻着一个和罗盘背面一样的 “林” 字,旁边还有一个小小的 “香” 字。

    “阿香,你快来看!” 林风激动地喊道。

    阿香走了过来,看到石门上的字,也愣住了:“这…… 这是爷爷的名字里的‘香’字,还有你的‘林’字,怎么会在这里?”

    林风尝试着推了推石门,石门纹丝不动。他又仔细观察石门,发现石门的边缘有一个小小的凹槽,形状和罗盘很像。

    他拿出罗盘,放进凹槽里。就在罗盘放进凹槽的瞬间,石门发出 “咔嚓” 一声响,缓缓地打开了。

    石门后面是一条长长的通道,通道里一片漆黑,散发着淡淡的霉味。林风打开手电筒,照亮了通道。通道很窄,只能容一个人通过,墙壁上刻着一些壁画,壁画上画着一些人在山里采药、修行的场景。

    “我们进去看看吧。” 林风说道。

    阿香有些犹豫:“里面会不会有危险?”

    林风笑了笑:“有我在,别怕。而且,这里可能藏着我们想知道的秘密。”

    阿香点了点头,跟着林风走进了通道。

    通道很长,走了约莫半个小时,终于到达了尽头。尽头是一个宽敞的石室,石室的中央有一个石台,石台上放着一个盒子。

    林风走到石台前,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盒子里放着一本破旧的书,书的封面写着 “崂山秘录” 四个字,旁边还有一张纸条。

    纸条上的字迹已经有些模糊,但还是能看清上面的内容:“吾乃崂山道士玄真,偶得此秘录,记录崂山灵气之源。后遇林氏贤者,赠罗盘以定方位;又遇香氏善人,传草药之术。今吾羽化,秘录留于此处,待有缘人得之,护崂山灵气,保一方平安。”

    林风和阿香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睛里看到了震惊。原来,爷爷和阿香的爷爷都与这位玄真道士有渊源,而这个山洞,就是玄真道士留下的秘密之地。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