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天幕:开局一首不妙曲,老朱哭了 > 第34章千年枷锁:商鞅的诅咒与秦汉的铁笼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所有帝王那复杂而沉重的目光中,天幕的画面再次变幻。

    那幅刺目的中英对比图景,如同被水墨晕染般缓缓消散。

    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古朴的青铜之色,充满了肃杀与变革的气息。

    【一个文明的走向,往往在它最初的源头,便已埋下伏笔。】

    低沉的旁白声,仿佛从万古虚空中传来,敲击在每个人的心头。

    【中国为何没有自发走向工业文明?】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回溯到两千多年前,去探寻那道被制度化的,针对一个阶级的千年枷锁。】

    画面中央,四个篆体大字缓缓凝聚,释放出无形的重量。

    【专题:千年枷锁——历代王朝的“重农抑商”策】

    画面拉近。

    一个身着黑衣,眼神冷峻如刀的男子,正站在一位雄心勃勃的君主面前,慷慨陈词。

    正是秦孝公与商鞅。

    【商鞅:“农战,国之本也!民壹于农,则朴;朴,则农。民壹于战,则勇;勇,则战。民事农战,则国安而主尊!”】

    【“商贾、工匠,乃‘乱化之民’!彼等不事稼穑,游手好闲,追逐末利,败坏民风,动摇国本!欲强国,必抑商!使商无利可图,则民自归于农!”】

    商鞅的话,字字铿锵,如利剑出鞘。

    始皇帝嬴政的座前,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他的眼中迸发出灼热的、几乎是狂热的认同感!

    没错!

    这正是他大秦赖以横扫六合,一统天下的立国之基!强国之本!

    另一边,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这两位出身草莽的皇帝,更是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刘邦想起了泗水亭长时,那些商人看他时轻蔑的眼神。

    朱元璋则想起了元末濠州城里,那些囤积居奇,宁可让粮食烂在仓库里,也不肯开仓赈济灾民的富商大贾。

    厌恶与警惕,是刻在他们骨子里的本能。

    【旁白:商鞅变法,以法律的形式,第一次将‘重农’与‘抑商’这两种思想,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

    【它确立了一个影响中国两千年的核心逻辑:农业和战争,是国家唯一需要鼓励的‘正业’;而商业,则是必须被严格限制和打压的‘末业’。】

    【其核心目的,并非经济考量,而是纯粹的政治考量——维护一个便于统治、易于征发、思想单纯的农业社会,从而最大限度地强化君主的中央集权。】

    “政治考量……”

    大唐,太极宫。

    李世民咀嚼着这四个字,眉头微皱。

    他想起了丝绸之路上那些往来不绝的胡商,他们带来了财富,也带来了异域的文化与情报,虽有风险,但利亦大焉。

    这天幕,竟将此事说得如此绝对?

    画面流转,来到了统一后的大秦帝国。

    嬴政看到了他最熟悉的景象。

    一群群商人,面如死灰,被虎狼般的秦吏从雕梁画栋的华丽宅邸中驱赶出来。

    他们的万贯家财被清点、籍没,家人则被戴上枷锁,与罪犯为伍,流放至南越、九原等蛮荒边陲。

    【秦始皇三十三年,徙天下富商翁伯等十二万户于咸阳。】

    嬴政冷峻的面庞上,没有一丝波澜。

    这是他的命令。

    在他看来,将这些富可敌国、人心难测的财富拥有者,集中到帝都,置于自己眼皮子底下看管,是再正确不过的决定。

    财富,只能掌握在国家手中!掌握在朕的手中!

    天幕的镜头一转,对准了汉高祖刘邦。

    画面中,一位身穿绫罗绸缎的商贾,腆着肚子,正想进入一座官署,却被门口的卫兵用长戟粗暴地拦下,直接推了个趔趄。

    【汉高祖令:商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刘邦哼了一声,心中暗道:“就该如此!一群投机取巧之辈,也配与官吏同列?”

    紧接着,画面又转到汉文帝、景帝时期。

    一位商人的儿子,才华横溢,学富五车。

    然而,在地方察举之时。

    仅仅因为他的“商籍”身份,便被直接剥夺了被推荐的资格。

    【汉朝律法:商贾及其子孙,不得为官吏。】

    这是一种赤裸裸的制度性歧视。

    它不仅在经济上盘剥,更在政治上、社会地位上,将整个商人阶级打入另册。

    它要断绝的,是这个阶级向上流动的一切希望。

    “断其望,则安分。”

    不少帝王心中,都浮现出这句驭民之术的精髓,并深以为然。

    然而,天幕的叙述并未停止,反而愈发凝重。

    真正的重头戏,在汉武帝刘彻时期上演了。

    天幕之上,汉武帝那雄才大略的身影浮现,他的身后,是北击匈奴的连天烽火,是广袤无垠的漠北草原!

    【为了支撑对匈奴的庞大战争开支,汉武帝将对商人的打压,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并将其彻底‘制度化’、‘国有化’。】

    画面中,各地原本由私人经营的盐矿和铁矿,被成建制的军队和官吏强行接管。

    反抗者,格杀勿论!

    【盐铁官营】

    【旁白:国家亲自下场,垄断了当时利润最高、也最关乎国计民生的两大产业。这不仅仅是为了与民争利,更是为了从根源上,防止出现能够挑战国家力量的强大民间资本集团。】

    紧接着,是更加酷烈、更加血腥的“算缗”与“告缗”。

    一个普通的商贩,仅仅因为被邻居告发,私藏了五百钱没有上报。

    转瞬间,官吏破门而入。

    他毕生的积蓄被抄没一空,本人则被套上枷锁,罚去边疆戍守一年。

    家破人亡!

    天幕下,无数中产以上的商人家庭,因此而破产。

    民间的财富,被这一道政令血洗一空。

    【旁白:这种以国家暴力为后盾的掠夺,彻底摧毁了商业的信用与发展的环境。】

    未央宫中。

    汉武帝刘彻,死死地盯着天幕中自己颁布的一道道法令,以及它们带来的血腥后果。

    他的脸色,青白交加,阴晴不定。

    他一生最大的功绩,便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北击匈奴,开疆拓土”!

    为此,他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可他从未想过,自己为了实现这宏图霸业而采取的经济手段,竟被后世的天幕,用“掠夺”二字来形容!

    更被定义为……“千年枷锁”的开端!

    他看到了自己政策的另一面。

    是的,国库充盈了,战争胜利了,大汉的旗帜插满了昔日匈奴的牧场。

    但同时,那根名为“民间经济”的脊梁,也被他亲手……一节一节地打断了。

    “为了强汉……为了让边塞的百姓不再哭泣……”

    “朕……有错吗?”

    刘彻紧紧攥住拳头,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他第一次在心中,对自己产生了如此剧烈的动摇。

    【旁白总结:自商鞅变法始,至秦皇汉武终。】

    【“重农抑商”的思想,通过身份歧视、政治排斥、产业垄断、法律掠夺等一系列组合拳,被铸造成了一个坚固的铁笼。】

    【这个铁笼,在未来的两千年里,将时而宽松,时而收紧,但它将始终存在。】

    【它将死死地罩在中国的商业与资本之上。】

    【让其在夹缝中艰难求生,却永远无法成长为能够改变社会结构、推动文明跃迁的参天大树。】

    【这,便是商鞅的诅咒。】

    【也是大一统中央集权王朝,为了自身稳定,而必须付出的……代价。】

    天幕的画面,渐渐暗淡下去。

    但所有帝王都明白,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

    这个铁笼,在接下来的朝代里,又会演变成怎样的新形态?

    他们,又将在这枷锁上,添上怎样的新锁链?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