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穿越湘江是红军但是啥都不会啊 > 第111章 金陵裂 血沃钟山寒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111章 金陵裂 血沃钟山寒

    民国二十六年十二月十三日。晨光并未带来希望,反而像一把钝刀,割开了笼罩金陵的最后一层薄雾,将这座千年古都的惨烈与绝望,赤裸裸地暴露在寒风中。

    尽管独立旅在城南牛首山一线奇迹般地重创敌第六师团、引偏第一一四师团,创造了局部战场的喘息之机,但这并未能扭转整个南京外围防线的崩溃大势。城东、城北方向,日军其他师团如同嗜血的群狼,在绝对优势的火力和空中支援下,已疯狂撕开了多处缺口。

    此刻,灾难的中心,聚焦于中华门与光华门。

    中华门,这座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的瓮城,经受了数日惨烈的炮火洗礼和步兵强攻,早已残破不堪。厚重的城砖被重炮炸得粉碎,城楼燃着熊熊大火,浓烟遮天蔽日。城墙内外,双方士兵的尸体层层叠叠,凝固的血液将墙砖染成了暗褐色。

    “顶住!给老子顶住!谁也不许退!”一名满脸血污、军装破烂的国军团长,声嘶力竭地吼叫着,手中的驳壳枪不断向城下射击。他的身边,还能站起来的士兵已寥寥无几,且大多带伤。轻伤员趴在垛口后,机械地拉动枪栓,扔出手榴弹。重伤员则倚靠在残垣断壁下,默默地将最后几颗手榴弹捆在一起,拉弦套在手指上。

    然而,日军的攻势如同潮水,一波退去,一波又至,且一浪高过一浪。九二式步兵炮抵近直射,将城墙缺口进一步扩大;八九式坦克咆哮着,试图碾过填平的护城河;无数头戴钢盔的日军步兵,嚎叫着“板载”,从硝烟中不断涌出,顺着云梯和炸开的缺口向上攀爬。

    “团长!没子弹了!”

    “手榴弹!谁还有手榴弹?!”

    绝望的呼喊在枪炮声中显得如此微弱。

    终于,一段城墙在又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中彻底坍塌,露出了一个数米宽的巨大豁口。日军的太阳旗,如同嗅到血腥味的秃鹫,猛地出现在缺口处。

    “杀!”团长赤红着眼睛,拔出大刀,带着最后几名还能动的士兵扑了上去。一场短暂的、残酷的白刃战在缺口处爆发。刀光闪烁,刺刀见红,怒吼与惨叫声交织。但更多的日军从缺口涌入,刺刀如同密集的丛林,迅速淹没了那几名守军的身影。

    团长的大刀砍翻了一名日军军曹,随即被数把刺刀同时捅穿。他踉跄了一下,看着潮水般涌进城内的敌军,眼中充满了不甘与愤怒,缓缓倒下。

    几乎在同一时间,光华门也陷入了最后的血战。这里的守军同样弹尽援绝。日军工兵在猛烈火力掩护下,多次爆破城门,虽未完全炸开,但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日军步兵利用炸药包和集束手榴弹,终于将残破的城门炸开了一个大洞。

    “天皇陛下万岁!”

    日军如同决堤的洪水,从洞开的城门蜂拥而入。守军依托街垒和房屋进行最后的抵抗,逐屋逐巷,用步枪、手枪、大刀、甚至砖瓦木棍与敌军搏斗。但零星的抵抗无法阻挡洪流,反而招致更疯狂的屠杀。日军见人就杀,无论是士兵还是平民,无论抵抗还是投降。

    城,破了。

    消息像瘟疫一样迅速传遍全城尚在抵抗的角落和拥挤着大量难民的“安全区”。最后的秩序彻底崩溃,绝望的哭喊声瞬间达到了顶点。

    “城破了!鬼子进城了!”

    “快跑啊!”

    “往哪儿跑啊?没路了啊!”

    人们像无头苍蝇一样在街上乱窜,寻找着根本不存在的生路。日军入城部队迅速分成小股,如同梳篦一般扫过每一条街道,每一栋房屋。枪声、爆炸声、惨叫声、狂笑声瞬间充斥了南京的大街小巷。

    在中山北路,一群溃散的士兵和难民混在一起,试图向西北方向逃跑,迎面撞上了日军的一支搜索队。机枪子弹如同镰刀般扫过人群,瞬间倒下一片。活着的人惊恐地四散奔逃,却被日军士兵逐一追上,用刺刀捅死,或用步枪近距离射杀。鲜血染红了宽敞的柏油马路。

    在一条狭窄的巷子里,几个日军士兵砸开了一户人家的门,将男主人当场枪杀,然后狞笑着扑向惊恐尖叫的女主人和年轻女儿……

    在“安全区”边缘,国际委员会成员们徒劳地挥舞着旗帜,试图用身体阻挡日军士兵进入,却被粗暴地推开甚至殴打。日军强行冲入“安全区”,开始抓捕他们所谓的“便衣兵”——实际上多是青壮年男性难民。哭喊、哀求、挣扎都无法改变命运,成千上万的人被绳索捆绑,驱赶到城外江边或各大空地上。

    悲壮与屈辱,抵抗与毁灭,在这一刻交织成金陵古城最黑暗的乐章。

    远处,紫金山沉默地见证着这一切,山巅的积雪在硝烟弥漫的天空下,显得异常苍白而冰冷。

    一种巨大的、沉重的无力感,混合着冲天的怒火,在所有人心头燃烧。

    南京,陷落了。

    ......

    “旅长,城里……有消息传回来了。”张红土的声音在一旁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沙哑。他刚从一条秘密联络通道返回,身上还带着南京城特有的、混合了硝烟、尘土和一丝若有若无血腥气的味道。

    王林猛地转过身,眼中闪过一丝急切:“情况怎么样?红土,快说!”

    张红土舔了舔干裂的嘴唇,从怀里小心翼翼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上面用铅笔潦草地记录着一些数字和片段式的见闻。他的眼神复杂,既有几分欣慰,更有沉甸甸的无奈与悲怆。

    “旅长,我们的人……没白忙活。”他深吸一口气,开始汇报,“根据几个不同区域的弟兄们冒死统计估算,还有通过江北游击队反馈回来的消息,这七八天里,因为听了咱们散出去的‘闲话’,用了那些土法子,成功跑过江去的百姓,少说……也有这个数。”

    他伸出了两根手指,又犹豫了一下,再加了一根。

    “三……三万?”王林的心提了起来。

    “只多不少。”张红土重重点头,声音压低却带着力量,“可能还得往上。很多是整家整户,甚至是几条街坊邻居互相帮衬着跑的。主要集中在头几天,后来鬼子看得越来越紧,江边封锁也更严,人就少了……但陆陆续续,一直没断过。”

    王林的拳头微微握紧,又缓缓松开。三万,甚至更多!这远远超出了他最初的预期。在历史那令人窒息的黑暗洪流中,竟然真的被他这只意外闯入的蝴蝶,用这种近乎荒诞的方式,扇动起了一簇微小的、却真实拯救了生命的浪花。

    “好……好啊……算是没白忙活,哎!”他喃喃自语,声音有些发涩。脑海中仿佛能看到那些绝望中的平民,如何因为一句看似无心的“谣言”,一个口口相传的“法子”,而抓住了那根救命的稻草。

    夜色深沉,寒风卷着江水的湿气,掠过荒芜的田野和寂静的村落。独立旅一万六千余人的队伍,在王林【活点地图PrO MaX】系统的精准引导下,如同一股无声的暗流,在日军第114师团与第6师团残部混乱的搜索缝隙中,艰难而坚定地向西潜行。

    队伍已经完全分散,以团、甚至营为单位,沿着王林通过电台不断下发修正的、蜿蜒曲折的路线前进。战士们经过连番血战和长途跋涉,早已疲惫不堪,但求生的意志和对旅长那近乎神奇的“战场直觉”的信任,支撑着他们迈动沉重的双腿,保持着惊人的肃静。

    王林亲自率领旅部直属队、特战营残部和部分骑兵,走在相对靠前的位置。他的意识几乎与系统完全融合,方圆二十公里内的地形、村落、道路,尤其是代表日军的红色光点,如同立体沙盘般清晰地呈现在他脑海中。他不断微调着前进路线,避开每一个日军巡逻队、临时检查站甚至只是零星斥候的活动区域。有时,整个大队人马需要长时间潜伏在冰冷的沟渠或废弃的村舍中,一动不动,直到系统显示前方的危险信号移动远去。

    这一路,堪称在刀尖上跳舞。有几次,日军的搜索队几乎就是从他们藏身地百米外的小路上走过,钢盔和刺刀在微弱月光下的反光都依稀可见。战士们屏住呼吸,手指紧紧扣着冰冷的枪身,心脏几乎跳出胸腔。但最终,都有惊无险地度过了。

    连续一夜又一个白天的隐蔽行军,队伍已经极度接近他们此行的目标——那段看似可以横渡的天堑,长江。

    “旅长,再往前不到40里,就是江边了。”张红土压低声音,语气中带着一丝即将抵达目标的期盼,但也难掩疲惫。他脸上被硝烟和汗水污渍弄得漆黑,只有一双眼睛依旧锐利。

    王林没有立刻回答,他的眉头紧紧锁起。越是接近江边,他越是全神贯注地审视着系统地图。然而,就在距离预定的渡江点大约20公里处,地图上突然出现的大片密集红光,让他的心脏猛地一沉!

    那红光并非零散的巡逻队或小股驻军,而是如同聚集的蜂群,密密麻麻地覆盖了江边长达数里的区域,其规模远超之前遇到的任何一股敌军!光点的密度和亮度显示,这是一支建制完整、兵力庞大的部队,而且似乎正处于宿营状态。

    “停止前进!”王林猛地举起拳头,低沉而急促的命令通过身边的人员迅速向后传去。正在行进的队伍立刻如同被按下暂停键,所有人迅速蹲下或寻找掩体隐蔽,警惕地注视着四周的黑暗。

    “红土,带上望远镜,跟我来!其他人原地待命,保持绝对静默!”王林对张红土招招手,两人如同猎豹般悄无声息地脱离队伍,向着前方一片地势稍高的土岗匍匐前进。

    冰冷的泥土气息钻入鼻腔,枯草划过皮肤带来轻微的刺痛。两人小心翼翼地爬到土岗顶端,借着一丛枯草的掩护,王林举起了望远镜。

    此时,东方的天际已经微微泛起一丝鱼肚白,黎明前的黑暗正是最浓重的时刻。但在望远镜的视野里,远方长江的轮廓已然隐约可见,如同一条巨大的墨色绸带横亘在大地上。

    而就在江边,景象令人头皮发麻!

    只见沿江的滩涂、农田、乃至一些残破的村落废墟旁,密密麻麻地布满了帐篷和篝火!无数的火光在夜色中跳动,如同地狱入口的点点鬼火,连绵不绝,一眼望不到头!篝火旁,影影绰绰地聚集着大量的日军士兵,有的在吃饭,有的在擦拭武器,还有的围着火堆取暖休息。更远处,可以看到用帆布覆盖的、堆积如山的物资,以及一辆辆排列整齐的军用卡车、骡马大车的轮廓。

    即使在黑暗中,也能感受到这支部队森严的纪律和精良的装备。这是一支齐装满员、士气正旺的生力军!

    王林的脸色在望远镜后变得无比凝重,他缓缓调整着焦距,仔细搜索着这支部队的标识。很快,他的目光定格在几面插在营地外围的军旗上。虽然光线昏暗,但那独特的图案和依稀可辨的番号,让他瞬间确认了这支部队的身份。

    “是国崎支队……”王林的声音低沉得如同梦呓,却带着一丝冰冷的寒意,“第五师团第9旅团为主编成的国崎登支队……他们怎么会在这里?按原时空,他们此刻应该是在江北岸,追歼从南京溃退的部队……”

    他的大脑飞速运转,结合系统地图和眼前的现实,立刻明白了局势的险恶。日军高层显然因为第六师团的惨重损失和独立旅的多次重创而震怒异常,竟然将原本用于江北封锁的这支精锐部队,紧急调遣到了江南岸,目的不言而喻——就是要在这里,堵死他独立西撤的最后生路!

    国崎支队,兵力超过五千人,装备精良,拥有大量汽车和骡马,机动力强,而且是经历了华北和淞沪战火考验的精锐。以独立旅现在疲惫不堪、弹药将尽的状态,一旦被这样一支以逸待劳的生力军黏上,后果不堪设想!

    前有天堑长江,后有114师团及第六师团残部的追兵,侧翼又突然出现了如此强大的拦路虎……

    独立旅,再一次陷入了逆境!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