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地方连导航都搜不到,你确定要去?” 好友陈默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带着电流的杂音,“我查了三天,关于青雾竹海的记载只有一句 ——‘雾锁千竿,人入不返’,听着就像恐怖片开头。”
林砚望向窗外,初夏的阳光把梧桐叶晒得发亮,可他手里的信纸却透着一股阴凉。一周前,他在旧书市场淘到一本民国时期的《异境札记》,书页间夹着这封信,信封上没有寄件人,只写着 “林砚亲启”。作为民俗探险博主,他对这种神秘邀约毫无抵抗力,更何况札记里关于青雾竹海的只言片语,提到了 “绿衣女子,引客寻秘”,与信中的 “绿衣候君” 恰好呼应。
“越是没人去,越有探索的价值。” 林砚把信纸折好放进防水袋,“我已经订了去邻市的车票,明天出发,你要是怕了,就帮我盯着后台评论。”
陈默在电话那头叹了口气:“怕?我是怕你出事。这样,你每天固定时间给我发定位,一旦失联,我立刻报警。对了,把札记里的内容拍给我,我再帮你查查有没有其他线索。”
挂了电话,林砚翻开《异境札记》,泛黄的纸页上,钢笔字迹有些模糊:“青雾竹海位于渝东南深谷,传为明末隐士所植。每至晨雾弥漫时,可见绿衣女子立于竹梢,裙摆随风飘动,似在指引方向。然入林者多迷失,唯携绿梅信物者可辨归途……” 他盯着 “绿梅信物” 四个字,又看了看信纸上的绿梅图案,心跳莫名快了几分。
第二天清晨,林砚背着登山包,站在青雾竹海入口的石碑前。石碑上 “青雾竹海” 四个大字被风雨侵蚀得有些模糊,周围杂草丛生,只有一条被踩出的小径通向竹林深处,雾气像轻纱一样缠绕在竹梢,空气中弥漫着竹子的清香和淡淡的潮湿气息。
他打开手机,信号格只剩下一格,给陈默发了定位后,便沿着小径走进竹林。刚走几步,身后的阳光就被茂密的竹叶挡住,四周瞬间暗了下来,只有零星的光斑透过叶缝落在地上。小径两旁的竹子高大挺拔,碗口粗的竹干笔直向上,枝叶交错,形成一片密不透风的绿色穹顶,连鸟鸣声都听不到,只有风吹过竹叶的 “沙沙” 声,格外清晰。
走了大约半小时,雾气越来越浓,能见度不足五米。林砚掏出指南针,指针却在疯狂转动,根本无法辨别方向。他心里咯噔一下,想起陈默说的 “人入不返”,正想掏出手机再发个定位,却突然听到前方传来一阵轻微的 “窸窣” 声,像是裙摆摩擦竹叶的声音。
他屏住呼吸,慢慢向前走了几步,透过雾气,隐约看到前方不远处的竹梢上,站着一个穿绿色长裙的女子。女子背对着他,乌黑的长发垂到腰间,裙摆被风吹得轻轻飘动,就像一片绿叶在竹梢上飞舞。
“请问,是你给我寄的信吗?” 林砚试探着喊了一声,声音在竹林里回荡,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那绿衣女子似乎没听到他的声音,依旧站在竹梢上,缓缓朝着竹林深处移动。林砚犹豫了一下,还是跟了上去。他知道这样很冒险,但信中的邀约、札记里的记载,还有眼前这神秘的绿衣女子,都像磁石一样吸引着他,让他无法停下脚步。
跟着绿衣女子走了大约十几分钟,雾气渐渐稀薄,前方突然出现一片开阔的空地。空地上长满了翠绿的苔藓,中央有一口古井,井台上刻着复杂的花纹,井口冒着淡淡的白雾。而那绿衣女子,就站在井台边,缓缓转过身来。
林砚的心跳瞬间漏了一拍。女子的脸庞白皙如玉,眉如远山,眼似秋水,嘴角带着一丝淡淡的笑意,可她的眼睛里却没有任何神采,像是两潭深不见底的古井。更诡异的是,她的双脚根本没有踩在井台上,而是悬浮在半空中,裙摆依旧随风飘动,却没有带动周围的雾气。
“你是谁?这里到底是什么地方?” 林砚握紧了登山包上的求生哨,警惕地看着女子。
女子没有说话,只是伸出右手,指向井口。林砚顺着她的手指看去,发现井口的白雾中,隐约浮现出一些画面 —— 一群穿着古装的人在竹林里种植竹子,一个穿绿衣的女子在井边梳妆,还有人拿着锄头在空地上挖掘…… 画面断断续续,像一场模糊的电影。
就在林砚想看得更清楚的时候,女子突然消失了,就像从未出现过一样。周围的雾气再次变得浓厚,井台上的花纹开始发出淡淡的绿光,井口的白雾也越来越浓,隐约传来一阵悠扬的笛声,从竹林深处飘来,带着一丝忧伤。
林砚揉了揉眼睛,怀疑自己是不是出现了幻觉。他走到井台边,仔细观察着那些花纹,发现花纹的形状和《异境札记》里插图的图案一模一样,都是一朵残缺的绿梅。他掏出信纸,对比了一下,信纸上的绿梅图案和井台花纹完全吻合,连花瓣的残缺位置都分毫不差。
“难道这封信和这口井有关?” 林砚蹲下身,想摸一摸井台的花纹,手指刚碰到石头,就感觉一股冰凉的气息顺着指尖传遍全身,他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 “咔嚓” 声,像是竹子断裂的声音。林砚立刻站起身,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雾气中隐约出现一个黑影,正朝着他这边走来。黑影的体型很高大,步伐沉重,每走一步,都能听到地面轻微的震动声。
林砚心里一紧,握紧了登山杖,慢慢向后退。他不知道这个黑影是什么,是迷路的游客,还是竹林里的野兽?或者,是比绿衣女子更危险的存在?
黑影越来越近,雾气被它的身体推开,露出了它的真面目 —— 那是一个穿着粗布衣服的男人,脸上布满了皱纹,眼神浑浊,手里拿着一把锈迹斑斑的柴刀,肩膀上扛着一捆刚砍下来的竹子。
“你是谁?在这里干什么?” 男人看到林砚,停下脚步,警惕地问道,柴刀握得更紧了。
“我叫林砚,是来这里探险的。” 林砚连忙解释,“我收到一封来自这里的信,所以想来看看。您是住在这附近的人吗?”
男人听到 “信” 字,眼神突然变了,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恐惧,他看了看林砚手里的信纸,又看了看那口古井,嘴唇动了动,却没有说话,只是转身朝着竹林深处走去,步伐比刚才更快了,像是在躲避什么。
“等等!” 林砚想追上去,可男人的身影很快就消失在雾气中,只留下一阵 “沙沙” 的竹叶声。
林砚站在原地,心里充满了疑惑。这个男人是谁?他为什么听到 “信” 会害怕?还有那个绿衣女子,她到底是人是鬼?这口古井里又隐藏着什么秘密?
他低头看了看手里的信纸,又看了看井口的白雾,深吸了一口气。不管这里隐藏着多少秘密,他都要查清楚。他把信纸放进防水袋,背上登山包,朝着男人消失的方向走去。他知道,接下来的探险,可能会比他想象的更加危险,但他已经没有退路了。
林砚沿着男人消失的方向走了大约半个小时,雾气渐渐散去,前方出现了一间简陋的竹屋。竹屋的屋顶是用茅草铺成的,墙壁是用竹子搭建的,窗户上糊着一层泛黄的纸,看起来已经有些年头了。
竹屋前的空地上,晒着一些草药,旁边放着一个破旧的竹筐,里面装着一些刚采来的蘑菇。林砚走到竹屋前,犹豫了一下,还是伸出手,轻轻敲了敲竹门。
“谁啊?” 屋里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正是刚才那个扛竹子的男人。
“大叔您好,我是刚才在古井边遇到的林砚。” 林砚连忙说道,“我有些事情想向您请教,不知道您方便吗?”
屋里沉默了一会儿,然后传来一阵脚步声,竹门被打开,***在门口,脸上依旧带着警惕:“你有什么事?”
“我想知道,您刚才为什么听到‘信’会害怕?还有,那个穿绿衣的女子,您认识她吗?” 林砚直接问道,他知道现在不是拐弯抹角的时候。
男人听到 “绿衣女子” 四个字,身体明显颤抖了一下,他看了看四周,然后拉着林砚走进屋里,关上了竹门。竹屋里很简陋,只有一张木板床、一张桌子和两把椅子,桌子上放着一个缺了口的陶罐,墙角堆着一些干柴和草药。
“你说的绿衣女子,是不是站在竹梢上,飘着走的?” 男人坐在椅子上,双手紧紧握着,声音有些颤抖。
林砚点了点头:“是啊,她还带我去了那口古井边,然后就消失了。”
男人叹了口气,眼神变得更加浑浊:“那是‘竹灵’,是这片竹林的守护者。传说很久以前,这片竹林里住着一个穿绿衣的女子,她守护着竹林里的一口古井,后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她就消失了,只留下了传说。从那以后,每当有人闯入竹林,就会看到她的身影,有的人能平安出去,有的人就再也没回来过。”
“那封信呢?” 林砚追问,“我收到一封来自这里的信,信上写着‘青雾竹海,绿衣候君’,还画着一朵绿梅。”
男人听到 “绿梅”,脸色变得更加苍白,他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小的木盒,打开盒子,里面放着一枚绿色的梅花形玉佩,玉佩的颜色和信纸上的绿梅图案一模一样,而且也是残缺的。
“这是……” 林砚惊讶地看着玉佩。
“这是我太爷爷传下来的。” 男人抚摸着玉佩,声音低沉,“我太爷爷是这片竹林的守林人,他说,当年有一个穿绿衣的女子把这枚玉佩交给了他,让他守护好古井,还说如果有一天,有人拿着画着绿梅的信来这里,就把这枚玉佩交给那个人,让那个人去古井里找‘绿衣的秘密’。可我太爷爷到死都没敢去古井里看看,他说古井里有不干净的东西。”
林砚拿起玉佩,玉佩冰凉冰凉的,上面刻着一些细小的花纹,和井台的花纹很相似。他突然想起《异境札记》里的记载:“唯携绿梅信物者可辨归途”,难道这枚玉佩就是绿梅信物?
“那您知道古井里有什么吗?” 林砚问道。
男人摇了摇头:“我不知道,我爷爷和父亲都警告过我,绝对不能靠近古井,更不能去井里。他们说,以前有人好奇,想下井看看,结果刚下去就尖叫着上来了,然后就疯了,嘴里一直喊着‘绿衣、绿梅’,没过几天就死了。”
林砚沉默了,他看着手里的玉佩,又想起那个绿衣女子,心里更加确定,古井里一定隐藏着重要的秘密。可男人的话也让他有些害怕,疯癫、死亡,这些词汇像阴影一样笼罩在他心头。
“小伙子,我劝你还是赶紧离开这里吧。” 男人看着林砚,眼神里带着一丝担忧,“这片竹林太邪门了,你再待下去,说不定会出事。”
“不行,我必须查清楚。” 林砚坚定地说,“我收到了信,还拿到了玉佩,这说明我和这里有缘分,我不能就这么放弃。”
男人叹了口气,不再劝说,只是从桌子上拿起一个布包,递给林砚:“这里面是一些干粮和草药,还有一个火把。干粮能让你撑几天,草药可以治外伤和蛇咬,火把晚上用得上。你要是一定要去古井,就多小心点,要是遇到什么危险,就赶紧往回跑,记住,看到绿衣女子的时候,千万不要跟她走太远。”
林砚接过布包,心里很感激:“谢谢您,大叔。您放心,我会小心的。”
“对了,晚上的时候,千万不要在竹林里乱走。” 男人又叮嘱道,“晚上的竹林和白天不一样,会有很多奇怪的声音,还有可能看到不该看的东西。如果可以,就待在竹屋里,这里相对安全一些。”
林砚点了点头,把布包放进登山包,然后拿出手机,想给陈默发个消息,却发现手机已经没有信号了。他心里有些着急,不知道陈默会不会担心,但现在也没有办法,只能等明天信号恢复了再联系。
傍晚的时候,雾气又开始弥漫,竹林里渐渐暗了下来。林砚按照男人的叮嘱,待在竹屋里,点燃了火把,火光把竹屋照得亮堂堂的。他坐在桌子旁,打开《异境札记》,继续翻看里面的内容,希望能找到更多关于古井和绿衣女子的线索。
札记里的内容越来越离奇,后面几页记载了一个故事:明末时期,有一个叫苏婉清的女子,她是一位著名的画家,擅长画绿梅。后来,她因为躲避战乱,来到了青雾竹海,在这里建了一座小屋,每天以画竹、画梅为乐。有一天,她在竹林里发现了一口古井,井里的水很神奇,用井水泡茶,茶味格外清香;用井水画画,颜色格外鲜艳。苏婉清很喜欢这口古井,每天都会来井边打水。
后来,有一群土匪闯进了竹林,想抢夺古井里的 “宝贝”。苏婉清为了保护古井,和土匪展开了搏斗,最后被土匪杀害,扔进了古井里。村民们为了纪念她,就在井台上刻了绿梅花纹,还说她的灵魂变成了 “竹灵”,守护着这片竹林和古井。
林砚看到这里,心里很激动。难道那个绿衣女子就是苏婉清的灵魂?信纸上的绿梅图案,还有那枚玉佩,都是她留下的线索?那她让自己来古井里找 “绿衣的秘密”,到底是什么秘密呢?
就在这时,竹屋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紧接着,窗户上出现了一个绿色的影子,正是那个绿衣女子。林砚的心跳瞬间加快,他握紧了登山杖,警惕地看着窗户。
绿衣女子没有进来,只是在窗户外面站了一会儿,然后朝着古井的方向走去。林砚犹豫了一下,还是拿起火把,打开竹门,跟了上去。他知道晚上在竹林里走很危险,但他实在太想知道绿衣女子的秘密了。
夜晚的竹林格外安静,只有火把燃烧的 “噼啪” 声和风吹竹叶的声音。绿衣女子走得很慢,裙摆飘在半空中,像一片绿色的幽灵。林砚紧紧跟在她身后,不敢靠得太近,也不敢离得太远。
走了大约二十分钟,他们又回到了那口古井边。绿衣女子站在井台边,转过身,看着林砚,嘴角依旧带着淡淡的笑意。这一次,她的眼睛里似乎有了一丝神采,像是在期待着什么。
“你是苏婉清吗?” 林砚鼓起勇气问道。
绿衣女子没有说话,只是伸出手指了指井口,然后慢慢消失了。林砚走到井台边,借着火把的光,仔细看着井口。井口很大,直径大约有两米,井壁上长满了青苔,井水里倒映着火把的光芒,波光粼粼。
他想起男人说的话,心里有些害怕,但一想到苏婉清的故事,还有那枚玉佩,他还是决定下井看看。他从登山包里拿出绳子,把绳子的一端系在井台边的竹子上,另一端系在自己的腰上,然后慢慢顺着绳子往下爬。
井水很深,林砚爬了大约十几米,才到达井底。井底很宽敞,地面上长满了青苔,很滑。他掏出火把,照亮四周,发现井底的墙壁上刻着很多图案,图案的内容和《异境札记》里记载的故事很相似 —— 苏婉清在竹林里画画,土匪闯进竹林,苏婉清和土匪搏斗,最后被扔进古井里。
在图案的尽头,有一个小小的洞口,洞口被一块石头堵住了。林砚走过去,用力推开石头,洞口里立刻传来一阵淡淡的清香,和竹子的清香不一样,更像是梅花的香气。
他拿着火把,走进洞口。洞口很窄,只能容一个人通过,走了大约几米,洞口突然变得宽敞起来,里面是一个小小的石室。石室的中央,放着一个石盒,石盒上刻着一朵完整的绿梅,和信纸上的残缺绿梅正好互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