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燕云十六州 > 三问渡头金芒护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初冬的太湖结了层薄冰,寒风卷着碎雪拍在江寒脸上,疼得他鼻尖通红。他攥着怀中那封染血的密信,靴底踏碎冰面的声响在空旷的渡口格外刺耳——三日前,不羡仙外围的护院传来急报,绣金楼余党竟联合了江南水匪,要在腊月二十三“祭灶日”那天,趁不羡仙宴请江湖同道时,用毒烟偷袭。

    “神仙渡”的老祠就立在渡口旁的崖壁下,朱漆早已剥落,只余下“神仙渡”三个字在风雪中模糊不清。江寒推开吱呀作响的祠门,见石案旁坐着个穿墨色锦袍的老者,手中把玩着一枚鎏金玉扳指,指尖流转的金光与这破败祠堂格格不入。

    “晚辈江寒,求见‘金玉手’前辈!”江寒单膝跪地,将密信高举过头顶。他也是昨日才从沈砚之口中得知,这“神仙渡”祠中隐居着一位奇人,人称“金玉手”的苏墨——此人不仅医术通神,更擅用一枚鎏金玉扳指施展“金芒护”的绝学,能在瞬息间凝成金盾护身,二十年前曾凭此技从绣金楼初代楼主手下救下过寒姨。

    苏墨抬眼,目光落在江寒冻得发紫的手指上,声音淡得像崖下的冰:“不羡仙的事,我早已不过问。”他指尖的玉扳指转了一圈,金芒闪过,竟将江寒身前的烛火压得矮了半截。

    江寒却没起身,膝盖在冰冷的地面上磕得生疼,却依旧攥紧密信:“前辈,这不是不羡仙一家的事!绣金楼余党要用‘醉魂散’毒杀江湖同道,若不阻止,江南武林怕是要血流成河!”

    苏墨闻言,指尖的动作顿了顿,却依旧没接密信:“江湖事本就多纷争,我隐居在此,就是为了避祸。”

    江寒心中一急,想起寒姨临走前说的“渡人者先渡心”,忽然抬头,目光灼灼地看向苏墨:“晚辈斗胆,敢问前辈第一问——当年您救寒姨,是为了什么?”

    苏墨的眼神晃了晃,像是想起了往事。二十年前的江南,绣金楼纵火焚了不羡仙,寒姨带着年幼的沈砚之逃亡,是他在乱葬岗外拦下了追杀的绣金楼高手。那时他说,是看不惯以多欺少,可只有他自己知道,他与寒姨的师父曾有过一段交情,受故人所托,要护她周全。

    “不过是一时兴起。”苏墨避开江寒的目光,语气却软了几分。

    江寒却不肯罢休,继续问道:“第二问——前辈隐居‘神仙渡’,日日对着石案上‘渡人渡心’的刻字,难道只是为了避祸,而非等着一个能让您再出手的理由?”

    这句话像是戳中了苏墨的心事。这些年,他看着绣金楼作恶,看着江湖同道同道,不是不想管,只是当年与绣金楼楼主一战,他虽胜了,却也受了内伤,若再强行施展“金芒护”,怕是会伤及根本。可江寒的话,让他想起了师父临终前说的“医者仁心,侠者大义”,心中的挣扎渐渐浮上水面。

    苏墨沉默着,指尖的玉扳指泛着冷光,没再反驳。

    江寒深吸一口气,将密信放在石案上,声音带着一丝哽咽:“第三问——前辈可知,寒姨为了除绣金楼余党,独自去了太湖东边的破庙,如今生死未卜?沈公子为了重建不羡仙,日夜操劳,却还要提防暗箭;不羡仙的护院们,个个提着脑袋守护家园,他们图什么?不过是想让江南武林少些杀戮,让百姓能安稳过日子!前辈若再袖手旁观,这‘神仙渡’,又怎能称得上‘渡人’?”

    最后一句话落下时,江寒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砸在冰冷的石案上,溅起细小的水花。他想起昨日沈砚之把密信交给自己时,眼中的担忧;想起寒姨临走前,塞给自己合云佩时的嘱托;想起不羡仙廊下那些没绣完的梅花灯笼——他不能让这些希望,都毁在绣金楼的毒烟里。

    苏墨看着石案上的密信,又看着江寒通红的眼眶,忽然长叹一声,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巧的木盒,放在江寒面前:“罢了,罢了。你这小子,倒有几分当年你寒姨的韧劲。”

    木盒打开的瞬间,金芒骤起——里面除了那枚鎏金玉扳指,还有一瓶莹白的药膏和一张泛黄的图纸。“这药膏能解‘醉魂散’的毒,你回去后,让沈砚之按图纸上的法子,在不羡仙的通风口处放上艾草和雄黄,可中和毒烟。”苏墨拿起玉扳指,轻轻套在江寒的拇指上,“这枚‘护心扳’,你带着。若遇危险,只需将内力注入扳指,便能凝成金盾护身。记住,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轻易使用,这扳指的力量,会消耗你的气血。”

    江寒握着温热的玉扳指,只觉得一股暖流从指尖传遍全身,眼眶再次湿润:“前辈,您……”

    “我虽不能亲自去不羡仙,却也不能让故人的心血白费。”苏墨站起身,走到祠门口,望着崖下的太湖,“当年我欠你师父一份情,今日就还在你们身上。你回去告诉沈砚之,腊月二十三那天,我会在‘神仙渡’用‘金芒传讯’,若他那边有变故,我会引开一部分敌人。”

    江寒重重磕头:“多谢前辈!晚辈定不辱命!”

    他起身时,拇指上的玉扳指泛着柔和的金光,像是给了他无穷的力量。苏墨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风雪中,指尖轻轻摩挲着石案上的刻字,喃喃自语:“师父,您看,这江湖路,终究还是有人在走。”

    江寒赶回不羡仙时,已是深夜。沈砚之正坐在前厅的油灯下,看着不羡仙的布防图,眼中满是疲惫。见江寒回来,他连忙起身,接过木盒和密信,看到药膏和图纸时,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苏前辈肯出手了?”

    “是前辈宅心仁厚,也多亏了石案上‘渡人渡心’的刻字。”江寒将三问“神仙渡”的经过一一告知,又举起拇指上的玉扳指,“前辈还将‘护心扳’给了我,说能保我性命。”

    沈砚之抚摸着玉扳指上的纹路,眼中满是感激:“苏前辈终究是念着旧情的。明日起,咱们就按图纸布置,再让护院们备好解药,定要让绣金楼的余党有来无回!”

    接下来的几日,不羡仙上下都忙碌起来。沈砚之按图纸在通风口处放上艾草和雄黄,江寒则带着护院们演练解毒之法,还将药膏分成小份,分发给每一位护院和受邀的江湖同道。寒姨也从太湖东边的破庙传回消息,说已摸清了水匪的动向,会在腊月二十三那天,从外围偷袭,配合不羡仙的行动。

    腊月二十三这天,不羡仙张灯结彩,廊下的梅花灯笼全都亮了起来,映得整个庭院一片暖黄。受邀的江湖同道陆续赶来,前厅里觥筹交错,热闹非凡。江寒穿着一身劲装,拇指上的玉扳指藏在袖中,目光警惕地盯着门口,不敢有丝毫松懈。

    戌时三刻,院外忽然传来一阵马蹄声,紧接着是水匪的呐喊声。沈砚之放下酒杯,拔出腰间的“寒川”剑,沉声道:“来了!”

    江寒立刻带着护院们冲出去,只见院外黑压压的一片,水匪们手持长刀,正朝着不羡仙的大门冲来。为首的水匪头目,脸上带着一道刀疤,手中挥舞着一把鬼头刀,嘶吼道:“兄弟们,冲进去!杀了沈砚之,抢了不羡仙!”

    江寒不等他们靠近,抽出短刀就迎了上去。护院们也纷纷拔刀,与水匪们战在一起。前厅里的江湖同道见状,也纷纷起身,加入战局——他们早就知道绣金楼的阴谋,今日来不羡仙,本就是为了助沈砚之一臂之力。

    混战中,江寒的短刀砍倒了一个水匪,却没注意到身后有个黑衣人正举着毒针,朝着他的后心射来。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江寒拇指上的玉扳指忽然金芒大盛,一道半透明的金盾瞬间护住了他的后背,毒针撞在金盾上,“叮”的一声掉在地上。

    “什么?”黑衣人惊呼一声,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江寒回身一刀砍中肩膀,倒在地上。

    江寒摸了摸拇指上的玉扳指,心中满是庆幸——若不是苏前辈的“护心扳”,他今日怕是要栽在这里。他握紧短刀,继续冲向水匪,金盾在他身前若隐若现,替他挡下了无数刀光剑影。

    前厅内,沈砚之正与绣金楼的余党头目缠斗。那头目手中握着一把软剑,剑招阴狠,招招直逼沈砚之的要害。沈砚之渐渐有些力不从心,身上添了几道伤口。就在这时,院外忽然传来一阵金芒,紧接着是苏墨的声音:“沈贤侄,我来助你!”

    只见一道金芒从“神仙渡”的方向射来,落在前厅的房顶上,瞬间凝成一道巨大的金盾,将整个前厅护住。绣金楼的余党们见状,吓得魂飞魄散——他们早就听说过“金玉手”的威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撤!快撤!”余党头目见状,再也无心恋战,转身就要跑。沈砚之抓住机会,“寒川”剑一挥,刺穿了他的心脏。

    水匪们见头目已死,又被金盾困住,顿时乱作一团。江寒带着护院们趁机反击,不一会儿就将水匪们全部制服。

    战斗结束时,天已蒙蒙亮。江寒站在庭院中,看着满地的水匪尸体,又摸了摸拇指上的玉扳指,金芒已渐渐散去,只余下一丝温热。沈砚之走到他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辛苦你了,若不是你去‘神仙渡’求见苏前辈,咱们这次怕是要吃亏。”

    江寒笑了笑:“是苏前辈肯出手,也是寒姨在外围牵制,咱们才能一举成功。对了,寒姨呢?”

    话音刚落,院外就传来一阵马蹄声。众人望去,只见寒姨骑着一匹白马,穿着月白襦裙,正朝着不羡仙赶来。她的左臂依旧缠着绷带,却面带笑意,手中还提着一个布包:“我回来晚了,听说你们打了场大胜仗?”

    “寒姨!”江寒和沈砚之异口同声地喊道,快步迎了上去。

    寒姨翻身下马,从布包里取出一盏绣好的梅花灯笼,递给沈砚之:“廊下的灯笼,还差这一盏,我给补上了。”

    沈砚之接过灯笼,眼眶有些发红:“您终于回来了。”

    寒姨看着庭院中亮着的灯笼,又看了看江寒拇指上的玉扳指,眼中满是欣慰:“看来,‘神仙渡’的前辈,终究是渡了咱们。”

    江寒想起在“神仙渡”的三问,想起苏墨前辈的金玉手,忽然明白——所谓“神仙渡”,从来都不是等着神仙来渡,而是用自己的勇气和情义,去唤醒身边人的大义;所谓“金玉手”,也不只是一枚玉扳指,更是那份藏在心底的仁心与侠骨。

    那日之后,不羡仙的名声传遍了江南武林。人们都说,不羡仙有沈砚之的“寒川剑”,有寒姨的“寒梅剑”,还有江寒手中能保命护身的“金玉扳指”,是江南武林的守护神。

    而“神仙渡”的祠里,苏墨依旧坐在石案旁,把玩着新打造的一枚玉扳指。石案上的密信早已收起,只余下“渡人渡心”的刻字,在晨光中泛着微光。他知道,江湖路还长,风波或许还会有,但只要还有像江寒、沈砚之这样的人在,这江湖,就永远不会失去希望。

    江寒也时常会去“神仙渡”看望苏墨,有时会带一壶碧螺春,有时会讲一讲不羡仙的趣事。每次去,他都会摩挲着拇指上的玉扳指,想起那个风雪交加的冬日,他在祠中三问“神仙渡”,最终换来金玉手的守护——那不仅是他的保命符,更是他心中的一份信念,一份关于情义与大义的信念。

    往后的岁月里,每当江南武林遇到危难,人们总会看到一道金芒从“神仙渡”升起,伴随着不羡仙的刀光剑影,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安宁。而江寒也渐渐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侠者,他手中的短刀,拇指上的玉扳指,还有心中那份“渡人渡心”的信念,都成了江南武林中一段不朽的传说。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