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我们警卫营的同志们表现如何?”
林平安翻看一下电报道:
“没说,不过表现肯定不会差,这么大规模的反击战,至少也需要上千人的规模,只是依靠突击大队的力量是有些不太够的。”
这话让李念稍微放下心来,马上挺起胸膛,对于淼和徐彪几人说道:
“看来啊,我们警卫团的同志们,装备的新武器就是好用呢。”
于淼对王广志说道:
“和尚,你瞧瞧二狗那小人得志的样儿。”
徐彪说道:
“就是,越看越来气啊。”
正说话之间,左明此时说道:
“旅长,五战区长官部电报。”
林平安一看,发现是李总司令发送来的嘉奖令,同时还说要直接给十万大洋,还有突击大队消耗的弹药等到也都要进行补充。
“还有一封电报。”
左明这么说着,将另外一封电报递过去。
林平安一看,才发现是请求增援的一封电报。
“兰陵方向,遭遇到日军坂本支队猛攻,希望警卫旅可以抽调部分兵力前去增援。”
林平安一听,就知道肯定是汤恩博的主力部队,一直隐藏起来,没有对兰陵方向的国军部队进行支援。
因为他派遣出去的部队侦查,汤恩博的部队,就在兰陵附近,这一点李总司令肯定也是知道的。
至于为什么不让他的部队去驰援,林平安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是这位传奇耐电王,不愿意派遣和日军正面交战,而是保存实力,
主要汤恩博是中央军作战序列,就算是李总司令的命令,他不听又如何?李总司令也不敢对他怎么样,只能一遍遍地发电报。
肯定是没有办法了,才会让林平安的部队去兰陵县进行驰援。
“守在那里的是谁的部队?”
林平安问道。
左明这才说道:
“是张自忠的五十九军,但是他的部队在之前临沂保卫战的时候,就折损了不少人,之前一直没有得到人员补充。
说是一个军,其实连一万人都凑不出来。”
他之前也参加了那场作战,协助张自忠和庞炳勋的部队,对日军第五师团进行围歼。
那场血战,他们击毙了两千多名日军,同时击伤也有上千人,让日军一个旅团都丧失了作战能力,也是收获颇丰。
只是当时滕县方向的围歼战,打的更加声势浩荡,所以才让临沂保卫战的胜利,显得似乎没有声名在外了。
在一旁的林平安听到之后就道:
“得救援一下,若是日军攻占兰陵的话,不仅仅可以随时救援峄县方向的敌人,还能向台儿庄发动猛攻,同时还会在咱们得包围圈上留下一个口子。”
毕竟现在林平安手中的兵力,虽然有能力将台儿庄,滕县一线的日军退路彻底封堵住,可若是敌人在临沂方向留下一个口子,那这些敌人也是可以趁势向日照和青岛方向撤退的。
到时候林平安就算是将滕县和枣庄一线彻底堵住,敌人直接不走了,那他的绕后偷袭就失去了意义。
“明白,抽调哪支部队前去呢?”
左明这般问道。
林平安还没说话,就听到二狗李念的声音最先传来。
“我来,旅长,我们警卫团上次可真是没有太多斩获啊,同志们心里可都憋着一口气儿呢。”
在旁边的林平安听到之后便道:
“那好,就让你的警卫团过去吧。”
他这样说完之后,盘算一下手中兵力,还是相当充足的。
警卫团原本就被抽调走了一个主力营,还有五千多人的兵力,正好可以去驰援兰陵方向的部队。
至于剩下的三个主力团,加上骑兵团,炮兵团,才是包抄日军后路的绝对主力。
更何况,兰陵方向的警卫团,也可以在完成作战之后,就返回的熊耳山一带继续隐蔽。
当天晚上,林平安就给李总司令回电报,表示部队已经出发,驰援兰陵县,预计明天正午抵达。
熊耳山距离兰陵不远,急行军一夜就可以抵达。
后半夜,完成整备的警卫团就在李念带领之下,向兰陵方向驰援过去。
五战区长官部之中,李总司令看着林平安回复的电报,不由得长舒一口气。
“还是警卫旅靠谱啊。”
在一旁的白长官说道:
“可是他只是派遣了一个警卫团的兵力前往,会不会、、、、太少了啊?”
但是李总司令却说道:
“不少了,兵不在多而在精嘛。”
事实上,两人都不知道,林平安的警卫旅,在编制方面和国军部队不太一样。
他一个团就有六七千人的兵力,一个营可能就有五六百人。
李总司令说完之后又道:
“再电汤恩博,让他的部队火速驰援兰陵,协助59军进行防御。”
在一旁的白长官知道,希望不算太大,但是也只能执行。
其实李总司令是很无奈的,因为整个五战区,各个地方的部队都有。
有中央军,有西北军,有川军,还有他手里的桂军。
这么多的部队,他想要调动起来,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就像是中央军的部队,他们其实更愿意听委员长的命令,而不是他李宗任的命令。
就算是不服从他的命令,他也不能将这些人军法从事,因为这些人可都是委员长的人,都是黄埔军校出身。
想到这里的时候,他不由得长叹一声。
不过还好啊,还好啊,林平安的警卫旅也加入了战斗,可以解燃眉之急啊。
张自忠张将军,此刻匍匐在兰陵外围的一处土丘上。
此时这土丘上,已经被密密麻麻的交通壕,还有数不清的弹坑占据。
在他的身体四周,随处可见横七竖八的尸体,有日军的,也有59军的。
他在临沂死战,在兰陵死战,不为别的,只为保家卫国,也为报李总司令的知遇之恩。
毕竟当时在平津参与和日军的谈判,让他背上了汉奸的骂名,后面各战区都不愿意要他和他的部队。
只有李总司令没有顾及这些,将他调入五战区的作战序列。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