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天幕:开局一首不妙曲,老朱哭了 > 第14章 文化铸魂,儒学如何塑造“汉”之内核?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八个字,如惊雷滚滚,在各个时空炸响,激起千层浪。

    咸阳宫内,嬴政的脸上满是讥诮与不解。

    “以一家之言,禁锢万民之思,何其愚也!”他冷哼一声,看向殿下那群刚刚还因“怪力乱神”而瑟瑟发抖的儒生,眼中充满了鄙夷。

    在他看来,法家之术,才是帝王驾驭天下的不二法门。严刑峻法,令行禁止,这才是效率,这才是力量!

    而儒家那套“仁义礼智信”,在他眼中,不过是粉饰太平的靡靡之音,是乱世中的催命符,盛世里的麻醉剂。

    这个叫刘彻的后辈,明明有着与自己一般的雄心壮志,为何会选择这样一条“软弱”的道路?

    ……

    大唐,太极殿。

    李世民的眉头也微微皱起。

    唐朝,是一个文化极度包容和自信的时代。儒、释、道三教并存,甚至从西方传来的景教、祆教,也能在长安城中找到自己的寺庙。

    “陛下,”长孙无忌上前一步,低声道,“汉武此举,虽能迅速统一思想,巩固皇权,但长此以往,恐有僵化之虞。万马齐喑,非国家之福。”

    李世民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他认可长孙无忌的看法,但他也明白,汉武帝所处的时代,与自己不同。刚刚经历过战国百家争鸣的余波和秦末的天下大乱,或许,用一种统一的“国学”来凝聚人心,是当时最有效的选择。

    他更好奇的是,这天幕,会如何评价这一影响了后世两千年的决策。

    ……

    天幕的画面,给出了答案。

    它没有直接评判对错,而是将视角,拉向了更广阔的社会层面。

    【“独尊儒术”,并非是简单地推崇一种学说,而是汉武帝与董仲舒联手,为这个庞大的帝国,打造一套全新的操作系统。】

    【这套系统的核心,是“三纲五常”。】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仁、义、礼、智、信。

    【它为整个社会,从上到下,从庙堂到乡野,都设定了一套清晰明确、不可逾越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画面中,一个场景出现了。

    一所乡间的学堂里,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夫子,正带着一群垂髫小儿,摇头晃脑地诵读着。

    “天地君亲师……”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这些看似简单的伦理道德,通过教育,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这套系统,让“忠君”与“孝亲”紧密绑定,将国家的统治秩序,与家庭的伦理秩序,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它告诉每一个人,你在社会中处于什么位置,你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它让整个社会,变成了一架结构精密、等级森严,却又能和谐运转的机器。】

    看到这里,朱元璋的眼睛亮了。

    他出身底层,最痛恨的就是元末那种礼崩乐坏、纲常尽丧的乱世。他建立大明后,立刻就颁布了《大明律》和《大诰》,用最严酷的手段来整顿社会秩序。

    现在看来,汉武帝的手段,比他要高明得多。

    他用的是“法”的刀子,是外在的强制。

    而汉武帝,用的是“儒”的链条,是内在的束缚!

    一个让人畏惧,一个让人信服。

    高下立判!

    天幕的解说还在继续。

    【更重要的是,儒家思想,为“大一统”的政治格局,提供了最坚实的理论基础。】

    【“天下一家”,“华夷之辨”,这些观念,被深深地根植于每一个读书人的心中。】

    【它构建了一种强大的文化向心力。无论你身在何方,只要你读的是孔孟之书,写的的汉字,遵循的是儒家礼仪,那你就是“我们自己人”,就是这个庞大文明共同体的一员。】

    【这种基于文化的认同,比基于血缘的认同,更为牢固,也更具包容性。】

    咸阳宫,嬴政沉默了。

    他似乎……有些明白了。

    他用郡县制,统一了天下之“形”。

    而汉武帝,用儒家思想,统一了天下之“神”!

    形,可以被摧毁。

    但神,一旦铸就,便难以磨灭。

    就在这时,天幕画面一转,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汉,建立“新”朝。

    他试图复古改制,却搞得天怒人怨,天下大乱。

    绿林、赤眉等农民起义军,席卷全国。

    而在这混乱之中,一个名字,如旗帜般被高高举起。

    【刘秀。】

    他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一个血统已经有些疏远的皇族后裔。

    但他打出的旗号,却是——【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

    他要的,不是建立一个新的王朝,而是“恢复”那个早已深入人心的汉家天下!

    最终,在昆阳城下,刘秀以数千兵力,大破王莽数十万大军,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他重建了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光武中兴!】

    天幕之上,四个大字金光闪闪。

    【王莽篡汉,以及随后的光武中兴,是对“汉”这个身份认同的第一次压力测试。】

    【结果证明,它通过了。】

    【在天下大乱之时,人们心中最渴望的,不是一个新的救世主,而是回到那个熟悉而强盛的“汉”的怀抱。】

    【此时,“汉”,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国号,它已经成为了“正统”、“秩序”和“文明”的代名词。它的文化内核,已经铸就完成。】

    所有时空的帝王,都陷入了沉思。

    他们终于理解了“独尊儒术”的真正威力。

    它不是简单的思想禁锢,而是一种更高明的文化战略。它为“汉”这个身份,注入了一个强大而坚韧的灵魂。

    这个灵魂,足以抵御时间的侵蚀,足以在王朝覆灭的废墟上,一次又一次地涅槃重生。

    然而,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外戚宦官专权,最终陷入了长达近四百年的,比秦末乱世更为惨烈的大分裂、大动荡时期。

    这一次,没有光武帝那样的天降猛男来迅速“中兴”。

    天幕之上,画面变得阴暗而血腥,一股前所未有的悲凉气息,笼罩了所有人的心头。

    一个冰冷的问题浮现:

    【当强大的帝国彻底分崩离析,当文明的中心被异族铁蹄践踏,当数百万汉人沦为奴隶和草芥……】

    【这个刚刚铸就的“汉人”身份,还能幸存下来吗?】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