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在一起之逆行的星光 > 第七章 薪火相传,向阳而行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2020年4月的第一个周末,北京的阳光暖得晃眼。肖砚难得休了整天假,一早被院子里的动静吵醒——陆晓舟正跟着肖宁练运球,篮球砸在地上的“咚咚”声混着笑声,把家里的沉寂彻底敲碎。

    她披了件外套走到窗边,看见肖宁扎着高马尾,穿着运动服,动作利落地示范三步上篮,陆晓舟学得有模有样,小儿子陆晓阳举着哨子在旁边瞎指挥,喊着“小姨犯规!爸爸说打球不能用手推人”。陆则安坐在石凳上,手里拿着相机,正给他们拍视频,镜头里的画面晃悠悠的,却满是烟火气。

    “醒了?”陆则安回头看见她,笑着招手,“快下来,晓冉煎了 pancakes,还热着。”

    肖砚下楼时,陆晓冉正把最后一块煎饼放在盘子里,上面淋了蜂蜜,撒了把蓝莓。“妈,你尝尝,我新学的配方,小姨说比武汉方舱里的早餐好吃一百倍。”女孩说着,眼睛亮晶晶的——自从肖宁回来,陆晓冉就总缠着问武汉的事,昨天还说高考志愿要填医学院,“想跟妈妈和小姨一样,救人的时候,心里特别踏实”。

    肖砚咬了口煎饼,甜香混着蛋香在嘴里散开,突然想起在武汉视频时,肖宁说“方舱的早餐只有馒头咸菜,现在就想吃口热乎的甜的”。她眼眶微热,抬头看见肖宁正帮陆晓阳擦嘴角的蜂蜜,动作温柔得不像从前那个风风火火的姑娘——武汉的日子,磨掉了她的毛躁,却没减一分热血。

    “对了姐,钟老师让我下周回广州一趟。”肖宁突然开口,手里还拿着半块煎饼,“他说要给我们这些支援武汉的医生开个座谈会,聊聊诊疗经验,还要带我们去他的实验室看看,说有几个新的呼吸道病毒研究项目,问我有没有兴趣参与。”

    肖砚眼睛一亮:“这是好事啊,钟老师的实验室可是多少人挤破头想进的。你跟陈默商量了吗?他下周回来,正好能送你去机场。”

    “商量了,他说全力支持,还说等我忙完,带我们去云南的雨林里徒步,说能‘洗干净武汉方舱里的消毒水味’。”肖宁笑着说,语气里满是期待,“不过我还想跟你商量个事,回来以后,我想在科室开个‘重症呼吸患者随访门诊’,武汉好多患者出院后还需要长期康复,咱们医院要是能牵头做随访,也能帮他们少走点弯路。”

    “我早就想跟你说这个了。”肖砚放下叉子,语气认真,“院务会已经通过了,等你从广州回来,就把门诊开起来,人员和场地都给你留着。另外,钟老师那边要是有需要,医院也全力支持,咱们多学些经验,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也能更有底气。”

    正说着,肖砚的手机响了,是医院科教处打来的,说有一批刚入职的规培医生想来跟她聊聊“抗疫心得”。她看了眼表,笑着说:“正好,今天上午没安排,让他们来家里吧,院子里晒着太阳,比会议室自在。”

    上午十点,规培医生们准时到了。十几个年轻姑娘小伙,穿着白大褂,手里拿着笔记本,眼睛里满是敬佩。肖宁搬了几张凳子放在院子里,陆晓冉端来茶水,陆晓阳好奇地凑在旁边,被陆则安拉着坐在石凳上,小声说“别打扰阿姨叔叔们听故事”。

    肖砚没讲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只说1月1日凌晨在隔离病区的第一夜,穿着防护服走了三万步,鞋里全是汗;说3岁患儿第一次能自主呼吸时,儿科主任激动得掉了眼泪;说肖宁在武汉发来的照片里,防护服上写着“北京肖宁,加油”,后面跟着好几个患者的签名。

    “你们可能会觉得,‘抗疫英雄’听起来很伟大,但其实我们都是普通人。”肖砚看着眼前的年轻医生,语气温和却坚定,“我记得钟老师说过,‘医者仁心,不是一句口号,是在患者需要的时候,你敢不敢站出来;在不知道病毒有多危险的时候,你敢不敢靠近’。你们选择当医生,以后肯定会遇到很多难的时候,但只要记得,你手里的听诊器,肩上的白大褂,都装着别人的希望,就不会怕了。”

    一个戴眼镜的小姑娘举手,声音有点怯:“肖院长,在武汉的时候,您有没有想过‘万一’?万一自己感染了,万一……没能回来见家人。”

    肖砚看向肖宁,姐妹俩相视一笑。肖宁接过话:“怎么没想过?有天抢救完一个重症患者,脱防护服的时候发现手套破了个小洞,当时腿都软了,在缓冲区坐了半小时,给我姐发消息,说‘要是我出事了,你帮我照顾陈默’。但后来想想,病房里还有那么多患者等着,我要是怕了,他们怎么办?”

    “后来呢?”小姑娘追问。

    “后来我姐给我回了条消息,说‘别怕,我在北京等你,你要是不回来,炸酱面就不给你留了’。”肖宁笑着说,眼眶却红了,“还有患者给我塞的手写纸条,说‘姑娘,你要好好的,我们一起出院’。就是这些小事,撑着我们走下来的。”

    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年轻医生们的脸上,有人悄悄抹了眼泪,有人在笔记本上飞快地写着什么。陆晓阳突然举起手,小声说:“阿姨,我妈妈和小姨都是英雄,你们也是英雄。”

    院子里响起笑声,气氛一下子轻松起来。肖砚摸了摸陆晓阳的头,对规培医生们说:“你们不用当英雄,只要做个‘靠谱’的医生就好——患者找你看病,能放心;同事跟你搭档,能安心;家人想起你,能踏实。这就够了。”

    中午,规培医生们走了,院子里恢复了安静。陆则安收拾着凳子,笑着说:“刚才有个小伙子跟我说,本来还在犹豫要不要转科,现在坚定要留在呼吸科了。你这‘家庭课堂’,比会议室里的讲座管用多了。”

    “都是他们自己心里有火。”肖砚看着远处的天空,白云慢悠悠地飘着,“我们不过是帮他们把火点得更旺点。”

    下午,肖宁要去超市买去广州的行李,陆晓冉跟着一起去,陆晓舟抱着篮球去小区球场打球,陆则安带着陆晓阳去公园放风筝。肖砚坐在院子里的藤椅上,拿出钟老师送的怀表,轻轻打开。表盘里的指针滴答作响,背面“医者仁心,守正笃实”八个字,在阳光下泛着光。

    她想起2003年非典时,自己还是个住院医师,跟着钟老师在发热门诊值班,钟老师说“以后你们就是呼吸道疾病防控的中坚力量,要把经验传下去”;想起1月1日凌晨,在医院会议室里,同事们齐声说“肖院,我们跟你上”;想起肖宁在武汉发来的视频里,患者们一起唱《我和我的祖国》,声音不太整齐,却格外动人。

    这些画面像串珠子,串起了她的从医路,也串起了无数普通人的坚守。她知道,疫情不会彻底消失,但只要有人把“医者仁心”的薪火传下去,把“守望相助”的温暖传下去,就没有跨不过的冬天,没有等不来的春天。

    傍晚,家人陆续回来。陆晓冉拎着给肖宁买的新裙子,陆晓舟抱着篮球,脸上带着汗,陆则安和陆晓阳手里拿着风筝,风筝上画着一个穿着白大褂的医生和一个拿着公文包的外交官,旁边写着“我们的爸爸妈妈”。

    肖宁凑过来,看见肖砚手里的怀表,笑着说:“姐,等我从广州回来,咱们一起去看钟老师吧,我还想听听他年轻时的故事。”

    肖砚点点头,把怀表合上,放进衣兜。夕阳把院子里的影子拉得很长,一家人的笑声混着晚饭的香气,飘得很远。她知道,往后的日子里,还会有忙碌的工作,还会有分别的时刻,但只要家人在,只要心里的火不熄,就总能向阳而行,把日子过成温暖的模样。

    就像钟老师说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们不过是无数星星中的一颗,却能聚在一起,照亮前行的路,也照亮彼此的人生。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