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江湖八珍楼(美食) > 2 第002章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002章冬瓜老豆腐红烧肉

    虽然只是十文钱的“山珍海味”,但既然答应过人家,就不能随便对付。

    山珍海味的定义在小孩子这里虽然不用太较真,但食材至少要新鲜的,手艺也要货真价实,才能做出珍馐佳肴的味道。

    云乔告诉她,家里就阿娘和自己,王苏墨心中有数了,做两个人的饭菜。

    云乔是小丫头的名字。

    云乔的阿娘在绣坊做绣活儿,靠着做绣工的银钱糊口。

    阿娘一生病,就接不了绣坊的活儿。

    母女两人又没有旁的营生,云乔这几日都偷偷帮着孙爷爷家处理松蕈攒些铜板。

    然后悄悄塞到阿娘的钱匣子里,没让阿娘知道。

    云乔一路走,一路高兴同她说着自己的光辉事迹。

    手里的树枝也没闲着。

    一路走,一路拿着树枝跳上跳下比划,说是趴在酒楼窗下听说书先生说的,长生君子剑,一剑入青云。

    哪里的说书先生都爱说青云山庄这段,小孩子都爱听。

    苏墨想起遇见云乔的时候,她就是拿那枚树枝轻轻点了点她肩膀,现听现学。

    日头将近晌午,不知道集市里的菜还新不新鲜。

    “卖包子咯~”

    “卖包子咯~”

    刚到集市,先听到包子摊的叫卖声,云乔自觉有些走不动路了。

    “他们家的鲜肉包子好好吃的~”小丫头一面说着,一面咽了口口水,“阿娘不喜欢吃包子,云乔喜欢吃。”

    王苏墨看了看价钱——十文钱刚好可以买三个包子。

    应该正好是云乔这么大孩子一中午的饭量。

    王苏墨蹲下看她,认真问道,“云乔,你是不是还没吃午饭?这十文钱是你阿娘给你午饭钱,让你自己来买包子吃的?嗯?”

    云乔虽然没回答,但看向王苏墨时眼睛里满是崇拜和惊讶。

    就差把你怎么知道刻在额头上了。

    王苏墨也差不多捋清前因后果了。

    云乔的阿娘生病了,但不肯喝药,云乔很担心。

    阿娘顾不上照顾她,就给了她十文钱,让她自己去买最喜欢的包子当午饭吃。

    但云乔没舍得花,在大街上徘徊了很久,后来遇到她。

    听说她是厨子,又想买松蕈,再加上刚好认识孙爷爷,所以想用这省下来的十文钱让她给阿娘做一顿“山珍海味”。

    云乔眨了眨眼睛,小声又古灵精怪,“阿娘特别怕苦,她不喜欢吃药;但是阿娘她贪吃啊,如果能给她做一顿好吃的,她肯定很开心。”

    没有任何一句比这句“阿娘她贪吃”听起来更悦耳动人。

    王苏墨忽然明白了这十文钱的贵重。

    “要不,我请你吃个包子?”她提议。

    云乔摇头,认真道,“不用了,阿娘说过的,说好了十文钱就应该是十文钱。如果想吃包子,我明天可以自己攒呀~”

    王苏墨忍不住笑,“有道理。”

    云乔也跟着笑起来。

    正好摊主看到云乔,欢喜招呼,“云乔,你不吃包子了?”

    云乔大大方方应道,“今天先不吃了,明天再吃!”

    “行~香喷喷的肉包子,明天等你来。”摊主应该也很喜欢云乔。

    大概很少人会不喜欢云乔这样的孩子。

    平安镇集市逛一圈,肉菜价格都还算公道。

    富道人家烹饪佳肴会用的羊肉多少都要去到一百五十文到两百文一斤,十文买不了指甲盖那么大。

    普通老板姓多以猪肉为肉食,但好一些的猪肉也要去到八十到一百文一斤,次一些的猪肉怎么也要五十文。

    十文钱,确实不够买的。

    王苏墨一面逛着,心里一面思忖,然后问了声,“家里有猪膏吗?”

    糖和盐家家户户应当都有,就算凑巧没了,也好借。

    但猪膏不一定。

    猪膏大都是家中自己用板油熬制的,是家中必备。

    麻是麻烦些,却要比作坊里买来的菜籽油和芝麻油实惠很多,借起来却不是那么方便。

    这道菜要用猪膏来做才香。

    “有的。”云乔应声,“家里有猪膏的。”

    云乔对家里的物什一清二楚。

    王苏墨放下心来,省了猪膏的钱,还可以添道汤。

    “老翁,这冬瓜怎么卖的?”王苏墨终于在集市角落里见到了卖冬瓜的老农。

    但切开的冬瓜是没了,只在一旁看到一整个。

    老农朴实,“姑娘,三文一斤。”

    “老翁,我能只买三文钱的冬瓜吗?”王苏墨询问。

    云乔跟着点头。

    一共只有十文钱,买多了就不能买别的了。是要精打细算的。

    老农皱了皱眉头,神情略有为难,抬头看了看天色,晌午一过,这大半日就算差不多过去了。

    一般过了晌午,还没切开的冬瓜都不会再切了,当天卖不完,第二日就不新鲜,卖不出去了。

    尤其还是在七月里。

    老农似想起什么,从菜摊下翻出一小块切好的,“姑娘,您要是不嫌弃,这块儿本是想留到今晚家中吃的,如果姑娘要,这块就算给姑娘三文钱。”

    王苏墨看了看成色,切下来的时间倒也不长。而且这块儿肯定不止三文钱的重量,是老翁给了实惠。

    “那多谢了。”王苏墨接过,付了三枚铜钱。

    “我们还有七文钱。”云乔心里算着。

    “要五文钱的老豆腐。”王苏墨又在另一个摊位付了五个铜板,买了八两左右的老豆腐。

    余下的两文钱,买了一枚鸡蛋,捎带要了少许棕榈绳。

    云乔的家离集市不远,云乔已经兴奋了一路,“这些就能做出山珍海味?”

    王苏墨不扫她兴致,“能。”

    王苏墨这么笃定,云乔一整个期待住,一路蹦蹦跳跳,脸上的笑容藏不住。

    屋中没有上锁,云乔的阿娘躺在病床上,不方便下床,都是留门给云乔自己进出的。

    云乔回屋中看娘亲的时候,王苏墨先去厨房简单看看。

    普通人家不似酒楼,没有单独的臂褠,她也不习惯用。

    普通人家会用旧衣裳做腰巾,烧菜的时候将腰巾系于腰间防止油污。

    云乔叮叮咚咚跑回来的时候,王苏墨已经系好腰带,生上火,正烧着水。

    “同你阿娘说了?”王苏墨一面洗菜,一面问。

    云乔欢喜凑近,“说了,阿娘说,让我千万别给你添乱~”

    添乱?

    “就是不许偷吃!”云乔自己说完都忍不住哈哈笑起来。

    这边的菜沥干备用,苏墨擦干手,准备动工了。

    云乔的诉求是“山珍海味”、“有肉味”,还喜欢吃肉包子,是馋肉香了。

    这道冬瓜老豆腐红烧肉,也就是素红烧肉,就刚刚好。

    既有红烧肉酱汁烘托出来的浓郁香气,入口还有近似肥瘦相间的口感,既不会让病榻上的人觉得油腻,也能解馋。

    关键是要足够的精细和刀工,才能做到以假乱真。

    这些对她来说不难!

    冬瓜洗净,熟练的刀工将每一块冬瓜都切至用作红烧肉的五花肉大小。

    一盘色泽与香味俱全的红烧肉,首先从形状上就要求大小相近,才能让人在看到的第一眼就垂涎欲滴。

    在顶级大师傅的刀工下,甚至每一坨红烧肉看起来都像完全复刻的。

    王苏墨每一次落刀都如同行云流水,轻快,不需要思考和丈量的时间,仿佛她的眼睛和手就是尺,但切出来的每一块冬瓜都规整而有序得排列在砧板上。

    刀柄稍作角度调整,又将每一块切块上的青皮部分均匀切下。

    青皮和冬瓜肉分开,冬瓜的清甜味儿顿时溢了出来。

    云乔都在一旁都能闻到。

    虽然看不懂她在做什么,但觉得她认真专注的模样,像极了上次在东街酒楼厨房她偷偷看到的大师傅,甚至,还要更熟练。

    云乔还没顾得上看过来,王苏墨再利落得将冬瓜肉一切为二,灶头上也坐上的铁铛。又趁着铁铛烧热的功夫,洗手开始处理豆腐。

    豆腐切块同冬瓜块一样大小,放砧板一旁备用,砧板上混合了冬瓜清甜味和豆腐的香气。

    豆腐切好,灶头上的铁铛也烧热。

    舀了猪膏放入,猪膏一点点在铁铛中烧热,油香渐渐弥漫了整个厨房中。

    王苏墨用筷子将青皮一片片放入铁铛的油温里浸炸,青皮一点点在油香中慢慢呈现金黄色,再利落地将每一块浸炸得刚刚好泛金黄色肉皮色的青皮夹出,放在盘中备用。

    “哇~”云乔忍不住赞叹。

    锅里浸炸过东西的油香味,让馋丫头云乔暗暗咽了口口水。

    云乔不敢眨眼。

    只见苏墨将之前切好的冬瓜肉和老豆腐一层交替着一层,依次叠放,两层鲜嫩的冬瓜肉中间夹上一层质地绵密的老豆腐,最后,再将方才在油锅里浸炸至金黄色的青皮铺上。

    大小竟然严丝合缝!

    即便偶尔有一块不是那么严丝合缝,但多出来的部分,用精妙的刀工切下,很快,砧板上就整整齐齐得放好了□□坨极有品相的“红烧肉块”。

    云乔忽然认出,激动道,“这是红烧肉!”

    虽然颜色不同,但是形状就是这样的!!

    前年年关,历城来的李大善人在荷香楼摆酒席宴请宾客,她当时趴在酒楼窗户那里往里看,李大善人看见到了她,让她说了些吉利的话,然后赏了她一块红烧肉。

    她高兴坏了!

    没舍得吃完,自己只吃了一半,给阿娘留了一半。

    可那红烧肉入口的滋味和口感,她到现在都还记得!

    云乔馋得快要流口水了。

    可这只是冬瓜和老豆腐呀!

    云乔期待的目光中,王苏墨取下刚才已经剪好备用的棕榈绳,像绑红烧肉一样,将这一整块“红烧肉块”绑上,并在顶端系好,确保在稍后炖煮的时候不会散架,也更美观。

    “更像了!”云乔激动。

    一团□□好棕榈绳的红烧肉坨就这么整齐摆放在砧板上,光是看着都让人觉得期待。

    这么这么多的红烧肉……

    云乔眼睛里藏不住欣喜,又不争气得眼眶微微红了。

    阿娘肯定会很开心!

    云乔眼巴巴看向王苏墨,而王苏墨正专注得盯着铁铛,刚才浸炸过的油倒出来一半,留了一半,等守着火候刚好的时候往里加饴糖。

    饴糖容易糊,下锅后要快速翻炒至气泡。

    饴糖的甜蜜香味同油香融合交织时,将一旁烧好备用的开水下入锅中,滋啦啦的声响,伴随甜蜜的香气迅速在整个厨房扩散。

    云乔深吸一口气,说不出的满足。

    王苏墨熟练得将糖油汁倒出备用,又将刚才剩下的另一半油重新倒入铁铛中,但这次下的调料是姜片,山楂片,桂皮还有云乔认不出的调料。

    这些调料大都不是家里的,家里有姜片,但山楂片和桂皮,还有她认不出的调料都是苏墨的。

    这次下锅的调料相比之前糖油汁翻炒出来的香味层次更为丰富,王苏墨闻到香气与火候到位,再加水烧开,倒入寻常的豆酱汁和豉汁,以及适量盐。

    这些酱料下锅的比例和先后顺序烂熟于心,根本不需要要特意回忆,就分毫不差得落在汤汁里。

    保险期间,苏墨用筷子轻轻沾了沾,尝了尝,确认味道符合她要求,才将之前整齐摆放在砧板上的“红烧肉坨”依次放入铁铛中,整个过程都很小心,怕特制的“红烧肉”形状被破坏,形象美观。

    等这锅“红烧肉”都均匀得放置于铁铛的汤汁中,再把之前的炒香的饴糖酱汁一并倒入锅中,行云流水。

    滋滋的炖煮声中,饴糖和香料调好的酱汁一点点渗入冬瓜和豆腐里。

    冬瓜肉的滑嫩,豆腐肉的紧实,一层夹着一层的口滋味同肥瘦相间的红烧肉,上面一层浸炸至金黄色的青皮刚好填补了红烧肉顶部肉皮的口感。

    随着汤汁一点点收紧,香气和精华都尽数浸入“红烧肉”里。

    火候差不多了,苏墨用筷子夹了一块出来,“尝尝味道?”

    云乔已经看呆,正惊讶得合不拢嘴,

    苏墨忽然让她尝尝味道,她才回神,然后下意识咽了咽口水。

    一会儿看看红烧肉,一会儿看看苏墨,终于一口将那坨“红烧肉”咬了下去。

    那种肥瘦相间,酱汁浓郁,却甜而不腻,又混着淡淡清香的口感,让云乔第一口嚼下去就忍不住诧异又惊喜得看向苏墨。

    不用说话,光是眼神和激动的表情就能昭告天下!

    云乔没舍得那么快吞下去,伸手捂住嘴角,好像怕这口红烧肉会一不小心从嘴巴里掉出来就可惜了!

    王苏墨把剩下的盛出装盘,然后交给她,“端去给你阿娘吧,我再做个白菜豆腐鸡蛋汤来。”

    云乔只管听着,愣愣点头。

    脑子里已经不转个了,苏墨让做什么就做什么。

    盘子装的哪里是什么冬瓜和豆腐,分明就是一盘好香的红烧肉!

    好香好香好香!

    云乔再次激动,恨不得马上端到阿娘年前,苏墨叮嘱了声,“小心别摔了。”

    云乔小鸡啄米似的点头。

    苏墨刷锅,洗菜,准备白菜豆腐鸡蛋汤配刚才的冬瓜老豆腐红烧肉。

    这个很快,灶头和锅都是热的,几乎不用什么时间。

    等云乔欢喜跑来,说阿娘好开心,让我来请苏墨姐姐一起去吃。

    苏墨正好将汤盛出来,不多不少,刚好一盆,然后重新嘱咐云乔小心端过去。

    她吃过午饭了,不和她们一起了,正好厨房里有些热,她在苑子里消消暑先。

    云乔听话。

    “去吧,别洒了。”

    打发走云乔,苏墨简单收拾好厨房,再取下腰巾重新挂回原来的位置。

    刚才过来厨房的一路,她也看见苑子里和堂屋都落了灰。

    家里只有她们母女两人相依为命,云乔的阿娘又病了些时候,云乔还小,照顾娘亲这些力所能及的事能做,但苑子和角落里蟏蛸云乔够不上。

    王苏墨莫名想起娘亲还在的时候。

    她那时也和云乔一样大小……

    都是很早之前的事了。

    苏墨默默拿起扫帚和鸡毛掸子,做一些简单的清扫。

    苑子不大,母女两日子过得清贫,路上的时候,云乔告诉过她,阿娘在做绣娘的活儿,阿娘一生病,就接不了绣坊的活儿了。

    但人总是会病倒的。

    秀活儿停下来就没有收入。

    家中应该也没太多积蓄,所以不敢去看大夫抓药,想自己试着熬一熬。

    普通人家,大多时候没有太多选择。

    但云乔的教养却比很多孩子都好,云乔的阿娘将她富养在了品性上……

    老取总说她喜欢看热闹。

    但看热闹有时候和做菜是一样的,世间百味,你看的热闹,有时候是别人生活的常态。

    苏墨简单清扫完,这回时刚好听到屋中碗筷放下声音。

    云乔阿娘刚嘱咐她去请人来,苏墨放下扫帚自己入了屋里。

    云乔娘亲撑手起身,朝她福了福,然后温婉笑了笑,吩咐了云乔声,“先去把碗洗了。”

    云乔馋猫似得再舔了舔嘴,然后听话收拾桌子,还朝苏墨开心得眨了眨眼睛。

    “今日,多谢王姑娘了。”看得出云乔娘亲神色不那么好,却很开心。

    “举手之劳而已,还病着,不做虚礼了。”王苏墨扶她坐下,自己也坐下。

    屋里的窗户敞开着,刚好能看到苑子里。

    王苏墨忽然反应过来,她刚才在苑子里上上下下应该是被看得一清二楚。

    譬如,她跳起来扫蟏蛸时,里面的蜘蛛掉下来。

    她先是吓一大跳,转身就跑,然后忽然反应过来,她这么大个人呢!

    然后折回去找蜘蛛算账的时候,蜘蛛已经没影了。

    她拄着扫帚吐了一口浊气,“下次别让我看到你!”

    王苏墨:“……”

    “饭菜还合口味吗?”王苏墨赶紧转移话题。

    云乔娘亲温和笑道,“王姑娘的厨艺,应当不是普通人。”

    云乔娘亲不曾有疑,王苏墨也默认。

    云乔娘亲温和道,“看王姑娘的装束打扮,以方便为主,应当是旅人。”

    王苏墨总觉得云乔娘亲身上有股莫名的温婉和亲和,让人觉得亲近。

    八珍楼行走江湖,见过的多是江湖侠客,快意恩仇,云乔娘亲让她想起了自己过世的阿娘。

    王苏墨温声,“您眼力真好,这一趟从西至东,由南往北,想沿路去寻几味特殊的香料。正好路过平安镇这里,想给长辈买些松蕈做顿饭菜吃,只是不好过夜。云乔答应带我去买松蕈,说让我给您做一顿山珍海味做交换。”

    童言无忌,两人听得都笑起来。

    云乔娘温柔问起,“那寻到了吗?”

    王苏墨一面点头,一面翻开随身的兜子,认真道,“嗯,这是八角,找了好多地方才找到,很罕见,这味调料烹饪有股特别香味,刚才的菜也放了。”

    “我看看。”云乔娘亲也凑过来看……

    和云乔娘亲的聊天很愉快,时间也过得很快。

    虽然只是一场旅途中,陌生人的偶遇,却给彼此都带去了一丝温和与暖意。

    临末,云乔娘亲感慨,“其实,我是想多谢王姑娘的用心。是用的这一盘冬瓜豆腐红烧肉,而不是过多的馈赠,滋长她受人之惠心安理得的念头。”

    王苏墨目光微微滞了滞,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云乔的教养会这么好……

    “云乔说您没去看大夫,没什么大碍吧。”王苏墨担心。

    云乔娘笑着摇了摇头,“劳烦关心,不是什么大毛病,就是前一阵积劳成疾。看过大夫了,说多休息几日就好。但云乔从小与我相依为命,免不了担心。”

    “那就好。”王苏墨放心了。

    “王姑娘,今天真的谢谢你。其实这一阵病倒,一直觉得有些力不从心,担心云乔还小……”

    王苏墨看了看厨房里忙碌的小小身影,再看向云乔娘亲,安慰道,“不怕小,很快就长大了,还是你的小棉袄。”

    王苏墨继续,“我家老爷子总说,人生嘛,总归有顺利与不顺利的时候,过了就好了。”

    云乔娘亲看了看她,欣慰点头。

    *

    松蕈买好,云乔送她到巷子口,舍不得她走。

    苏墨摸摸她的头,认真道,“我这趟要去搜集很多很厉害的香料,等马车调头,再回来找你。”

    云乔眼眶红红,却听话点头。

    “回去吧,出来这么久,你娘亲该着急了。”苏墨指尖戳了戳她的树枝,“长生君子剑,一剑入青云~”

    云乔又噗嗤一声笑开。

    ……

    从巷子里出来,王苏墨还在想云乔母女二人。

    她也没想到本来只是来平安镇给老取买果脯,居然遇到上这么一段小插曲。

    不过看着手中上等成色的松蕈,大概是别处买不到的好颜色,又认识了云乔母女,忽然觉得看热闹果然还是有看热闹好处的!

    至少,今晚老取不仅有果脯吃,还有新鲜的松蕈。

    用松蕈做什么好呢?

    思绪间,没多留意,险些同迎面走来的人撞上。

    “姑娘可是八珍楼的东家?”

    王苏墨悠悠抬首,只见对方一身青色劲装,手带护臂,脚蹬快靴朝她拱手作揖。

    巧了,“一剑入青云”的青云山庄来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