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大明第一火头军 > 第237章 不服输的蓝玉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长亭外,官道上。

    五千铁骑卷起的烟尘尚未落定,那股混杂着血腥、汗水与死亡的气息,已然扑面而来。在场的文官们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只觉得胸口发闷,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

    朱棣单膝跪地,高大的身躯如同一座沉默的铁山。

    太子朱标静静站着,像一汪深不见底的寒潭。

    在无数道目光的注视下,朱标动了。

    他没有说“平身”,也没有上前去扶。

    他只是迈开步子,一步,一步,走下长亭,走到了朱棣的面前。

    然后,朱标伸出双手,没有去扶朱棣的肩膀,而是紧紧地,一把抓住了朱棣那戴着玄铁臂铠的粗壮手臂。

    这是一个不容拒绝,却又充满了力量与亲近的姿态。

    “四弟。”

    朱标的声音响起,温润,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度。

    “你为国征战,荡平漠北,是我大明的英雄。”

    “这应天府的门,这回家的路,大哥……亲自来接你。”

    他顿了顿,手上猛地用力,朱棣那沉重的身躯,从地上慢慢站起来。

    朱标望着高他几个头的朱棣。

    “走,我们回家!”

    朱棣顺着那股力道站起身,他看着自己兄长那双温厚的眼睛,感受着手臂上传来的温度。

    他那张总是冷硬的脸上,线条似乎都柔和了一瞬。

    他没有说话,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

    于是,一副足以载入史册的画面,出现了。

    大明朝的太子,未来的皇帝朱标,紧紧挽着他那刚刚凯旋,功高盖世的四弟,燕王朱棣的手臂,并肩朝着应天府那巍峨的城门走去。

    他们身后,是五千沉默的铁骑,是数十辆囚车里,代表着一个旧时代覆灭的亡国君臣。

    在他们身前,是满朝文武,是夹道两侧,早已沸腾的数十万百姓。

    “太子殿下千岁!燕王殿下千岁!”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紧接着,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从街道两旁爆发,直冲云霄!

    百姓们不懂什么大道理,他们只知道,太子殿下和燕王殿下兄弟情深,他们也知道,那个为祸百年的北元,彻底完了!

    这欢呼声,是送给燕王的,也是送给太子的。

    更是送给这兄弟同心,国力鼎盛的大明!

    皇城,承天门城楼之上。

    朱元璋身穿一身赭黄常服,凭栏而立,遥遥望着那两个并肩而行的身影,正缓缓走入他亲手缔造的皇城。

    他那张沟壑纵横的脸上,看不出喜怒。

    “标儿,长进了啊……”

    他低声自语,声音里带着一丝欣慰,又带着一丝莫名的感慨。

    “知道怎么用刀了,也知道怎么把刀鞘抓在自己手里了。”

    他的目光又落在朱棣身上,看着他那虽然依旧桀骜,却在兄长面前收敛了所有锋芒的姿态,嘴角微微上扬。

    “棣儿,也懂事了。知道谁是君,谁是臣,谁是兄,谁是弟了。”

    他看着自己的两个儿子,在万众欢呼中,携手走来,心中那份作为帝王的猜忌与权衡,在这一刻,被一股血浓于水的暖意所取代。

    斗吧。

    你们兄弟俩,跟那些骄兵悍将,跟那些文官勋贵,狠狠地斗!

    只要你们兄弟的心在一起,这大明江山,就乱不了!棣儿也成长起来了,有些人也该慢慢可以处理了!

    大明,太庙。

    这里是朱家王朝的根本所在,供奉着大明历代先祖的牌位。

    今日的太庙,庄严肃穆到了极点。

    太庙之内,是身穿最隆重朝服,分列两侧,神情肃穆的文武百官。

    百官的最前方,龙椅之上,朱元璋身穿十二章纹的冕服,头戴十二旒的冕冠,不怒自威。

    太子朱标,侍立一旁。

    “时辰到——”

    随着赞礼官一声悠长的唱喏,沉重的太庙大门,缓缓打开。

    万众瞩目之下,燕王朱棣,身披玄色重甲,手持天子剑,一步一步,踏入了太庙。

    他的身后,是被铁链锁住手脚,穿着一身破烂龙袍,面如死灰的北元末代皇帝,脱古思帖木儿。

    再往后,是同样被锁链捆缚的北元太子、后妃、宗亲、以及一众高级贵族官僚。

    他们像一群待宰的牲畜,被全副武装的明军甲士押解着,走进了这座象征着大明法统的至高殿堂。

    当脱古思帖木儿看到那高高在上的朱元璋时,这个曾经的草原之主,再也支撑不住,双腿一软,瘫倒在地。

    朱棣面无表情,走到御阶之下,将手中的天子剑高高举起,声音雄浑如钟。

    “父皇!儿臣奉旨北伐,已于捕鱼儿海,生擒伪帝脱古思帖木儿!”

    “今,儿臣将其带回,告慰我大明列祖列宗!”

    说着,他转身,从一名侍从手中,接过一个用黄绸包裹的木匣。

    他打开木匣,从中取出一枚通体由白玉雕琢,刻着九龙盘绕的印玺。

    “玉玺在此!蒙元国祚,自今日起,彻底断绝!”

    当看到那枚象征着中原正统的传国玉玺时,整个太庙,所有官员,全都激动得浑身颤抖!

    朱元璋缓缓站起身,他走下御阶,亲自从朱棣手中,接过了那枚失落了百年的玉玺。

    他高高举起玉玺,面向列祖列宗的牌位,面向文武百官,面向天下苍生,用尽全身力气,发出了宣告一个时代终结的怒吼!

    “朕,大明皇帝朱元璋,告慰列祖列宗在天之灵!”

    “自今日起,胡虏百年之运,彻底终结!”

    “我大明江山,日月同辉,万世永固!”

    “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呐喊,从太庙之内,传到太庙之外,响彻了整个应天府!

    在这片狂热的庆贺声中,没有人注意到。

    在文武百官队伍的最末尾,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

    蓝玉穿着一身崭新却不合体的朝服,静静地站着。

    他那张曾经被打成猪头的脸,虽然已经消肿,却依旧残留着淡淡的青黑色,像两块洗不干净的污渍,烙印在他的脸上。

    他看着御阶之下,那个被万丈荣光笼罩的朱棣,看着那个本该属于自己的位置,本该属于自己的荣耀,此刻却被他最痛恨的人尽数夺走。

    他的双手,在宽大的袖袍下,死死地攥成了拳头。

    他的胸膛剧烈地起伏,眼中那股几乎要凝成实质的嫉妒与怨毒,仿佛要将朱棣的身影活活烧穿。

    他没有吸取任何教训。

    那份深入骨髓的傲慢与屈辱,早已化作了疯狂的种子,在他的心底生根发芽。

    就在这时,一道目光穿过鼎沸人声,越过百官的肩头,精准地钉在了蓝玉的后脖颈上。

    那目光不带温度,却比刀子还利。

    蓝玉浑身的血液仿佛瞬间冻住,他僵硬地,一寸一寸地抬起头。

    他看到的,是站在朱元璋身侧,太子朱标的脸。

    朱标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他只是那么淡淡地,冷冷地瞥了蓝玉一眼。

    那眼神里,没有愤怒,没有斥责,只有一片纯粹的,不带丝毫感情的冰冷。

    就像在看一条不听话,随时准备宰掉的狗。

    轰!

    蓝玉的脑子里,瞬间一片空白。

    那股滔天的怒火与怨毒,仿佛被一盆冰水从头浇下,瞬间熄灭得干干净净。

    取而代之的,是深入骨髓的恐惧。

    他想起了在奉天殿里,太子对皇上说的那句话。

    “这把刀,儿臣会亲手折了!”

    一股寒气,从他的尾椎骨,直冲天灵盖。他再也不敢抬头,猛地将头深深地低下,那卑微顺从的姿态,仿佛恨不得将自己的脑袋,直接塞进地缝里。

    朱标收回了目光,仿佛刚才什么都没发生过。

    献俘大典,在万民的欢呼声中,圆满结束。

    朱棣,在这一日,功勋与声望,达到了人生的顶点。

    然而,当夜色降临,人群散去。

    蓝玉从太庙的侧门,失魂落魄地走出。

    他坐上回府的马车,在车厢的阴影里,他缓缓抬起头。

    那张刚刚还写满了恐惧与顺从的脸上,此刻,只剩下了一片扭曲的狰狞。

    “朱棣…范统…”

    他从牙缝里挤出这两个名字,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里,再无半分恐惧,只剩下满满的怨毒。

    “你们等着!”

    “老子,还没输!”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