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我的梦中造物正在侵入现实 > 第37章 九霄龙吟!天佑华夏!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与此同时,镇子边缘的竹林小院。

    熟睡中的老邓婆被一声冥冥中的龙吟,猛然骇醒!

    她干瘦的身躯从床上惊坐而起,布满皱纹的脸上再无半分睡意,眼神直勾勾地望向窗外风雨渐缓的夜空。

    “不对……这天气……”她喃喃自语,心脏砰砰狂跳。

    毕生修持所带来的直觉,让她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悸动和……敬畏?

    她连鞋都顾不上穿好,就快步走到屋门口,“吱呀”一声,推开房门。

    清冷湿润的空气夹杂着土腥味扑面而来。

    老邓婆站在屋檐下,双眼死死盯着绵密的雨幕,枯瘦的手指飞快掐动。

    片刻,她掐算的动作遽然停止,指尖定格在一个特定的指节上。

    “大安……”老邓婆倒吸一口凉气,布满沟壑的脸上瞬间褪去血色。

    她失神地望着天空,嘴唇颤抖,仿佛被抽走了全身力气,整个人都佝偻了几分。

    “……卦大安……甘霖普降……旱魃退散……水魔平熄……”

    她反复呢喃着这几个词,声音干涩沙哑,眼神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迷茫。

    “难道……难道真有龙王显圣?行云布雨?否则这百年不遇的旱灾……怎么会突然消退?!”

    这个念头刚一出现,便如同惊涛骇浪般,瞬间冲垮了她内心的某种坚持。

    老邓婆整个人僵立在门口,任凭滴落的雨水溅湿她的裤脚。

    那张苍老而执拗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近乎空白的茫然。

    她毕生钻研的“天象规律”,在某种超越想象的伟力面前,似乎根本就是一文不值。

    ……

    鳄省,某县级水文监测站,柳河段。

    窗外雨声淅沥,已不复昨晚的狂暴。

    穿着深蓝色工装的监测员老王,正踩着湿滑的石阶走下河岸。

    浑浊的河水裹挟着枯枝败叶缓缓流淌,水面距离警戒线还有相当一段距离。

    他熟练地将流速仪沉入水中,进行测量。

    仪器嗡嗡轻响,他紧盯着刻度盘,眉头却越皱越紧。

    “奇怪……这涨势……也太稳当了吧?”

    平缓的河面,完全没有暴雨后应有的汹涌澎湃,水流甚至称得上“温顺”。

    他掏出记录本,借着雨衣帽檐的遮挡,快速写下关键数据。

    页面边缘的几个字迹,被飘来的雨丝浸染的模糊了轮廓。

    收起工具,他脚步略显匆忙地返回站里,抓起桌上的内线电话,进行汇报:

    “报告中心!我是柳河站王西平!7点30分实测数据,流量880立方米每秒,水位较三小时前上涨15厘米!

    “重复,当前水流涨势平缓,河道行洪能力充裕,本地暂无洪涝风险!

    “……对,雨还在下,但强度适中,均匀得很!”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会商室。

    巨大的电子屏幕上,正滚动播放着中部各省的实时水情信息。

    代表洪峰预警的红色寥寥无几,象征平稳的绿色占据了绝对主导。

    来自象省、秦省、琬省、鳄省等特旱重灾区的报告,几乎都在重复同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现象:

    当前雨量充沛,旱情显著缓解,河湖水位上涨异常平缓,未出现预期中的陡涨陡落,更无一处报告重大险情。

    “柳河站的数据也报上来了……和其他站差不多,水流涨势平缓,暂无洪涝风险。”

    戴着金丝眼镜的张教授,有些烦躁的翻动手中的文件,询问旁边的陈教授:

    “按照ECMWF和咱们自己模型的推演,“天马”的降水量不应该这么少啊?老陈,你有什么想法?”

    陈教授摇摇头,无奈的点了点屏幕:

    “看不明白!这流量、这涨幅、这水位线……完全不符合逻辑……它不应该是这个走势啊?!”

    会议室内陷入短暂的寂静,只剩下空调低沉的嗡鸣和窗外持续的雨声。

    李总工摩挲着保温杯,眉头紧锁,缓缓开口:

    “数据链是完整的,从柳河站到王家坝闸,情况高度一致。

    “降雨强度虽然不弱,但并没有形成毁灭性的地表洪流,各大水库的入库流量也远低于预期,调蓄能力绰绰有余。”

    他顿了顿,语气有些感慨:

    “如果按照当下情形,那么‘天马’残留的云系,非但不会造成严重损失,反而会以最理想的方式,扑灭今年的特大旱情。”

    听到这话,张教授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神有些茫然:

    “结果自然是好的……只不过我实在无法理解,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匪夷所思的情况……”

    其他专家们也面面相觑,眼神中充满了困惑。

    有人调出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图,试图寻找解释,却一无所获。

    两个坐在后排的年轻学者,忍不住凑近了脑袋,压着嗓子进行交流。

    “兄弟,你不觉得太巧了吗?”戴黑框眼镜的李博士,用笔帽轻轻戳着桌面上的数据报告:

    “你看‘天马’这一路,北折登陆,退守南海,吞噬‘达维’,死磕副高……每一步都出乎预料,却又好像……嗯……怎么说呢?”

    他斟酌片刻后,有些犹疑的说道,“就好像……就好像……在执行某种任务?”

    “特别是最后登陆我国,这雨又下得不多不少……你说,它是不是专门奔着咱们这旱灾来的!”

    旁边略显瘦削的研究员,眼神里闪烁着一种奇异的光芒:

    “确实如此……这雨下得太‘懂事’了,就像有人在背后控制一样……现有的理论根本解释不了。

    “说实话,真是太巧了,每一步都刚刚好……除了‘龙王显灵’、‘天佑华夏’之外,我真想不出别的解释了。”

    两人的声音虽然压得很低,但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下,依然传到了众人的耳朵里。

    前排几位头发花白的老专家,原本紧锁的眉头微微松动。

    有人嘴角下意识地牵动了一下,像是想反驳这“不科学”的论调,却又在看到屏幕上那一片绿色数据时,把话咽了回去,只是无奈地摇了摇头。

    很快,低低的讨论声蔓延开来,专家们三三两两地交换着眼色。

    话题的核心,依旧围绕着这场“不合常理”却又“恰到好处”的甘霖。

    困惑犹在,但整体氛围却因巨大的现实利好,而悄然松弛。

    最终,坐在主位的领导清了清嗓子,目光扫过全场。

    议论声瞬间平息,所有人都望向他。

    “同志们,”领导的声音不高,却非常清晰:

    “当前的数据表明,‘天马’带来的降水,远低于我们最初的预判,这是值得肯定的积极一面,但风险意识绝不能松懈!”

    “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必须继续保持高度警惕!密切监视雨情、水情、汛情变化!要压实责任,靠前指挥……”

    窗外,细密的雨丝,从铅灰色的天幕中洒洒落下,温柔地浸润着美丽的神州大地。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