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我在北美发癫,癫佬们都当真了 > 第22章 慈眉善目资本家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虽然知道以她的全副身家,以她能付出的努力,在百万美元面前谈股份确实可笑,但安妮并没有放弃。

    相反,在这种情况下,她更要展示自己的价值。

    而安妮也确实是个有心人。

    在剧院学习班上课的过程,也是她拓展人脉的过程。

    这不,她通过结交为剧场设计戏服的裁缝们,得到了不少芝加哥制衣厂的信息。

    这些信息也帮助罗根顺利以一个较低价格收购了其中一家较大的制衣厂。

    罗根也由此见识到了这个时代的工厂。

    罗根收购的制衣厂在一栋现代化钢结构高层大厦内。

    大厦共10层高达135英尺,每层楼的可用面积约9000平方英尺,而制衣厂占据了整整两层楼。

    罗根才知道,芝加哥大多数生产工厂,并不是亨利·福特等工业家建造的大型工业厂房,也不是弗里兹·朗在其未来主义作品《大都会》中想象的那种工厂,而是规模较小、更私密的“楼内厂”。

    譬如这栋大厦,容纳了数十家独立的制衣厂,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制衣产业链。

    罗根在收购的制衣厂内,看到配备的奥德斯电梯、贝尔电话、胜家缝纫机,还有安全通道、楼梯和消防水桶,墙上也贴有禁止吸烟的警示以预防火灾。

    看上去跟备受诟病的血汗工厂完全不同不是吗?

    呵呵,那是因为还没看到更具体的工作环境。

    每一层楼拥挤着两百台缝纫机,排成狭窄的十多排,工人的椅子背靠背放着,还有许多其他设备、裁剪桌、衣架、布料、衣服以及各种碎屑垃圾等,将9000英尺的空间挤得满满当当的。

    工厂经理一边陪同罗根和安妮参观厂区,一边介绍道,

    “工厂工人全部是女工,因为男工的工资至少是女工的两倍,雇佣女工可以有效降低成本,而且女工更容易管理。”

    “她们要严格遵守工厂的各种条例,吃饭、上厕所、上下班都有人严格监控。每天工作10-12小时,每周工作6天。”

    罗根面无表情,“真能保证每周有一天休息日?”

    工厂经理讪讪而笑,“唔,虽然有固定的休息日,但由于服装业的季节性特点,她们一般也无法按时休息。”

    他看到罗根没有太大反应,壮着胆子继续道,“在旺季,生产量加大,女工就需要加班,有时要工作到晚上9点,嗯,从早上7点开始工作。”

    罗根觉得根本不需要问有没有加班费了。

    “工人的工资有多少?”

    “工厂是依据个人技术决定工资高低,从最低级的剪线头的练习生到手艺精湛的样品制作人,每一等级对应着不同的工资水平。”

    工厂经理忖度着新老板的态度,小心翼翼道,“一般来说,熟练地掌握缝纫机,有一定技术和经验的女工,周工资在8—12美元之间……”

    安妮跟在罗根身后,沉默的听着,沉默地看着女工们。

    工厂的窗户多是关闭着的,因为要营造适合纺线和棉布湿度的环境,这使得工厂内一直处于较高温度。

    空气中也充满了棉絮,时不时听到女工的咳嗽声;除此以外,还要忍受上百台机器同时工作的咔咔声,好像耳朵里住着缝纫机一样。

    饶是如此,女工们也只能默默劳作,甚至没有功夫关注新老板的到来。

    安妮知道,这里面有不少女工跟她一样,是从农村跑来芝加哥工作。

    她们不只希望挣取工资,获得相应的经济独立,也希望能看到和接触到更多城市里的新奇事物。

    她们多数没受过多少教育,少有专业技能,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进入服装业已经是较体面的选择了。

    芝加哥的服装业生产模式多是家庭作坊式的小型工厂,工作时间长,工资极低,还要遭受性别歧视以及老板的虐待,所以女工都愿意去大服装厂工作。

    但所谓的大服装厂,也不过是经过伪装和隐蔽的“血汗工厂”。

    “……在她们的工资里,因为使用了工厂的针线、机器以及用电,还要扣除针线钱、电费和机器损耗费等一些名目的费用。”

    “嗯,她们有时还会支付额外的费用,比如罚款、物品损坏赔偿等……”

    安妮知道,如果没有选择去酒吧卖酒,如果没有被罗根骗,她很有可能也是其中一员。

    她庆幸自己抱对了大腿,也更加渴望融入罗根的事业版图,而不是作为一个可有可无的打工人。

    这么想着,安妮往罗根的方向靠得更近,仿佛这样能昭示她和罗根的关系非比寻常。

    罗根一点没注意,他只是在默默感慨:

    这样的工作环境,这样的工作强度,放在一百年后的美利坚,除了非法移民,普通美利坚人就算去做流浪汉也不可能入厂的。

    而在当下,哪怕是美利坚本土男性,也都在千千万万环境可能更恶劣的工厂中日夜劳作。

    这年代的美利坚经济体量已经居于全球首位但仍处于上升期,不是没有理由的。

    参观完工厂后,罗根对留任的工厂经理提出了要求,“你要将现在的生产线改造成流水线;同时改善一下环境,窗户开凿通风口,让粉尘与浊气得以逃逸;消防通道必须畅通无阻;对了,不要用童工……”

    工厂经理认真听着,脸上竟渐渐浮现出一种难以置信的敬佩神色,“老板啊,您这份心肠真是少见!您是个大好人!”

    他凑近一步,声音压得极低,却带着推心置腹的热切,“不过请容我直言,您没必要这样花费,这些女工,您能不克扣她们的工资,已是天大的恩德了!”

    听到这莫名耳熟的话,罗根一时无语。

    他原本的算盘不过是现代管理学的冷酷逻辑:改善环境能提升专注度,降低伤病率等于减少停工,取消童工可延长劳动力寿命——归根结底,是为了更持久、更高效地压榨生产力。

    罗根一开始还以为工厂经理是在反讽,但看到对方那真诚而世故的眼睛,才知道他是真心地认为老板在发善心。

    连安妮也一脸骄傲:这家伙虽然渣了点,但还是个有良心的老板!

    罗根:“……”

    他还能说什么呢?

    只能说社会确实是在进步的。

    起码,在百年后,像他这样不加工资不添假期还要求更高效率压榨打工人的行径,只会被骂做死资本家,而不会被真心视为慈眉善目的大善人!

    ……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