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小卖部通末世:开局泡面换黄金 > 第134章 知识改变命运!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夜幕降临,新城陷入了一种奇异的宁静。

    远处城墙工地上,探照灯的光柱刺破黑暗,工人们三班倒,机器的轰鸣声昼夜不息。

    卫队的营房里,结束了一天训练的士兵们正在狼吞虎咽,补充着消耗的体力。

    兵工厂的方向,更是灯火通明,冲压机每一次落下,都代表着一颗子弹或一个零件的诞生。

    一切都在高速运转,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

    林墨坐在小卖部的躺椅上,听着外面传来的各种声响,脑子却在想着另一个世界的事情。

    他交给姜忆的那篇论文,此刻应该已经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掀起了滔天巨浪。

    用一个世界的技术,去降维打击另一个世界。

    这种感觉,让他对自己次元仓库里那些积灰的资料,有了新的认识。

    那些从末日废墟里搜集来的,五花八门的期刊、报废的设备、零散的芯片。

    单独拿出来,或许只是不起眼的垃圾。

    但如果把它们系统地整理出来,再找到合适的人去研究,那将是一座无法估量的宝库。

    一个雷神7号电池,让林墨拿出远星一号,在电池行业异军突起,甚至引起了不明势力的暗杀。

    而林墨的次元仓库里,躺着无数类似的技术。

    但他缺一个能解开这些答案的人。

    或者说,一个团队。

    林墨不可能事事亲为,他需要建立一个属于新城的科研体系。

    想到这里,林墨拿起对讲机。

    “夜莺,来我这里一趟。”

    “是。”

    几分钟后,夜莺的身影出现在小卖部门口。

    “老板,您找我。”

    “我们营地现在收拢了多少幸存者?”林墨开门见山。

    “目前登记在册的人口,总计两千六百二十七人。”夜莺迅速报出准确的数字。

    “去把所有幸存者的登记档案整理出来。”

    听到这话,夜莺愣了一下,不明白林墨为什么突然要看那些东西。

    “我需要一份名单。”林墨没有解释太多,直接下达指令。

    “把所有在灾变前,拥有大学以上学历,或者掌握着专业技术的人,全部筛选出来。”

    “工程师、医生、化学老师、物理研究员、程序员……甚至是农技专家,只要是靠技术吃饭的,我全都要。”

    夜莺立刻明白了林墨的意图。

    在末日,人们更看重的是力量和生存技能。

    一个能打的士兵,价值远超一个戴着眼镜的教授。

    但林墨显然不这么想。

    他要的,不只是能打能杀的士兵,他还要能创造,能思考的大脑。

    “我马上去办。”夜莺干脆地回答。

    “不过老板,很多人的档案在迁徙过程中都遗失了,登记的时候,也只是简单记录了姓名和一些基本情况,职业信息可能不全,甚至有人会故意隐瞒或者谎报。虽然我们已经交叉验证了,但毕竟不可能面面俱到。”

    “那就重新统计。”林墨的语气不容置喙。

    “发布公告,就说新城要成立技术部和科学院,所有被选中的技术人才,可以不用参加体力劳动,并且能获得更好的食物配给和独立的住所。”

    “知识,在这里,是有价值的。”

    夜莺的身体微微一震。

    她瞬间就理解了这条命令背后蕴含的深意。

    这不仅仅是在招揽人才,更是在树立一种全新的价值观。

    在这个只信奉拳头的废土之上,林墨要用实际行动告诉所有人,知识同样可以换来食物和尊重。

    “我明白了。”夜莺的回答,带上了一丝郑重。

    “我立刻去安排人手,进行第二轮的身份甄别和登记。”

    看着夜莺匆匆离去的背影,林墨靠在躺椅里继续思考。

    他要做的,就是搭建一个平台,把这个世界的先进知识,通过这些筛选出来的人才,一点点地复现整理出来。

    能源、材料、生物、医疗……

    当他带着这些先进知识返回自己世界的时候,他的商业版图将再无敌手!

    小卖部里,林墨没有急着穿梭回去,而是在等待夜莺那边的消息。

    他需要先知道自己手里有什么牌,才能决定下一步回现代世界,该重点收集哪些领域的资料。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大概一个小时后,夜莺再次返回,手里多了一个平板电脑。

    她的表情有些微妙,既有完成任务的干练,又夹杂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古怪。

    “老板,名单整理出来了。”

    她将平板递给林墨。

    屏幕上是一份详细的表格,罗列着一个个名字,以及他们灾变前的职业。

    “初步筛选,符合条件的一共八十七人。”夜莺在一旁补充道。

    “其中大部分是中学老师,教物理、化学、生物的都有。还有十几名是建筑工程师和机械技术员,已经被赵工和王工那边要走了。”

    “剩下的,职业就五花八门了。”

    林墨的手指在屏幕上滑动,视线快速扫过那些信息。

    一个名字让他停了下来。

    陈景,六十二岁,灾变前是东海大学的物理学教授,主攻凝聚态物理和材料学。

    “这个人还在?”林墨问。

    “在。”夜莺点头,“他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之前一直在营地里跟着其他人做一些缝补的杂活。我们的人找到他的时候,他正在给士兵的作训服上钉纽扣。”

    林墨继续往下看。

    李欣,二十七岁,灾变前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后端程序员,负责数据库维护。

    王鹏,三十五岁,生物制药公司研发员,主要负责菌株培养和筛选。

    ……

    名单上,还有农学院的植物学研究员,医院的内科医生,甚至还有一个古籍修复师。

    这些人,在末日里几乎是最没有用处的一批人。

    他们没能成为觉醒者,也不会开枪和丧尸搏斗,能活到现在,多半是运气好。

    “公告发出去之后,营地里的反应不小。”夜莺汇报道,“很多人不理解,觉得这些人什么都干不了,凭什么能获得优待。还有些人在到处打听,想给自己也安个技术人员的名头。”

    “不用理会。”林墨关掉平板,“想滥竽充数的,直接轰出新城,永不接纳。”

    他从躺椅上站起来。

    “把名单上的所有人,都集中到旁边的临时会议室。”

    “我现在要见他们。”

    “是。”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