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穿越湘江是红军但是啥都不会啊 > 第126章 穴谋断 持久方略安江淮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126章 虎穴谋断 持久方略安江淮

    半塔集,139师临时师部所在,此刻气氛比任何时候都要凝重。油灯的光芒在人们紧绷的脸上跳跃,映照出或沉思、或焦灼、或决绝的神情。团级以上干部,包括王林、王光道、钟光邦、陈阿海、孔杰以及李云龙、丁伟、黄木生、周志明四位支队长,围坐在粗糙的木桌旁,桌上铺着那张已被反复摩挲、标注得密密麻麻的江淮地图。

    王林站在地图前,双手撑在桌沿,目光如炬,扫过在场每一张熟悉而坚毅的面孔:政委王光道、参谋长钟光邦、417旅旅长陈阿海、418旅旅长孔杰、炮兵团团长刘根胜、骑兵团团长沙马尔格、特战队长张红土、后勤部长林火旺,以及四位独当一面的战略支队长——来安李云龙、天长丁伟、盱眙黄木生、高邮周志明。这些与他从湘江血战中一路拼杀出来的老兄弟,此刻眉头都紧紧锁着,空气中弥漫着大战将至的压抑与一种被强敌盯上的紧迫感。

    “情况,大家都清楚了。”王林开口,声音沉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厉,“畑俊六恼羞成怒,把咱们的老冤家——第九师团这头饿狼给放出来了。秋山义允带着重建的第九师团主力,加上加强的装甲、炮兵和空中支援,从扬州扑过来,目标只有一个:把我们139师连根拔起,碾碎在江北这块地上。”

    他顿了顿,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上标注着第九师团进攻方向的位置:“兵力,超过两万五千人,装备精良,补给充足,且挟愤而来,求战心切,势头会很猛。而我们,明面上是一个师,实则能集中起来进行大规模野战的主力,加上直属队,不过一万三千能战之兵。硬碰硬,正中鬼子下怀。”

    李云龙第一个嚷起来,嗓门一如既往地洪亮:“师长,怕他个鸟!第九师团怎么了?当年在淞沪,咱们百十号人就敢掏他师团部,宰了吉住良辅!如今老子有一个支队千把号人,装备也不差,正想再会会这帮手下败将!他敢来,咱就敢打!依我看,就利用咱们这水网丘陵地形,层层设伏,节节阻击,把他拖疲、拖瘦,再找机会咬下他一大块肉来!”

    丁伟比较沉稳,接着话头分析道:“老李说的有道理,但不能蛮干。第九师团新补充了大量兵员,虽然战斗力可能不如淞沪时那批老鬼子,但复仇心切,轻敌冒进的可能性很大。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我建议,主动后撤,放弃一些边缘村镇,甚至暂时让出来安、天长县城,诱其深入。把他们漫长的补给线彻底暴露出来,然后集中我们的主力,寻找其一路或一部,利用地形优势,以绝对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黄木生刚从盱眙前线回来,身上还带着硝烟味,他补充道:“对,诱敌深入,迫其分兵!小鬼子骄横,一旦发现我们‘溃退’,肯定会分兵抢占城镇和交通线。咱们江淮水网密布,道路条件差,大部队离开主要公路就行动困难。我们可以组织地方民兵和群众,大规模破坏次要道路、桥梁,甚至在主要公路上挖陷坑、设路障,逼着鬼子离开坚固的装甲车辆掩护,把他们引入不利于其展开的稻田、河汊、丘陵地带。我的支队最近用冷枪冷炮和诡雷效果很好,可以把这套战术推广开来,专门伺候他们的后勤和侧翼小股部队,让他们每一步都走得流血!”

    周志明也点头赞同:“高邮那边水网更密,鬼子的重装备更难展开。我们可以把主力隐蔽起来,放他的先头部队过去,专打他的辎重队和后卫。就像黑松峪打山崎大队那样,集中优势兵力,敲掉他一路,打了就跑,绝不纠缠。”

    陈阿海和孔杰作为主力旅长,则更多从正面作战角度考虑。陈阿海道:“诱敌、分兵、破路,都是好办法。但最终要达成歼灭战,还需要一个相对坚固的支点来吸引和消耗敌人主力。我建议,选择一两个地形极其有利、易守难攻的要点,比如盱眙附近的山区或者高邮的复杂水荡区域,提前构筑隐蔽工事,部署部分主力顽强阻击,粘住鬼子一部,为其他部队调动、合围创造时间和条件。”

    孔杰接口:“炮兵要分散配置,提前测好各预设战场的数据,到时候才能及时提供火力支援。骑兵和特战队要发挥机动优势,不断袭扰,迟滞敌人其他方向的增援。”

    刘根胜、沙马尔格、张红土等人也纷纷发言,就炮火运用、骑兵突击、敌后破袭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林火旺则强调了物资储备和伤员安置的困难,要求各部队作战必须考虑后勤承受能力。

    参谋长钟光邦综合大家意见,在地图上画着箭头:“综合各位的意见,初步策略可以是:以少量部队节节抵抗,诱使第九师团主力向天长、来安方向深入;同时,各支队及地方武装全力破袭其后勤线,迟滞其行动;师主力隐蔽集结于盱眙以西、高邮以北的这片区域(手指点向一片丘陵水网地带),一旦日军出现孤军冒进之部队,立即以绝对优势兵力围歼之。首战目标,力求歼灭其一个完整步兵大队以上兵力。”

    政委王光道点头:“战术上,大家想的都很周全。政治动员和群众工作也要跟上,要告诉根据地的百姓,鬼子大军来了,但我们有准备,让大家不要恐慌,积极配合部队藏粮、转移、提供情报。”

    众人纷纷点头,讨论越发深入,各种战术细节和配合方案被提出来,炭窑里充满了临战前的热烈与激昂。

    然而,王林却一直沉默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目光深邃地落在跳跃的灯火上,仿佛要看穿那光芒之后的什么东西。

    良久,就在大家以为方案已定,只待师长拍板时,王林忽然长长地、沉重地叹了口气。

    这一声叹息,像一盆冷水,瞬间让窑洞内火热的气氛降温不少。所有人都停下讨论,目光聚焦到王林身上。

    王林抬起头,目光缓缓扫过每一位部下熟悉的脸庞,声音低沉而清晰:“同志们,大家说的都对,怎么打第九师团,战术上我们有很多办法,胜算也不小。我现在想的,不是怎么打赢这一仗。”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凝重:“我在想,我们打赢了之后,怎么办?”

    “打赢了……之后?”李云龙一愣,有些没反应过来,“打赢了当然是好事啊!缴枪缴炮,壮大咱们自己,还能鼓舞……”

    王林抬手打断了他,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打跑了第九师团,会不会引来更多的师团?日军华中派遣军会不会认为我们139师是心腹大患,必须除之而后快?届时,派来的可能就不止一个师团了。如果畑俊六调集第13师团、甚至从徐州前线抽调部队,汇合第九师团残部,数万大军压向我们这江北四县之地……”

    他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上那四个刚刚恢复些许生机的县城:“我们怎么办?我们139师随时可以转移,可以周旋,甚至可以再找机会咬他一口。但是,这里的百姓怎么办?我们刚刚帮他们建立起秩序,分了田地,藏了粮食,让他们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一旦这里变成日寇重兵反复清剿的战场,变成战争的漩涡!鬼子的政策,同志们的都经历过,那会是怎样的地狱景象?我们好不容易凝聚起来的民心,会不会瞬间崩散?我们这几个月的努力,会不会顷刻间化为乌有?”

    一连串的问题,如同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刚才还在热烈讨论战术的将领们,此刻都陷入了沉默。他们只想着如何消灭敌人,却险些忽略了他们为之战斗的根本——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民。

    炭窑里安静得只剩下油灯燃烧的噼啪声和人们粗重的呼吸声。

    王林的目光变得无比锐利:“我们打仗,不是为了逞一时之勇,不是为了获得多少缴获,甚至不仅仅是为了消灭多少鬼子。我们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园,保护我们的同胞!如果因为我们在这里和日军主力反复拉锯决战,反而给这片土地和百姓带来更深重的灾难,那我们这仗,打得还有什么意义?”

    他站起身,双手撑在桌面上,身体前倾,看着每一位干部:“所以,现在的难题,不是如何打,而是打了之后,如何保住我们根据地的元气,如何不让百姓为我们承担无法承受的代价!”

    众人神色凛然,纷纷点头。王光道沉声道:“师长考虑得深远!这才是根本问题。我们必须找到一个两全之策。”

    “那……师长,您的意思难道是……不打?撤?”陈阿海迟疑地问道,语气中充满了不甘。

    “不打?当然要打!”王林斩钉截铁地否定,“鬼子打上门了,岂有不打之理?不狠狠揍他一顿,打掉他的嚣张气焰,他更会得寸进尺,觉得我们好欺负!根据地一样保不住!”

    他目光再次变得锐利起来:“打,必须要打!而且要打好,要打疼他!但是,我们不能只图一时痛快,要把眼光放长远。我们抗战,不是打一两次战役就结束的,这是一场持久的战争。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要保存和发展我们的力量,保护和支持我们的人民,最终把鬼子赶出去!”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划过江北四县,又指向西面和北面更广阔的的区域:“所以,我的想法是:这一仗,我们要在根据地和第九师团打!要利用我们对地形的熟悉和群众的支援,争取在运动战中有效歼灭其一部,比如他一个联队,或者重创他一个旅团!要打出我们139师的威风,让鬼子知道,想啃下我们这块骨头,就得做好崩掉满嘴牙的准备!”

    “但是,”他再次强调,“达成重创敌军的目标后,师主力决不能恋战!要迅速跳出根据地,向西撤退至津浦路以西的山区,或者向北转移至洪泽湖、淮河以北地区。把鬼子的注意力吸引走,让他的重兵集团跟着我们主力的屁股后面跑!”

    他看向李云龙、丁伟、黄木生、周志明四人:“而你们四个支队,要留下来!主力撤退后,根据地看似空虚,但鬼子的大规模兵团就不会再来了,因为他们认为我们的主力跑了,剩下的只是‘残匪’。你们的任务就是,依托我们已经初步建立的群众基础,扎根农村,继续以灵活的游击战、破袭战、麻雀战,跟鬼子周旋!保护百姓,镇压汉奸,发展力量!必要时,可以放弃县城和大的乡镇,只要农村在我们手里,群众心向我们,我们就立于不败之地!”

    “我们要让这江北四县,成为插在日军心脏地带的一把永远拔不掉的尖刀!而不是一个吸引敌人重兵反复轰炸毁灭的靶场!”王林的声音铿锵有力,最终定下了基调,“这就是持久战!这就是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既要消灭敌人,也要保存自己,更要保护百姓!”

    众人听完王林的全盘考虑,茅塞顿开,脸上的迷茫和沉重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清晰的责任感和坚定的斗志。

    “明白了!师长!您就下令吧!”李云龙第一个吼道,“主力放心走,老子保证把来安变成鬼子的烂泥潭,让他进得来,出不去!”

    “同志们,秋山义允挟愤而来,兵力火力均占绝对优势,其锋正锐,不可硬撼。”王林声音沉稳,目光扫过在场所有团级以上干部,“然其孤军深入我根据地,后勤漫长,地形生疏,此其短也。我之长处,在于民心所向,地形熟悉,战术灵活。故此次反扫荡,核心在于八个字:迟滞、消耗、诱分、聚歼!”

    他停顿片刻,确保每个人都理解了总体意图,随后开始下达具体指令:

    “林火旺!”

    “到!”后勤部长立刻起身。

    “你部任务最重,也最需提前!立即动员后勤保障部全体人员,并发动可靠群众,将根据地内所有重要粮秣、药品、弹药、被服、五金材料,迅速向西北方向洪泽湖岸预设隐蔽仓库转移。无法转移的大型器械、作坊设备,就地妥善掩埋隐匿。原则是:能藏尽藏,能运尽运,绝不资敌!给你时间只有五天,五天后,日军先头部队可能即至!”

    “是!保证完成任务!绝不给鬼子留下一粒粮、一颗弹!”林火旺斩钉截铁,深知肩上重担。

    “政委!”

    “在!”王光道推了推眼镜。

    “你负责群众工作。立即通过各级政工系统、各支队工作队,紧急动员根据地所有村镇!组织乡亲们坚壁清野:粮食衣物藏入地窖山洞,锅碗瓢盆随身带走或埋藏。更重要的是,立即组织老弱妇孺向偏僻山区、茂密芦苇荡提前疏散避难!青壮年编入民兵,配合部队行动,但首要任务是保护家人乡亲安全。要告诉乡亲们,鬼子来了抢不到东西,待不长久!我们139师一定会打回来!”

    “明白!我立刻组织政工干部和民兵骨干,分片包干,落实到位!绝不让群众遭受无谓损失!”王光道神色凝重,这将是一场与敌人抢时间的生命接力。

    “丁伟!”

    “到!”天长支队长丁伟应声而起。

    “你的防区天长县,是日军从扬州西进的主要通道。给你一个硬任务:迟滞!利用你境内河流水网、桥梁众多的特点,组织精干力量,对主要交通桥梁进行测算,待日军先头部队通过后,或在其重装备即将通过时,果断爆破!特别是铜城闸桥、白塔河桥这几座关键桥梁,炸了它!让鬼子的汽车、重炮变成废铁堆在河边!但要计算好时间,既要达到最大迟滞效果,也要保证执行任务的同志能安全撤离。记住,你是第一道闸,要狠狠地挫一挫秋山义允的锐气!”

    “放心吧师长!玩炸药、炸桥梁,我丁伟在行!保证让第九师团每前进一步都磕掉颗牙!”丁伟眼中闪过锐利的光芒,已然在心中盘算起炸药的用量和爆破点。

    “黄木生!”

    “到!”盱眙支队长黄木生起身,他刚从血腥的盱眙复仇战中下来,眼神中多了几分冷冽。

    “你的盱眙支队,经此一役,冷枪冷炮和诡雷战术已是炉火纯青。你的任务就是锁喉!像牛皮糖一样粘住日军的主力纵队和后勤辎重队。把你的人撒出去,以神枪手小组、掷弹筒小组为单位,专打日军的军官、骑兵、通讯兵、辎重兵!在其行军路线、宿营地周围大量布设诡雷、跳雷。不求一次歼敌多少,但要让他们时时刻刻不得安宁,行军速度一慢再慢,士气一落再落!要把盱眙周边的丘陵水网,变成吞噬鬼子兵精神和鲜血的沼泽!”

    “是!保证让秋山义允的后勤车队和侧翼部队,听到我盱眙支队的名号就腿软!”黄木生语气森然,仿佛已看到鬼子在冷枪下瑟瑟发抖的场景。

    “周志明!”

    “到!”高邮支队长周志明应道。

    “你的任务是破路!组织支队和民兵,对日军主力行进方向的公路、大车路进行大规模破坏!挖陷坑、刨断路基、设置拦路障碍、砍伐树木阻塞。要让日军的轮式车辆寸步难行,逼着他们只能走田间小路或河道,进一步分散其兵力,降低其机动速度。”

    “明白!我回去就发动群众,别说汽车,就是鬼子步兵,也得让他们走一路陷一路!”周志明对于搞“土木工程”破坏颇有心得。

    “孔杰!”

    “到!”418旅旅长孔杰起身。

    “明面上,你旅两个团(835、836团)要在天长、来安方向,摆出节节抵抗的架势,但抵抗要有力度,更要有‘弹性’。且战且退,丢弃一些无关紧要的物资,让出部分城镇,让鬼子觉得我军‘力不能支’,正在溃退。要精准地把握好这个‘度’,既要让秋山义允相信他的进攻有效,又要巧妙地引诱其分兵抢占要点,拉长其战线,暴露其侧翼。你的表演,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找到敌人的破绽!”

    “请师长放心!我418旅保证完成任务,既不让鬼子起疑,又稳稳地把他带到绝地!”孔杰沉稳应诺,心中已开始构思如何“表演”。

    “陈阿海!”

    “到!”417旅旅长陈阿海起身。

    “一旦孔杰成功将日军分兵,你的417旅,连同师属炮兵团、骑兵团、特战营,将作为铁拳,集中绝对优势兵力火力,给我狠狠地打!要利用地形,分割包围,速战速决,力争全歼或重创其至少一个联队!这一拳,要打掉秋山义允的嚣张气焰,要让他知道,我139师不是他想捏就捏的软柿子!刘根胜,你的炮火要准要狠!沙马尔格,你的骑兵要负责追歼溃敌!张红土,你的特战营要专啃硬骨头,打掉敌人的指挥节点!”

    “是!417旅全体将士早已憋足了劲,就等师长一声令下,定叫鬼子有来无回!”陈阿海和刘根胜、沙马尔格、张红土等人齐声应答,战意高昂。

    “李云龙!”

    “嘿嘿,师长,俺老李等的花儿都谢了!”李云龙咧着嘴站起来。

    “少不了你的仗打!你的来安支队,兵力最足,也最能搅和。等主力围歼战打响,日军后方必然混乱,其后勤补给线更为空虚。你的任务是掏心!给我深入敌后,专门伏击、袭击日军的后勤运输队、弹药囤积点!要像一把尖刀,插进秋山义允的肚子里搅!让他前线没饭吃,没弹用,没药医!重点照顾从六合、仪征方向过来的补给线!能吃掉就吃掉,吃不掉就烧掉、炸掉!总之,绝不能有一粒米、一颗弹顺利送到鬼子主力手上!”

    “哈哈!这活儿对俺老李的脾气!您就瞧好吧,不把他秋山义允的粮草辎重折腾光,我李云龙仨字倒着写!”李云龙摩拳擦掌,仿佛已经看到成堆的日军物资在燃烧。

    王林部署完毕,目光灼灼地扫视全场:“各部任务是否明确?”

    “明确!”众将轰然应答。

    “好!”王林一拳砸在地图上,“此次反扫荡,关系我根据地存亡,关系万千百姓安危!各部队务必坚决执行命令,密切协同,灵活机动!既要英勇作战,也要珍惜兵力,保存有生力量。我们要让第九师团在这江淮水网之地,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散会!立即行动!”

    “对!天长交给我,保证让秋山义允睡不安稳!”丁伟沉声道。

    黄木生和周志明也纷纷表态,坚决完成任务。

    王林看着斗志昂扬的部下们,重重地点了点头:“好!那就这么定了!具体作战部署,由参谋长会后立刻制定下发。各部队回去后,立即进行动员准备,同时协助地方组织群众疏散隐蔽,藏好粮食物资。这一仗,我们要让第九师团尝尝厉害,更要让鬼子知道,我们139师,不仅能打,更懂得为什么而打,如何长久地打下去!”

    “是!”所有指挥员齐声应道,声音坚定,充满了迎接风暴的决心。炭窑外的天色渐渐暗下,而一场围绕江北根据地存亡的战略博弈,才刚刚拉开序幕。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