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 > 02: 私人订制(改)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送走陈良。

    王盛转身找出了他这几天写的搞钱计划草案。

    他的搞钱动力,除了以牙还牙,为自己和父母拿回丢掉的脸面外,还有一点原因是,王盛不想摆烂。

    人活一世,总要留下点什么。

    原本,王盛是打算找父母、亲朋好友爆金币,来凑集搞钱计划所需的启动资金。

    听陈良说厂里鼓励职工子女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谋生路后,王盛立马改变了主意,得找厂里爆金币。

    北影厂再落魄,也是国营电影制片厂龙头,就算爆不出来几十万,也能爆出几万块吧。

    王盛翻看着手中的草案,默默思索着,该找哪位厂领导爆金币。

    思来想去,他决定去找那位姓韩的厂长。

    ……

    夕阳西下,给北影厂生活区杂乱建筑的屋顶镶上了一道黯淡的金边。

    王盛站在一栋相对崭新的单元楼楼下,目光扫过那些封闭的阳台和铝合金窗户。

    这里与他家所在的筒子楼仿佛是两个世界,安静、整洁,弥漫着一种令人不易接近的秩序感。

    根据他这些天从父母和邻居闲聊中拼凑的信息,北影厂厂长韩三坪就住在这栋单元楼的某个房子里。

    王盛手里捏着一个略显简陋的文件夹,里面是他花了几天时间,结合前世经历和当下现实鼓捣出来的“搞钱草案”。

    他深吸了一口傍晚微凉的空气,压下脑中因伤口尚未完全愈合而产生的轻微眩晕感,耐心地等待着,同时在心里复习着已经排练了一整个白天的话术。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下班的人流逐渐归来。

    终于,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路口,正是韩三坪。

    他穿着灰色的夹克,手里提着公文包,脸上带着一丝疲惫,正低头想着事情,朝单元门走来。

    王盛看准时机,快步迎了上去。

    “韩厂长。”

    韩三坪闻声抬头,看到挡在身前的年轻人,以及他头上那圈显眼的白色网套,眉头下意识地皱了一下。

    他对这个年轻人有点印象,上次带头闹事、被保卫科“处理”得头破血流的,似乎就是他。

    “你是?”韩三坪停下脚步,平稳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谨慎。

    “厂长您好,我叫王盛,运输车间王保国的儿子,也是刚从北电摄影培训班结业的学员。”

    面对这位未来执掌中国电影行业改革的大人物,王盛不卑不亢地自我介绍,同时刻意微微偏头,让对方更清楚地看到自己头上的伤。

    韩三坪的目光在王盛的伤处停留了一秒,语气缓和了些:“王盛……我知道你。伤好些了?”

    “明天拆线,谢谢厂长关心。”

    王盛抓住话头,立刻接上:“厂长,我这次来找您,不是为了上次的事闹。我是想跟您汇报一下,关于怎么发挥我们这些职工子弟的‘主观能动性’,我有点具体的想法,希望能耽误您几分钟时间。”

    韩三坪有些意外。

    他上午刚在会上提出要职工子弟自谋出路,晚上就有人堵在家门口说要汇报想法,而且还是刚闹过事的刺头。

    这让从小到大都是刺头的韩三坪产生了一丝兴趣。

    “哦?什么想法?”他看了看手表:“我给你十分钟。”

    王盛心中一喜,语气却依然平静道:“厂长,在这里说不太方便,涉及到可能需要厂里支持的部分,也怕隔墙有耳。您看……”

    韩三坪打量了一下王盛,见他眼神清明,态度认真,不像又要闹事的样子,略一沉吟,点了点头:“跟我上来吧。”

    走进韩三坪的家,王盛迅速扫了一眼。

    房间布置简单而整洁,沙发、茶几、书柜,充满生活气息却又透着一种干部家庭特有的规整。

    韩三坪让王盛在沙发坐下,自己倒了杯水,坐在对面:“说吧,什么项目草案?”

    王盛打开文件夹,利索的将几页手写的文稿递了过去,道:“厂长,我的想法是,搞一个真正高端、甚至奢侈的私人订制婚庆电影服务,专门服务于帝都先富起来的那批人、以及外企高管、归国华侨,还有咱们圈里那些功成名就的大导演、大明星。”

    “婚庆电影?”

    韩三坪接过稿纸,这个较为新鲜的名词让他稍微提起了点兴趣。

    “对,绝不是市面上那种三四百块、跟拍流水账似的婚庆录像。”

    王盛身体前倾,语气变得热切起来:“咱们北影厂是什么地方?中国电影的老大哥!咱们有最专业的摄影师,虽然我们只是培训班出来的,但论技术,比婚庆公司那些野路子强多了;咱们有最专业的设备,虽然可能老了点,但拍出来的画质、效果,绝不是普通VHS摄像机可比的;咱们还有导演、编剧、化妆、服装、道具……这一整套资源!

    我知道厂里现在困难,很多资源闲置着,但只要稍微整合一下,哪怕只是动用一些老型号的Betacam SP摄像机、灯光、甚至偶尔能蹭一下的剪辑台、录音棚,就是屠杀婚庆行业的核武器!”

    韩三坪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着膝盖,示意他继续。

    王盛受到鼓励,详细解释道:“我打算搞三个档次的服务。最低一档叫‘金禧典藏’,定价9999元。这个档次面向家境优渥,追求体面和品质的新人。提供双机位Betacam SP拍摄,全程专业灯光辅助,确保画质远超家用VHS。由我们培训班技术最好的学员掌镜。

    后期精剪制作60分钟成片,采用我们厂专业的线性编辑设备进行调色、配乐,片头、片尾配有特效字幕和新人姓名Logo。成品是高质量的专业录像带,配以精装礼盒包装。主打‘专业’和‘尊贵’。”

    “第二档,名为‘铂金映像’,定价19999元。这个档次,开始强调‘电影感’和‘私人叙事’。除了包含第一档所有服务,我们会增加一名‘婚礼导演’,提前与新人沟通,挖掘他们的爱情故事,设计专属的拍摄脚本和叙事线。婚礼当天,不仅是记录,更是‘执导’,会安排一些简单的剧情重现或艺术摆拍。

    设备上会使用厂里闲置的16mm胶片摄影机或高端数码摄像机,搭配更复杂的灯光组和简易轨道,营造真正的电影光影和运动镜头。

    后期制作升级,片头可能采用胶片质感特效,配乐可以考虑请厂里录音车间的人帮忙做简单原创或精选版权音乐。成品除了录像带,还会制作成数量有限的激光影碟,适合在家庭影院播放。主打‘定制’和‘电影叙事’。”

    “最高档……”

    王盛深吸一口气,掷地有声道:“我将其称之为‘私人订制’系列,视情况定价,上不封顶,根据客户需求定制。

    厂长,这个档次,咱们主要服务的就是金字塔尖的那一小撮人。我们要告诉他们,您的婚礼,就是一部独家上映的爱情电影。”

    “服务包括,成立专属项目组,配备资深摄影指导,可以请厂里退休的老摄影师出山担任顾问,也能为厂里分担一部分养老压力。

    设备方面,我设想的是,全程使用电影胶片摄影机进行主视角拍摄,搭配完整的灯光组、录音组。配备专属的‘婚礼电影导演’,进行深度婚前访谈,撰写详细分镜头脚本,婚礼当天犹如一个微型剧组在运作。

    新人甚至可以选择模仿某部经典电影的风格,如《罗马假日》、《人鬼情未了》。

    后期在厂里的剪辑机房完成,进行精剪和调色。音乐方面,可以邀请中央音乐学院的学生或老师创作专属主题旋律,或在厂里录音棚进行现场乐器录制。

    化妆、服装提供专业建议甚至定制服务,可联动厂里服装、化妆部门资源。成片将是一部长达90分钟以上的‘婚礼爱情电影’,输出到最高质量的Betacam SP母带,并制作成极具收藏价值的仿电影拷贝箱包装,内附电影海报、场记板纪念品、所有原始镜头素材存档等服务。

    我们卖的不是录像,而是一件独一无二的艺术品,更是值得家族传承的‘独家记忆’。”

    王盛说完,目光灼灼地看着韩三坪。

    韩三坪脸上的轻慢之色早已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思索。

    他手指轻轻敲击着那份草案,上面不仅有服务细节,还有王盛粗略估算的成本、利润分析以及市场可行性推测。

    “想法很大胆,甚至有点……疯狂。”韩三坪缓缓开口:“9999元、19999元,相当于普通工人一年,甚至两年的工资。你觉得真会有人为此买单?”

    “厂长……”

    王盛肯定地回答道:“现在外面做生意发财的人很多,一场婚宴摆几十桌茅台中华的比比皆是。

    对他们来说,钱不是问题,问题是能不能买到独一无二、能彰显身份和品味的东西。

    我们提供的,正是这种超越普通婚庆、能让他们在社交圈里极度有面子的‘奢侈品’。

    北影厂的背景和专业度,是我们取信于他们最硬的招牌,即使我们不公开宣传,但圈内人自然能打听到我们的设备和人员来自哪里。”

    韩三坪身体后仰,审视着王盛:“所以,你是想借北影厂的招牌?我告诉你,北影厂再落魄,也是国家级的电影制片厂,还没到要靠做婚庆录像来谋生的地步。这个招牌,不能轻易借给你们胡闹。”

    “厂长,不是借招牌,是整合资源,互利共赢。”王盛纠正道:“我们不需要对外说这是北影厂办的,但我们可以是‘由拥有制片厂专业背景的团队打造’,也可以是‘由拥有东方好莱坞专业背景的团队打造’。

    我们只是租用厂里闲置的设备和场地,并支付租金,盘活资产。

    我们如果成功,就能解决就业,创造效益,厂里脸上也有光;即使失败,也是我们几个年轻人的胡闹,与厂里无关。

    我们要借的,是实实在在的专业设备、技术底蕴和一点点人脉渠道,而不是那块金字招牌本身。”

    他跟着提出具体需求:“厂长,我们需要一间位于北影厂的闲置办公室或库房作为基地,客户一来,看到我们在北影厂办公,也能相信我们的实力。

    设备方面,我们希望以优惠的价格租用两套Betacam SP摄像机、灯光、脚架,如果真有人买更高档次的服务,也希望厂里能酌情把16mm或35mm摄影机借给我们,可按次付费。

    另外,我们还需要十万块的启动资金,用于前期营销、材料成本、交通和应急开支,可以算借款,签协议付利息。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希望厂里能帮忙牵线,让下属的北影录音录像公司广告部门,利用他们的渠道,帮我们在帝都本地电视台的特定频道,比如文艺频道、生活频道的非黄金但收视不错的时段,以我们能承受的最低成本,投放一段时间的广告,宣传我们这个‘高端私人订制婚庆电影服务’。”

    韩三坪再次陷入沉默,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边缘。

    他脑海中进行着激烈的权衡。

    王盛搞的这个项目不是“小打小闹”,而是具有极高的操作可能,利润空间极大。

    如果成功,不仅能解决一批人就业,甚至可能成为厂里一个意想不到的利润增长点,或者至少是一个很好的现金流入补充。

    另外,将厂里沉睡的设备按次、按项目租用出去,收取较高的租金,比单纯闲置或低价整体出租更划算,也更能体现资源价值。

    王盛也聪明,强调不直接使用厂名,降低了厂里的声誉风险。项目的高端定位也使得它不那么“掉价”,甚至某种程度上是在展示北影厂的技术实力,对内对外都可以宣传是“资源活化利用的创新”。

    更重要的是,这可以看作是一个极度市场化的试点,探索在计划体制外,如何将电影专业技术转化为商业价值,符合改革大方向。

    最后,这个项目也有安抚作用,给带头闹事的北影厂子弟一个极具挑战但也有巨大回报的机会,成功则皆大欢喜,失败也能让其无话可说,有助于稳定家属情绪,安抚人心。

    思考良久,韩三坪抬起头,目光深沉地看着王盛:“想法有点意思,值得一试。但是,条件要变一变。”

    “办公室可以免租金支持你们一间,设备,Betacam SP摄像机和基础灯光可以租给你们一套,按市场折旧价算租金。但是,16mm或35mm胶片摄影机,绝对不行!那不是你们现在能碰的,损耗和胶片成本你们承担不起。

    除非将来某个‘私人订制’客户确定下单并预付足够款项,那时可以特批,由厂里老师傅操作,你们跟班学习,租金和损耗另计,这是底线!”

    “启动资金,十万太多,风险不可控。最多五万,算厂里借给你们这个‘项目组’的,但是需要你父母,以及至少另外两个正式职工家属联合担保,签借款合同,约定还款期限和利息。”

    “广告的事,我可以让北影录像公司的人给你们个见面机会,你们自己去谈价格,看能不能争取到一个内部折扣价。厂里不会为你们支付任何广告费用。”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韩三坪语气极其严肃:“所有对外宣传,严禁出现‘北影厂主办、承办’等字样。只能模糊地提‘核心团队源自专业电影制作机构’或类似说法。如果被我发现你们打擦边球,滥用厂名,项目立刻终止,设备收回,借款立即追回!明白吗?”

    王盛心中快速盘算。

    最核心的高端设备使用被严格限制,启动资金减半,广告支持降到最低。

    条件苛刻了许多,但基础框架还在,办公地点、基础设备、一笔启动资金、一个接触广告投放渠道的机会都拿到了。

    “明白!厂长,这些条件我们接受!”

    王盛继续道:“我们一定严格遵守规定,用好这笔钱和设备,尽快做出成绩给您看!”

    “嗯,先把伤养利索。然后,让你父亲和担保人,带着详细的预算和计划书,来找我签协议。”韩三坪站起身,送客的意思很明显。

    “厂长,那我先回去了。”

    王盛恭敬地告辞离开。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