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战死就变强?我杀敌成大秦武安! > 第57章 假弟子撞见真传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他们反的是楚国朝廷,真正要对抗的是楚国王族,而不是楚地的百姓。

    篝火边,执夫与将近九千名胡骑士兵沉默地站着,望着那些阵亡的战友。没有人开口说话。

    这就是战场,哪怕心中再不忍,一旦遇上敌人,伤亡在所难免。

    死亡,是迟早的事。

    第二天,蔚缭带着二十万大军赶到,却看到整整三十万的楚国叛军。更令人震撼的是,战场上躺着十多万具尸体。

    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冷气。

    蔚缭的目光穿过混乱,锁定在战场中央那名唯一站立着的将领——显然,他是这群人的核心人物。

    执夫,这个名字他并不陌生。

    但他知道,咸阳城里,包括秦王在内,没人会想到,执夫仅凭一万名铁骑进入楚地,不到一个月,就拿下两县十几座城池,击败项燕的三十万大军,甚至自己拉起了一支三十万人的队伍。

    十天前申请援军时,执夫说有八万多叛军。

    两天前他说已有二十多万。

    今天,蔚缭亲眼所见,竟已是三十万以上。

    看着那些不似楚人装束的叛军,一张张面目狰狞的面孔,蔚缭走向执夫。

    “太尉大人!”

    执夫身穿染血的长袍,缓步走来。

    蔚缭望着眼前这个年纪轻轻的将领,只身在楚国创下如此战绩。他微微点头,语气真诚。

    “真乃少年英雄,我自叹不如。若王上听闻,定会击节称赞。”

    这番话出自真心。论统兵打仗、战场谋略,蔚缭从不惧任何人。

    但他也清楚,若换作自己只带一万人,别说创下如此战果,能否守住一座城都成问题。

    “大人言重了。”

    执夫并未因赞誉而动容。眼前这位可是秦国三公之一的重臣。

    如今秦国,嬴政之下地位最高者三人:太尉蔚缭、相国李斯、御史大夫昌平君。

    若是换作别处,听到这般夸奖,他定然激动万分。从无名小卒一路走到今天,能得到如此人物的认可,本就是莫大的荣耀。

    可如今,脚下踩着十多万具尸体,他实在笑不出来。

    虽是自己的战绩,可正如那句话所说:立场归立场,良知归良知。他忠于秦国,也对得起嬴政与胡骑将士的信任,但面对这尸山血海,他仍无法漠视内心的声音。

    十几万人命,不是数字,是沉甸甸的现实。

    “大人,是否考虑挥师攻楚?”

    执夫与蔚缭并肩而行。虽官阶有别,但在谈论军国大事时,若他在后方开口,既不方便,也不合习惯。

    “你有什么打算?”

    蔚缭侧目看向执夫。

    若是在此之前,他会说不宜轻举妄动,那是因秦军兵力不足。但如今,多出这三十多万兵力,攻打楚国,已不再是空谈。

    “三路并进,一路直取曾县,一路进攻彭城,再命十万精兵借百越绕行背后。等楚军集中围剿前两路时,我军主力便可直扑广陵,进而威胁寿春。”

    见蔚缭并未直接反对,执夫将自己的策略和盘托出。

    蔚缭慢慢停下脚步,执夫也跟着停住,望着他。

    “百越那边恐怕不易通过。”

    蔚缭转头看向执夫。说心里话,这个计划有可取之处。但关键在百越的态度。

    “钱粮、土地,我们都可以答应。”

    执夫语气坚定,他对百越并不担忧。只要开出足够诱人的条件,他们没理由拒绝。秦与百越本无深仇,而楚却长期侵占其疆域。

    至于将来如何收回,他心中早有打算——灭六国之后,再图百越也不迟。

    “你的老师是谁?”

    蔚缭看着眼前这个年轻少年,神情带着几分诧异。年纪轻轻却有如此胆识谋略,背后必有高人指点。

    “家师鬼谷子!”

    执夫抱拳正色回答。

    蔚缭看着他,脸上神情逐渐变得古怪,似惊讶又似好笑。

    “此事尚需奏报王上,一切由王上决断。”

    蔚缭淡淡开口,随后又站了一会儿,临走前突然说道:“老夫的老师,也是鬼谷子。”

    说完便转身离去。

    执夫愣在原地,张着嘴半天合不上。

    原来刚才还奇怪,自己报上师门,对方毫无反应。原来是假弟子撞见了真传人。

    但他望着蔚缭的背影,眼中竟闪烁起兴奋的光。那可是真正的鬼谷子门徒!

    一日后,咸阳城收到了蔚缭的奏报。

    大殿之上,嬴政笑得合不拢嘴。他已经记不清多久没有这么痛快地笑过了。

    “哈哈哈!”

    他盯着案上的奏章,脸上笑意怎么都压不住,不时摇头,满是得意。

    他终于向所有人证明,不仅是秦国人才济济,他自己也有一等一的将才。

    满朝文武也是一脸难以置信。

    一万骑兵入楚,连夺两县十余城,击溃三十万楚军,还搅出了三十万叛军。

    这……怎么听都像是编出来的。

    但奏章上有蔚缭的印信,其他几路传回的情报也一致,说明此事并非虚构。

    “王上,我大秦又添一支铁军,楚国却凭空多出三十万敌军,实乃大喜之事!”

    一位大臣出列,躬身行礼。

    随即,他又缓缓说道:

    “只是,公乘执夫年纪尚轻,屡建奇功,若不加约束,恐生骄狂之心,臣甚为忧虑……”

    话未说完,却已足够。有些话不说透,反而更有分量。

    别人的言语,终究抵不过自己内心深处的记忆深刻。

    听罢,嬴政脸上的笑意慢慢淡去。

    “王上,臣赞同召回执夫。”

    “王上,执夫年少,若让他掌握三十余万大军,将来一旦被重金收买,恐成大祸!”

    “王上,请即刻下令召其返回咸阳,交出军权。”

    “王上,此子胆略非凡,如今拥兵三十万,日后若反叛,后果不堪设想。”

    “王上,如今正是灭楚良机,为防变故,请速召回执夫,若有违抗,可赐死以保大局。”

    不多时,文官们纷纷出列,跪伏在地。

    随后,一些武官也相继跪下,一同请求嬴政召回执夫,甚至提议一旦违令,便赐其死。

    “王上!……”

    蒙毅睁大双眼,惊愕地望着这一切,急忙出列,望向嬴政。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