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喧嚣未及之处 > 第六十四章 假装无事发生,直到有事发生(感谢竹中小径的盟主赏)

第六十四章 假装无事发生,直到有事发生(感谢竹中小径的盟主赏)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媒体日的喧嚣渐近尾声,记者们心满意足,每个人都自觉收获颇丰,迫不及待地想要赶回编辑部,将灰熊队的内讧风波酿成明天的体育头条。

    按照流程,球队还需完成最后一个环节:拍摄新赛季全家福。

    然而,鲁迪·盖伊却没有现身。

    他缺席的理由是“身体突发不适”。

    听到这个官方说辞,有记者不禁调侃道:“如果我是鲁迪,听完伊莱那番话,我恐怕也会‘不适’。”

    “何止不适,”同行的记者笑着接话,“我可能当场就吐了。”

    更细心的人则注意到,不仅盖伊缺席,总裁杰里·韦斯特也并未出现在拍摄现场,代替他的是副总裁迪克·维萨奇。这一细节立刻引发了更多猜测。

    众所周知,韦斯特与维萨奇之间的关系,也远非和睦。

    看吧,这就是一支常年沉寂的小市场球队突然获得巨大关注的宿命。所有积压已久的问题并非一夜之间产生,它们早已存在,只是以往无人关心。而当徐凌这般全国瞩目的超级新星降临孟菲斯,所有过去被忽略的隐患便不可避免地暴露在聚光灯下。记者们敏锐地捕捉到了韦斯特的缺席,并迅速将其与内部矛盾联系起来,却无人深究一个事实:自从成为球队管理者以来,杰里·韦斯特就从未参加过任何一次季前全家福的拍摄。

    一次都没有。

    他自视极高,始终认为自己的存在会抢走教练组与球员应得的关注,这是他一贯的坚持。

    这就是杰里·韦斯特。他从不刻意经营自己的影响力,可一旦他亲手组建的球队跌入谷底,他又会将一切责任归咎于自己。

    而在那间俯瞰训练场的总裁办公室里,杰里·韦斯特刚关掉了媒体日的直播。屏幕中徐凌冷静却锋利的回应仿佛仍在空气中回荡。

    他的脸色阴沉得可怕,沉默片刻后,他对劳拉格兰科勒说道:“让鲁迪来我办公室。让他马上过来!”

    盖伊姗姗来迟,慢悠悠地晃进办公室,脸上挂着一副漫不经心的表情。

    韦斯特没有请他坐下,目光沉重地注视着他,语气严厉却并非怒吼:“鲁迪,我看着你进入联盟。我记得你新秀赛季时的样子。谦逊、渴望学习、愿意为每一次机会付出全力。告诉我,究竟是什么让那个年轻人变成了今天这副模样?竟然选择通过媒体公开抱怨,在球队内部制造不必要的对立?”

    韦斯特稍作停顿,继续说道:“你和伊莱之间并非注定水火不容。如果你真正愿意去了解他,你会发现你们的风格完全可以共存,甚至互补。你们本可以成为令整个联盟侧目的锋线组合。”

    盖伊表面上仍维持着虚心受教的模样,微微低头,眼神却飘向别处。而在内心,他对LOGO男这番指点充满了不屑与鄙夷。共存?互补?说得好听,不就是让那个该死的中国人凌驾于所有人之上,让全队都唯他马首是瞻吗?凭什么?

    韦斯特看穿了他敷衍的态度,声音愈发冰冷:“鲁迪,天赋可以为你打开大门,但职业态度和格局才能决定你最终能走多远。你还年轻,你有足够多的时间和伊莱竞争,你有足够的天赋去成为远比我想象中更出色的球员。”

    盖伊闻言,只是含糊地应了一声:“我知道了,杰里。我会注意的。”

    然后,盖伊便离开了。

    韦斯特心里清楚,这不过是敷衍的应付。但他此刻最重要的就是明确传递管理层的态度,哪怕只是一个虚伪的姿态,他也必须让盖伊相信,球队仍然表面上维持着“相信他与徐凌可以共存”的立场。

    随后,他吩咐助理劳拉·格兰科勒去请徐凌过来。

    徐凌来得稍晚一些,因为他刚刚参加完全家福的拍摄。

    当他走进总裁办公室时,韦斯特正对着新赛季的赛程表陷入沉思。

    “杰里,”徐凌自然地步入室内,在韦斯特对面坐下,“你找我?”

    除了试训和签约那几天,徐凌与韦斯特的直接接触其实寥寥无几。

    在他印象中,韦斯特唯一一次主动给他打电话,是询问贾里乌斯·杰克逊的情况。徐凌当时给予了肯定的回应,不久后,灰熊便签下了杰克逊。

    无论韦斯特这笔运作是出于怎样的考量,也无论这位总是不苟言笑的老人是否是为了让他的探花秀在新环境中有一个可信赖的队友——这一切都让徐凌感受到了一种被重视的尊重。

    因此,即便他心知肚明韦斯特叫自己过来的用意,也并未流露出任何不满,只是平静地等待着对方开口。

    韦斯特没有浪费口舌去说那些空洞的场面话,开口便见山:“伊莱,我欣赏你的强硬,这是领袖不可或缺的品质。但你今天的处理方式过于意气用事了。”

    徐凌沉默以对,没有接话。

    “我们都知道你说的是事实,但你不该如此直接地将矛头对准鲁迪!”韦斯特的脸上浮现出明显的不满,“你这样做,让你和鲁迪都没了回头的可能,更会让整个联盟看我们的笑话!”

    “我们为什么需要回头的余地?”

    韦斯特目光一凝:“什么?”

    “我们为什么需要回头?”徐凌重复道,“过去的灰熊队,又有哪一段是真正值得怀念的?”

    自2002年春天接手这支球队以来,韦斯特虽自认有过失误、做过错误决策,但终究帮助这支曾经的耻辱之师连续三年闯入季后赛。这足以告慰球迷。

    他从未想过,竟会有人如此轻描淡写地否定这一切。

    徐凌的反问像一颗子弹,猝不及防地击中了韦斯特内心最不容触碰的部分。

    LOGO男瞬间震怒,猛地站起身激动地说道:“不要对你不了解的事情妄下结论!灰熊或许没有辉煌的队史,但它仍然是无数孟菲斯人心中的挚爱!你没有资格说三道四——听见了吗?现在的你,根本没有资格对我说‘过去不值得怀念’!除非你能用实际行动带我们打出更好的成绩!”

    “在那之前,你要做的就是他妈给我滚回去,装作一切如常!继续训练、备战,假装你和鲁迪还能共存,假装媒体日上的闹剧只是年轻人一时冲动!然后,像个该死的团队一样,一起迎接新赛季!”

    这是徐凌穿越以来遇到的第二个因情绪失控而对他咆哮的老头。

    徐凌真正想表达的,是他对“与盖伊重修旧好”毫无兴趣。但韦斯特显然误解了他的意思。

    或者,他真的误解了吗?

    即便韦斯特没有动怒,这场谈话最终难道就不会走向这个结局吗?

    徐凌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交易鲁迪·盖伊?

    不可否认,他确实有此意愿。但眼下正值训练营期间,交易窗口还远未开启。无论矛盾多深,他们都必须将其暂时掩藏,维持表面的平静。

    走出总裁办公室的刹那,徐凌忽然反应过来韦斯特那番激烈言辞中真正的核心意图:

    假装。

    假装无事发生,然后,静待变故发生。

    总裁办公室外,韦斯特的女助理劳拉·格兰科勒仍面带职业微笑。显然,她早已将刚才办公室内的咆哮尽收耳中。

    “杰里的情绪一直这么不稳定吗?”

    徐凌随口问道。

    “相信我,”格兰科勒的笑容丝毫未变,“他一直都这样。”

    第二天,训练营照旧。

    如果说有什么值得一提的事情,那就是鲁迪·盖伊没想到在经过媒体日的事情之后,六千万先生依然愿意给他传球,这导致他像樱木花道一样在训练中用脸接了一次球。

    他因此流了鼻血。

    徐凌站在一边,无奈地叉腰:“如果你打算对记者说我把你打得流鼻血,我不会否认。”

    远处,洛瑞大笑出来,其他人也被带动地笑出声。

    马克·雅法罗尼在某个瞬间几乎要忘记媒体日上的事情了。

    他的球队看起来太正常了。

    这个正常的程度让他头皮发麻,背脊生凉。

    但是,灰熊队正常了,不代表外界就会放过媒体日的事情。

    各路媒体争相报道灰熊的媒体日事件,显然,主动挑起事端的盖伊获得了较多的批评,但不留情面的徐凌也被认为性格恶劣。

    尤其是一些耐克系的媒体人。

    比如ESPN的里克·布彻(Ric Bucher),他在专栏中写道:“鲁迪·盖伊固然是导火索,但伊莱的反应恰恰证明,鲁迪的指责并非空穴来风。忘掉那个TTU的‘半场终结者’吧,伊莱比我们想象的更加自大。在这方面,他也许是最接近其选秀模板的人,我们可能真的在见证下一个科比·布莱恩特的崛起。”

    毫无疑问,作为当世最具影响力的体育媒体,ESPN与各大联盟,各大运动品牌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布彻的表态正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这件事情的影响大到连徐凌的大学恩师鲍勃·奈特都出面为弟子说话。

    “完全是胡扯!”奈特再次展现出他那毫无保留的护短本色。“你可以找其他和伊莱共事过的人提问,没有人会说他是傲慢的,也不会有人说他是那种享受特权的人!我再说一遍,这是胡扯,每个与他共事的人都认为他是他们遇到过的最好的人,鲁迪·盖伊是迄今为止的第一个例外。现在我问你,是其他人看走了眼,还是鲁迪·盖伊在撒谎?回答我!!!”

    最终,还是ESPN的明星作家比尔·西蒙斯出来收拾了残局。

    他在2007-08赛季的NBA赛季前瞻专栏中写道:“在我最初的计划里,灰熊队原本排在西部球队的第十名,因为我相信伊莱在一支阵容尚可的球队里可以发挥作用,也许不会像他在TTU那么伟大,但我绝对相信他在几年内将灰熊队带入正轨,可是现在,我动摇了。我相信伊莱,但我不相信一支支离破碎的球队,保罗·加索尔不想待在那,鲁迪·盖伊和他闹翻了,他还有帮手吗?你不可能单枪匹马地扭转大局!所以,我将孟菲斯灰熊队排在西部第十四名。位于明尼苏达之前,西雅图之后。”

    西蒙斯的说法很好理解,那就是交给时间。

    的确,时间可以回答一切问题。但运动品牌之间的争斗却是从早到晚。

    训练营结束后,灰熊队启程前往拉斯维加斯参加季前赛。他们先后对阵多伦多猛龙、印第安纳步行者以及洛杉矶快船,随后转战德州,与姚眀所在的休斯顿火箭队及犹他爵士队展开较量。

    在这段为期两周、共计五场的季前赛征程中,灰熊队取得了三胜两负的战绩。徐凌在场均26分钟的出场时间内,贡献出22分、7篮板和6助攻的全面数据,投篮命中率高达52%,展现出对NBA级别对抗强度的出色适应能力。

    然而,在亮眼的个人表现背后,仍存在明显问题——他场均出现2.5次失误,这一数字尤为醒目。尤其是在执行主教练马克·雅法罗尼极力推崇的SSLO进攻体系时,徐凌在高速攻防转换中的决策时机和出球选择,与战术体系的要求仍有差距。他时而显得犹豫不决,时而又因追求速度而出现一些不必要的传球失误。

    可是,季前赛就是找问题的地方,为了让徐凌习惯NBA的节奏,雅法罗尼让徐凌在五场季前赛里担任全职控卫,这种情况在赛季期间是不会发生的。

    从过程来看,徐凌适应得还不错。

    不过,有人并不这么认为。比如ESPN的资深记者克里斯·谢里丹,就在灰熊队结束季前赛之后发表了一篇题为《阿迪达斯用六千万美元究竟买来了什么?》的评论文章。文章尖锐地质疑阿迪达斯天价签约的合理性,将徐凌描绘成一个“与球队现有体系不适配、被过度高估的营销产物”。更引人瞩目的是,谢里丹明确指出,这份合同的等价价值,足以媲美当年耐克为勒布朗·詹姆斯所开出的那一纸合约。

    这是否意味着,阿迪达斯已将徐凌视为勒布朗级别的、注定闪耀时代的超级巨星?

    显然,阿迪达斯绝不会坐视耐克系媒体对徐凌进行舆论施压。

    很快,《华盛顿邮报》的权威记者大卫·阿尔德里奇便撰文反击,以一篇《短视与偏见:我们为何急于为一个年轻人的未来定论?》展开有力驳斥。

    阿尔德里奇在文中一针见血地指出:“谢里丹先生巧妙地忽略了徐在防守端的预判、无球跑动的灵性,以及超越年龄的关键球稳定性。仅凭五场不计胜负的季前赛和一套尚未成熟的战术体系,就全盘否定一位天才,这是一种彻头彻尾的短视。历史一再告诉我们,评价天才需要的是耐心——别忘了,2003年的这个时候,里奇·戴维斯还觉得勒布朗·詹姆斯将来能成为他的‘好帮手’。”

    一时间,运动品牌的舆论战争打响了,主角是徐凌,战场是孟菲斯,这里的人们哪里见过这样的阵势?

    就在这片喧嚣、期待与怀疑交织的混乱氛围中,灰熊队踉跄地走完了赛季前所有的旅程,迎来了十月底的常规赛揭幕战。

    他们将在主场,迎战由蒂姆·邓肯、托尼·帕克和马努·吉诺比利领衔的卫冕冠军圣安东尼奥马刺。

    那天清晨,徐更新了一条推文:

    “当太阳升起时,就把昨天忘掉。早安,蓝调城。”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