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咸阳宫内,嬴政看着天幕上浮现的四个古怪大字,眉头紧锁。
扫,是扫除。
盲,是目不能视。
扫除瞎子?
他第一反应竟是后世医术通天,可令盲者复明。若真如此,倒也不失为一桩泼天功德。
大唐,太极殿。
李世民与一众文武大臣,神色各异。
“辅机,这‘扫盲’,你可解得?”
长孙无忌沉吟片刻,最终还是摇了摇头:“陛下,臣未曾听闻。观其名,不似《抡语》那般石破天惊,也无朱家天伦惨剧那般令人扼腕。朴实无华,倒像是……田间地头之事?”
“俺老程看也是!”程咬金大嗓门嚷嚷开来,“扫盲,莫不是把不识字的都给扫地出门?这后世的皇帝,忒也霸道!”
他这混不吝的话一出,殿内紧绷的气氛顿时松快了些许,引来几声压抑的低笑。
大明,奉天殿。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经过马皇后两日的悉心宽慰,眉宇间的戾气散去不少,恢复了帝王的沉凝。
洪武十二年,他的皇后尚在,太子未薨,一切都还来得及。
“扫盲……”
他咀嚼着这两个字,眼神幽深。
这所谓的“扫盲运动”,莫非是……
不等他深思,天幕画面已然亮起。
没有金碧辉煌的宫殿,没有气吞山河的军队。
映入眼帘的,是广袤而贫瘠的土地,是衣衫褴褛却眼神倔强的民众。
一个沉稳的男声,伴随画面缓缓响起。
【1949年,一个崭新的国家在东方建立。然而,它所面对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
【其中最严峻的挑战之一,便是文盲问题。】
天幕之上,一行大字触目惊心。
【全国人口,文盲率高达百分之八十以上!】
“百分之八十?”
汉武帝刘彻嗤笑一声,“八成不识字,自古皆然,何足为奇?”
咸阳宫中,博士淳于越抚须傲然道:“陛下,圣人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此乃万世不易之治国良策!黔首若是皆识文断字,心思活泛,岂非天下大乱?”
他身后的儒生们纷纷附和,认定这后世之国,纯属自寻烦恼。
知识,理应是他们这些“劳心者”的禁脔!
然而,天幕的下一句话,却让所有帝王与士大夫的笑容,尽数凝固。
【解说:一个国家,想要真正站起来,首先要让它的人民站起来。而睁开眼睛,看懂文字,是站起来的第一步。】
【政治层面:宪法规定,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若人民不识字,看不懂国家发的报纸,不明白国家的政策,如何当家?如何作主?】
【“人民当家作主”,岂不沦为一句空话?!】
“人民当家作主?!”
李世民的呼吸骤然一滞,这六个字,比“怪力乱神”还要颠覆!比“靖难之役”还要震撼!
这后世之国,竟……竟是让万民为主?!
何其荒唐!何其狂悖!
但嬴政的关注点却截然不同。
他不在乎谁是主人,他只在乎效率!
“政令通达!”
他眼底爆发出骇人的精光,攥紧了拳头。
“若天下黔首皆能识朕之律法,明朕之政令,则朕的意志便可如臂使指,直达乡里!谁还敢阳奉阴违,欺上瞒下?!”
他看透了!
这“扫盲”,于他而言,不是为了让民作主,而是为了让君权畅通无阻,渗透进帝国的每一寸肌理!
这是一项前所未闻的,最彻底的集权之术!
天幕画面流转。
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军营哨所……
无数人,在昏黄的油灯下,在摇曳的烛光里,一笔一划地学习着那些方块字。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农,用爬满老茧的糙手,颤抖着写下自己的名字,而后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一个年轻的女工,在学会读报后,脸上绽放出前所未有的自信光彩。
【经济层面:国家要工业化,就需要能看懂图纸的工人。农业要现代化,就需要能看懂农技手册的农民。】
【不识字,就造不出精良器械,种不出高产之粮!】
【国,何以强?】
“工匠?”
“农夫?”
这一次,连朱元璋都坐不住了,他霍然起身,死死盯着天幕。
他要让大明的百姓吃饱穿暖,用的是最笨的法子,靠的是祖辈的经验。
可天幕却告诉他,知识,能让工匠造出神兵利器!能让农民种出亩产千斤的粮食!
原来……原来“学问”不只是之乎者也,不只是治国安邦,它还能……造机器,产粮食!
天幕的解说,如同一柄重锤,一锤接着一锤,敲碎了所有士大夫阶层的傲慢。
【社会层面:知识,不应是少数人的特权,而应是每个人的权利!】
【扫盲,就是要打破知识的垄断,打破阶级的固化,开启民智,熄灭愚昧。】
【此为,强国之基石!】
“完了……”
大宋,朱熹的书院里,一名大儒双目失神,瘫软在地。
“全完了……斯文扫地!士农工商,千年铁序,一朝尽丧!此乃乱天下之举!是动摇国本啊!”
大唐,孔颖达气得浑身发抖,指着天幕,嘴唇哆嗦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们最引以为傲的,就是对知识的垄断!
正因百姓愚昧,才需要他们教化。
正因百姓不识字,才需要他们治理。
可现在,天幕却告诉他们,后世之国,竟亲手将这份至高无上的权力,交还给了每一个泥腿子!
这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更让他们崩溃的,还在后面。
天幕的镜头,给到了一本后世的“小学课本”。
上面除了《论语》的核心节选,还有更多他们闻所未闻的东西。
【一加一等于二。】
【苹果为何落向地面?因万有引力。】
【水,由氢与氧两种元素构成。】
一个个匪夷所思的名词,一条条颠覆常理的知识,清晰地呈现在众人眼前。
“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
“物理?化学?生物?”
“这……这都是何方神圣?!是何等学问?!”
汉代,董仲舒感到自己的世界观正在崩塌。
儒家的经义,在这些知识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天幕的画面,走向尾声。
一组惊人的数据对比,出现在所有人的视野中。
【从建国初超过80%的文盲率,到二十一世纪,青壮年文盲率下降至5%以下。】
【数亿人,摆脱了世代相传的文盲身份。】
【一场扫盲,扫去的是愚昧,建立的,是一个民族走向复兴的文化自信!】
画面最终定格,不再是某个具体的人或物,而是一幅从天外俯瞰神州的夜景图。
那片他们熟悉的土地上,灯火璀璨,亮如白昼,宛若一条横亘于黑暗中的银河,充满了无尽的生机与活力。
所有时空,陷入了长久的死寂。
嬴政、刘彻、李世民、朱元璋……这些站在权力顶峰的帝王,此刻心中翻涌的,是同样的惊涛骇浪。
他们看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强国之道。
一个以“民”为砖石,以“知识”为根基,构建起的,无比强大的国家形态。
可怕。
可敬。
又……令人向往!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