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唯。”
小玉带路,带着陆离到了烧沙子的那个熔炉。
看着熔炉里面冒出来的火苗,陆离拿过一个火钳,将蜂窝煤垒上去点燃。
放上去之后,他转过头和尉迟敬德说:“其实这个蜂窝煤已经能够替代百姓家里的材火和炭火了,我掺入粘土,是为了延缓它过快燃烧。尉迟将军,以前似乎从来没有人成功将石炭的品质提升吧?就像将木材烧成木炭一样。”
“石炭经过一些方法的提升,就类似于将木材烧成炭一样,那石炭的品质甚至比最好的木炭都还要好,足够为熔炉再添加10斤火候。而石炭在晋阳那边,可比木材要更容易得到。”
尉迟敬德看着被点燃的蜂窝煤并没有散出滚滚浓烟,眯起了眼睛。
如果真能如此的话,那么最大的限制问题也确实解决了,再加上高了三十斤火候的高炉,大唐的铁产确实能飞速提升。
“哦,对了,还有打铁。”陆离说到:“有根能不断旋转的轴承,做出一个不断能上下捶打的大铁锤,是没问题的吧?”
如果有一根能不断转动的铁棍,能否做出一个不断上下捶打的大铁锤?
答案是肯定能的。
尉迟敬德说到:“你说的这些按理上来说是没错的,我等你的石炭,如果……”
陆离笑了笑,“届时开炉,殿下定然会邀请诸位大臣、将军过来见证新时代的。”
尉迟敬德没再说话。
连尉迟恭都被这小子给说服了?只差那石炭,便可以让大唐产铁量增加10倍?有人眼里闪过一抹精光。
当然,这时候还有人是有疑问的,房玄龄出来说到:“炼钢是怎么做的?”
钢铁,钢和铁,两者形影不离,作用却大不一样。
钢从铁中蜕,也比铁更强。
钢刀和铁刀碰撞,绝对是铁刀断,想要钢不难,炒钢法和灌钢法都能制作出钢来,但是怎么说呢……全看铁匠手艺,只能小量生产,根本没法像铁一样直接大量生产。
毕竟炼铁只要把矿石投进炉里不断提升温度就可以了,但是想要炼钢要考虑的可就多了。
陆离眨了眨眼睛,看着尉迟敬德说道:“尉迟将军,给您来解释怎么锻钢?”
尉迟敬德还在琢磨十倍产铁的事情,随口说到:“我曾经做过炒钢,就是将生铁与熟铁混合在一起,但做出来的钢铁品质如何很看铁匠手艺。”
得到回答的陆离又问:“生铁和熟铁是有明显区别的对吧?”
“那是自然,生铁脆硬,熟铁软韧。”
“熟铁是从炒钢里炒出来的,要是炒的好直接可以炒出钢,炒过头了就是熟铁,对吗?”
“嗯。”尉迟敬德点头。
陆离说到:“那有没有一种可能,我们给生铁和熟铁定制一个标准,就像长度一样,再拿标准的生铁和熟铁混合重炼,通过不断试探不同的比例,试探出标准情况下多少生铁和熟铁混合才能炼出钢?”
尉迟敬德皱着眉头说:“你说的简单,这很难下标准的。”
铁里面到底蕴含了什么东西,蕴含了多少东西太难控制了,只能靠着铁匠的眼力和手法去慢慢控制。
“可除去能锻打排掉的杂质之外,将铁分生、熟、钢的主要区别,是碳。”
“炭?木炭?”
“并不完全是,木炭的碳还要多加一个石头的石,我说的是加了石字的碳。”
陆离摇头:“铁里面的碳多了就是生铁,脆。少点就是钢,正合适。再少点就是熟铁,软。而炒钢的原理,就是去碳,所以才需要不断的翻炒,让铁里面的碳释放出来,如果不翻炒,是练不了钢的。”
尉迟敬德没有说话,炒钢他懂,碳什么的他就不懂了。听都没听说过,不过需要不断翻炒倒是真的,不然也不会叫炒钢。
在他们询问碳是什么之前,陆离赶紧转头跟李世民说:“殿下,你带人来早了,如果迟些日子的话,或许我就能拿出真正实现增产铁的整个方法出来了。”
跟他们解释什么是碳又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得赶紧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才行。
而且炼钢炼铁这事又急不了,更高的温度对于耐火材料也有着更高的要求,建设一个大熔炉,那真不是几天时间就能搞定的。
他拿起火钳,将烧的通红的蜂窝煤夹了下来:“不过殿下这趟也不白来,殿下,您看这蜂窝煤如何?可否替代木炭柴火?”
李世民听到这话走近过来,将手轻轻拂过蜂窝煤的上方,感受着蜂窝煤散发出来的热量,然后又轻拂其手,小吸了一口蜂窝煤生出的那缕白色烟雾。
并无正常石炭燃烧的那种极其刺鼻的味道。
至此,他这才彻底确定这蜂窝煤真的能直接替代木炭。
李世民脸上满是感慨的说道:“这个蜂窝煤,如今确实可以替代木材减轻大唐百姓对于柴火的负担了,回去我就下令,立即大量制作来缓解百姓柴火之苦。”
长安、洛阳这种人口聚集的大城,对于柴火的需求是海量的,但是柴火的来源又是有限的……不过这石炭改进后嘛,刚好石炭的产地离长安、洛阳这种人口大城都不算远。
运来长安肯定是赚不到什么钱的,但是这蜂窝煤又不是为了赚钱而营造。
“还有适配这蜂窝煤的炉子。”陆离跟小玉说:“去叫人提那几个蜂窝煤炉过来。”
“唯。”小玉立刻小跑去叫人拿蜂窝煤炉来。
三种蜂窝煤炉,单通、双通、三通,能满足不同的火力需求和场景……
“这个是什么东西。”李世民指了指一个半围炉子后面的圆孔。
“这是用来加装烟囱导管留下的。”陆离脸色严肃的跟李世民说到:“殿下,不管是烧木炭还是这烧蜂窝煤,不管有没有白烟,都绝不能在关门关窗的房中点燃,除非在炉子上加烟囱,导热气出房外,不然会中炭毒死人的……”
“那升腾的热气就是炭毒的原因?”李世民脸色也严肃了起来。
炭毒,很早之前古人们就发觉了,总结出了经验:不能在封闭的房间内烧炭。
陆离点点头:“差不多,越不通气的地方越严重,但很多时候做一个烟囱导那气出去就好了。”
这一下,这帮人的注意力确实全都被蜂窝煤所吸引,全部都凑近了过来,对着蜂窝煤评头论足。
而长孙无忌凑过去看了看蜂窝煤炉后,又过来跟陆离小声问道:“我观你房中墙上挂着一张纸,纸上写到:气候对于王朝的影响?是有何缘由吗?”
现在确实不能轻看这毛头小子了,曲辕犁、水车、蜂窝煤、炼铁,刨除掉还未确定的炼铁,光前三样东西,陆离就可以算是“献功”,仅靠这个,他就够当官了。
对于对方能注意到这件事,陆离也不稀奇,说:“如果北方水土肥沃,草原人的牛马膘肥体壮,他们想要南下掠夺中原的欲望是不是就会锐减?”
“嗯?”
长孙无忌还以为他会说气候对于国内所产生的问题呢,没想到却说起了外部因素。
陆离继续说到:“这个说起来是比较复杂的,而且并不是现在大唐的必要探讨方向。”
气候问题是人类没办法的干预的事情,只能被动的去接受与面对。
但是知道气候变化,对于一个封建王朝来说是好事,能预知到接下来可能会面对的事情。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