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神经纪元:2049行业帝国 > 第 7 章 裂痕里的旧笔记与新光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2049 年 10 月 3 日上午 9 点,杭州社区康复中心的远程会诊室里,72 岁的周奶奶正把 “星桥” 传感器贴在耳后。淡蓝色的光透过她银白的发丝,映在全息屏上 —— 那里浮动着她孙女小时候的照片,周奶奶的指尖在虚拟相册上轻轻划着,像在摸一块易碎的糖。“我记得这孩子爱穿红裙子,” 她的声音慢得像老钟,“可刚才…… 刚才怎么也想不起她叫什么了。”

    林野站在监控屏前,看着周奶奶的脑电波曲线平稳如绸带,悬了两天的心刚放下,屏幕突然刺啦一声 —— 蓝绸带瞬间炸成猩红的碎片!周奶奶猛地摘下传感器,手捂着太阳穴往后缩,椅子腿在地板上刮出刺耳的响:“疼!脑子里像有小虫子在爬!”

    “快关设备!” 林野冲过去扶住她,掌心触到传感器时烫得一缩 —— 比上次发布会时的故障温度还高。旁边的护士慌忙递上降温贴,周奶奶的孙女小桐红着眼眶攥住林野的袖子:“林总,我奶奶好不容易能记起点事,要是设备再出问题……” 话没说完,眼泪就砸在林野的西装裤上,晕开一小片湿痕。

    林野蹲下来,指尖轻轻拂过周奶奶鬓角的碎发 —— 这是他 2027 年就认识的老人,当年 “小脑环” 刚试产时,周奶奶是第一个报名的患者,说 “我想记着孙子的生日”。现在他却让老人受了委屈,喉结滚了滚才开口:“您先歇着,我们今天就把问题解决,肯定不让您白受疼。”

    从会诊室出来,林野的手机刚接通老周的电话,就被一阵急促的震动打断 —— 是苏晚的视频请求。屏幕里的她站在欧盟会议中心的走廊里,藏青色制服的领口别着枚小小的国旗徽章,背景里能听到飞机引擎的轰鸣:“林野,美国驻德使馆找柏林康复医院施压了,说要是引进‘星桥’,就取消他们每年 200 万欧元的医疗援助。”

    苏晚的指尖在屏幕上划开一份文件,是美国使馆的施压函,末尾盖着醒目的红色印章。“医院院长想跟咱们合作,但怕扛不住压力,” 她的声音压得很低,时不时往身后看,“我把 2047 年老年患者的康复视频带过来了,刚给欧盟医疗委员会的人看,他们说要再议 —— 但美国那边已经在欧盟专利局递了‘星桥侵权’的申诉,说是滨江创投通过海外公司提交的。”

    林野的指节在手机壳上掐出印子。2047 年的老年认知项目是陈默全权负责的,所有患者的康复记录都存在卫健委的加密云里,苏晚现在带着视频去游说,相当于把自己放在纪委的眼皮底下 —— 上次她传张董的海外账户证据,已经被纪委约谈过一次了。“你注意安全,” 他的声音软下来,“专利的事别担心,陈默昨天说他在旧代码里留了 2024 年的原始手稿,能证明咱们没侵权。”

    挂了电话,林野刚走到康复中心门口,就看见陈默抱着个旧纸箱从悬浮车上下来。纸箱的边角磨得发白,上面还贴着张泛黄的便签,是 2028 年的字迹:“小脑环低频补偿模块 —— 苏晚记”。“野子,你看这个!” 陈默蹲下来翻箱子,指尖在一摞旧笔记本里扒拉,最后抽出本封皮写着 “2028.3” 的册子,“当年咱们用旧光刻胶做‘小脑环’时,苏晚找浙大生物系测了老年患者的脑电波,特意加了这个补偿模块!”

    林野凑过去看,笔记本里的代码旁画着小小的星星,是苏晚的笔迹,下面还写着一行注释:“老年脑电波峰值比年轻人低 20%,补偿值调至 1.2,别忘标红”。纸页边缘沾着点咖啡渍,是当年他们在实验室熬通宵时洒的 —— 那时候陈默总说 “苏晚的字比代码还好看”,现在这行字却成了救命的钥匙。

    “老周,立刻把这个模块的代码导进‘星桥’的调试系统!” 林野掏出手机拨电话,声音里带着难掩的急,“用周奶奶的脑电波数据模拟测试,一定要把误差降下来!”

    陈默坐在台阶上,摩挲着笔记本封面的折痕:“当年苏晚说,这个模块要留着‘万一以后用得上’,没想到真用上了。” 他抬头看向康复中心的窗户,周奶奶正坐在里面跟小桐说话,阳光落在她们身上,像裹了层暖纱,“你还记得 2028 年冬天吗?咱们在实验室改这个模块,苏晚冻得手通红,还在给患者打电话问感受。”

    林野点点头,突然想起刚才苏晚在视频里说的 “带了患者感谢信”—— 她走到哪都带着那些信,像带着一群人的希望。这时老周的电话回过来,声音里满是兴奋:“林总!测试成功了!补偿模块加上后,老年患者的脑电波误差降到 0.3%,跟年轻人的适配度一样了!”

    “太好了!” 林野刚要跟陈默说,私人终端突然弹进来一条匿名消息,附了个加密文件:“滨江创投在东南亚注册了‘星桥’仿冒专利,用劣质传感器组装设备,已经发往曼谷三家医院 —— 我是张董的秘书,良心过不去,这是他们的仓库地址。”

    消息的发件人 ID 是一串乱码,但附件里的仓库照片很清晰 —— 门口堆着印着 “星桥” 假 logo 的纸箱,角落里能看到滨江创投的黑色领带。林野的眉头瞬间皱紧:张董虽然被纪委控制,但他的残余势力还在,这是想靠仿冒设备毁了 “星桥” 的口碑,断了他们的海外路。

    “我得去趟曼谷。” 陈默突然站起来,把旧笔记本塞进怀里,“仿冒设备要是流到患者手里,比真设备故障还害人 —— 当年‘小脑环’被仿冒时,有个孩子用了劣质头环,差点烧了神经。”

    林野攥住他的胳膊:“你刚从硅谷回来,还没歇……”

    “歇什么?” 陈默笑了笑,眼角的细纹里藏着点当年的劲,“当年在民房里熬三天三夜改代码都不怕,现在跑趟曼谷算什么?再说,苏晚在德国扛压力,咱们也得守住这边的患者。”

    正说着,苏晚的消息弹了进来:“欧盟医疗委员会同意先给柏林医院发‘星桥’临时认证,美国的侵权申诉被驳回了 —— 我带的患者感谢信起作用了,有个委员的母亲也是阿尔茨海默症,他说‘想让母亲也能记住自己’。” 后面跟着张照片,是苏晚在欧盟会议室的桌前,手里捧着厚厚的感谢信,封面上有周奶奶的签名。

    林野把照片给陈默看,陈默的眼眶亮了亮,掏出手机给苏晚回消息:“杭州这边解决了设备问题,我去曼谷打假,等咱们都忙完,回民房煮泡面。”

    林野看着他们的消息互动,突然摸到口袋里的旧物 —— 是 2024 年 “小脑环” 的初代传感器,边缘还留着焊锡的焦痕。他想起 2026 年拿到浙江科技厅补贴那天,他们三个在民房里煮泡面,苏晚说 “咱们的技术要像这碗面,热乎,能暖人”。现在他们虽然散在三地,却还守着这句话。

    “老周,把‘低频补偿模块’的代码同步到所有发往社区康复中心的设备上,” 林野对着电话说,“另外,联系东南亚的合作伙伴,盯着滨江创投的仿冒仓库,等陈默到了就动手 —— 别让他们害了更多患者。”

    挂了电话,陈默已经抱着旧纸箱往悬浮车走了。阳光落在他的背上,旧笔记本从纸箱缝里露出来一角,苏晚画的小星星在光里闪着。林野看着他的背影,突然想起 2028 年那个雪夜,陈默也是这样抱着设备去医院,路上摔了一跤,设备没坏,却把苏晚织的围巾摔丢了,回来时冻得嘴唇发紫,还笑着说 “患者能用上就值”。

    小桐从康复中心跑出来,手里拿着张画 —— 是周奶奶刚用 “星桥” 画的,歪歪扭扭的星星下面,写着 “谢谢林总,谢谢星桥”。“我奶奶说,等设备修好了,要给你们包粽子,” 小桐把画递过来,“她说你们是好人,跟当年送‘小脑环’的人一样好。”

    林野接过画,指尖触到纸页上的温度,像触到了 2024 年民房里的那盏台灯。他抬头看向天空,北京的方向有架货运飞船正往这边飞 —— 上面载着苏晚从德国带回来的医疗认证文件,也载着他们三个人的初心。

    远处的悬浮车已经升空,陈默发来条消息:“放心,曼谷那边我会搞定,等我回来,咱们一起回民房看看。”

    林野回了个星星表情,跟苏晚当年发的一样。他知道,美国的制裁还没解除,滨江创投的仿冒设备还没清完,欧洲市场的路才刚起步,但他不再怕了 —— 因为他们手里有旧笔记里的代码,有患者的感谢信,有彼此记挂的初心,这些东西像光,能从任何裂痕里钻出来,照亮前面的路。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