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让你当书童,你成大夏文圣 > 第一卷 第21章 神童诗《劝学》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夫子说完坐下,可卢璘依旧站在原地,身形笔直,纹丝不动。

    夫子微眯的眼中闪过疑惑。

    只见卢璘对着夫子,再次深深地躬下身子。

    “夫子。”

    “方才所言,乃学生个人浅见。”

    “其实,关于为何读书,学生还有另一套说法。”

    卢璘顿了顿,斟酌了片刻。

    “一套……更偏功利的说法。”

    功利。

    一个六岁稚童懂什么叫功利?夫子更加疑惑了。

    他没有催促,只是静静地看着卢璘,等着他的下文。

    卢璘的目光,缓缓扫过堂下那些或懵懂,或茫然的稚嫩脸庞。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最后一句落下,整个学堂,陷入了一种死寂。

    针落可闻。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主位之上,夫子反复咀嚼着这最后一句诗,眼神越发明亮。

    “此诗何名?”

    “为何老夫从未听过?”

    卢璘神色平静,不卑不亢地回答。

    “回夫子,此诗名为《劝学》。”

    “《劝学》……”

    老夫子喃喃自语,眼中精光暴涨。

    “好一个《劝学》!”

    “你从何处所闻?”

    原来夫子并非寻常的乡野宿儒,他名曰沈春芳,曾官拜大夏礼部侍郎的朝堂重臣。

    因朝堂倾轧,党争酷烈,受挚友所托,才隐于这清河县柳家,名为教书育人,实为暂避风头,静待时局之变。

    身为曾经的礼部高官,沈春芳比任何人都清楚一首开蒙经典的价值。

    眼前这首《劝学》,虽文位品级不高,堪堪只到“出县”级别。

    可它对蒙童的教化效果,却是其他更高品级的诗作难以相比的。

    尤其是那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简直就是一剂猛药,足以在任何一个孩童心中,种下一颗读书种子。

    面对夫子灼热的目光,卢璘只是微微垂首。

    “学生侥幸所得。”

    侥幸所得?

    沈春芳的眉头瞬间皱起,下意识地便生出怀疑。

    “六岁能作诗?”

    一个六岁的稚童,哪怕天资再高,也绝无可能作出这等直指人心的传世之作。

    可就在他心生怀疑的时候,眼角的余光,却瞥见了堂下那些孩童的异样。

    之前还昏昏欲睡,东倒西歪的孩童们,此刻一个个都坐得笔直。

    之前那个说读书是为了吃饭的孩童,此刻双拳紧握,满脸通红。

    那个嚷嚷着要娶小妾的小胖墩,眼神里有光。

    其他孩童也差不多,脸上褪去了茫然与不耐。

    眼神混杂着向往渴望。

    仿佛有一团火,在他们小小的胸膛里,被骤然点燃。

    沈春芳瞬间就反应过来了。

    没有才气都能影响环境,只有一种情况。

    那便是诗词的开创者,在第一次吟诵之时,即便不动用丝毫才气,其言语本身,便蕴含着天地至理,能够引动周遭环境,直入听者之心。

    这种共鸣,唯有原作者,方能做到。

    不是侥幸所得。

    是他……亲手所创。

    这个念头,在沈春芳的脑海中轰然炸响。

    他看着卢璘那张稚嫩的脸,心中掀起的惊骇,不亚于当初在朝堂之上,直面圣怒之时。

    前朝有神童七岁能咏鹅,便被誉为天纵之才。

    可今日,他亲眼见证了什么?

    一个六岁的稚童。

    自创了一首开蒙劝学之经典。

    .......

    卢璘当然知道,一首《劝学》抛出来,会掀起怎样的波澜。

    但他必须这么做。

    他无权无势,无根无萍,出身寒微,父母不是助力,能依靠的只有前世几千年的璀璨知识。

    柳家的善意,是建立在他神童的价值之上。

    这份价值,需要不断被证明,不断被强化。

    他现在唯一能依仗的,就是名声。

    名声,就是他最好的护身符。

    当他的名字与“神童”、“奇才”甚至是“妖孽”牢牢捆绑在一起时,他就不再是一个可以随意打骂、轻易舍弃的下人。

    这首《劝学》,就是他为自己这道护身符,镶上的又一道金边。

    学堂里的死寂,被夫子一声沙哑的咳嗽打破。

    沈春芳收回目光,重新坐回太师椅上。

    他整了整衣衫,拿起桌上的竹简,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继续。”

    声音恢复了往日的平淡。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夫子念一句。

    堂下的孩童们,便跟着念一句。

    只是这一次,截然不同。

    再没有了之前的有气无力,再没有了昏昏欲睡的敷衍。

    每一个孩子的腰杆都挺得笔直,双眼放光,声音虽然稚嫩,但专注程度和之前没法比。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这十个字,深深地印在了他们幼小的心灵里。

    读书,不再是父母的逼迫,不再是枯燥的折磨。

    而是一条通往高处的路,是一道能改变命运的光。

    堂下,一位约莫十岁的孩童,此刻正襟危坐,双目炯炯,嘴唇微动,将夫子念过的每一个字,都在心里反复默念。

    忽然,他眼神一亮,仿佛有一扇尘封的窗户,在他脑中豁然洞开。

    之前许多不明其意的字句,在这一刻,竟无师自通,瞬间了然。

    夫子敏锐地察觉到对方的变化。

    这是【早慧】?

    一丝若有若无的文气,自孩童身上若隐若现。

    沈春芳感受到了,这是文道规则降临了。

    “看来我还是低估了这首《劝学》的含金量.......”

    一篇拥有“劝学”之力的神童诗。

    能开启蒙童心智,加持【早慧】状态。

    其价值,已经不能用金银来衡量。

    这是足以改变一个家族,甚至一个国家未来的教化之基石。

    可就在这片浓郁的学习氛围中,却有一个人格格不入。

    少爷满眼都是小星星地看着卢璘。

    甚至悄悄地把自己的凳子往卢璘那边挪了挪,快要贴在一起。

    “卢璘,你太厉害了。”语气里满是崇拜。

    “连夫子都被你镇住了。”

    在少爷世界里,能让这个他最害怕的老夫子吃瘪,是比夏天制冰更了不起的壮举。

    他现在对卢璘,是彻彻底底的心悦诚服。

    卢璘微微侧目,看了眼没有丝毫触动,仍旧顽石一块的少爷。

    有点怀疑少爷是不是刚才没听进去。

    怎么满屋子人都得到了加持,专注力提升。

    到少爷这里就失效了?

    对夫子讲的课,依旧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这到底是天赋太好,好到已经不需要这种初级加持了?

    还是天赋太差,差到连特效,都带不动他?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