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道域天途:我的修为靠读书 > 第二章:藏经阁内蕴真知

第二章:藏经阁内蕴真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文曲峰,藏经阁。

    李观一立于浩瀚书海之中,非但未有丝毫怯意,反觉周身毛孔都舒张开来,一种如鱼得水的酣畅感涌遍全身。此间弥漫的并非仅是陈旧墨香,更是一种沉淀了无数岁月与智慧的文华灵韵,与他体内的“文心道种”产生着微妙的共鸣。

    玄风长老将他带来此地后,便只留下一句“明心见性,道在其中”的箴言,飘然离去。接下来的路,需李观一自己去走。

    他并未急于去寻那高深的修炼法门,而是从最底层、最基础的经史子集开始。他的手指抚过一排排书脊,如同将军检阅忠诚的士卒。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道德经》、《南华经》、《冲虚经》… 《金刚经》、《心经》、《坛经》…

    这些在凡间被读书人奉为圭臬的经典,在此修仙圣地,却蒙着一层薄薄的尘埃,显然已久无人问津。修仙者们追求的是速成的法诀、强力的神通,谁又肯将宝贵光阴耗费在这些“无用”的道理之上?

    李观一却如获至宝。他取下一卷纸质泛黄的《论语》,寻得一僻静窗边角落,安然坐下,就着窗外洒入的天光,轻声诵读起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声音不大,却清朗悦耳,字正腔圆。奇妙的是,随着他的诵读,他周身那温润的“文华灵韵”竟似乎活跃了几分,丝丝缕缕,如同受到吸引般,自发地向他汇聚,透过周身毛孔,缓缓渗入体内。

    他并未运转任何功法,但丹田气海之中,那枚由“文心道种”衍生出的、虚幻的灵力种子,竟自行旋转起来,将渗入的文华灵韵吸纳、提纯,转化为一丝极其精纯、平和中正的乳白色灵力!

    这丝灵力虽微弱,却与他神魂无比契合,运转间毫无滞涩,更带着一种明理、睿智、坚毅的特质。

    “原来如此…‘读书养气’,古人诚不我欺!”李观一心中明悟,“我之修行,无需刻意引导,读书明理本身,便是最好的修炼法门!这文华灵韵,便是最适合我的天地灵气!”

    他沉下心神,完全沉浸在经典的义理之中。读至“吾日三省吾身”,他便反思自身今日言行可有不当;读至“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他便思索往日是否有多言躁进之时;读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他对自身“无知”的惶恐便消散几分,转而生出求知的渴望。

    不知不觉,日已西斜。他竟在此诵读了一整日,非但不觉疲惫,反而神清气爽,目光更加清澈明亮,体内那丝乳白色灵力也粗壮了不少。

    正当他准备合上书卷时,阁楼楼梯处传来一阵脚步声和略显张扬的交谈声。

    “啧,又来这破地方找那本《基础符箓大全》,真是晦气。”一个声音抱怨道。 “忍忍吧,谁让术法阁的那本被王师兄借走了呢。赶紧找到走人,此地一股迂腐味。”另一人附和。

    却是两个身着内门弟子服饰的青年,一人面色倨傲,一人眼神闪烁。他们显然也看到了窗边的李观一,见他衣着朴素,面生得很,还拿着凡俗的《论语》,脸上便露出毫不掩饰的轻蔑。

    “哟,新来的杂役?还挺用功,看这闲书呢?”那面色倨傲的弟子名为赵虎,调侃道。

    李观一抬起头,神色平静,放下书卷,微微颔首:“二位师兄有礼了。在下李观一,并非杂役,乃玄风长老新收入门的弟子。”

    “玄风长老?”另一名叫孙淼的弟子愣了一下,随即嗤笑,“就是那个整天窝在藏经阁顶层的怪老头?收个弟子不去学功法,却在这里读凡人玩意儿?真是有什么样的师父就有什么样的徒弟。”

    李观一眉头微皱,却并未动怒,只是淡淡道:“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经典所言,皆是智慧,何分仙凡?师兄此言,未免有失偏颇。”

    赵虎不耐烦地挥手:“少跟我们掉书袋!爷们听不懂!赶紧的,知不知道《基础符箓大全》放哪儿了?找了半天了!”

    李观一虽初来乍到,但他这一日沉浸在书中,心静神凝,记忆力与感知力都远超平常。他略一回忆,便指向西北角一个书架的中层:“若师弟没记错,方才路过时,似在‘乙字柒列,叁排’见到过此书。”

    赵虎二人将信将疑地走过去,果然在所指位置找到了那本蒙尘的《基础符箓大全》。

    两人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但赵虎仍嘴硬道:“哼,不过是记性好点,有甚了不起?修仙界终究靠的是修为和拳头!读再多书,不成金丹,终是蝼蚁!”说罢,拿着书,拉着孙淼悻悻离去。

    李观一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轻轻摇头,自语道:“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修为是‘质’,文化是‘文’,二者岂可偏废?若无‘文’之约束与指引,空有力量,不过是一莽夫罢了。”

    他话音虽轻,却清晰地传入尚未走远的赵虎二人耳中,让两人身形一僵,脚步更快了几分。

    经此小事,李观一对自己所走之路更加坚定。

    他收拾好书卷,并未立刻离去,而是拿起扫帚,开始自发地打扫藏经阁的尘埃。并非为了讨好谁,而是觉得与此地书籍为伴,如同与万千先贤对话,心生敬意,故愿为其拂尘。

    在清扫一处角落时,他忽然感觉袖中那卷《论语》微微发热。他心有所感,将书取出,发现刚才诵读的那一页,那句“君子不器”四个字,竟在无人书写的情况下,墨迹微微流转,散发出微不可查的莹光!

    与此同时,他丹田内那枚灵力种子猛地一跳,与此四字产生了强烈共鸣!

    一道明光如同闪电般劈入他的识海! “君子不器…君子不器…” “君子不应像器具那样,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意味着…博学多通,不局限于一门一技,要心怀天下,包容万物!”

    “我明白了!”李观一眼中精光湛然,“我的‘道’,我的‘术’,都不应被任何现有的框架所束缚!读书是修炼,扫地亦是修行!万事万物,皆可明理,皆可悟道!”

    这一刻,他周身气息豁然贯通,体内那乳白色灵力奔腾流转,比之前浑厚了何止一倍!他对“文心道种”的领悟,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他所求的,从来不是成为一个只会打坐练气的“器”,而是要成为一个融汇百家、通达天下的“君子”,一个真正的修道者。

    藏经阁顶层,凭窗而立的玄风长老将楼下发生的一切尽收眼底。他看着李观一打扫的身影,感受着他身上那豁然开朗的气息波动,抚须微笑,眼中满是欣慰。

    “道心初萌,其叶蓁蓁。 善,大善。”

    李观一的仙途,于这藏经阁内,正式扎下了第一道,也是最坚实的一道根基——以文化为根,以明理为途。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