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惨了,那老登是我爷爷秦始皇? > 第41章 扶苏进宫见皇帝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长公子府。

    经过一日的消化,扶苏才对儿子的看法有些明悟,不禁喜从中来,高兴之余便在府中走动。

    父皇不让他上朝,朝堂政事他几乎没有过问了,却也显得轻松,不过这不是他想要的,他是长子,为父皇分忧是他份内事,即使父皇疏远他,他却不会就此沉沦。

    不知不觉到了寝殿,却见姚氏正对着一物梳妆,时不时摩挲几下,甚是爱惜。

    他很久没有见过夫人有如此心情了,便凑近一看,竟发现那物可清晰地将他照进其中,甚是新奇。

    “这是何物?”扶苏问姚氏,姚氏笑了笑说,“镜子,子婴鼓捣出来的。”

    “镜子?”扶苏仔细端详,竟发现美不可言,啧啧称奇,“闺中美物也。”

    “自然,咱们儿子鼓捣出来的东西何时令人失望过。”姚氏沾沾自喜,又是摩挲着镜子,就似是禁脔一般。

    扶苏妒忌了,一把夺过镜子道:“此物赠与儿媳,可否?”

    他依旧惦记着右丞相的孙女,当然,好物还是要用在正确地方,夫人虽喜欢,却比不上讨个儿媳来得重要。

    姚氏也算善解人意,回眸笑道:“自你上次见了右丞相孙女后就念念不忘,一直想让她成为咱们的儿媳妇,也罢,此物甚好,赠与嫣然也好。”

    右丞相孙女叫冯嫣然。

    “那就多谢夫人了,寻个时间咱们去拜访右丞相。”

    “甚好!”

    姚氏应允。

    二人很久没有在一起好好说话了,便相挽来到案几旁坐下来。

    闲着没事,扶苏顺手从怀中摸出竹简,上面写着‘戒子书’。

    这是儿子写的,他越读越觉得有理,越读越觉得字字珠玑,句句说到心坎里去。

    且文意通明,可谓大家之作。

    读之爱不释手,弃之又恐丢失,遂深藏怀中,闲暇之余必品鉴一番,可惜许久无人来拜访了,无人能分享他的自豪。

    这是儿子大作,他虽不及,却是倍感自豪。

    “你在看什么呢?”

    姚氏见扶苏捧着竹简看得津津有味,轻声问。

    “自然是子婴之大作,对了,你快来看看,儿子有长进了,能写出如此大作,实乃天人之姿,我等皆小看他了。”

    扶苏欢喜地说着,姚氏凑过头去看,见上面写着‘诫子书’三个大字,摇头笑道:“你给子婴骗了,这不是他写的。”

    “哦!”扶苏不解,问,“是吗?我明明看到是他写的。”

    “我能骗你吗?他亲口说是父皇写给你的,他只不过借花献佛罢了。”

    “父皇写给我的?”扶苏一愣。

    “自然!你不会看命名吗?诫子书,父对子的告诫,能是子婴写的吗?”

    扶苏点头。

    既然是诫子,自然是父写给子的,这么说来他真被子婴骗了,亏他还将之夸成天人。

    “可,父皇不是讨厌我吗?为何要给我写诫子书?”他太了解父皇了,断然不会花费心思给他写如此至理之句。

    “自然是想你改变,他表面上讨厌你,实质上不一定,他心里还是有你的。”姚氏也不知道为何父皇要写诫子书,但从内容来看,句句都是教导之言,实乃用心良苦,不难看出父皇的苦心。

    或许他对扶苏还未失望,之所以疏远实在是恨铁不成钢罢了。

    扶苏陷入沉思。

    子婴说父皇是个孤独的人,之所以孤独,是因为他有期望。

    “父皇依旧对我有期望?”扶苏突然想到什么,猛地站了起来,“父皇还没有放弃我。”

    猛然想到诫子书里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父皇这是告诫他不要太浮躁,三思而后行,才能明志,才能致远。

    对,自己的确浮躁了,因政见不合就和父皇吵起来,因自己固执而偏见父皇太自私,现在想想,父皇真的自私吗?

    明明是自己没有三思而后行,太浮躁了,而不顾及父皇的感受。

    子婴说得对,父皇太孤独了,需要人体谅、关怀,而他却一点都做不到,此刻,父皇一点都不介怀,还给自己写诫子书。

    父皇并没有远离他。

    “你想通了就好,父子间嘛!多说说话,就没事了,对了,子婴送回茶叶,让你献给父皇,你就借这个机会缓和关系吧!”

    姚氏指了指放于一片的茶叶。

    “还有镜子,你也一并带去献给父皇吧!”姚氏指了指扶苏手中的镜子。

    “这不是要送给嫣然的吗?”扶苏不懂姚氏的意思。

    姚氏解释:“以沙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镜子献给父皇最适合不过的了,至于嫣然吗?再让子婴想办法就可。”

    “以沙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扶苏念着这话,甚是震惊,连忙问,“此话何人所作?妙,妙也。”

    他不认为是姚氏所作。

    姚氏笑道:“自然是子婴,送来镜子之时所作。”

    “子婴?”扶苏念叨着,喜色甚浓。

    很快,扶苏没有过问茶叶是什么,一番整理后,便带着茶叶和镜子进章台宫求见父皇去了。

    此刻,章台宫,皇帝同样为城外的流民而烦恼,扶苏能查到的,他当然也能查到,而且还比较详尽。

    粮食紧缺,饿殍顿生,余孽作乱,流民围城,每一样都令他头痛。

    这段时间皇城卫士都在抓流民,可流民的人数就是不减,反而增加,这样下去总不是办法。

    “陛下,何不全都杀了,一了百了。”蒙毅就在身旁,他提议。

    旁边还有李斯和冯去疾。

    “不可!”冯去疾反对,“民乃国之根本,杀之只会引起民愤,且流民之所以为流民,实乃生存所迫,罪不至于死。”

    “如果全是民还好说,却不知其中混有多少六国余孽,如视之任之,在他们唆使下,只会让民情激愤,后患无穷。”

    蒙毅说出自己的看法。

    嬴政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眸光斜睨李斯,问:“左丞相可有解决之法?”

    “臣暂无可行之法。”在没有十足把握之时,李斯不会贸贸然说出自己的想法。

    “那便按蒙毅所说,全杀之。”嬴政可没有这些耐心,流民已持续二月有余,始终没有消退的迹象,恐是余孽作祟成分比较多。

    他不会因民而影响全局,犯禁者皆杀。

    “陛下不可,正值南征之际,不可枉生杀念。”冯去疾虽圆滑,却也非无情之辈,在苍生面前,他还是有些作为的。

    这时李斯说话了,拱手道:“陛下,右丞相所言极是,此事臣认为应集思广益,或许有回环余地。”

    几人就这样讨论着,始终无法做到意见统一,这时,侍人来报,说扶苏在宫门前求见。

    侍人还悄悄地凑上来,递过来一提篮。

    “陛下,这是长公子献上的......茶叶,他希望能见陛下一面。”

    “茶叶?”嬴政来劲了,命旁边伺候着的赵高接过提篮,赵高打开,茶叶露了出来,

    这茶叶正是他喝习惯的炒茶。

    “扶苏献的?不应该是子婴吗?”嬴政神色瞬间冷漠。

    侍人回应:“长公子并没有说是皇孙献上的。”

    嬴政不语,心中却是明了,看来子婴为了缓和他和逆子的关系,特意让逆子送来了。

    “茶叶收下,让那逆子滚吧!”

    在烦恼之际,他实在不想见到逆子。

    侍人没有退下去,很快又说,“陛下,长公子还说感谢陛下的诫子书。”

    “诫子书?朕什么时候写了诫子书?算了,让逆子进来吧!”

    他倒想问问逆子哪来的诫子书。

    他从未写过什么书给逆子。

    “诺!”侍人出去了,很快便将扶苏领了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