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而陆锦婳没有父母在身边管束,整个人就像是放出笼子的鸟,整天就带上帷帽,出门逛街,日子别提有多悠闲了。
陆鹤璋不放心她,每次她外出逛街,都会吩咐右一随身保护。
半年后,陆更年也调到了京城,任吏部侍郎一职。
自此,他们陆家也算是在京城团聚了。
陆鹤璋进入翰林院以后,天天在皇帝眼皮子底下晃悠,皇帝倒也没忘记他这个人。
想起他在文章中所提到的那些,皇帝也想在自己去世前留下一些成绩,流芳后世。
于是多次召见了陆鹤璋,和他议论了赋税改革和放山归民的事情。
陆鹤璋在文章中所提到种种,皇帝思来想去,觉得想要让国家富强,短期内好像也只能这样做了。
至于边防和治水等问题,得等国库充盈了,才能来考虑那些长远大计。
“陆鹤璋,之前你在文章中所提到过的赋税改革,朕思来想去,觉得这是个好方法,只是从前那些官员和王侯都是从来不交税的,突然提出这个改革,朕怕他们会闹起来啊。”
搞不好还会联合一起造反,到时候改革不成,反而还会让江山动荡。
但是想要让国库充盈,掏这些人的衣兜确实也是好方法。
皇帝实在没想到很好的解决方法,就只能把这个难题抛给提出问题的陆鹤璋。
听了皇帝的话,陆鹤璋沉默了几秒,随后道:
“回禀皇上,如果皇上担忧的是这个问题,那微臣建议,不如先把这个问题往后缓一缓。”
“先把归属于国家的山林放给农民去开荒,然后再把开荒的种种福利抛出去,到时候百姓得到了好处,有了土地能够提高产量,自然会惦记着皇上的好。”
“想要国家稳定,就得让百姓打心底里尊重坐在皇位上的人。”
“如果皇上足够为民考虑,那百姓想必也不会让皇上失望。”
“到时候农民开荒这一政策成功,肯定会有百姓惦记着皇上的好,到时候我们再来改革赋税问题。”
“如果那些王公贵族不肯遵循新的规定想要闹起来,自会有大批百姓站在皇上这边。”
“如果场面闹得实在太难看,皇上也不必顾忌他们,直接出兵镇压,杀鸡儆猴!”
“反正人多的是,除了这些王侯将相,还能更好的集中皇上的管控。”
“到时候皇上江山稳固,又得民心。”
不得不说,陆鹤璋说的这话足够有考虑,也足够狠。
凡是不同意改革的,就可以揪出闹腾的最厉害的人出来杀鸡儆猴。
若到时候他们联合起来要造反,受到恩泽的百姓全都站在他这边,到时候哪怕要召集新的军队,想来也是异常容易。
皇帝想明白了这点以后,看向陆鹤璋的眼神越发充满了欣赏:
“陆鹤璋啊,你年纪不大,这脑子转的倒是快。”
“那如果朕把这件事情交给你来做,你有信心能做得好吗?”
皇帝这是要提拔他的意思,陆鹤璋正愁没有机会大展拳脚。
如今一听皇帝这话,他立马就弯下了腰:
“皇上如此信任微臣,微臣必定不辜负皇上所望。”
“只是微臣到底才刚踏入朝堂,这人生地不熟的,很多东西还是需要皇上行个方便,给我排两个人用用的。”
看着他有勇有谋,还敢在他面前提要求的样子,皇帝是越看越觉得喜欢。
硬是他膝下没有适龄的公主,否则他必定把陆鹤璋召来做驸马。
顿时他就大悦的笑了起来:“好说,那从即日起你就离开翰林院,进入中书令,任中书侍郎一职,朕给你派两个左右手,和一队锦衣卫,任你差遣。”
“半年内,朕要把放山归民的政策落实到位,一年后,朕要看到万民开荒的场景。”
陆鹤璋:“是,请皇上放心,微臣一定把事情办妥!”
皇帝金口一开,陆鹤璋直接从翰林院的六品官,直升到了中央管控的中书侍郎,足足升到了四品官,已经到达权力中心。
这样的晋升速度,无异于一飞冲天,众人只在前朝宠妃王氏的哥哥身上看见过。
陆鹤璋这也太得圣心了吧?
入朝才多久,就做到了普通人做梦都不敢想的官位。
皇帝到底是有多喜欢和信任陆鹤璋?
众人百思不得其解,直到三天后,陆鹤璋把起草好的文书交到门下省时,那些官员一看,这才明白皇帝为何如此信任陆鹤璋。
皇帝下令不过才三天的时间,陆鹤璋就像长了三头六臂一般,已经把完整的流程和详细的计划给写了出来,并且交给了下一个部门审核。
他写的东西实在太过完美,很多细节都是众人想不到的。
比如鼓励百姓开荒,却也不能乱砍伐树木。
村庄周围的山一点都不能动,得保持足够的青山,防止雨季有泥石流。
又比如,国家放山归民以后,百姓从此身上就可以毫无阻拦。
雨季可以去山上摘蘑菇,冬季可以上山拾柴火。
又比如,开垦出来的荒地不能通买卖,只能供百姓栽种农作物。
这些条条框框,无一不在为百姓考虑。
审核的人都挑不出什么毛病来,最好只得上报给皇帝,征得同意以后,开始实施。
户部向来是管理土地赋税等问题的,皇帝很想看看陆鹤璋究竟有多少能力。
于是在政策下达以后,又让陆鹤璋去了户部,辅助着户部的人一起把这个政策完善传达给百姓。
如今这个时代,山和土地都是私有制。
土地通买卖,很多穷苦人家走投无路都会想着买田买地。
几百年流传下来,导致有田地的地主垄断了这一切资源,没田地的百姓只能去租地主的田地。
但是租来的田地种出来的粮食不仅要分给地主,还要上交给朝廷一部分。
这就导致有很多百姓忙活了一年,到头来落到自己兜里的粮食却少之又少。
如今开荒这个政策一出去,先是京城周围的百姓躁动了起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