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泾阳河北岸刘行区域王林率领着他精心挑选的百人特战队,如同投入墨池的滴水,无声无息地融入了这片死亡之地。
队伍呈单箭队形,王林居于箭头位置,张红土紧随其后。每个人都背负着沉重的装备:德制MP18冲锋枪(配属5个32发弹匣)、数枚卵形手榴弹、水壶、三天份的压缩干粮,以及必不可少的近战利器——大刀或刺刀。没有多余的负重,一切为了速度和寂静。冰冷的金属紧贴着身体,与因紧张而渗出的汗水形成鲜明对比。
渡过杨泾河的过程有惊无险。利用上游一段废弃的木排和绳索,队伍在夜色和雾气的掩护下悄然潜渡。河水冰冷刺骨,但没人发出一丝声响,只有粗重的呼吸和水流划过身体的轻微哗啦声。
一踏上东岸的土地,空气中的压迫感陡然增强。焦糊味、尸骸的腐臭、以及若有若无的日军营地特有的燃料和伙食气味扑面而来。远处,零星的枪炮声和隐约的引擎轰鸣提醒着他们,这里已是龙潭虎穴。
王林举起右拳,队伍瞬间蹲伏,融入地面的阴影和弹坑之中。他闭上眼,集中精神。意识深处,【活点地图PrO MaX】系统全功率运转,周遭一公里范围内的地形、己方绿色光点、以及代表日军的红色标记清晰地呈现出来。
正前方约八百米,一片相对完整的丘陵地带,地图显示那里红色光点聚集度明显高于周边区域,且有数个微弱但持续闪烁的信号源(电台工作特征)。更关键的是,几条相对“干净”的路径通向那里,周围散布着规律性的警戒哨红点。这一切特征,在王林的经验判断和系统辅助下,构成了一个高价值目标——一个至少联队级别的指挥节点或后勤枢纽的典型配置。
‘就是这里了。’王林心中定计。他无法确切知道这是日军哪个师团的哪部分,但打掉它,必然能引起混乱。
他低声对身后的张红土道:“红土,一点钟方向,那片矮坡后面,有大鱼。警戒哨分布我看过了,左前方两个明哨,右翼灌木丛可能有个暗哨。你带两个人,摸掉它。动作要快,要安静。”
“明白!”张红土眼中寒光一闪,点了两名最擅长摸哨的战士,如同狸猫般悄无声息地滑了出去。
王林则通过手势,命令其余队员分散隐蔽,做好突击准备。他举起望远镜,仔细观察着目标区域。雾气稍散间隙,隐约可见几顶较大的野战帐篷的轮廓,帐篷间有人影走动,附近似乎还有天线竖起。更远处,似乎停着几辆卡车或摩托车。一切迹象都印证了他的判断。
等待的时间仿佛格外漫长。只有远处沉闷的炮声和风吹过废墟的呜咽。几分钟后,左侧传来一声极轻微的、仿佛夜枭啼叫的暗号——张红土得手了。
王林不再犹豫,猛地一挥手!
“突击组,上!火力组,抢占左侧土坎,准备压制!通讯组,跟进记录!”命令被压低的嗓音迅速传递。
突击组约六十名战士,以三三制战斗队形,低姿快速向目标区域接近。脚下是泥泞和碎砖乱石,但他们训练有素,移动间几乎只发出细微的窸窣声。
距离迅速拉近。三百米、两百米、一百米……已经可以清晰地听到帐篷里传出的日语交谈声、电台的滴答声,甚至闻到里面飘出的热食味道。
日军的警戒并非毫无漏洞,或许是连日的进攻也让他们疲惫,或许是认为中国军队绝无可能主动渗透至此,外围哨位被清除后,核心区域的警戒反而显得有些松懈。
直到突击组冲至五十米内,一名恰好走出帐篷小解的日军军官才猛然发现黑暗中涌来的身影!
“敵襲!(てきしゅう!)”他惊骇欲绝,刚喊出半声!
“打!”王林怒吼一声,手中的MP18冲锋枪率先喷吐出炽热的火舌!
“哒哒哒哒哒——!!!”
刹那间,百十支冲锋枪同时开火!密集的弹雨如同狂风暴雨般泼向帐篷群、天线杆、以及任何可见的日军身影!MP18射速极快,枪口焰在夜幕下连成一片耀眼的闪光,震耳欲聋的枪声瞬间撕破了夜的寂静!
毫无防备的日军顿时陷入了极度的混乱。许多士兵刚从睡梦中惊醒,甚至来不及抓起武器,就被扫射而来的子弹打倒。帐篷被打得千疮百孔,里面的灯光熄灭,惨叫声、惊呼声、桌椅翻倒声不绝于耳。
“手榴弹!”王林大吼。
十几枚卵形手榴弹划着弧线落入帐篷间隔和车辆附近。
“轰!轰!轰!”
剧烈的爆炸声接连响起,破片四射,火光腾起,进一步加剧了日军的伤亡和混乱。一辆停着的卡车被引爆,燃起熊熊大火,将周围照得如同白昼,也暴露了更多惊慌失措的日军。
“火力组!压制左翼!”王林看到左翼有日军试图依托地形组织反击,立刻下令。
占据土坎的火力组立刻用密集的子弹将那个方向牢牢锁死,打得日军抬不起头。
战斗变成了单方面的屠杀。特战队的战士们三人一组,交替掩护,冷静而高效地清理着每一个帐篷,扫射着每一个活动的敌军身影。冲锋枪在近战的威力发挥得淋漓尽致,日军的三八式步枪在这种环境下完全无法抗衡。
王林一边射击,一边冷静地观察着战场。他的目光锁定在那个最大的、有天线的帐篷。他带着一个小组猛冲过去,一脚踹开歪斜的帐门,里面一片狼藉,电台还在工作,几名日军通讯兵和军官倒在血泊中。
“搜!地图、文件、密码本!快!”王林对通讯组下令。
两名战士迅速上前,粗暴地翻捡着文件箱和桌子,将任何看起来有价值的纸张、地图塞进随身携带的防水袋里。另一名战士则毫不留情地对着倒地的日军尸体补枪,确保绝无活口。
帐篷外,枪声和爆炸声逐渐稀疏下来。抵抗迅速减弱,整个营地已然被摧毁。
“旅长!西边有鬼子增援过来了!听动静至少一个小队!”负责外围警戒的战士急促地报告。远处传来了日军叽里呱啦的叫喊声和密集的脚步声。
“够了!撤!”王林毫不恋战,果断下令,“按预定路线,交替掩护!把能带走的干粮顺手拿走!再扒100件军服”
战士们迅速行动,开始扒刚刚打死的鬼子军装。几人冲进旁边的伙食帐篷,抓起几袋米饼和罐头塞进背包。其余人则最后扫射一遍战场,投出几枚手榴弹制造混乱,随即跟着王林向东南方向的复杂废墟区退去。
撤退井然有序。火力组留下断后,用精准的点射迟滞追兵的速度。突击组则掩护着携带文件的通讯组快速脱离。
王林回头望了一眼那片陷入火海和死亡的营地,火光映照下,依稀可见帐篷上某个模糊的师团徽记(但他此刻无暇细辨)和满地狼藉的敌军尸体。战果远超预期,这绝对不止是一个大队级别的指挥部。
“八嘎!追上去!不能放跑他们!”日军增援部队的军官气急败坏地吼叫着,组织兵力试图追击。但特战队撤退的路线早已被王林通过地图精心选定,充分利用了复杂的地形和夜色,追击的日军很快就被引入一片雷区(或是被预设的诡雷)和废墟迷宫,不时踩响地雷或被冷枪放倒,速度顿时慢了下来。
跑出约两里地,身后的枪声和追兵的声音渐渐远去。王林命令队伍在一处相对安全的断墙后暂时休整,清点人数和战果。
“旅长,咱们牺牲了三个弟兄,伤了五个,都是轻伤,能走。”张红土低声汇报,语气沉痛但冷静。
王林面色阴沉地点点头。牺牲无法避免,这就是战争的残酷。
“值了!”负责搜缴文件的战士兴奋地压低声音,“旅长,捞到大鱼了!从文件袋里的印章看,这好像是鬼子第9师团第6旅团的一个联队指挥部!缴获了他们的作战地图、部分密码本和往来电文!”
王林眼中精光一闪。第9师团!日军精锐常设师团之一!这就是立在泾河北岸的首要敌军部署的师团,打掉它一个联队部,足够让它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里指挥失灵,协同混乱了!
“干得好!”王林赞许道,随即下令,“所有人,立刻换上鬼子的军服和外衣!动作快!”
战士们立刻从背包里取出扒下来准备好的日军军服,迅速套在外面。虽然型号可能不完全统一,但在夜色和混乱中足以以假乱真。这是他们后续在敌占区活动的重要掩护。
换装完毕,队伍的形象顿时大变,仿佛一支刚血战过后的日军小部队(军服全是血)。
“粮食也顺了些,够咱们多撑两天。”一个战士拍了拍鼓囊囊的背包。
“走!鬼子吃了大亏,肯定会发疯似的搜剿。我们得在天亮前赶到下一个隐蔽点。”王林站起身,最后看了一眼身后那片依然火光冲天的区域,嘴角勾起一丝冷冽的弧度。
夜枭的第一击,已然啄瞎了恶虎的一只眼睛。而这,仅仅是个开始。
他深吸一口带着硝烟和血腥味的冰冷空气,挥手下令:
“继续前进!”
百人的队伍,换上敌军的皮囊,再次无声地没入广阔的、危机四伏的敌后战场,如同水滴汇入海洋,等待着下一次致命出击的时机。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