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六零大杂院,我八岁二十年工龄? > 第三百八十四章 意外之喜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战场打扫工作,一直持续了两天才结束。

    那个反应最快奥莉卡的尸体在峡谷出口的雪层里被找到,整个人被雪压成了一个奇怪的形状。

    较为完整的尸体找到了七十一具,因为营地那边实在是碎得太厉害……。

    好在憋屈而死的伊万诺夫大*尉身上有个私人笔记本,本子里夹着一张士兵名册表。

    除掉这个连在路上死去的八个人,剩下的一百五十三个人都被报销在了这里。

    知青们兴奋地将死人手里的武器收集起来,他们就两个班的人手,却缴获了近两个排的武器。

    还有四挺轻机枪和两门迫击炮,可惜那个女人带的电台在营地里被报销了。

    宝根靠在温泉边,翻看着伊万诺夫的私人日记。

    他翻页的手忽然一顿。

    嗯?!

    这个伊万诺夫怀疑那个叫奥莉卡的女人是个蓝帽子?

    KGB!?

    电报员?可能还有其他的任务……?

    他立即把在撰写报捷电文的杨柳叫了过来。

    “杨柳同志,我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交给你!”

    杨柳是红着脸离开的。

    虽然任务内容很害羞,但张宝根交代的这个任务还真的只有她能去完成……。

    两名男知青脸色古怪的将奥莉卡的尸体抬进杨柳住的洞窟,然后飞快的跑掉。

    杨柳揉揉通红的脸颊,深吸一口气,开始解尸体的扣子……。

    杨柳果然细心,她在奥莉卡最贴身的内衣缝隙里找到了巴掌大的一块花格子布条。

    作为行内人,她很快看出那些花格子很可能是一种摩斯码的变种。

    杨柳成为了战后最忙的一个人。

    因为她要发的电报实在是太长了……。

    苏约克河谷启明星知青点直属师部管理,所以他们的电报自然是直接发给第三农垦师师部的。

    当译电处的干事一脸狂喜、风风火火的冲进师部会议室时,师长老庞一开始还想对着他发火来着。

    “敲什么敲?怎么这么没眼色,没看见我们在开会吗?!”

    译电处的干事说话有点结巴,因为紧张和激动。

    “师长、政委!是苏约克河谷知青点电报,不,是、是战报!”

    战报?!!!

    师部的几个大佬顿时相顾失色,都猛地站了起来。

    他niang的,北俄人居然在最西边的高山也动了手!

    老庞急忙挤开政委,一把抢过电报。

    还没看电报内容,他的心就咯噔了好几下。

    足足三页纸的电报,任谁看到了都会心里发毛。

    电报第一句话,让老庞的眼睛差点一黑。

    【三月二十二日,北俄边防军一个连一百五十多人翻越高山进入我苏约克河谷,对我知青点发动进攻……。】

    庞师长在想着很可能电报里的第二句就是张宝根他们发给师部的遗言……。

    【……我们放弃外围的地窝子假阵地,撤入洞内进行防御……,整个假营地被雷管炸成了粉碎……敌人一个整排被炸毁的山崖掩埋……巨大的雪崩掩埋了剩下的十多个敌人……,无一漏网。】

    庞师长的嘴巴一直在抽搐,九十分高兴,十分的心疼。

    一群败家子啊!

    老子全师一个月的雷管用量就被你这么一下子用了?

    就为了炸这么百十个人?!

    不过……爽!!!

    这种富裕仗,老子多年前就想打,可是一直没机会啊!!

    政委不客气的把电报抢了过去。

    看老庞那激动到颤抖的样子,他就知道知青点应该没事。

    可等他看完全篇电报之后,手也抖了起来。

    作为政委,他比老庞想的更多也更快。

    黑龙江那边的战报还没总结完毕,如果他们第三师的这个战报要是这个时候往上一递……。

    但在看到电文的最后一段,政委的脸色刷的就红润起来。

    “老孙!好消息!”

    “我们的知青大概拿到了那边最新的密码本!”

    ……

    托云牧场的骑兵队伍比宝根他们预料的还要来得更快。

    几个军官的尸体和所有的物品都转交给了领头的牧场政委,尤其是从奥莉卡身上搜到的东西。

    牧场政委根本没有资格翻阅,在几个保卫干事的严密看管下,这些东西将被直接送到师部。

    从乌恰县连夜赶来的武装部干事对战场进行了实地勘测,很快证实了知青点的战果。

    知青零伤亡,歼灭对方一百五十三人!

    就是用的法子有一点浪费……。

    对于接下来可能获得的荣誉和奖励,所有知青都在浮想联翩。

    宝根当然不能让知青们天天都闲着。

    他们只要待在这里一天,每天都能拿到十二个工分的高工资,自然不能什么事儿都不做。

    宝根把目光投向了温泉洞穴对面的泥土层。

    他判断这些泥土应该是从上方坠落下来导致的堵塞。

    也就是说这里可能还存在着一条山腹里的通道。

    虽然不知大小远近,但闲着也是闲着。

    宝根如今动用空间现场作弊的手段相当高明。

    比如在大家一起挖掘的时候,他会选择最靠外的地方一个人劳作。

    先挖一个一尺深的的小洞,趁着大家不注意把笔记本塞进去,接着将这一片泥土层一尺之后的泥土石头全部收走,然后找机会处理掉。

    于是乎知青们发现他们挖掘的进度骤然变快,几乎每挖开一尺厚的泥土,都会发现后头全是空的。

    没几天的功夫,他们就向斜下方向掘进了一百多米。

    新发现的洞窟又多了七八处,当温泉潮热气息慢慢涌进,这些洞窟里的温度也慢慢开始上升。

    但在挖掘的第八天,现场出现了事故。

    知青通讯员马建国还没挖几锄头,他脚下的泥土忽然一松,整个人顿时消失不见。

    原来他的脚下是一条斜向的裂缝,只不过之前被泥土堵塞所以才没发现。

    张宝根急忙带着大家把洞口挖大,用手电照下去,正好看到马建国正哎呦着扶着腰站起来。

    卫生员给马建国看过,说他休息几天就行。

    而马建国“发现”的那个裂缝则引起了宝根几人的兴趣。

    因为那个裂缝深处的空气居然一点都不浑浊!

    那是一连串靠着悬崖向下延伸的天然洞穴。

    沿途时不时有天光从石壁上的缝隙里照进洞来。

    七弯八拐的走了一个多小时,宝根几人惊奇的发现他们居然来到了两片狭窄山峰缝隙的底部。

    在这里他们甚至看到了只会在两千米左右海拔生长的植物残留。

    从岩壁里渗出的水居然也是热的,看着两片山峰夹缝里那曲曲折折的十多亩土地,知青们都大声欢呼了起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