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不过这一次,看着第六世结束的总结,却是久久没有开启下面的内容。
而是直勾勾的看着“万世书”第六页的内容,嘴角勾的让人不忍直视,心里乐开了花。
烈武皇帝,烈武大帝,宋武帝……瞧瞧这些赞誉,这是自己个普通人能把握的?
此刻要说赵谌心里不狂喜,不美滋滋,那是假的,就问谁看了这种赞誉不迷糊?
虽然说这些称呼都是后世人的赞誉,甚至是某种默认自己的专属,可也有遗憾。
那就是看眼前这总结,正史里,终究没给自己冠上皇帝的名头,不过想想也正常。
自己临死也是个太子,没登上皇帝位,南宋也是由赵构开创,他会承认自己才怪。
不过赵谌相信,自己很快就会成为皇帝,而且不出意外,下一世就该自立了。
到时候,这悠悠青史,诸皇之间,亦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不,甚至他还要更上一层!
仅仅只是在诸皇之间,位列一席还不够,怎么也要功比秦皇汉武吧?
当皇帝,拥有人类最强皮肤,是男人的浪漫,而功比秦皇汉武,才是皇帝的追求。
心里又把第六世总结,美美的看了又看,尤其是在最后那谥号上停留许久,赵谌这才意犹未尽的继续。
后面还有他更爱的环节,后世点评!
就连“万世书”的总结都如此吸睛,那后世点评,正史、野史传记和网友会怎么评价?
依旧是熟悉的开头。
不过这一世,没什么需要回放观看纠错的,完颜娄室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迅速出兵灭掉自己,行动路线基本都是明牌。
第七世开启后,他只需要给西军五路的经略使,统制官这些人记忆打个标注即可。
虽说第六世中,有些人都没见过,可自己这个太子到同州,就算是当初的曲端,虽然没有表态,可依旧送来了不痛不痒的书信。
就算是有书信,也足够了!
因为这也算是与自己的交集,只要是与自己有交集,就可以观看到他们上一世,与自己有关的视角下,发生的一切。
“2小时25分33秒吗?”瞟了眼自己上一世的进度条长度,赵谌微微颔首,比一部大型电影的时间还要长了。
之后,赵谌第一个就提取了曲端在上一世,与自己有关的记忆。
曲端上一世的时长为“00:24:46”,并不长,很短,进度条只有24分。
“果然不出所料,”看着曲端上一世与自己相关的种种,赵谌心中微微点头,“悍将归悍将,却也没有什么反心……”
虽然曲端有历史背书,不是奸臣,对皇室也没有什么坏心思,就是性格有缺陷,可人心思变,史书毕竟有局限,自己看着最放心。
看完曲端短暂的上一世后,赵谌也明白了这位悍将最初的真实想法。
曲端虽然是悍将,可从来都不是一个单纯的武夫,或者纯粹的臣子。
这是一个自信且精于计算的军阀式统帅。
他的行为准则,首先是保存,并扩大自身实力,其次是追求最大化的功业和名声。
他不会为了空洞的忠义的口号买单,因此,他是不会为了那篇慷慨激昂的太子令旨檄文就头脑发热。
他只会为看见的利益下注!
所以他要考察!
考察自己这个太子的成色与价值!
他不在乎自己这个太子,是不是法理上的正统,更不在乎那份废太子诏。
说的直白点就是,他在乎的是自己这个太子,是一个“优质资产”,还是一个会很快破产,并连累所有投资者的“垃圾资产”!
若自己和同州军,在与完颜娄室的围城军作战中,迅速溃败,这就证明,自己和身边的宗泽、吴革等人能力不足。
若自己直接弃城而逃,那就更证明,自己只会耍嘴皮子,意志薄弱,不堪大用!
那他出兵救援,就是自寻死路!
不仅会损失兵力,还会引来金军主力的全力报复,救一个必死之人,是愚蠢。
如果自己能顽强坚守,那就不一样了。
首先,就是自己和宗泽等人,有惊人的意志力,具备很强的组织能力和防守能力。
其次,证明自己是“硬骨头”,值得投资。救援自己这个太子,不仅能成功,还能获得一个强大且欠自己人情的主公。
所以,自己能坚守守多久,就是曲端评判自己价值的一个压力测试。
自己撑的时间越长,值得他投资的价值就越高,下注的意愿就越强。
还有一点,就是创造最佳的战术时机。
他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必是致命的,而且要确保自身损失最小,战果最大。
首先,就是消耗敌人!
他也确实是这么做的,那就是让完颜娄室的精锐围城军去和同州守军互相消耗。
如此,金军的锐气会在攻城战中磨掉。
兵力也会因此而产生伤亡,后勤更是会出现问题,高频次,几乎是轮替的不间断的攻杀,将士们更是会变得疲惫不堪。
如此一来,敌人必将露出破绽。
彼时,全力攻城的完颜娄室,其阵型和注意力,全都会集中在同州城上。
大后方将完全暴露出来。
此时,就是他攻杀的选择最佳战机!
一切的核心因素,全都在自己这个太子身上,曲端此举可谓一石二鸟。
既考察了自己,又能扑杀完颜娄室!
可惜,他性格上的缺陷,被完颜娄室这位天花板级别的顶尖统帅给洞彻利用了。
最终导致功败垂成!
给曲端的记忆进行编辑注释后,赵谌又陆续给西军五路经略使中的一些人如法炮制。
不过京兆府中,那位陕西制置使钱盖,却被他忽略了,此人自己入长安,必须除掉!
第七世的准备工作都做完后,赵谌的心不由热了起来,终于到自己最喜欢的环节了。
心中一动,“万世书”第六页的内容缓缓隐去,而后一条条后世点评浮现。
而后,赵谌笑了,骄傲了,精神了!
“谌,冲龄监国,秉性刚烈。同州一役,宁玉碎而不瓦全,以身殉道,天下悲恸。
其存,赵氏有后;其亡,宋室魂断。然其气节,开南宋百五十年悲歌抗争之先声。”
——《宋史纪事本末·太子谌殉国录》
“太子谌,聚义同州,传檄讨虏,虽未竟其功,然其以血醒世之志,犹若荆轲击柱,项羽别姬,刚烈之气,千载下犹能激荡人心。”
——《忠义录·卷三》
“金虏虽强,终不能屈其之志。同州城下,十岁太子以身铸魂,其所求者,非一身之存亡,乃华夏万民不屈之心。
此诚霸道之始,仁者之终也。”
——《陔余丛考·论宋太子事》
“上闻太子谌殉国同州,震悼。
下诏曰:侄谌冲年秉节,蹈难守仁,可追谥为:怀烈太子,以旌其忠。
论曰:怀烈以十龄之身,抗暴虏于危城,其志可哀,其节可尚。
然‘怀’之一字,亦见庙堂深意,盖惜其未正位而殁,亦所以定名分,安社稷也……”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看到赵构给自己的谥号,赵谌冷笑,他自然的明白,这个谥号什么意思。
怀,何为怀?
慈仁短折曰怀,执义扬善曰怀,失位而死曰怀。
这个字,可以说是用意极深了。
这是暗示自己年幼,更关键的是定性,并强调自己,仍是太子身份,从根本上否定了自己之前的“监国”合法性。
烈,何为烈?
安民有功曰烈,秉德遵业曰烈,戎业有光曰烈,刚正曰烈。
这个字,倒是褒扬,承认了自己抗金戎业,和刚烈殉国的行为。
无非就是事太大,他捂不住。
以此用以安抚主战派和天下人心罢了。
“哼,”赵谌心底不屑冷哼,“这阴暗的狗东西,心胸也就芝麻那么大点了……”
“算计自己人的时候,倒是上心。”
之后,不再理会阴暗赵构的用意,继续看起了点评,他不想被这狗东西破坏好心情。
“……”
“太子谌殉国同州,天下震动。其刚烈死节,遂定南宋‘抗金雪耻’为不可易之国是。
飞虽以直道见忤,然举朝皆慑于怀烈太子遗风,无敢以‘议和’罪忠良者。
故飞虽不得志,却得终其天年,谥武穆。论曰:怀烈之血,实铸武穆之盾,庇佑之。”
——《宋史·岳飞传论》
“只见那太子,立于同州城头,面对百万虏骑,面无惧色。言道:孤死,国魂不可灭!满城军民闻之,无不泣下,愿效死力。
是日,血染渭水,天地同悲。”
——《大明英烈传·宋太子遗事》
太夸张了,百万?“呵……”看到演义传记的点评,赵谌不由摇头轻笑。
“评话有云:撼山易,撼太子之霸道难!完颜娄室百战名将,终不能使十岁稚子折腰。同州鼓声绝,华夏魂梦生……”
——《说岳全传·楔子》
“若论大宋第一刚烈人物,非康王,非岳韩,乃十岁殉国之太子谌也。其行事如流星经天,虽瞬息,却光芒万丈,照彻千古。”
——《宋末英雄演义·总评》
“嗯?还有武侠小说创作了?”目光下移,赵谌先是一愣,而后恍然道:
“也是,光是出逃汴京,再到西进关中,城破自刎,这些都是武侠小说最好的切入点,那些大师,不借此来写才是怪事……”
想着,赵谌来了兴趣。
想看看自己在武侠小说里,会是怎样的一个化身。
“那太子一剑在手,竟有宗师气度。
望着城下铁骑,对身旁老臣笑道:宗帅,今日让金狗知晓,我汉家儿郎,骨头是硬的!
此言一出,城中江湖豪杰闻之,无不扼腕,引为武林百年第一憾事……”
——金大师《神州奇侠录·同州血章》
“世上最利的不是刀剑,是求死之心。赵谌不过十岁,但他的决心却比玄铁更硬,比寒冰更冷。他败了,但他让整个天下都记住了一件事:有些东西,比胜负更重要……”
——古大师《英雄无泪·外一章》
“我还是更喜欢古大师的文风……”赵谌咂咂嘴,他喜欢那种满满逼格感的文风。
之后,黄大师、温大师、等众多武侠大师的小说节选,赵谌都一一看了下来。
不得不说,比起史料文献,小说就是要精彩,并且吸引人的多。
看完小说与自己有关的节选点评后,目光继续下移,观看了起来。
“太子赵谌的决策,是一种极致的象征性抵抗。他通过精心策划的就义,将自身肉体毁灭转化为一个不朽的政治与文化符号,深刻影响了南宋乃至后世民族心理结构。”
——《重估宋代精神:从符号学看历史》
“在同州的悲剧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早熟的灵魂如何试图以一己之力承担整个文明覆灭的重压。赵谌的选择,是意志对命运的终极反抗,其哲学意义远超一场军事失败。”
——《剑桥中国军事史·辽夏金元卷》
“这个十岁孩子的死,如同一颗投入历史静湖的巨石,涟漪荡漾至今。
他或许是中国古代史上,最年轻,也是最决绝的‘国魂’化身。
后世崖山之后无中国之叹,其精神源头,正可追溯至同州城头那抹瘦小的身影。”
——《东洋的悲剧:宋的灭亡》
不论是正史,还是传记演义小说,全是一片赞扬,赵谌心里爽爽的。
之后,赵谌又看了几条严肃文献的点评,而后目光继续下移。
“竟然是后世名人点评?”赵谌没想到,这次的点评,竟然如此丰富。
他本以为这次之后,惯例是网友点评才对,没想到竟然出现了很多名人。
这次的后世点评,太丰富了!
当然,从现代文献可以看出来,现代史学家们的评价,就更为深刻了。
甚至之后的文献中,字里行间都能看出,对自己独属的“向人心行霸道法”的复杂。
想说自己秉性癫狂又觉得不妥。
毕竟自己从逃亡到现在,都很稳重。
说自己稳重,城府深沉,可做出的选择,又是那么的极端疯狂。
可以看出得来,正如自己所料,史学家确实在皱眉了,文字里透着一股别扭。
对此,赵谌只是心底一笑。
真正的原因,谁又能谁想到,行霸道于天下人心,是当时为了说服宗泽三人的借口?
只是他也没想到,这行霸道于天下宋人之心的说辞,对后世竟然有那么大的影响。
不但给南宋立下了政治正确,岳飞也因自己这番话,命运被改写,得以善终。
“……”
“宋室南渡,独太子谌北峙同州,十岁而殉社稷。刚烈之气,千载下犹能激荡人心!”
——(明)王阳明《传习录·补遗》
“同州一炬,谌魂归蒿里。以童稚之身,行霸王事,虽败亦足令狐鼠辈羞死。”
——(明)李贽《焚书·读史札记》
“……”
“考同州之役,太子谌非不能走,乃不愿走。所谓‘舍生取义’,童而践之矣。”
——(清)曾国藩《求阙斋日记》
“……”
“吾国民族精神之不死,于十龄之烈太子身上见得最真。其价值远超一座城池。”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赵谌太子是同州城头的一把火,烧穿了‘积弱’的假象。他告诉我们,国人血性从未冷却,只在等待点燃之时。”
——鲁迅《伪自由书·最天才的烈士》
“……”
“读宋史至同州一节,唯有一哭。哭其壮烈,更哭我民族沉睡之魂,竟需一孩童,以性命来唤醒!此痛,深入骨髓……”
——《新青年·随感录》
“宋室南渡,偏安之局已成,而太子谌独能以十龄冲龄,于同州作此惊天动地之牺牲,其气节足以惊天地、泣鬼神。
此种不屈不挠之精神,正是我辈今日对抗外侮,完成复兴所亟需提倡之国魂!”
——《民国二十六年告全国军民书》
“读史至烈太子同州殉国事,令人慨叹。若当时宋室上下,皆能如太子谌一般,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之决心,则历史必当改写。可见‘精神’之重要,远超于物质……”
——《庐山军官训练团讲话》
“同州之役,太子谌虽败犹荣。他的死,如同一面镜子,照出了所有苟且偷安者的卑微。军人,当时时以烈太子之精神自勉,要有‘不成功,便成仁’的觉悟!”
——《对黄埔师生的训词》
“……”
看着近代以后的名人评价,赵谌这才意识到,随着自己在历史上留下的足迹越多,对后世的影响,也就来越多。
不过能看到迅哥儿的赞美,确实美美的。
当然,可不仅仅是自己熟悉的迅哥儿,还有民国时,许许多多的名人。
不过很快,赵谌又发现了不同。
包括民国时期的人物点评,对自己的称呼,全都是“烈太子”,而非“烈武帝”。
这也就是说,这“烈武帝”的称号,是现代网友弄的了。
同时他也明白自己的“烈武帝”取自哪了,自己的谥号,怀烈太子了。
果然,网友的第一条点评,对自己的称呼,就是“烈武大帝”。
“十岁啊!别的孩子还在玩泥巴,咱烈武大帝已经开始‘行霸道于天下人心’了?”
——磕历史比磕CP上头。
“我的天,以身殉道是让你这么用的?烈武帝这操作太炸裂了!我直接献祭我自己,给华夏加个‘不屈’BUFF!”
——霸道总裁祖师爷。
“如果这位烈武帝,成功继位,这个话题我能聊三天三夜!想象一下这种狠人当皇帝,请容我倒吸一口凉气……”
——合欢宗第一狼灭。
“谁懂啊,烈武帝这种人设,要是放在晋江,那就是美强惨的天花板!
十岁帝王,容颜未展已注定的悲剧,偏偏性子烈像火,以身殉道的时候该有多决绝!
霸道不是对臣民,是对这该死的命运!呜呜呜妈妈粉心疼死了!”
——今天也在为古人流泪。
“复盘烈武帝同州副本:等级LV10,队友宗泽(残血),临时队友曲端(猪队友),对面是满级BOSS完颜娄室带大军。
正常玩法是猥琐发育,他直接选了【隐藏路线:以身殉道】,解锁成就:霸道の火种。
获全服唯一称号【烈武帝】!
这游戏理解,领先版本一千年!”
——骨灰玩家。
网友的点评,可以说是极其欢乐了。
不过真正让赵谌在意的是,自己在第六世的所作所为,竟然在历史上留下这么多痕迹!
这是之前几世都不曾有的!
而且,最重要的是,历史的偏移,越来越大了。
之前历史的修正下,自己也就是在史书上多了几笔而已,还仅限于研究宋史的文献。
可渐渐地,历史不再隐藏自己,抹除自己的痕迹,而是在融合,合理修正。
“若是有朝一日,我一统天下,那就是真正的改变历史了……”赵谌心中暗暗道。
“……”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