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天幕:开局一首不妙曲,老朱哭了 > 第64章一卷雄文定国运!武汉沦陷,侵略者的噩梦才刚开始!

第64章一卷雄文定国运!武汉沦陷,侵略者的噩梦才刚开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台儿庄的硝烟与欢呼尚未散尽,天幕的画面却骤然一转。

    没有血与火,没有炮火轰鸣。

    镜头越过千山万水,最终定格在黄土高原上一孔再普通不过的窑洞。

    一盏昏黄的油灯,如豆火光,映照着一个高大而沉静的身影。

    他正伏在简陋的土炕桌上,手握毛笔,奋笔疾书。

    镜头缓缓拉近,正是那位在井冈山点燃星星之火,在长征路上指挥四渡赤水的毛主席。

    天幕之上,他笔下的文字,化作刺破黑暗的金光,逐字浮现。

    一篇雄文的标题,狠狠砸进了所有时空。

    【《论持久战》】

    紧接着,其核心观点被提炼出来,化作三行清晰无比的战略蓝图。

    【第一阶段: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

    【第二阶段:敌之战略保守,我之战略对峙。】

    【第三阶段: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

    天幕旁白解释,在当时惨烈的战局下,整个华夏弥漫着两种极端的情绪。

    一种是盲目乐观的“速胜论”,以为凭着一两场大捷便可将日寇迅速赶出。

    另一种,则是被日军凶焰吓破了胆,彻底悲观的“亡国论”。

    而这篇《论持久战》,如利剑破空,斩开了笼罩在四万万同胞心头的迷雾,为整个民族指明了前行的方向!

    所有时空的帝王,都陷入了剧烈的思想风暴。

    “这……这是在写史书吗?不,这是在预判国运!”

    未央宫中,汉武帝刘彻猛地站起,脸上写满了震撼。

    他与匈奴缠斗一生,从马邑之围到漠北决战,深知一场国战的复杂与漫长。

    可即便如此,也从未有人能像天幕上这位后世领袖一样,将一场尚在进行中的、关乎国运的旷世之战,剖析得如此清晰,预判得如此精准!

    “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

    咸阳宫内,秦始皇嬴政负手而立,喃喃自语。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时空,落在那个窑洞的身影之上。

    “此人未临沙场,却已决胜于千里之外。他看到的,不是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整个战争的脉络,是国运的走向!”

    “速胜论是找死,亡国论是等死。”

    魏王宫中,曹操一针见血,眼神里是压不住的激赏。

    “而这《论持久战》,才是真正的求生之道,不,是必胜之道!”

    “它告诉所有人,要怎么熬,怎么打,怎么把侵略者活活拖死在这片土地上!”

    汉高祖刘邦咂了咂嘴,表情古怪。

    “乖乖,写本书就能定军心?想当年咱跟项羽那会儿,也是这么耗着,可咱没空写书啊,光顾着跑路了……”

    他的话引来旁边吕雉的一记白眼,却也让凝重的气氛稍稍一松。

    思想的火花还未散尽,天幕的画面再度切换。

    镜头从安静的延安窑洞,猛地拉到了烟波浩渺的长江。

    抗日战争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战线最广、投入兵力最多的一场会战——武汉会战,爆发。

    江面上,日军第三舰队一百二十余艘舰艇炮口狰狞,遮天蔽日。

    天空中,五百余架日机盘旋呼啸,投下死亡的阴影。

    地面上,中国投入近百万兵力,日军则集结超过二十五万精锐。

    从长江两岸到大别山区,战线绵延千里。

    这是一场真正的百万级别的大决战。

    每一天,都有成千上万的生命在炮火中消逝。

    长江的水,被染成了红色。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血战之中,一抹亮色划破了阴霾。

    天幕聚焦于江西德安的万家岭地区。

    国军名将薛岳,利用山区地形巧妙设伏,将日军精锐的106师团几乎整个包围。

    经过十余日的血战,最终将其大部歼灭,只有少数残兵侥幸逃脱。

    【万家岭大捷!几近全歼日寇一个整编师团!】

    “漂亮!”

    贞观殿内,李世民忍不住喝彩,“以地利诱敌深入,断其后路,聚而歼之!薛岳,好一个将才!”

    然而,这场战役的胜利,终究无法扭转整个战局。

    国力与军备的巨大差距,是血肉之躯难以弥补的鸿沟。

    日军凭借着绝对的海空优势和强大的重火力,不断突破中国军队的防线,其兵锋如铁犁破土,一步步向着华夏腹心——武汉,碾压而来。

    1938年10月,在坚持了四个半月的苦战之后,为保存有生力量,避免主力被日军合围,中国军队做出了一个痛苦而理智的决定。

    主动撤出武汉。

    武汉,沦陷。

    压抑的气氛,再次笼罩了所有时空。

    但这一次,帝王们的眼中,除了惋惜,更多的是一种洞悉战局的理解。

    “虽败,却非溃败。”

    曹操眼神凝重,手指在虚空中划着地图。

    “以武汉为饵,将数十万日军精锐死死拖在中原腹地,鏖战近五个月,使其兵力、财力、物力都消耗到了极限。拉长其补给线,使其深陷泥潭……”

    他抬起头,看向天幕,一字一顿。

    “这,不正是应了那篇《论持久战》的说法么?此乃战役上的失败,却是战略上的胜利!”

    他的话,点醒了身边的所有人。

    是啊,战争,不只是争一城一地之得失。

    天幕旁白,在此时冷冷响起,印证了曹操的判断:

    “武汉会战,中国虽失名城,却以巨大的牺牲,彻底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速战速决’的战略总方针。”

    “侵略者妄图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言,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笑话。”

    “从此,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阶段,转入了漫长的……战略相持阶段。”

    画面渐渐暗下,那片焦土与血水构成的战场消失了。

    但所有人都知道,故事还远未结束。

    “正面战场转入防御,而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在广袤的敌后开始酝酿。”

    旁白的声音变得神秘而充满力量。

    “在那里,一种前所未见的战争形态,将让踏上中国土地的侵略者,陷入一场永无止境的噩梦。”

    “那,是什么?”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