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修仙回来后:我靠种灵植发家致富 > 第174章 高科技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你不是讲规矩吗?好,那我就跟你彻彻底底地讲规矩。

    现代工程,尤其是这种赶工期的项目,要说百分之百完全合乎规范,那是不可能的。

    总会有一些细节上的疏漏或者便宜行事的地方。

    平时没人查,也就过去了。可一旦有人拿着放大镜,一条条地跟你抠,那问题就大了。

    王建发的脸色终于变了。

    环保、城管、建设,三座大山一起压下来,别说赶工期了,项目能不能顺利进行下去都是个问题。

    今天罚你三万,明天扣你两台车,后天勒令你安全整改一周,这么折腾下来,别说赚钱,光是罚款和误工费就够他喝一壶的。

    “林书记,您这是……这是滥用职权!”王建发有些色厉内荏地喊道。

    “我只是在履行我的监督职责,确保所有在云水县投资的企业都能合法合规地经营。”林书记面无表情地回应,“你放心,云水县一定为你提供最‘周到’的服务。”

    王建发脸色一阵青一阵白,自己碰上硬茬子了。

    这个姓林的,是要跟他玩真的。

    就在此时,几辆黑色的越野车悄无声息地从浮云山方向驶来,停在了工地外围。

    车门打开,下来了几个穿着黑色作训服的安保人员,为首的正是宋河和王大力。

    王建发也眯起了眼睛,打量着这几个人。他认得出来,这是浮云山的安保队。

    “林书记,各位领导好。”宋河微微点头致意,语气平静,“我们老板让我们过来处理一下噪音。”

    他的声音不大,但在巨大的噪音背景下,却异常清晰地传到了每个人的耳朵里。

    林书记点了点头,问道,“你们打算怎么处理。”

    “我们是专业的,领导放心!”宋河言简意赅地回了一句,然后转身,对着身后的队员一挥手。

    队员们立刻行动起来,他们从几辆越野车的后备箱里,抬下来了十几个半人高的黑色金属箱子。

    安保人员们将那些黑色的箱子,沿着工地和下河村之间的分界线,每隔一段距离,就摆放一个。

    他们的动作非常迅速,而且精准,就像是经过了无数次演练一样。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该站在哪个位置。

    “他们在干什么?”一个环保局的干部小声议论。

    “看着倒像是什么勘探设备。”另一个城管干部猜测道。

    林书记和楚宜也看不明白,但他们选择了相信。

    既然是许星欢派来的人,就一定有她的道理。

    很快,十几个黑色的箱子就全部摆放完毕,形成了一条弧形的防线,正好将整个工地面对下河村的方向给包围了起来。

    宋河走到其中一个箱子前,在平板电脑上点了几下。

    所有的箱子都发出了滴滴的轻响,指示灯依次亮起,连成了一条蓝色的光带。

    一股微不可闻的“嗡嗡”声从那些箱子里传了出来,非常轻微,几乎被工地的噪音完全掩盖。

    当宋河按下那个按钮的瞬间,站在安保人员身后看热闹的村民们第一时间发出惊叹声。

    “声音……声音没了?”

    “怎么回事?停工了吗?”

    “不对啊!你们看,工地上那些机器还在动啊!”

    是的,工地上,那些巨大的机械怪兽,破碎机、挖掘机、搅拌机,它们的机械臂依然在疯狂地挥舞,履带依然在转动。

    看着远处村民兴奋的表情,几个干部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浓浓的迷茫,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林书记压下心头的疑惑,抬脚向前。

    当他的踏过机器摆成的弧线后,整个世界仿佛被按下了降噪键。

    面对林书记和周围一众干部那混杂着震惊、好奇的目光,宋河显得异常镇定。

    他指了指那些仍在发出微弱“嗡嗡”声的黑色箱子解释道,“各位领导,这套设备叫做‘区域定向声波干涉系统’。”

    他一开口,就抛出了一个听起来就很高大上的名词,成功地让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

    “什么……声波干涉?”林书记显然没听懂。

    “简单来说,就是主动降噪技术。”宋河换了个更通俗的说法,“声音的传播方式是靠波。我们的系统首先会通过高精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并分析这片区域内所有噪音源的声波数据,包括它们的频率、方向和强度。”

    他一边说,一边在手里的平板电脑上划了几下,一个复杂的三维声波模型图出现在屏幕上。

    “然后,系统会根据分析结果,瞬时生成一种与噪音声波振幅相同,但相位正好相反的反向声波。当这两种声波相遇时,它们会相互叠加,正负抵消,从而实现降噪效果。”

    宋河顿了顿,继续说道,“这套系统最关键的技术在于‘区域定向’。它并非让所有声音都消失,而是可以精确地设定一个屏障范围。”

    “现在,它生成的反向声波,就像一道无形的墙,精准地将工地区域的噪音,阻挡在了我们设定的这条边界线之外。”

    “所以,我们这边听不到噪音,但如果您现在走进工地,或者从另一个方向靠近,声音还是和原来一样大。”

    这番解释,有理论,有数据,有专业名词,充满了科学的严谨性。

    在场的干部们,虽然大部分还是听得云里雾里,但他们听懂了核心意思:这是高科技,非常牛的高科技!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