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火红年代,从摆摊卖蛋炒饭开始 > 第四十九章 油茶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天气已寒,如今一大早起床,雾气萦绕,路灯都如同被蒙住了似的,显得那么有气无力,陈渊穿上外套,搓着手跺了跺脚,呼出的气息都变得微白。

    小跑着来到餐馆中,刘念已经到来。

    打了个招呼,两人各自忙碌起来,不一会儿,任嬢嬢也赶来,帮忙把蒸凉面给揭下来抹油摆好。

    还打趣的说着:“每天磨那么多大米,煮熟了就是油茶,再丢点馓子葱花,放点咱们自己做的红油和调味料,冷天早上吃的话,那才安逸惨了。”

    陈渊笑道:“任嬢嬢说得对,念哥,等会儿磨点儿米粉出来。”

    刘念对操作机器已经非常熟练,听闻此话,笑着应道:“要得。”

    当包子被陈渊捏好放在蒸锅上,刘念已经把磨浆机器调试,试着将大米丢进入料口,随着电机旋转,大米被磨碎从出料口落下。

    任嬢嬢看了看粗细程度:“再细一点。”

    再次调试机器刻度,第二次出现的米粉,就变得细腻起来,随后,任嬢嬢提起一个大铝锅,倒入米粉掺水搅拌。

    随着锅中的水沸腾,米香的味道也变得浓郁。

    看着渐渐粘稠的米糊糊,陈渊笑道:“油茶好了,我们先尝尝。”

    一人一碗,放入调味料,洒点葱花,可惜没有馓子有些遗憾,但是吃一口,软糯的口感微微带着粗粝,裹着红油和调味料,微辣中带着咸甜。

    加上自家的秘制泡菜,更是安逸得板。

    就着刚刚蒸好的鲜肉包,陈渊一脸享受的道:“巴适惨了。”

    浑身都暖烘烘的。

    打了个饱嗝:“以后咱们每天煮一锅油茶,馓子去第一食堂买,他们那里每天都做。”

    “就是有点粗。”

    任嬢嬢问道:“卖不卖?”

    陈渊想了想:“卖,一毛五一碗。”

    掏出五块钱:“念哥你帮忙去一食堂买点馓子回来,我去在牌子上写着。”

    刘念点了点头,把最后一点儿油茶用勺子舀得精光,这才小跑着离开,而这时候,已经六点过,天色却依然未亮。

    当广播响起,陆陆续续便有人来到餐馆。

    只是很少有人注意,牌子上多了个早餐的选项,都是买了包子,喝着汤,顺便谈天说地。

    倒是有学生眼尖,跑进来兴奋的喊道:“陈老板,我要吃油茶。”

    两毛钱的预算,变成一毛五,剩下五分钱可以买唐僧肉或者济公丹,想一想就开心。

    有客人见到那白润的油茶,不禁乐道:“我也来一碗尝尝。”

    而那小学生,已经吃得极为香甜。

    当老爸老妈带着俩娃娃来吃早饭,小老幺瞅着在灯光下莹润的油茶,好奇的问道:“大锅大锅~这是什摸呀?”

    “嘻嘻,有馓子~”

    陈渊笑道:“这是油茶,你和铃姐姐尝尝好不好吃?”

    姚铃声音脆脆的,很是好听:“好吃哒~”

    小老幺也使劲儿的点着脑阔:“大锅做哒全都好次~”

    王琼好笑的看着她俩,把剥好的鸡蛋丢进她们碗中:“两个小马屁精,快吃了去幼儿园。”

    小老幺嗷呜一声,眼睛都美得眯了起来,她好喜欢油茶,要天天次。

    姚铃也开心极了,美滋滋的享用。

    陈渊就乐呵呵的看着他们,觉得温馨和幸福将自己环抱其中,旺仔伏在柜台边,吃着鸡蛋还有煮熟的肉丝,发出享受的呜呜声。

    快到八点的时候,客人渐少,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

    把店里锅碗收拾干净后,陈渊就坐在了院子里,看着围墙大门外那些行人,大多都提着篮子,去菜市场买菜,遇到认识的人,就聊着今天的菜价肉价如何,然后叹息着又涨价了。

    不一会儿,就有菜贩子将新鲜蔬菜用三轮车运送过来,食材溯源检查,称重,付款。

    随后,有些农户也会跑来餐馆,询问需不需要小菜之类。

    陈渊买了些小葱,生姜,大蒜之类,见到有蘑菇或者板栗,也买了下来,炖汤味道非常不错。

    就在他开始在后厨忙碌,准备午餐时,一个穿着蓝色牛仔上衣,黑色紧身长裤,白色回力鞋的姑娘走了进来,她扎着高马尾,皮肤白皙,标准的瓜子脸,只是微微抿着唇,显得有些傲气和疏离。

    这姑娘大约二十来岁的样子,来到打餐台前,看着陈渊把炒菜装进食盒中,微微挑眉。

    陈渊笑着问道:“我们这里中午供应盖浇饭,还有蒸菜,请问需要什么?”

    对方却是面色淡淡,从兜里掏出一封信:“我不是来吃饭的,只是转交一样东西,这是她让我给你的,我在院里等你回信。”

    陈渊看着桌上的信件,还有已经转身的姑娘,有些莫名其妙,是哪位读者么?

    任灵秀也笑道:“人出名了就是这样,随时都能收到全国各地送来的书信,小陈你回得过来不?”

    陈渊叹息:“总归是一份心意,慢慢回呗。”

    用肥皂洗了洗手,这才拆开信件。

    娟秀的字迹出现在眼前。

    陈渊:

    见字如面。

    提笔时思绪万千,总觉对你有太多亏欠,谢谢你在奶奶病重时的慷慨相助,也谢谢你在矿上为我留下的那些温暖回忆,在我最无助的时候如一道光照亮前路。

    那时我并非胡言乱语,而是在绝望中的坚决。

    既已应你,绝不悔言。

    被父母强制带走后,管束甚严。

    若非彭姐姐前来探望,请求她冒险转交,这封信也无法来到你的手中。

    五百块钱,随信而至,希望能让陈叔他们不再困扰。

    说来可笑,父母将我带到南方后,自己犹如商品般,被他们四处炫耀。

    以求谋得权势人家青睐。

    休学半年之期将至,年后便应该恢复些许自由,听闻你近日所事,心中喜悦,与有荣焉。

    若有心仪之人,我也不会怨怼,衷心祝福能得佳偶。

    愿身能似月亭亭,亦如西南风。

    祝长辈安好,望锦绣安然幸福快乐。

    秋白鹭

    1987.10.02

    陈渊看着信纸上的褶皱,晕染了笔迹的湿痕,还有那些未尽之语,一时间惆怅万分,上辈子,脆弱的自尊心,让自己早早逃离此处,这封信便因此错过了吧。

    曾经和秋白鹭相处的记忆,即便隔世而望,一幕幕依然是如此的鲜活。

    院子里,彭曦坐在椅子上,她孤身一人从魔都来到此处,心中是对秋白鹭的怜惜,也是想要看看如今声名鹊起的陈渊人品如何。

    她不想那姑娘只因为五百块钱,就将自己的人生捆绑。

    看着陈渊走出餐馆门,来到院子里,面色淡漠问道:“写好没有?”

    而陈渊却是提着热水壶,拿着杯子,掺水泡茶:“彭小姐,请喝茶,感谢你能够来此偏远之地。”

    “看了白鹭的来信,我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复。”

    “她能如此信任你,也应该讲过我们之间的事情。”

    “我希望她能好好的生活,这五百块钱,应该是从你这里借的吧?”

    五张崭新的百元大钞,放在了彭曦的身前:“我借的钱,怎么需要她来还呢?而且我已经付出过代价了。”

    “还请收好。”

    彭曦点了点头,将钱放入钱包里,淡淡的说着:“那我去四处转转,晚上住招待所,明日离开。”

    陈渊笑道:“彭小姐远道而来,还是为我送来信件,马上到饭点了,也尝尝我们这里的饭菜如何?”

    彭曦不是个矫揉的性子:“行。”

    带着挑剔和审视,她看着陈渊端来饭菜,拿着一次性筷子,先尝了尝青椒土豆丝,不自觉的眉毛扬起,小炒肉和青椒玉米饼回锅,更是让她眼睛一亮。

    不愧是巴老先生都盛赞的美食,这小子,以前在白鹭的面前还藏了一手呢。

    想到白鹭描述的那些日子,也释然了。

    至少,他是实打实的为白鹭做了太多的事情,在那姑娘最绝望的时光中,给与了依靠和信心。

    这个时代的姑娘们,对于感情非常看重,有着最为朴素的观点。

    认定了,就绝对不会轻易改变,除非对方犯了原则性的错误。

    而随着学校的下课铃响起,餐馆就变得极为忙碌起来,看着如此火爆的场面,彭曦都有些惊讶起来,转念一想,也应该如此才是。

    身为《活着》的作者,巴老先生亲至且给与高度肯定的餐馆,不火都没有天理。

    随着客人们到来,关于矿上的各种八卦,也不知不觉的进入她的耳中。

    看着小老幺和姚铃欢呼着跑近餐台,喊着陈渊大锅的时候,她不禁好奇的问着一位面善的大姐:“请问,陈老板有两个妹妹吗?”

    徐新枝也是有意坐在这穿着潮流,气质冷傲却清贵的女子身旁,听到这标准的普通话,不禁笑道:“你也是陈大作家的读者么?”

    彭曦点头:“算是吧。”

    徐新枝就乐呵呵的道:“大点儿的是收养的,小点儿的是亲妹妹,不过这小子都是一视同仁,都当亲的在养,如今白白嫩嫩的,比以前好看了不知道多少倍。”

    “还有个叫做锦绣,在利州读中专呢。”

    “小妹妹你是从大城市里来的吧?肯定想知道陈大作家的那些八卦是不是?”

    “八卦?”彭曦有些不解。

    徐新枝笑着道:“这是从陈大作家那里传出来的,他说八卦就是各种小道消息,哈哈。”

    听到这话,彭曦浅笑:“那还请这位姐姐给我讲讲如何?”

    反正午间没事,徐新枝三两口将饭菜吃光,拉着她来到院子里,取出杯子给对方倒上水,然后把自己泡着菊花的杯子满上,这才兴致勃勃的摆谈了起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