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九三六年的春风吹过陕北高原,卷走了冬日的凛冽,带来了泥土解冻的湿润气息和万物复苏的生机。虽然沟壑梁峁间仍残留着去岁的枯黄,但点点嫩绿已顽强地钻出地面,预示着新的一年劳作的开端。在吴起镇,这个红军独立团苦心经营的根据地,空气里弥漫的不仅是春意,更有一股前所未有的火热干劲与蓬勃希望。
这一日,团部电台那略显嘈杂的电流声中,艰难地解码出一份足以让所有人热血沸腾的电文。通讯员几乎是奔跑着将电文纸送到王林手中,脸上因激动而泛着红光。
“团长!中央急电!东征!是东征的消息!”
王林迅速接过,目光如电扫过字句。政委王光道、刚巧回来汇报工作的几位营长以及辎重营长林火旺立刻围拢过来。电文清晰地宣告: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已东渡黄河,正式发起对山西军阀阎锡山的东征战役!旨在打通抗日通道,扩大陕甘苏区,以战促和,推动全国抗日局面!
“好!干得漂亮!”
“早就该打出去了!”
“这下让阎老西尝尝咱们红军的厉害!”
窑洞里顿时响起一片兴奋的议论声,干部们个个摩拳擦掌,仿佛下一刻就要拔枪上马,挥师东进,与兄弟部队并肩作战。
王林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同样澎湃的战意,他用指节重重敲了敲桌面,让众人安静下来。
“同志们!”他的声音沉稳有力,瞬间吸引了所有目光,“东征!这是中央的英明决策,是北上抗日的重要一步!我们独立团全体指战员,坚决拥护,无比振奋!”
他话锋一转,目光扫过每一张渴望战斗的脸庞:“但是,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要清醒!中央交给我们的任务是什么?是钉死在这里!做西北大门上最硬的那颗钉子!震慑宁夏二马,巩固陕北后方!主力在前方劈荆斩棘,我们就要在后方确保家园稳固,让中央和主力部队无后之忧!”
他走到墙边那幅日渐详尽的军事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吴起地区。“眼下的吴起,什么是最重要的战斗?不是出击,而是春耕!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我们去年的缴获,除了吃的、送的,剩下的每一粒粮食,都是金贵的种子!是咱们根据地未来的口粮,是支援前线的资本!必须把它们一颗不少、按时按量地种到地里去!这才是我们对东征最实际、最有力的支持!”
会议迅速转入具体部署。
“陈阿海、黄木生、周志明!”王林看向三位主力步兵营长。
“到!”三人齐刷刷起身。
“你们三个营,首要任务仍是战斗值班!给我把眼睛瞪大喽,死死盯住宁夏方向,绝不能让马鸿宾、马鸿逵钻了空子!但同时,在不影响战备的前提下,各营要抽出部分非执勤分队,由教导员或副营长带队,协助你们防区内的村苏维埃和老乡搞春耕!帮助劳力不足的家庭,尤其是军属、烈属,解决实际困难。记住,一手拿枪,时刻准备战斗;一手扶犁,帮助群众生产!”
“是!保证完成任务!”三位营长深知肩上担子,轰然领命。
“老李!”
“到!”李云龙嗓门洪亮,他负责的南线华池方向,虽然压力相对稍轻,但防区面积大,仍需保持高度警惕。
“你的四营,任务不变!给我牢牢盯住南线,确保华池方向的安全,同时兼顾对关中方向的警戒,绝不能让任何敌人钻进来捣乱!春耕期间,敌特活动可能更频繁,你的主要精力必须放在战备上,确保咱们的大后方平安无事!”
“是!团长放心!”李云龙收起大大咧咧的表情,神色严肃,“咱四营保证把南大门看得死死的,一只苍蝇也别想飞进来搞破坏!让兄弟部队和老乡们安心搞生产!”
最后,王林的目光落在辎重营长林火旺和警卫连长身上。
“林火旺!”
“到!”林火旺立刻起身,这个平时话语不多,却心细如发、管理后勤井井有条的干部挺直了腰板。
“火旺同志,你肩上的担子最重!团部周边以及吴起镇核心区的春耕生产,由你辎重营总负责!”
王林详细布置:“第一,全团几千人马、还有众多机关和家属的日常供给,你必须保障好,不能出任何纰漏。”
“第二,仓库里那些分类存放的良种,小麦、谷子、豆种,那是咱们的命根子!由你统一负责精确调配!与王政委这边密切配合,制定详细的分配计划,确保每一粒好种子都播到最合适的土地里,一颗都不能浪费!”
“第三,农具!大量的缺口!让你的修械所,还有能请到的本地铁匠木匠,全部动员起来!连夜赶制锄头、镰刀、犁铧,修补破损的农具!材料不够,就想办法去淘换收集!”
“第四,团部周边、镇子附近的无主荒地、熟地的春耕春播,由你辎重营组织人手完成!需要多少人手,你自己统筹安排!”
林火旺神色凝重,迅速在心里记下每一项要求,沉稳应答:“明白!团长放心!粮食供给绝不会断。种子和农具的事我亲自盯着,会后立刻与政委核对需求,全力筹措。团部周边的开荒播种,我亲自带队,保证不误农时!”
王林点点头,看向警卫连长:“郑水生!”
“到!”
“你们警卫连除了负责团部日常警卫和首长安全,也要抽出部分兵力,协助辎重营完成团部周边的春耕任务!特别是那些需要强劳力的开荒、挖渠等重活,你们要顶上去!”
“是!保证完成任务!警卫连打仗是拳头,生产也是硬手!”
王林继续对林火旺说:“还有第五件事,火旺。我考虑了很久,光靠种地还不够,要改善生活。我打算在团部后山那片向阳的缓坡,搞一个养殖场!养猪,养鸡!”
他详细解释道:“去年缴获里有不少陈粮杂豆,人吃口感差,但做饲料正好。猪和鸡养起来,肉和蛋可以补充营养,猪粪鸡粪是上好的肥料,能肥地。这件事,也交给你来牵头办。你心思细,做事稳当,搞养殖需要的就是这份耐心和细致。”
林火旺眼中露出领悟和赞同的光芒:“团长这个主意好!长远看确实利益极大。我立刻挑选几名心细、负责任、最好有点喂养经验的战士,组成养殖班。同时去请有经验的老农当技术顾问,尽快把场地圈起来,争取这个月内就把猪崽和鸡雏引进来!”
“好!就这么办!”王林对林火旺的沉稳和周全很是满意。
“王光道政委!”王林看向自己的老搭档。
“到!”王光道早已做好准备。
“光道同志,群众动员和组织工作,是你的主战场。立刻通过我们刚刚建立起来的各村苏维埃、农会,把东征胜利的消息和春耕生产的重要性宣传到每一个老乡!要组织起互助组、变工队,把全村的劳动力都高效地调动起来,抢农时,保春播!各营部队下去帮助生产,也要由你们统一协调,和村苏维埃对接好。”
“放心吧,老林!”王光道信心满满,“我马上召集政工干部和苏维埃负责人开会。一定让老乡们都明白,搞好春耕,就是支持红军打胜仗,就是保卫自己的好光景!让军民鱼水情,实实在在地化在今年的春耕汗水里!”
作战命令变成了生产号令,迅速传达到独立团的每一个角落。这台刚刚经历过战火洗礼的钢铁机器,迅速而精准地转换了模式,发出新的轰鸣。
广袤的黄土高原上,前所未有的景象出现了。在边境地带,战士们警惕的目光依旧锐利;而在相对安全的内地,则是红旗招展,歌声嘹亮。
在吴起镇周边,林火旺展现了出色的组织能力。他将辎重营的战士和能够抽调的警卫连士兵混合编组,划分片区,责任到人。他自己更是身先士卒,挽起裤腿,和战士们一起踩在泥水里,挥舞锄头。仓库院里,各类种子被仔细地再次筛检、分装,贴上标签。一队队来自各村苏维埃的代表,拿着批条,在这里领取珍贵的种子。林火旺拿着账本,亲自核对,反复叮嘱:“张主席,这是你们村三百亩地的麦种,颗颗饱满,回去赶紧组织人种下,千万别误了时辰。”
另一边的修械所和临时工棚里,炉火熊熊,叮当声不绝于耳。老师傅带着徒弟和战士们,日夜不停地锻造、修补农具。损坏的锄头被重新淬火打磨,卷刃的镰刀被更换木柄,崭新的犁铧被打制出来。
而团部后山,林火旺抽调来的几名细心战士,已经在一位聘请来的老农指导下,开始用碎石和黄土垒砌猪圈鸡舍的矮墙。一个规整的养殖场雏形初现。
各主力营的防区内,同样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在排长、指导员的带领下,战士们利用执勤间隙,帮助老乡耕地、送粪、修整田埂。他们纪律严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干活却舍得花力气,深受老乡们的欢迎。村头巷尾,苏维埃组织的互助组、变工队也高效运转起来,邻里相帮,强弱互助,以往春耕时节的愁容被欢声笑语取代。
王光道政委组织的宣传队更是活跃在各个角落。他们用快板、歌声、简陋的活报剧,宣讲东征的胜利消息,讲解春耕生产的重要性,传播农业知识。“搞好生产,支援前线!”“多打粮食,吃饱肚子打鬼子!”等口号深入人心。
王林带着参谋们,骑马穿梭在各处春耕现场。他看到林火旺在田间地头忙碌指挥,汗水浸透了军装;看到警卫连的战士们在荒坡上喊着号子拉犁;看到三营的战士帮老大娘把粪肥送到地里;听到列宁小学里传出的稚嫩读书声;更看到后山养殖场的围墙一天天增高…
春光明媚,万物复苏。吴起地区的沟沟峁峁间,忙碌的不仅是春耕的身影,更有一股蓬勃向上的新生力量在涌动。独立团一手紧握枪杆,震慑西北诸马;一手挥动锄头,深耕脚下土地。他们用另一种方式,响应着远方的东征炮声,在这片厚重的黄土地上,扎扎实实地筑起着中国革命的坚固根基。
王林站在坡顶,望着眼前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心中充满了信心。他知道,这个春天播下的,不仅仅是粮食的种子,更是未来的希望。而像林火旺这样踏实肯干、心思缜密的干部,正是这一切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这个春天,吴起根据地必将更加根深叶茂。
等春耕完,独立团得动动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