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陌上风吹不识君 > 第19章 寒路染疾慈母心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秋风卷走最后一片枯叶时,冬寒已顺着墙缝钻进柴房。

    我裹紧打满补丁的夹袄缩在书案前,指尖冻得发僵,砚台里的墨汁结着薄冰,写不了几行字就得呵气暖手。

    粮价虽稍见回落,过冬的储备却依旧空匮,娘将瓦罐里最后一点糙米仔细压实,盖盖子时轻声嘱咐:“省着些吃,总能撑到开春。”

    家里的日子重又跌回困顿,甚至比粮荒时更显煎熬。

    北风穿窗而过,漏风的窗棂呜呜咽咽如泣如诉,娘找了破旧草席糊窗,寒风却仍能从缝隙里钻进来,夜里睡觉总得蜷成一团取暖。

    我那件棉袄早已絮薄如纸,娘便捡来碎布头拼缝成棉坎肩,针脚密密匝匝如星子缀布,却终究挡不住刺骨寒意。

    屋顶茅草薄得透光,雨雪来时漏得厉害,娘踩着摇晃的木梯上房加固,脚下一滑险些摔落,惊得我心口骤停,攥着梯脚的手心全是冷汗。

    村里的日子同样凄惶,张婶的腿伤未愈,天寒后疼得整夜**,家里却连半副草药都买不起;王伯的豆腐摊早已歇业,听说带着家人往城里乞讨去了;李奶奶的孙子胳膊落了残疾,天冷后伤口反复发炎,祖孙俩守着空荡荡的土屋,连口热汤都喝不上。

    往日邻里互助的热乎气荡然无存,人人都在寒风中挣扎,路上偶遇也只是红着眼圈叹口气,连句宽心话都显得苍白无力。

    娘为凑我的炭火钱和书本费,跑遍了相熟人家。主家本就拮据,先前赊欠的缝补工钱尚未结清,提及借钱更是面露难色,推三阻四只说再等等。

    娘回来时眼圈通红,却强笑着宽慰我:“没事,总会有办法的。”

    我望着她冻裂的指尖,知道她已求遍了所有能求的人,连巷口卖菜阿婆都借了两文钱——那可是人家一天的营生所得。

    冬至那日,寒风裹挟着雪籽呼啸而至,娘彻夜未眠。

    天蒙蒙亮时,她揣着布包出门,归来时脸色苍白如纸,眼神慌张,手里却多了半袋粗粮和几尺粗布。

    “娘,这钱……”我望着她冻紫的嘴唇,心里隐隐发慌。

    娘避开我的目光,将布包往炕上一放:“别问了,先做棉衣,书也得接着读。”

    直到深夜被门外吵闹惊醒,我才知晓娘竟去黑市借了利滚利的高利贷。

    放贷人凶神恶煞地拍着门板,骂骂咧咧要牵走家里唯一的耕牛抵债。

    娘死死抵着门,声音带泪却不肯示弱:“再宽限几日,我一定还!”

    我躲在里屋捂嘴哽咽,泪水无声滑落——原来她夜里偷偷浆洗衣物,手上那些渗血的裂口,都是为了偿还这笔阎王债。

    雪越下越大,瓦子巷的屋顶皆染素白。

    娘的咳嗽日渐沉重,却始终不肯就医,只说熬熬便过去了。我偷偷拿出先生给的银钱想让她抓药,却被她狠狠瞪了一眼:“这钱是让你读书的!娘没事!”她将银子塞回我怀里,掌心的粗茧磨得我心口发疼。

    书堂的炭火明明灭灭,我裹着娘缝的坎肩,望着摊开的书卷却一字难进。

    窗外大雪纷飞,仿佛要掩埋世间所有苦难。

    我知道娘借的不仅是钱,更是用性命换我读书的机会,可这高利贷如毒蛇缠身,不知何时便会将我们拖入深渊。

    寒风从窗缝钻入,烛火摇摇欲坠,恰似这寒冬里苦苦支撑的日子,前路茫茫不知能挨到何时。

    腊八的雪下得格外紧,鹅毛雪片打在脸上生疼。

    我裹着棉坎肩往书院赶,刚出村口便觉头晕目眩,脚步虚浮如踩棉花,眼前雪地渐渐化作一片模糊的白。

    寒风灌领口,冻得人骨头缝都疼,身上却烫得惊人,额头热得能煎鸡蛋。

    “臣儿?你咋了?”恍惚中听见呼唤,是背着柴火的张大叔。

    我想开口却说不出话,一头栽倒在雪地里,失去意识前,只觉有人将我背上身,粗粝手掌拍着我脸颊:“撑住!叔送你去医馆!”

    再次醒来时,已躺在医馆硬板床上,盖着厚棉被仍觉寒冷刺骨。

    娘趴在床边,眼肿如核桃,见我睁眼猛地起身,声音沙哑得厉害:“臣儿,你醒了!感觉咋样?”她伸手探我额头,指尖冰凉触到滚烫皮肤,眼泪簌簌落下。

    “大夫说你风寒入体引发高热,再晚点就危险了,弄不好会烧坏脑子。”娘边抹泪边说,“多亏张大叔冒雪背你来,不然……娘真不敢想。”她絮絮叨叨说着,我才知张大叔送我就医后,又跑回村报信,娘扔下针线活疯了似的往城里赶,鞋都跑掉了一只。

    医馆药味呛人,大夫诊脉后摇头:“得用好药退烧静养,不能再受寒。只是这药钱……”娘连忙接话:“大夫尽管开,钱我一定有!”她说话时腰杆挺直,我却见她往怀里塞东西时指节发白。

    为给我抓药,娘翻遍了家。她先跑回村,将下蛋老母鸡卖给邻居;又回柴房,翻出爹生前最宝贝的旧铜壶——娘平时都舍不得碰的物件;最后解开衣襟,取出藏在棉袄里的木钗——那是她好不容易赎回的,上面划痕仍清晰可见。

    她攥着这些物件,在城里跑了好几家当铺。老母鸡换了十文钱,旧铜壶只给五文,檀香木钗最值钱,可掌柜趁火打劫只给半价。娘红着眼争执,却被赶了出来:“不赎就滚,这年月谁要这些破烂!”她没办法,只能咬着牙递出木钗,换得的碎银子刚好够抓三副退烧药。

    我躺在病床上,听着娘与药童讨价还价,心口如针扎般疼。

    那老母鸡每日下蛋,娘全攒着给我补身;那铜壶是爹的念想,娘擦拭时总说能看见爹的影子;那檀香木钗更是她的命根子,说要留着给我将来娶媳妇。

    可如今为我治病,她把家里最后一点值钱物件都典当了。

    张大叔来看我,拎着一小袋糙米说是村里凑的:“让你娘熬粥补身子。别担心,等你好利索,叔去山上给你打只野兔。”他拍我肩膀,粗糙手掌带着暖意,如冬日暖阳。

    娘守在床边煎药,药汁咕嘟冒泡,香气混着药味弥漫。她不时往灶里添柴,火光映着憔悴面容,鬓角白发又添了些。

    我望着她忙碌背影,突然觉得高热头痛远不及心口的疼。想让她别再操劳,想说不读书了,话到嘴边却被娘温柔目光堵了回去。

    “等你病好咱们就回家,”娘端来药汤,舀起一勺吹凉了喂我,“大夫说要好好养着,书可以晚点读,身子骨不能垮。”她眼神满是疼惜,我知道即便家徒四壁,她也绝不会让我放弃读书路。

    药很苦,我却忍着没皱眉。

    药汤滑过喉咙暖入腹,望着窗外渐停的雪,心里暗暗发誓:病好后定要好好读书,让娘过上好日子,再不让她为钱发愁,再不让她寒风中为我奔波。

    这场病让我遭罪,却更让我懂得娘的爱——如寒冬炉火,即便燃尽自己,也要温暖我的路。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