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猎狮虎,宰狼熊,你说是普通书生? > 第四百四十八章 砸人饭碗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各行各业留下发芽成长的故事,步步攀高,岁岁开花。

    有人扛上法锤,涉身风波,用自己的公正去为天下点亮最远的黑夜。

    也有人,成了精打细算的税务官,为帝国的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财政支持。

    还有人,成了学识渊博的老师,把知识的火种,传遍了穷山恶水。

    更有一些人,成了勇猛无畏的将领,为帝国开疆拓土,守卫着边疆的安宁。

    他们,被后人统一称为,“开元一代”。

    他们用自己的一生,实践了毕业典礼上的誓言。

    也共同铸就了,大晋神武朝,那长达三百年的,辉煌盛世。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此时此刻的刘启,在送走了一批毕业生后,并没有停下改革的脚步。

    解决了人才问题,他把目光,投向了下一个,也是最关键的领域。

    那就是,军事。

    一个国家,想要真正强大,光有钱,有文化,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有一支,能保卫自己利益的,强大的军队。

    大晋的军队,虽然在之前的战争里,打出了很强的战斗力。

    但刘启心里清楚,这支军队,本质上,还是一支封建军队。

    它的强大,太依赖神机营和龙骧军这两支装备了未来科技的特殊部队。

    一旦没了这两支部队,其他的普通军队,战斗力立马就要打个对折。

    而且,军队的指挥体系,问题也很大。

    兵跟着将,将跟着帅。

    士兵只知道自己的顶头上司是谁,却不知道皇帝是谁。

    这种私兵化的现象,和平年代,也许还能压得住。

    可一旦天下有变,就很容易出现将领带着兵不听指挥的情况。

    这是任何一个想把权力抓在手里的君主,都绝对不能容忍的。

    所以,一场针对整个军事体系的,从上到下,彻底的改革,必须马上进行。

    刘启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建立全新的兵役制度。

    他废掉了之前那种世世代代当兵的军户制,改成了全民义务兵役制。

    规定,凡是大晋年满十八岁的健康男人,都有义务,去当两年兵。

    这两年里,他们要接受最严格的军事训练,学习最先进的军事理论。

    两年期满,他们可以选择退伍回家,也可以选择继续留在军队,当职业军人。

    这个制度的好处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给国家培养出大量的,有基本军事能力的预备役。

    一旦打起仗来,国家可以在极短的时间里,拉起一支几百万,而且训练有素的大军。

    这,就是后世所谓的,总体战的基础。

    而为了保证这支军队绝对忠诚,刘启又推出了第二个,也是更重要的措施。

    那就是,军政分离,军令分离。

    他设立了国防部,作为全国最高的军事行政机构,负责军队的后勤、装备、人事这些行政事务。

    国防部长,由文官来当,直接向皇帝负责。

    同时,他又设立了总参谋部,作为全国最高的军事指挥机构,负责制定作战计划,指挥全国的军队。

    总参谋长,由最厉害的将领来当,同样直接向皇帝负责。

    国防部和总参谋部,谁也不管谁,还互相监督互相制衡。

    一个管着钱袋子,一个管着枪杆子。

    一个负责养兵,一个负责用兵。

    这么一来,就从根子上,断了将领拥兵自重的可能。

    所有的军队,都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的军队。

    而皇帝,则通过死死地抓住国防部和总参谋部这两个最重要的部门。

    成了这支军队,唯一的,也是最高的主人。

    这套在后世看起来,已经很成熟的军事指挥体系。

    在这个时代,简直是石破天惊。

    它带来的冲击,甚至比之前的教育改革还要大。

    因为它动的,是那些手握兵权的,骄兵悍将们的,核心利益。

    赵括和苏勋,这两个刘启最信任,也是军方地位最高的将领。

    在知道了这个改革方案后,一时间就来找刘启,表达了他们的担心。

    “陛下,您这么搞,恐怕会引起军中动荡啊。”

    赵括的脸上,全是忧虑。

    “自古以来,兵将都是一体的,像胳膊指挥手指一样才能打胜仗。”

    “现在您要把带兵的和管钱的分开,还要在上面放个文官来管我们。”

    “这让底下的将士们怎么想,他们会不会觉得,您这是不信任他们。”

    “万一军心不稳,那后果可就严重了。”

    苏勋虽然没说话,但那紧锁的眉头,也说明了他的态度。

    作为军人,他们天生就对文官插手军队的事,有一种排斥和警惕。

    在他们看来,打仗,是他们这些专业人士的事。

    让一群什么都不懂的文官来指手画脚,那不是胡闹吗。

    刘启看着自己这两个最得力的手下,一点也没生气。

    他知道,他们的担心,是为了国家好,也是这个时代所有将领的普遍想法。

    想改变他们脑子里根深蒂固的观念,光靠嘴说是没用的。

    必须让他们,亲眼看看,这套新体系,到底有多厉害。

    “朕知道你们在担心什么。”

    刘启平静地开口。

    “但朕想告诉你们,时代,变了。”

    “未来的战争,不再是争一城一地的得失,也不是靠一两个猛将,就能解决问题的。”

    “它将是一场,牵扯到国家方方面面的,总体战。”

    “比的,是国家的动员能力,是后勤的保障能力,是情报的分析能力,是科技的研发能力。”

    “是一整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全面对抗。”

    “在这样的战争里,一个优秀的后勤部长,他的作用,甚至比一个军团司令还要重要。”

    “一个厉害的情报分析师,他的一句话,甚至能决定一场战役的胜负。”

    “朕现在要做的,就是建立一套,能适应未来战争的,全新的军事体系。”

    “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

    “管后勤的,就去搞后勤,负责指挥的,就去搞指挥,搞研发的就去搞研发。”

    “大家各司其职,紧密配合,形成一个高效运转的战争机器。”

    “只有这样,我们大晋的军队,才能永远不败。”

    “至于你们担心的,文官插手军队的问题。”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