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红尘九转:仙姝的时空证道 > 第三十七章、墨尘的借鉴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云芷掀起的改革风暴,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其涟漪远不止于明面上的粮草、田亩与新军。她那套冰冷、高效、极度理性化的管理哲学和具体方法,正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渗透并改造着小镇体系的每一个角落。而其中受影响最深、学习最快、应用最悄无声息的,莫过于一直冷眼旁观、心思深沉的墨尘。

    墨尘手握两大权柄:对内监察法纪,对外谍报探查。这两个系统本就强调隐秘、效率与控制,与云芷的理念存在天然的契合点。起初,他对云芷那套看似繁琐的“标准化”、“流程化”嗤之以鼻,认为谋略与律法更需要灵活和权变,而非死板的条条框框。

    然而,随着云芷一项项措施落地生根,并展现出惊人的成效——账目清晰了、库房有序了、新军成型了、甚至连田赋都大幅增加了——墨尘那实用主义的内核开始发挥作用。

    他不再简单地忌惮或排斥,而是开始以一种极其隐蔽的方式,观察、分析、并尝试借鉴云芷的手段。

    他的谍报系统最先感受到变化。

    以往,外围探子传回的信息五花八门,真伪难辨,全凭探子个人能力和口述,记录也杂乱无章。墨尘虽能凭经验判断,但效率低下,且易遗漏关键信息。

    现在,他模仿云芷的“标准化表格”,设计了一种加密的“情报摘要单”。要求探子必须按固定格式填写:时间、地点、人物(数量)、事件、情报来源可靠性评估、后续跟进建议。虽然探子们叫苦不迭,但反馈回来的信息顿时变得条理清晰,便于快速归档、交叉比对和优先级排序。情报分析的效率大大提升。

    他还借鉴了云芷的“流程化管理”,规定了不同等级情报的传递路径、响应时限和负责人,避免了重要情报被积压或误处理。甚至引入了简单的“绩效考核”,对提供高质量、高价值情报的探子给予额外奖励,对敷衍了事者则进行惩戒,激发了探子的积极性。

    在对内监察方面,变化更为显著。

    以往执行法纪,多依赖墨尘的个人权威和下属的“心领神会”,弹性较大,也容易产生冤屈或纵容。

    如今,墨尘开始尝试制定更细化的“行为准则”和“量刑参考”。虽然远达不到云芷那种极致的数据化,但至少将常见的违纪行为(如巡逻脱岗、贪污粮饷、散布谣言等)进行了分类,并规定了相应的惩罚范围,减少了随意性。

    他要求所有监察人员,处理事件必须填写“案件记录单”,写明事由、证据、涉及人员、处理依据及结果,并归档备查。这使得监察过程变得更加透明和有迹可循,在一定程度上也约束了监察人员自身的权力,减少了徇私舞弊的空间。

    他甚至模仿云芷的“交叉复核”机制,要求重要案件需由两名以上的监察人员独立调查,结果相互印证后方可定案。

    这些变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墨尘在暗中一点点地推行,遇到阻力便稍作调整,但方向始终明确——汲取云芷方法中的精华,提升自己所辖系统的效率和可控性。

    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谍报系统传递来的信息更快、更准、更有条理,让他对周边动向的把握更加清晰。

    监察系统的公信力(至少在程序上)有所提升,冤案减少,惩处更加令人信服,内部的纪律性为之一肃。

    墨尘坐在自己的书房里,看着案头上摆放整齐的情报摘要和案件记录,再对比以前那杂乱无章的卷宗,心中涌起一种奇异的感受。

    那是一种混合着欣赏、叹服与更深忌惮的复杂情绪。

    欣赏于云芷那套方**强大的普适性和有效性,即便套用在谍报和法纪这种看似更需要“艺术”而非“技术”的领域,依然能产生奇效。

    叹服于对方对“秩序”和“效率”理解的深度,几乎到了洞悉万物运行规律的地步。

    但忌惮也因此更深——一个能将如此冰冷理性的思维应用于各个领域的人,其内心究竟是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和其中的人?她最终的目标,真的只是辅佐苏源建立秩序吗?

    这种学习借鉴,并非简单的模仿,更是一种无声的认可和较量。墨尘潜意识里,不愿自己的领域被云芷的光芒完全覆盖,他要通过吸收对方的优点,来巩固和提升自己的价值与地位。

    这是一种极其实用主义的选择:无论来自何方,只要有用,便拿来我用。

    这一日,他罕见地主动找云芷讨论一个问题——关于流民中可能混入细作的甄别流程。他拿出了自己设计的初步筛查表格和流程,请教云芷是否有优化空间。

    云芷接过,快速浏览了一遍,眼中闪过一丝极细微的讶异。她立刻看出,这表格和流程的设计思路,明显带有她风格的烙印,虽然略显青涩,但核心逻辑是对的。

    她没有点破,只是拿起炭笔,冷静地指出了几处可以量化标准、减少主观判断的地方,并建议增加几个交叉验证的环节。

    墨尘认真听着,心中那份复杂的感受愈发强烈。

    最终,他收起修改后的方案,对着云芷,极其郑重地拱手道:“多谢先生指点。”

    这一声“先生”,比以往多了几分真诚的意味。

    这并非出于情感上的亲近,而是基于能力上的认可和实用主义的尊重。

    云芷微微颔首,算是回应。对她而言,这只是一次寻常的技术交流。系统优化是永无止境的,无论这个系统是属于她,还是属于墨尘。

    两人之间,形成了一种微妙而奇特的关系:

    既是潜在的竞争者,又是无声的学习者与被学习者;

    彼此忌惮,却又在共同推动着整个体系向着更高效、更冷酷、也更强大的方向演进。

    墨尘的成长与借鉴,让云芷的“秩序”理念,以另一种方式,在这片土地上更深地扎下了根。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