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蒙恬望着执夫脸颊上那道薄薄的疤痕,心绪复杂。
那次出征,是为了给祖父蒙骜报仇。可不只是他,连同执夫的三千将士,也为此付出了性命。若不是执夫命大,怕是也回不来了。
“我不想听多余的话,只想知道,若有机会,你能否替我守住这份仇。”
一想到死去的兄弟,执夫声音哽咽。
蒙恬重重点头:“好。”
他知道执夫的意思。
不久后,执夫专门寻来一位老铁匠,为自己重新打造一柄更重的青龙刀。
死在他刀下的敌人,已有千人。他的力量,也比当初提升了百斤。那把旧刀,已经不够用了。
他不知道关羽、项羽他们有多强,但他知道,自己将来一定会比他们更强。
五日后,秦国发布诏令。
燕王无道,勾结异族。秦国出兵三十万,王翦为主将,辛胜为副将,即日伐燕。
诏令一出,震动咸阳,乃至整个秦国,以及其余四国。
此时,六国中最强的秦国,再度亮出利爪。
别苑内。
纪子如贤妻般,细心地为执夫披上战甲,系好披风。
“执夫,这一去,早点回来。”
她一边整理,一边轻声说道。
看着他略显清瘦的脸庞,她知道,现在不是拖后腿的时候。她要做的,是支持他。
她明白,若这仇不报,他一辈子都不会安心。
执夫看着眼前温柔的女子,低声回道:“好。”
执夫神色淡然,努力朝纪子露出一丝微笑。
曲优站在一旁,低着头,眼神中带着几分怯意。她怔怔地望着执夫,又望向纪子。
“将军,等你回来。”
就在执夫准备出门的那一刻,曲优终于开口,脸微微泛红,身子轻轻一弯。执夫点了点头,嘴角再次扬起,随后毅然转身离开。
先是荆轲刺秦,接着又联合匈奴,四国围攻秦国。
在北方的燕国,他们曾以为,秦国与他们之间隔着赵、魏、齐三国,不会率先对他们出手。
于是,他们一再挑衅。
这一次,秦王嬴政亲自下令,调遣三十万大军,直指东方的燕国。
执夫握着腰间的湛卢剑,指尖轻轻滑过剑柄上的纹路。
他曾不解,为何蒙恬会甘愿饮下那杯毒酒。如今,他好像明白了。
不久后,由虎骑新兵五千人打头,三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向燕国进发。
执夫眼神冰冷,望向燕国方向。
曾经,他以为中原之地皆是人。
但他错了。有些人,连狗都不如。
这次去燕国,他与虎骑将士们,是去讨债的。
十五日后。
“报!陛下,秦军三十万大军已进入我国边境!”
燕国国都蓟城,大殿之上,一名士兵高声禀报,声音打破了宫中的宁静。
“这……”
燕王喜年过四十,脸色微变,却强作镇定,转头看向朝中众臣。
可满朝文武比燕王还要慌乱。强秦压境,众人面面相觑,脸上满是惊恐,难以掩饰。
毕竟,秦国如虎,而他们燕国,如何能与这如今最强大的国家抗衡?
之前,邻国赵国就曾让燕国屡战屡败,不仅未得寸土,反而丢了数座城池。
后来联合匈奴伐赵,结果赵国击退匈奴后,反而再度夺去更多城池。
那时,燕国尚且无法战胜赵国,如今面对的是已经灭赵的秦国。
“父王,儿臣建议立即出兵抗秦。”
公子丹走上殿中,双手作揖,语气坚定。
可他话音刚落,迎接他的不是支持,而是无数带着怨恨的目光。
在众人眼中,若非公子丹当初派荆轲前往咸阳行刺,若非他主张联合楚、魏、齐与匈奴共击秦国,秦军怎会远道而来,兵临城下?
“公子,如今强秦压境,公子张口便言出兵,是否过于草率?”
一位老臣走出队列,躬身拜见燕王,随后直视公子丹,语气中透出质疑。
“相国恐怕不知,秦国之所以得势,并非因为它有多强大,而是赵国连年天灾不断。再者,奸臣郭开陷害李牧,导致军心动摇。否则,就算秦国再强,十年之内也难动赵国分毫。”
公子丹一手背在身后,一手挽着宽大袖口,将赵国覆灭的缘由一一道出。他话音未落,便转身指向殿外。
“如今秦国如猛虎,有吞并天下之志,列国君王心知肚明。就在三个月前,六国还联手伐秦,可见天下尚有抗秦之心。若我燕国能将这三十万秦军困于易水,再联合齐、楚、魏三国同时出兵,秦国必将陷入危局!”
整座大殿回荡着公子丹铿锵有力的话语。
几位老臣听罢,先是点头称是,片刻后又纷纷摇头叹息。
“诸位爱卿,觉得公子丹所言如何?”燕王喜坐在王座之上,面露忧色地望向群臣。
他心中其实认同公子丹的判断。赵人彪悍,举世皆知;赵国虽败,却非战力不济,而是天灾与内乱所致。若不是群臣神色犹豫,他几乎就要下令整军备战。
毕竟,哪一国君主愿意拱手献地求和?
“公子所言确有道理。”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臣缓步出列,“但仅凭我燕国三十万兵,真能将秦军死死困于易水?”
公子丹听后一笑,抬手指向上方:“代王嘉,还有匈奴。”
轰!轰!轰——!
沉闷的脚步声如同山中虎啸。转眼之间,三十万大军整齐列阵停下。
前方,阳城遥遥在望。
黑压压的一片秦军士兵静静伫立,一眼望不到边。
王翦一声令下,上百架巨弩被推至阵前,十个军阵缓缓向前推进。待逼近城下,所有士兵齐齐停步。
三万士卒中,过半人后退一步,纷纷取下箭矢,搭弓瞄准阳城。
随着王翦一声令下,黑布挥落。刹那间,上万支箭矢腾空而起,如暴雨般倾泻而下。
咻咻咻——!
躲在城墙后的燕军士兵不时中箭倒地,惊恐写在脸上,身体止不住地颤抖。脚下地面插满箭矢,坑坑洼洼,仿佛末日降临。
面对城外整整三十万秦军,他们只有两万守军,守得住吗?
恐惧在燕军士兵心中迅速蔓延。
忽然,城外传来密集的鼓声,众人不由得咽了咽口水。
“风!!咚咚!!风!!咚咚——”
伴随着震耳欲聋的秦军战吼,不少燕军士兵竟因惊惧过度,手中兵器都拿捏不住,掉落在地。
这就是强秦。这就是秦国的军队。
三十万敌军的呐喊声如同惊雷,压得阳城守军喘不过气。他们蜷缩在城墙后,连抬头都不敢,生怕看见那如黑云压境般的敌军。
“放箭!”
守将拔出腰间佩剑,怒吼出声。
可此刻的燕军早已被恐惧吞噬,颤抖的双手根本拉不动弓弦。
叮叮当当——
刚站起身的燕卒还未瞄准,秦军早已举起厚重铁盾,严严实实地挡在阵前。
他们没有呐喊。
但在他们身后,二十七万大军的吼声震天动地。
随着军令下达,五万秦军列阵而出,紧随举盾将士之后,十几个整齐军阵如钢铁洪流般逼近阳城。
身后,一座座高耸的云梯缓缓推进。
“杀!!!”
“杀!!”
短短片刻,阳城已被杀声吞没。远远望去,无数秦军如蚁群攀爬,不断涌向城头。
终于,城破。
两千余名燕军,在一名将领的带领下,从秦军未围死的方向突围而出。
他们手持兵刃,仓皇逃命。将领身边,几百骑兵护卫在侧,目标是曲逆,那里还有燕军主力。
然而,当队伍进入一处狭窄山谷时,前方山道上,缓缓走出一人。
他骑马而行,身披战袍,腰挂一柄奇特长刀。
“秦将执夫余?”
这支逃军顿时停下脚步,所有目光齐刷刷投向那身影。从荆轲刺秦到兵败岭城,执夫之名早已传遍军中。
但他们万万没想到,上一次他明明在十万匈奴军中,为何还能活着?
“既然认得我,那便省了废话。你们,该还债了。”
执夫眼神冰冷,如刀锋般扫过众人。
紧接着,山谷两侧黑影闪现,一面面绘着猛虎的黑色战旗升起。五千黑骑静静列阵,目光如冰。
他们身佩秦剑,手持军弩。
咻咻咻——
箭雨如暴雨倾泻,从高处倾落。两千余人中,当场倒下一半以上。残军惊慌四散。
黑骑缓缓拔出佩剑,策马从高处冲下,追杀逃兵。
没有呐喊,山谷中只回荡着哭喊与哀嚎。
不多时,一名虎骑提着布袋走到执夫身旁。
执夫低头看着袋中刚放入的人头,神情毫无波澜。
这只是第一个。
那一日,他三千虎骑全军覆没,皆是燕人所为。今日踏入燕地,他要三千将帅头颅。
若寻不到,便取他们亲人之命,取他们子孙之血来填。
他执夫此番入燕,只为杀戮而来,不为活人所生。
没有人能替他原谅燕国,那个和匈奴有勾结的国家。
嘴上说的都是忠义礼信,做的却是畜生都不如的事。
执夫翻身上马,五千虎骑紧随其后。每个人手里都拎着一颗血淋淋的头颅。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