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战死就变强?我杀敌成大秦武安! > 第80章 亡国边缘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哪怕还剩下二十万人,也已军心涣散,毫无战力可言。

    项燕向蕲城方向撤退,将士们的心情跌入谷底。

    追击途中——

    执夫的军队时快时慢。每当快要接近楚军,脚步便慢了下来;一旦距离拉远,又立刻加快脚步追赶。

    始终保持着一种若即若离的状态。

    俞陌对此不解,疑惑地问:“夫长,我们为何不一口气追上去?”

    “现在楚军溃败,正是歼敌的好时机。”

    执夫摇头,认真地解释:“项燕虽然溃败,仍有二十万人。”

    “我们只有五万,若将他们逼入绝境,反而会激发出极强的反抗力。”

    “对我们来说,这是极其危险的。”

    “现在一边追一边拖,消耗他们的意志和体力。”

    “等时机一到,楚军将毫无反击之力。”

    俞陌听后,心中豁然开朗。

    也不再发问,继续率军追击。

    楚国各地城池中。

    项燕战败的消息传来,百姓们仿佛看到了翻身的机会。

    甚至开始对未来抱有幻想。

    寿春城内。

    前线战败的消息传回后,城中百姓看向守军的眼神充满敌意。

    仿佛正在酝酿着什么。

    寿春王宫。

    楚王负刍接到战报后,整个人失魂落魄地瘫坐在王座上。

    “王上,我们该考虑迁都了!”

    “再这样下去,秦军迟早兵临城下。”

    大臣们神情凝重,纷纷劝说。

    在他们眼中,再与秦军对抗已成奢望。眼前最重要的是保全自身,稳住权位。

    楚国历史上多次迁都,早已不是新鲜事。

    负刍目光冰冷,扫过在场群臣,语气愤然:“寡人虽不通兵法,却也明白,一旦迁都,军心必乱!”

    “寡人留在寿春,便是要让所有人知道,我与他们同在!只有这样,前线将士才会奋勇杀敌!”

    “王上息怒,臣等所言,皆是为王上安危着想。”

    “如今各地叛乱四起,若王上在此,恐有性命之忧。”一位大臣急声劝道。

    负刍冷哼一声,语气凌厉:“你说各地已有叛乱,那迁都之后,就能避免这些危险了吗?”

    “传我命令,各地全力镇压叛乱,务必保障项燕大军回防寿春。”

    “项燕乃楚国战神,绝不容有失。”

    “是,王上。”

    追击途中,执夫顺带收编沿途城池兵力。

    这些兵虽不如秦军精锐,但人数众多,正适合用来冲击项燕军队。

    真正追击的任务,仍由执夫亲自带队执行。

    至于收编的平民与叛军,则留在城中待命,用以牵制项燕回援寿春。

    蕲城。

    项燕率军驻扎城外,局势紧迫。

    军中粮草几近枯竭,许多将士连一日三餐都无法维持。

    干粮与少量草料成了唯一的补给来源。

    火堆上,炊兵架起大锅。

    锅中稀汤仅飘着几粒粟米,难以充饥。

    中军帐内。

    一名士兵端来两碟咸菜、发硬的饼子,还有一碗略稠的稀饭。

    看到这些,项燕不禁长叹一声。

    “难道我楚国真的已走到亡国边缘?”

    他眉宇间满是悲怆,声音低沉。

    “将军,多少吃些吧。”

    士兵递上筷子,轻声劝道:“这里是楚地,秦军再强,只要我们找到机会,仍有胜算。”

    项燕苦笑摇头,缓缓开口:“寿春那边,现在如何?”

    “回将军,寿春尚未失守,王上已下令各地守军配合将军,先行退守寿春再议对策。”

    听罢,项燕眼眶泛红,拱手喃喃:“臣愧对王上啊。”

    “将军,还是吃些东西吧。”士兵哽咽道,“王上需要您,楚国也需要您。”

    项燕轻轻点头,压抑住心头的沉重,勉强吃了点东西。

    大约过了半炷香的时间,他走出营帐,缓步巡视营地四周。

    看到士兵们碗中的食物,他的眉头拧成一团:“怎么会这样?”

    “粮草都去哪儿了?”

    一名炊事兵快步跑来,恭敬地回答:“将军恕罪,实在没有别的办法。”

    “秦军突袭时烧了不少粮草,剩下的也被叛军夺走了。”

    “我们现在存粮不多,如果按原来的分量供应,恐怕撑不过三天。”

    项燕听后,神情严肃地说:“弟兄们,再咬牙撑一撑,只要我们回到寿春,重整旗鼓,一定能击败秦军!”

    “我项燕在此,感谢大家的付出!”

    说完,他向众人拱手一拜。

    “将军言重了,我等身为楚军,理当效忠。”

    此时,楚军大营中众人围坐,喝着稀汤,吃着粗饭,彼此打气。

    秦军的营地却热闹非凡。

    篝火旁,执夫啃着鸡腿,靠在树干上,讲着以前在匈奴、赵国的征战经历。

    篝火边的士兵们不时哄笑,气氛轻松。

    连年的征战,早已让人身心疲惫。

    听执夫讲故事,成了大家难得的放松方式。

    在他身边,坐着一群随他征战多年的老兵,也跟着一起吹嘘。

    “你们那时候可能没在现场,夫长挥舞青龙刀,打得天昏地暗!”

    “一个人挡住敌军万人进攻,把他们吓得不敢上前。”

    老兵们你一言我一语,新兵听得双眼发亮,满脸敬仰。

    自古以来,人们对强者总是心生敬佩,尤其在当今的大秦更是如此。

    执夫的威名和战绩,也正是他们投军的重要原因。

    现在听他亲口讲述,脑海中不由自主浮现出那惊天动地的画面。

    甚至有人幻想,若当时是自己孤身一人抵挡敌军,那将是何等的气魄!

    “夫长,我们也想像您一样,一人挡万!”

    执夫笑了笑,说道:“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

    “有这种想法很好,但也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好好杀敌,活着回家。”

    “谁要敢掉链子,看我不收拾他。”

    他说着,扬起拳头,装作要打人。

    新兵们却早已熟悉他的脾性。

    知道他是开玩笑,没人真害怕。

    “夫长,您就瞧好吧!我们绝不会让您失望!”一个新兵笑着说。

    “嗯!”

    “今天先这样,早些休息,明天一早我们有重要的任务。”

    “是。”

    随着执夫一声令下,众将士陆续散去,各自回营歇息。负责警戒的士兵也在营地外围严密巡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