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日,她正在书房与谢云景以及几位核心幕僚商议如何整饬水师,抚恤此次海战中伤亡将士家属等事宜,就听得门外传来一阵洪亮而熟悉的声音,由远及近,透着难以抑制的兴奋:“桃桃,谢爷哈哈哈,我回来啦!”
话音未落,书房门被“哐当”一声推开,沈大山大步流星地闯了进来。
他穿着一身半新不旧的袍子,脚上沾着泥点子,风尘仆仆,显然是刚赶了远路,但精神头却十足,一双虎目炯炯有神。
“大哥!”沈桃桃见到沈大山,脸上也不由自主地露出了笑容,连忙起身相迎。
谢云景也放下手中的文书,微笑着颔首示意。几位幕僚见状,知道他们有要事要谈,便识趣地行礼退下了。
“可算见到你了,这一趟出去,没少吃苦头吧?听说还差点……”沈大山上下打量着瘦了许多的沈桃桃,眼里满是心疼,后面的话没忍心说出口,转而向谢云行礼,“谢爷,你也辛苦了!”
寒暄过后,沈大山也顾不上喝口水,便迫不及待地开始汇报他这次去荣城帮忙建城的成果,嗓门依旧洪亮,“桃桃,谢爷,天大的好消息,咱们荣城,嘿!现在可是彻底大变样喽,跟以前那个破落小渔村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他掰着手指头,如数家珍:“头一件,就是那新城墙。按照你们走之前定下的图纸,早就完工了。好家伙,那叫一个气派,比咱们军城的城墙矮不了多少,都是用大青石一块块垒起来的,又高又厚实,城垛,箭楼一应俱全。赵青别看年纪轻,是真舍得下力气监工,质量没得说,现在别说小股土匪,就是官军来了,想啃下咱荣城,也得崩掉几颗门牙。”
“第二件,是城里的光景!”沈大山眼睛发亮,“城里头现在可热闹了,沿着新修的主街,两边全是新起的铺面和工坊,叮叮当当的打铁铺子,烟雾缭绕的砖瓦窑,还有织布的,染布的,酿酒的,做木匠活的……尤其是那个烧陶的窑厂,嘿!烧出来的碗碟盆罐,又结实又好看,不光咱们自己用,连北边狄戎那边都有人偷偷过来买呢。还有咱们从南洋带回来的那些稀奇古怪的种子,南雨专门划了块好地,请了老把式精心伺候,长势那叫一个喜人,有些瓜果,咱们这儿从来没见过,结得又大又多,看着就稀罕人。”
他越说越激动,唾沫星子都快喷出来了:“最重要的是人,桃桃,你是不知道啊,现在咱们荣城,可不是以前那样人口稀稀拉拉了。这半年多,也不知道从哪儿传出去的风声,说咱们荣城有地种,有工做,官府还不乱收税,不少从关内逃难过来的流民,拖家带口,一拨一拨地往咱这儿涌。俺粗粗算了算,现在城里城外的人口,比你们走的时候,怕是多了足足两三倍不止,街上熙熙攘攘的,店铺生意红火,工坊里人手都不够用。赵青是真有两把刷子,把这些突然多出来的人安置得井井有条,该分地的分地,该安排进工坊的进工坊,还组织人手帮着盖房子,城里头一点儿乱子都没出,真是天生当将军的好材料!”
听着沈大山绘声绘色的描述,沈桃桃和谢云景相视一笑,心中涌起欣慰和踏实感。
荣城,作为军城最重要的屏障,它的稳定与繁荣,直接关系到军城的根基是否牢固。
如今听到荣城不仅城防稳固,百业初兴,更是吸引了大量人口,这意味着军城的发展潜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赵青的成长和才干,也让他们倍感欣慰,这证明他们当初没有看错人。
“大哥,辛苦您了,这么大老远跑回来报信。”沈桃桃给沈大山倒了杯热茶,柔声道,“荣城能有今日局面,赵青功不可没,您和留在荣城的各位乡亲也付出了无数心血。”
“嗨,这有啥辛苦的,看着咱们的地盘越来越好,俺心里头比喝了蜜还甜。”沈大山大手一挥,端起茶杯咕咚咕咚一饮而尽,抹了把嘴,脸上满是与有荣焉的光彩。
就在书房内洋溢着因荣城喜讯带来的欢快气氛时,门外响起了轻柔的敲门声。
沈桃桃应了一声,只见莲姬走了进来。她今日穿了一身素雅的月白色衣裙,发髻简单挽起,虽不施粉黛,却别有一番清丽脱俗的气质。
“沈姑娘,将军,沈大哥。”莲姬微微福了一礼。
“莲姬姐姐来了,快请坐。”沈桃桃热情地招呼她。从南洋回来后,莲姬就不用扮演沈桃桃的侍女,所以沈桃桃称呼她一声姐姐,对于莲姬,她始终心存感激和敬佩。
莲姬落座后,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切入正题,“沈姑娘,将军,此次随军远征南洋,经历诸多波折,令我感触颇深。尤其是与各方势力打交道时,深感语言不通,风俗不明,实乃沟通合作之大碍,有时甚至会因误解而平添许多风险与损失。”
她清澈的目光看向沈桃桃和谢云景,继续道:“军城如今虽偏安北境,但观天下大势,闭关自守绝非长久之计。无论是与狄戎等周边部族和睦相处,互通有无,还是未来可能与更遥远的海外番邦进行贸易,交流技艺,乃至应对像倭寇这般来自海上的威胁,都需要大量通晓各方语言,了解异域风俗的人才。仅靠少数人零星掌握,远远不够。”
“因此,”莲姬的声音坚定,“我有一个想法,想在军城中开设一所专门的‘译馆’。招募城中聪慧机敏,有语言天赋的少年男女,由我以及将来可能寻访到的其他通晓外语之人,系统地教授,甚至……若有机会,还可涉及更西方国度的语言。不仅教授语言,还可讲解各地风土人情,律法制度,商贸惯例等。旨在为军城培养一批可靠的翻译与外交人才,为军城日后之发展,开启一扇通往更广阔世界的窗户。不知沈姑娘和将军意下如何?”
莲姬的一番话,眼光长远,直指军城未来发展可能面临的关键瓶颈之一。
沈桃桃听完,猛地一拍手掌,欣喜道:“莲姬姐姐此议甚好,简直是高瞻远瞩,我早有此意,只是苦于没有合适的主事之人。姐姐你精通多国语言,又见识广博,正是主持此事的最佳人选。此事若能成,对我军城未来之重要性,绝不亚于新建一座城墙,多练一支精兵。”
她越说越激动,站起身走到莲姬面前,紧紧握住她的手:“莲姬姐姐,此事我便全权委托于你,从今日起,你便是军城‘译馆’的首任馆长。需要什么场地,银钱,人手支持,你尽管拟个章程出来,我全力支持。要人给人,要钱给钱。务必尽快将这译馆办起来,为我军城培养出第一批通晓四夷之言的栋梁之材。”
谢云景也赞同地点点头,沉声道:“莲姬姑娘思虑周全,此议确为军城长远之计。涉外之事,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或合作共赢。译馆之事,有劳姑娘费心,军城上下,定当鼎力支持。”
得到沈桃桃和谢云景如此肯定的答复,莲姬的脸上也露出笑容,她郑重地行了一礼:“承蒙沈姑娘和将军信任,莲姬必当竭尽全力,不负所托。”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