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庆阳城头,“铁血后卫猛虎团”的战旗迎着陇东初夏的风猎猎作响。这座千年古城在一日之内易主,并未经历太过惨烈的战斗,市面秩序在独立团敌工部和宣传队的努力下,很快便初步安定下来。城内百姓最初是惶恐和观望,但看到红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并开始张贴安民告示,宣传政策,那股紧张的气氛渐渐缓和下来。
王林站在原三十五师师部的院子里,这里如今成了独立团的临时指挥部。一份份捷报和初步统计如雪片般飞来,但他脸上却并无太多轻松之色。辉煌的胜利背后,是巨大的代价和随之而来的、更为繁重复杂的任务。
“报告!”侦察连长张红土再次带来最新情报,“团长,据前沿观察哨和本地群众报告,原本驻防在庆阳以南驿马关一带的东北军骑兵第六师,在我军攻克庆阳后,已连夜向南后撤,目前其主力已退至宁县、镇原一线布防,似乎采取了守势,并无北上挑衅的迹象。”
“嗯,意料之中。”王林点了点头。东北军与红军交手多次,深知厉害,此刻见红军势头正盛,连马鸿宾都被打残,自然不会主动来触这个霉头。这为他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
“命令:黄木生的二营,立即前出至庆阳以南三十里处的白马铺、赤城一带,利用有利地形,构筑防御工事,建立前沿警戒阵地。严密监视宁县、镇原方向东北军动向,但切记,没有命令,不得主动挑衅,避免不必要的冲突。”王林迅速下达指令,确保南线安全。
“是!”通讯员记录后立刻跑去发报。
处理完迫在眉睫的军事部署,王林将目光转向了内部。巨大的缴获清单被送了上来,钟光邦和林火旺带着辎重营的战士,日夜不停地清点、登记、入库。
“团长,政委,初步清点完毕了!”钟光邦拿着厚厚一摞清单,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却也带着一丝管理巨大财富的焦虑,“庆阳仓库所获远超预期!除那12门75mm野战炮和1200发炮弹、4辆卡车外,还有库存的汉阳造、中正式步枪2200余支,轻重机枪85挺,迫击炮9门,各种子弹七十万发,手榴弹四万余颗,粮食超过四十万斤,被服、药品、电话线、五金工具等军需物资无数!环县、元城(已由林火旺部接管)等处缴获尚未完全统计,但亦十分可观!”
王光道听得目瞪口呆,半晌才叹道:“这……这马鸿宾简直是给我们送了一场及时雨啊!加上我们在二将川、三道崾岘缴获的武器,我们现在……富得流油了啊!”
王林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听到具体数字,心脏还是忍不住加速跳动。这些装备,足以武装好几个团!但他很快冷静下来:“东西虽多,但要消化吸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战斗力,还需时日。老钟,火旺,你们辎重营任务艰巨,必须管理好这些物资,建立严格的账簿和领取制度,绝不能出任何纰漏。”
“是!团长放心!”两人齐声应道。
喜悦之后,便是沉甸甸的责任和现实问题。政委王光道拿出了另一份粗略的统计,神色凝重:“老林,物资问题解决了,但人的问题更突出。我们虽然连续大胜,但伤亡也极其惨重。二将川、三道崾岘两场血战,加上攻打庆阳、环县的零星战斗,我团伤亡总数已接近两千人!其中阵亡和重伤失去战斗力的超过八百人!这些都是我们从湘江带出来的老骨干啊!”
窑洞内的气氛顿时沉重起来。巨大的胜利是以英雄的血肉为代价换来的。
王林沉默了片刻,缓缓道:“烈士的抚恤、伤员救治,是头等大事。要不惜一切代价,用好我们缴获的药品,全力救治伤员。阵亡将士的名单要核实清楚,立碑纪念,他们的家属,苏维埃政府要优先照顾。”
他顿了顿,继续道:“兵员必须立刻补充。眼下我们有三个现成的来源:第一,此次俘虏的敌军士兵数量极大,超过四千人。要立刻开展大规模的、深入的诉苦运动和政治教育,甄别其中贫苦出身、被迫当兵、且有改造可能的,争取他们参加红军。这件事,光道同志,你要亲自抓,政治处要全力投入。”
“第二,我们在庆阳、环县、元城(已控制并开展工作的区域)新解放了三县之地,要立刻着手在这些地区发动群众,建立苏维埃政权,同时开展扩红宣传。刚刚分到土地的贫苦青年,保卫胜利果实的积极性会很高。”
“第三,向中央请求,能否从后方苏区抽调部分地方武装或经过训练的赤卫队骨干补充给我们。”
王光道一一记下:“明白,我立刻去办。”
“还有,”王林用手指敲着桌面,目光扫过地图上如今已连成一片的吴起、庆阳、环县、元城区域,“我们现在控制的区域大大扩展了,人口、资源都今非昔比。光是庆阳一城,就比我们过去整个吴起根据地还要大、还要复杂。要治理好这片新区,巩固根据地,光靠我们军队不行,需要大量的、有经验的党政干部来建立政权、发动群众、组织生产、推行法令。”
他看向王光道:“给中央发电报,详细汇报我部战果、现状及面临的困难。重点请求中央紧急派遣一批有经验的、特别是擅长地方工作和政权建设的干部,火速支援我们!我们需要至少一百名骨干干部,才能迅速打开局面,真正消化这三县之地。”
“好!电文我亲自来起草!”王光道深知此事关乎根据地能否巩固。
军事压力暂时解除,马鸿宾主力尽丧,缩回固原舔伤口,短时间内绝无再战之力。只要北面的马鸿逵不趁机南下,南面的东北军不主动北上,独立团就赢得了一段极其宝贵的、可以专心内部建设的战略间歇期。
“接下来的一到两个月,我们的核心任务就是:休养生息,巩固新区,补充整编,提升战力!”王林为下一阶段的工作定下了基调。
“好!打得好!这个王林,真是要得!硬是在陇东给我打开了一个新局面嘛!”首长拿着电报,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歼敌两个旅,攻克庆阳、环县,缴获堆积如山,尤其是那12门重炮,这可是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咯!蒋介石这个运输大队长,当得很称职嘛!”
另一位首长同样笑容满面,补充道:“主席说得是。独立团此战,意义非凡。不仅彻底粉碎了敌人对陕北的第三次‘围剿’在西北方向的攻势,极大改善了我们的战略态势,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庆阳这个陇东重镇和大量物资,尤其是重炮,使得我红军的攻坚能力和远程打击能力得到了质的提升。王林同志和他的独立团,立了大功啊!”
老总看着电报上汇报的缴获清单,尤其是那12门75mm野战炮,眼中放光,作为一名优秀的军事指挥员,他太清楚这些装备的价值了:“这下好了,以后再打敌人的碉堡、据点,就不用战士们拿命去硬填了!王林这小子,胆子大,胃口也大,还真让他吃成了!不过,”他话锋一转,指着电报后半部分,“伤亡也不小啊,接近两千人,都是百战老兵,代价巨大。”
“打仗嘛,哪有不死人的。”首长深吸了一口烟,神色转为凝重,“重要的是,他们打出了价值,打出了威风,打出了一片新天地。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巩固这个胜利果实。独立团现在控制着吴起、庆阳、环县三县之地,兵力此战虽有损耗,但是也有5000之众,装备恐怕比我们有些军团都好了。还叫‘独立团’,恐怕有点名不副实,也不利于下一步的统一指挥和建设发展。”
另一位首长点头表示同意:“确实如此。一个团的编制,已经无法容纳和有效指挥如此庞大的军事力量和地方了。应该考虑对其进行扩编。”
老总沉吟道:“按道理,如此战功和实力,扩编为师是绰绰有余。但……王林同志参军时间毕竟不长,虽然战功赫赫,但直接提拔为师长,资历上或许略显不足,怕一些老同志有想法。而且,我军目前军团以下主要是师、团两级编制,突然多出一个师来,编制序列上也需要统筹。”
窑洞内短暂沉默了一下。首长缓缓吐出一个烟圈,目光深邃,似乎早已考虑过这个问题,他微微一笑,开口道:“资历是死的,人是活的嘛。王林同志的能力和功绩,大家有目共睹。非常之时,当有非常之策。我看这样,师一级暂时不动,但我们给他升半格,搞一个特殊编制,学一学蒋介石的编制。”
他顿了顿,用肯定的语气说:“就叫‘旅’!中央红军一方面军第五军团独立旅!这个名字好,既体现了它源自五军团,又保持了其相对独立的特性,‘旅’这个编制,在我军目前介于师团之间,既彰显了其强大的实力,区别于普通团,又暂时规避了资历问题。我看,就任命王林为旅长,王光道为政委。让他们把现有的营、连干部名单和拟提拔晋升的人员名单,迅速上报一方面军司令部审核备案。告诉他们,大胆提拔使用在陇东战役中表现突出的指挥员和功臣!具体下辖几个团,由他们根据实际情况先拿出个方案来报批。”
“好!主席这个意见好!”另一位首长首先表示赞同,“‘独立旅’,名正言顺,恰到好处。既肯定了他们的功绩和实力,又照顾了现实情况。我相信王林和王光道同志能够理解中央的深意,带领这支英雄部队再立新功。”
老总也点头:“我看行!就叫独立旅!让王林先把架子搭起来,把兵练好,把根据地巩固好。以后有了更大战功,再考虑升格为师也不迟。”
“那就这么定了。”首长一锤定音,“立刻给独立团回电,通报中央的决定,并对他们取得的辉煌胜利再次表示祝贺!要求他们抓紧休整补充,巩固新区,同时将整编方案和干部名单尽快上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