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我在二战当文豪 > 第48章 昂贵的精神需求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你这篇小说采取了多线叙事结构,有四条核心故事线互相产生交集,词数自然而然就多,能让你拿到不少稿费啊。”

    恩尼客观评价完普佐的小说,握着厚厚一叠稿件,心里表示相当的羡慕。

    倒不是因为普佐写出了一部好小说……而是羡慕普佐的产量。

    断了一只手还能写出这部总词数在2.8w个词的小说,是《鲸歌》的整整三倍。

    幸好阿西莫夫不在这,否则又要叨叨。

    “的确能拿不少稿费,但也要能过稿才行啊,”虽然得到了很高评价,但过往持续扑街的经历,还是让普佐有心理阴影。

    他刚想开口咨询下恩尼意见,卧室外他的几个兄弟姐妹就因为争夺饼干打闹起来。

    “嘿!安东尼、伊芙琳,别打架!”

    普佐朝客厅喊着,起身出去制止兄弟姐妹们的争端。

    “家人之间要互相照顾,保护彼此!”

    “时刻铭记照顾家人的责任,记住这一点!”

    “安东尼,把这些钱拿着,再去买点零食回来分享。”

    这间狭小公寓的隔音几近于无,恩尼能清楚听见普佐对弟弟妹妹们的训诫。

    就是生活在兄弟姐妹众多的家庭,并且从小到大都承担着大哥的责任,所以普佐后续才能写出《教父》——这部属于男人的圣经吧!

    “抱歉,我家实在是太吵闹了,”片刻后,普佐端着一杯咖啡进来,递给恩尼。

    “这算吵闹吗?你真该听听我妹妹的鼾声,”恩尼接过咖啡——此时远在校园中的米希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

    普佐不由一笑,说回刚才的话题:“我有些担心《最后的圣诞节》会过不了稿,这种写作方式还是有些太先锋了。”

    恩尼啜饮着咖啡,知道普佐又到了投稿前的“焦虑阶段”。

    笑了笑,安抚道:“先锋不先锋都无所谓,小说嘛,不管怎么写,最重要的就是要好看,就跟烹饪一样,只要做的好吃没有人会在乎用的什么手法。

    最怕的是那种小说写得难看,却自诩‘先锋’的人。你这篇小说的可读性相当高,没有担心的必要……我甚至觉得你可以尝试投稿主流文学。”

    普佐睁了睁眼睛,嘀咕着:“主流文学……那也太遥远了。”

    恩尼倒不是吹捧,是真觉得普佐这部手法革新的作品,完全能够带给文坛一个震撼。

    “这样,你抽空将稿子再誊写一份出来,我帮你带给《大西洋月刊》的主编威克斯先生看看。”恩尼说。

    “那好!”普佐欣喜了下,连连点头。

    他哪里是不想投稿给主流文学期刊?

    《纽约客》《哈泼斯》《大西洋月刊》……这些顶级期刊可是每个写作者的梦想。

    只是那些顶级期刊的审稿周期实在太长了,他需要稿费养家,尤其还是他受伤在家呆了一个月后,根本等不起。

    眼下有恩尼背书,自然是好事。

    这也让普佐有些羡慕恩尼这种天赋怪,作为一个新人作者,写的小说就能被刊登在《大西洋月刊》上,丰厚的稿费是一方面……其中的荣耀就够绝大部分作者羡慕了。

    说到《大西洋月刊》,普佐还想起一件事,趴到床边,从床底下拉出了一只大纸箱,看分量装得是满满当当。

    “猜猜里面是什么?”普佐啪啪拍了两下纸箱。

    “看起来像是很多书啊,”恩尼吸了吸鼻子,纸箱被拉出来后,他闻到了一股印刷油墨味。

    普佐嘴角勾起,将纸箱子打开,其中竟叠满了《大西洋月刊》……全都是最新一期的。

    恩尼惊讶了下:“你买这么多最新期干嘛?”

    他心想普佐这是给他刷销量来了啊,问题是刊登在杂志上也没什么好刷啊,也不是单行本。

    普佐却是说道:“我知道《布朗克斯的故事》发表后,很多白人都在骂你,但这部小说对我们意大利人来说,可是有着非凡的意义。

    这个箱子里总共有76本《大西洋月刊》,我让安东尼、伊芙琳跟我一起抢购回来的,我准备把杂志在社区中分发,很多穷苦的人是不舍得买杂志看的。

    放心吧恩尼,我们社区的人全都支持你!”

    恩尼看着那满满一箱的杂志,内心很是触动。

    一方面是普佐为他所做的事,因为担心他在骂声中消沉,所以带着弟弟妹妹连夜排队买杂志给社区的人,就是为了让恩尼感受到支持。

    另一方面是为了普佐说的那句“很多穷苦的人是不舍得买杂志看的”,让他不由想到与普佐初见时,普佐带着一本十分破烂的《卡拉马佐夫兄弟》。

    这个年头的书……太贵!

    这年头除了那些纸浆杂志外,别的书籍都相当昂贵,出版的单行本基本都是昂贵的硬皮封面精装书,售价至少都在2美元之上,有的昂贵的甚至要达到5美元一本。

    以这个年代的消费力而言,是妥妥的“奢侈品”。

    目前美国唯一在出版平装书的企业,只有「口袋书出版公司」,在去年首批出版了10本平装书,包括了《呼啸山庄》《罗杰疑案》这些经典文学作品与通俗读物,定价仅为25美分,通过路边的报摊、杂货店、车站等非传统书店的渠道进行销售。

    可以说是真正做到了“普及阅读、普及文学”这件事,也吸引了很多平常没有阅读习惯的读者——反正25美分也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仅是首批出版的平装书,就在一周内销售出了10万本。

    不过,纵然口袋书出版公司的尝试,证明了平装书在美国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可以很好的解决“大众阅读需求”。

    但从去年到现在,平装书的市场占比,也不过是从以前的不足1%,提升到了现在的5%左右。仍然远远的低于精装书。

    一个民众会因为书籍价格昂贵、想读却读不起书的国家……本质上不也是一种精神剥夺吗?跟1933年元首在柏林贝贝尔广场焚书有什么区别?跟后世美国的精英教育垄断有什么区别?

    ……图书界急需一场革|命!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