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隋末悍卒,一柄横刀压大唐 > 第一卷 第1章 傻娘也是娘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将军,我愿将宇文家金银细软、千亩良田,以及历城中的这户宅院一并捐给将军,祝将军平叛灭匪凯旋。”

    “你能做这个主吗?”

    宇文昭单膝跪地,抱拳说道:“宇文家八十三口,已尽数被屠,唯我一人独存。

    能做主,且只能是我做主。”

    “你想要什么!”

    “入军户,守鹰扬府,报效朝廷!”

    “宇文成都是你什么人?”

    ......

    大业八年,四月,倒春寒。

    齐郡历城,一户偏僻废旧宅院。

    宇文昭面颊消瘦,身形修长,着一件浆洗发白的粗布麻衣,正捧着碗,将粘在边上的米粒吃掉。

    而后又用手指将石桌上的残渣,粘在指腹舔尽。

    确定没有米粒残留后,将碗筷,整齐地放在石桌上,静静沉思:

    “这个处境不妙啊。”

    宇文昭前世是一个吃百家饭长大的军人,因全军比武,成绩优异,获得提干进修的资格。

    毕业那年带着大红花还未出校门,就遇到了恐怖分子,抱着炸药冲击军校,宇文昭为救战友当即冲上前,死死地按住了对方。

    一阵剧烈的轰鸣,便陷入了黑暗之中。

    再睁眼,便穿越到了这个同名同姓的青年身上。

    隋朝富户,宇文家第三子,庶出。

    这个时代,正是他知道的那个大隋,大汉之后,魏晋南北朝的延续。

    只不过许多历史事件,与前世记忆的信息对比,在年份上有些许差异。

    虽然山川、江河有重名,却总觉得不似一模一样的历史。这个世界或者用平行时空来诠释更为恰当。

    这是隋炀帝三征高句丽的第一年,亦是社会动荡,群雄崛起的一年。

    按照历史发展,六百一十二年,正是秦叔宝、程咬金、罗士信、房玄龄等等,武将智囊层出不穷的年代。

    更有窦建德、瓦岗寨、宇文化及各自为王。

    特别是那个东亚六边形战士、天可汗李世民,此时应该也十四岁了,正是振翅高飞的时刻。

    这个时代,没有一个英雄不卷,宇文昭相信以自己的才学,无论是制糖卖肥皂,还是酿酒搓炸药,轻轻松松就能发家致富。

    又或是略显才学,吟诗作对就能轻易获得名门望族赏识,从此平步青云。

    当然如果这些都走不通,自己前世也略懂一些拳脚,武经七书更是枕下常客,睡前必读。

    先找个靠山,凭本事当个将军,也不是不行。

    可现实给了宇文昭当头一棒。

    逐渐融合的记忆里,半月前十六岁,他在私塾中,与两个哥哥读书,只因先生一句夸奖,当天晚上他和亲娘,吃过饭食,一刻钟后就全身发黑,中了剧毒。

    或许是他吃得多,娘吃得少,自己没多久便一命呜呼。

    而他的娘,虽然保住了性命,却变得痴痴傻傻。

    主母本就强势,且在生父发迹时,她娘家就投了不少钱,因此一直在府上作威作福。

    在她眼里所有庶出的儿子都是嫡系的威胁,必须剪除,毕竟她有两个儿子......

    自那之后,宇文昭和亲娘又接连被诬陷偷窃,被主母赶出了宇文府,住进了这个破烂的四处透风漏雨的小院。

    嗒嗒嗒-

    一名女子搓着手从屋里跑了出来,看着愣愣发呆的宇文昭说道:

    “臭小子!有没有认真吃饭!要是被我找到一颗米粒,就打烂你的手心。”

    宇文昭转头,将碗亮给母亲看:“亲娘,我肯定吃得干净了。”

    女子两眼放光:“这才是我的好孩儿。

    你乖乖坐好,等下洗完碗,就带你去买糖葫芦。”

    说完眸子有些木讷,伸手摸了摸宇文昭的头,接过碗进了厨房。

    宇文昭看着娘亲进了厨房,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这几日头昏脑涨,总算适应了过来。

    穿越而来,唯一能接受的便是这具七尺多的身体。肌肉虬结扎实,显然打小就练过,只不过前身不会任何格斗技巧。

    记忆里,大部分都是在宇文府上,痛苦的回忆。

    不是家丁、丫鬟随意辱骂的丑恶嘴脸,就是护卫趁着没人,对他拳打脚踢,全当解气包来对付的真实场景。

    曾经他也找过主母告状,得到的却是:他怎么只打你,不打你的哥哥?是不是你那个下贱的娘,没有教你礼节?

    宇文昭摇了摇头,将这些不好的回忆都甩到脑后,深吸一口气:

    重活乱世,没有氏族背景的情况下,想要掌握自己的命运,只有走军伍这条路,拼着一身剐,兴许还能搏出位来。

    拳头紧握,顶着烈日当头,宇文昭心中当即下定了决心,必须入军伍拼一把。

    “昭儿,娘收拾好了,上街给你买糖葫芦去。”

    待看清,只见亲娘一脸抹得白皙,在颧骨上涂出两团大红胭脂,头上还插上了一支,不知何时摘到的梅花。

    唯一让宇文昭看不腻的,只有眸子里,挤满的温柔。

    宇文昭一拍脑袋,用大鱼际帮忙把胭脂抹匀,挽着她的胳膊朝外走去:

    “娘慢点,上了街,可不兴乱跑,不然下次不带你出来了。”

    “好的,我都听昭儿的。”

    宇文昭心底一暖,两世为人,这是他唯一活着的亲娘,

    傻娘也是娘。

    历城正街石板路口,百姓三三两两挤在街头,引车贩浆的小贩,亦是沿街叫卖:

    “包子、馒头、油炸鬼咯!”

    宇文昭牵着亲娘,走过热闹的街道,没多久,便看见了一处空旷的场地里,围了一圈人。

    一个木牌立在一旁,高高举起两个字:募兵!

    隋末还是府兵制,但是因为隋炀帝东征高句丽,光是在涿郡集结的士兵,就有一百多万人。

    其他运粮的辅兵、力夫更是近两百万。

    许多鹰扬府都出现了无兵可调的尴尬场面。

    宇文昭把亲娘拉到了一边:“娘,你在这里等孩儿,我去应募,若是能选上,入了军户,孩儿给你买糖葫芦!”

    亲娘拍着手笑道:“好呀,军户好呀!娘乖乖等你!”

    宇文昭点了点头,朝着募兵处走去。

    亲娘等了许久,踮着脚张望,没见宇文昭回来,有些着急:

    娘等你,娘等你!

    只见一人扛着一把糖葫芦棒子,从他眼前经过。

    亲娘一愣,嘴中嘀咕着:“冰糖葫芦,给昭儿买冰糖葫芦!”

    下一刻便寻着卖糖葫芦的老汉,往人群中走了过去。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