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你......就没点什么想头?”
时长空夹起一块油炸的金黄的小馒头不客气的塞进他嘴里。
“想你个头,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
程昱咬住小馒头嚼吧嚼吧,含糊的吐槽了一句:“切,出息......”
宫宴过后,江暖就算是在京城彻底站稳了脚跟。
她的公主府如今已经换好了牌匾,还是她皇帝爹亲自题的字“宸曦公主府。”
弟弟江彦的伯爵府,地契也已经到了手里名为“承恩伯府。”
虽然江彦身上已经有了爵位禄米和禄产。
但小少年仍然如同从前一样,埋头苦读。
他深知这爵位是因为姐姐的关系才得来的,并非他自己的努力。
想要获得他人的尊重,就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考上来才行,因而读书更加用功。
耿大儒在看眼里,喜在心里。如此不骄不躁,这个小弟子来日必成大器。
江彦不太会打理庄子,也没太多时间管理庶务,索性把庄子托付给了姐姐江暖。
这正中江暖下怀。
因为宫里太无聊了,与其待在宫里,她更喜欢往宫外跑。
自由的灵魂江暖暖。就是这么的不受拘束。
好巧不巧,姐弟两个的庄子竟然是紧挨着着的。
此时两个庄子都种着麦子,麦子已经结了穗,泛了黄,即将收割。
江暖扯了一穗拿在手里,放在手心里搓了搓,搓出里头的麦粒放在嘴里尝了尝。
非常本源的麦香味。
庄头看见江暖的动作,十分惊讶,似乎没想到她一个金尊玉贵的公主竟然也会手搓麦子。
不过回头一想,她都跑到这庄子里来了,手搓个麦子似乎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了。
江暖沿着麦地边缘,一边走一边仔细的询问庄头。
“老伯,这麦子通常在几月播种,几月收获,一年几熟?”
庄头老汉回道:“每年的秋冬播种,次年五月收获。就比如现在,马上就要收麦了。
我们这地方的气候比不得南边,天冷的早,暖得晚,所以一年只得一熟。”
“那剩下的时间呢,地都空着吗?”
庄头长叹了口气:“多数时候都空着。顶多种些生长期短的夏粟或是一些菜。”
“这麦子抗病和耐旱的能力如何?亩产多少?”
“一般来说头年烧了桔杆就能烧死大半的虫子和虫卵。
到冬天再下上几场雪把地盖严实了,次年麦子一般不怎么生病。
也耐旱,但太旱也是不行的。
亩产的话,良地大概二百来斤,次地就更少了。”
(各朝代的重量单位不一,为了方便宝子们看文,统一为现代重量单位。)
江暖又询问了一些其他的问题,最后赏了庄头五两银子,让他回去了。
离开庄子后,江暖的眉头一直拧得紧紧的。
这个时代的粮食产量实在太低了。南方的水稻如今有了白泽给的高产种,已经有了改变的希望。
但北方地区怎么办?
她问怀里的白泽:“小泽泽,你这还有别的高产粮种吗?
比如产高的小麦种,或是玉米,红薯土豆什么的,随便一样都行,我不挑的。”
白泽差点跳起来:“没有没有。本大人只是一只宝宝神兽,又不是许愿池里的王八。
江暖暖你不要太过分了。”
江暖连忙抚它:“没有就没有嘛,你那么激动做什么,我又没逼着你要,真是的。”
“哼!”话虽如此,白泽垂下去的眼珠子却是咕噜噜的转了好几圈......
不过江暖并没有就此放弃。
白泽那里没有,她就把目光盯上了满大街乱窜的胡商们。
这些人都是通过丝绸之路从遥远的西方来到大景的,没准儿就携带了什么优良的好种子。
因此,一连好几天江暖天天往胡商们扎堆的兴安坊跑。
还真从胡商们手里买到了两样大景所没有的作物种子。
一样是胡萝卜,一样是菠菜种。
她把这两样东西宝贝似的收进了空间里,只等将来回了永州府好种进地里。
兴安坊跑完了,江暖就跑到了西城的平民区,一家一家的逛种子店。
只可惜除了常见的一些粮食蔬菜种子,她想要的诸如玉米之类的高产粮种那是一样也没找到。
这让她很有些失望。
江暖记得,在她前世的那个世界。
玉米马铃薯和红薯等农作物,都是16世纪左右,经菲国传入中国的。
大景国的海上贸易也挺发达的,或许可以让她的皇帝爹派人试着往南洋那边寻找一下。
于是就当江暖打算去找她爹联络感情的时候。
她爹先派身边的总管大太监刘公公来传召她了。
皇帝一见她便瞪了她一眼:“坏丫头,你这几天都干嘛去了,天天早出晚归的。
我这个做父皇的想见你一面都难。”
江暖笑眯眯的搂过他爹一只胳膊撒娇:“父皇,我这不是出宫去有正事嘛?”
“什么正事?说来听听!”
“我前几天去巡庄子了......”
她把在庄子里的所见所闻同明光帝说了:“父皇,麦子的产量总归还是太低了些。
而且一年只有一熟,一年中几乎有一半时间都浪费了,实在可惜。
女儿想着,若是能找到合适的粮种,在北地实现两年三熟,怎么着也比一年一熟要强。
我这些天跑兴安坊还有西城,就是找种子去了。
可惜,除了胡商带来的两种新奇的蔬菜种子外,其他我想要的高产粮种是一样也没能找到。”
说着,她的声音里很有些失落。
明光帝敏锐的听到了个词:“高产粮种,有多高产?”
明光帝突然想起,去年秋天吕喻那厮就给他上过密折,说是冯乘县的江暖种出了亩产七百多斤的水稻。
他让太子去信给吕喻,叮嘱他务必要密切注意这些高产粮种的去向。
今年春耕过后,吕喻又上过一次折子,说那批种子已经顺利的播种了下去。
如今,女儿就在跟前,自己何不亲自问问她。
想到这儿,明光帝立即开口了:“暖暖,去年吕喻上书给朕。
说你种出一种亩产达七百多斤的高产稻子是吗?”
“的确有这么回事?”江暖随后惊讶的抬头:“哎——吕大人动作这么快的吗,这就告诉您了。”
明光帝失笑:“怎么着,你还打算瞒着朕不成?”
江暖嘿嘿一笑:“那倒没有。只不过我去年总共才得了二十三斤谷种,还不成气候。
我自己也怕有个闪失,没想到他倒是胆子肥先给您上折子了。”
“那么今年呢?”
“我上京之前正要开始插秧。如果顺利的话,可插种三亩多大田。
等这三亩多稻子收了,我打算全留作种子,这样明年就能分两季大规模种植了。
只要再过上一两年,那么整个冯乘县甚至是永州府就都能种上这种高产水稻。
如果事情顺利,那么推广到整个南方也不过是五年内的事情。”
明光帝龙颜大悦,哈哈大笑:“暖暖真乃朕的福星也。”
明光帝仿佛已经看到无数的粮食和丰盈的国库正在向他招手了。
他随后又问:“你刚刚说你想要的高产粮种......莫非除了高产水稻还有别的良种不成?”
“当然啦。女儿曾在一本奇书上看过到,在遥远的大洋彼岸就有亩产超过千斤的高产粮种。
一种是玉米,熟透后剥去外皮呈现出漂亮的金黄色,耐旱,不挑地易种植。
亩产最低也有七八百斤,高的可达八九百甚至上千斤。
一种是土豆,这种植物的根块长在地下,呈圆形或椭圆形,也是十分容易种植的。
亩产达两三千斤,个别照顾的好的,三四千斤一亩也不是没有。
可当主食也可作菜,很美味。
但这种作物储存期没有玉米长,收获后需要放在阴凉黑暗的地窖里储存。
发芽或是变成青色后,有一定的毒素。
肠胃不好或抵抗力不好的人,不建议食用,容易中毒。
第三种叫红薯。
跟土豆一样,也是长在地下的根块作物,产量比土豆还要高,可达三四千,甚至四五千斤。
无论是平原还是山地丘陵等到处都可栽种。
一会我把这些作物一一画下来。
您发下告示,让出海的商船在南洋与西洋人贸易的时候多留意一下。
当然若是能派出专门的人手去寻找那就更好了。”
这样惊天的大事,由不得明光帝不重视。
当场拍板:“找,必须去找,朕派专门的人手去找。”
别人的话或许可以不信,但宝贝女儿的话,明光帝深信不疑。
包括上次,女儿就能通过她安置的一批流民,推测出平、渡两州遭遇旱灾,可能会出现大规模蝗灾。
并通过吕喻及时把这个消息以及治煌之法传递了上来。
他派去平、渡两州查访此事的钦差半个月前传回消息,果然如暖暖所料。
那枯竭了湖泊河沟里,随便挖开一块泥土,底下都是蝗虫卵。
难以想象,若是让它们孵化出来,这将是何等的大灾难。
那钦差当时就吓出了一身冷汗,直呼老天保佑。
现在治煌一事已经在有条不紊的展开了。
明光帝现在越发觉得,与女儿多多交流是件好事。
他家暖暖虽然长在乡下,但眼光和见识真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了的。
以后再碰到难解之事,或许可以直接来问问女儿的意见。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