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阴阳剥皮人 > 第一百六十二章-倒影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那种被无形丝线操控的感觉,如同一根冰冷的针,刺破了沈默记忆的表层。

    他猛地回神,视线重新聚焦在那张泛黄的城市排水系统图纸上。

    空气中弥漫着旧纸张和灰尘混合的霉味,小舟和阿彩的呼吸声都显得格外沉重。

    图纸上,那条通往旧校址地下的废弃支线,编号VII,被一道粗暴的红叉划去,旁边用墨水笔标注着冷冰冰的四个字:“从未建成”。

    这是一个死胡同,一个被官方历史彻底否定的存在。

    “不对,”沈默的声音打破了沉默,他的指尖在图纸粗糙的表面上轻轻划过,最终停在了右下角一个几乎被折痕淹没的角落。

    那里有一行比蚂蚁还小的印刷体文字,像是印刷厂不小心留下的错误。

    “竣工验收由第七监工署代签。”

    阿彩凑过来看了一眼,疑惑地皱起眉:“第七监工署?我从没听说过这个部门。而且,既然从未建成,哪来的竣工验收?”

    “这正是问题的关键。”沈默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眼神锐利如刀。

    “它们在撒谎,但撒谎的方式很特别。它们不是简单地抹掉痕迹,而是用一个虚构的答案去填补另一个谎言留下的漏洞。一个不存在的工程,由一个不存在的部门验收,在逻辑上完美闭环。就像它们用一份伪造的结案报告,去封存我们所有人的真相一样。”

    他的话像一块石头投入死水,激起了涟漪。

    苏晚萤一直沉默地坐在旁边,此刻,她像是被某个词触动,猛地从自己的背包里翻出一份用塑料文件袋精心保存的复印件。

    那是她的童年档案。

    她的指尖颤抖着,抚过“退学处理”那几个刺眼的铅字,最终停留在最后一页。

    那是一份美术与作文课的作业,题目简单得诡异:“请写下你从未做过的事。”

    复印件上,题目下方是一片刺目的空白。

    那是她当年交上去的白卷。

    她记得当时老师失望的眼神,和同学们窃窃的嘲笑。

    一个连谎都不会撒的孩子。

    但现在,苏晚萤看着那片空白,眼中却燃起了奇异的光。

    她从沈默手里接过一支笔,深吸一口气,在那片尘封了十几年的空白处,一笔一划地补上了五个字。

    “我从未存在过。”

    字迹清秀,却带着一种决绝的、要将自身从世界上彻底剥离的疯狂。

    她将这张纸递给小舟。

    小舟的天赋是对“异常”的感知,他的触摸能放大一切不合常理的痕"bug"。

    当小舟的手指触碰到纸张的刹那,异变陡生。

    那张薄薄的A4纸仿佛被投入了无形的熔炉,没有火焰,却瞬间蜷曲、焦黑,发出一阵濒死的**。

    空气中弥漫开一股类似臭氧的焦糊味。

    眨眼之间,纸张化为一捧漆黑的灰烬,簌簌地落在桌面上。

    然而,诡异的是,那捧灰烬并没有散开,而是奇迹般地维持着纸张的形状,甚至连苏晚萤刚刚写下的那五个字,都由更深邃的黑色灰烬勾勒出来,清晰可辨。

    “我明白了……”苏晚萤怔怔地看着那堆灰烬,喃喃自语,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的顿悟。

    “它们整个系统,整个‘现实’,都建立在‘确认’的基础上。确认你存在,确认你服从,确认你被遗忘。它们需要我们的认可,哪怕是虚假的认可。而‘否认’,彻底的、从根源上的自我否认,就是侵入它们底層邏輯的病毒。”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几人脑中迅速成型。

    市政档案数字化中心,这座城市的记忆中枢,此刻正灯火通明。

    无数陈旧的纸质档案正被高速扫描仪吞噬,转化为冰冷的数据,录入那个无所不包的“统一认知平台”。

    沈默的目标,就是这里。

    作为一个身份记录被彻底注销的人,他是系统里真正的“幽灵”,人脸识别系统在他面前形同虚设,因为数据库里根本没有可供比对的数据。

    换上偷来的夜班清洁工制服,沈默推着一辆清洁车,熟练地混入了庞大的建筑内部。

    消毒水的味道掩盖了他的紧张,规律的嗡鸣声像是被囚禁的金属蝗虫,在空旷的走廊里回荡。

    他避开了所有带活体热感应的摄像头,凭借着对建筑图纸的记忆,找到了一个位于角落的档案处理室。

    那里有一台为了处理特殊材质档案而准备的离线扫描仪。

    他从怀中掏出用防静电袋包裹的物证:那份标注着“X07”的残破卷宗,苏晚萤那张作业的灰烬样本,还有那几张能映出诡异人形的影子胶片。

    他深吸一口气,将它们逐一放在扫描仪冰冷的玻璃板上。

    每一次扫描,他都熟练地打开了元数据编辑界面。

    在那一串串普通人看不懂的代码后面,他插入了自己编写的篡改字段,如同在洁净的血液中注入一滴致命的病毒。

    【来源:不可信记忆;状态:未验证;建议:永久开放追加。】

    这串指令简单而恶毒。

    它没有直接否定这些档案的真实性,而是将它们定义为“不确定”。

    在一个追求百分之百确定的系统里,“不确定”本身就是一种污染。

    而“永久开放追加”,则意味着任何接触到这些信息的人,都有可能成为新的信息上传节点,将他们自己的“异常”记忆上传,造成更大范围的污染。

    凌晨四点,是系统进行数据自动同步和备份的时刻。

    就在时钟跳到04:00:00的一瞬间,全市十三个安全监控终端的屏幕上,同时弹出了一个刺眼的红色警告框。

    【警告:检测到幽灵编辑权限。

    来源IP:离线。

    权限等级:未知。】

    地下深处,某个纯白色的监控室内,一只戴着白手套的手正握着一支钢笔,在一份报告上批注。

    看到警报,那只手猛然攥紧,笔尖在纸上划出一道深痕。

    他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在旁边的触控板上划过,一行新的指令覆盖了旧的批注。

    【启动记忆清洗协议。目标:所有关联“7”的异常波动。】

    然而,他晚了一步。

    就在“清洗协议”启动的同时,整个“统一认知平台”的数据库中,所有曾经被强行抹除、标记为“不存在”的,与“第7号”相关的记录,开始以一种诡异的方式重新浮现。

    它们没有恢复成原始档案,而是变成了无数个“待补充材料”的空白条目,像雨后春笋般疯狂地在数据库中滋生。

    每一个条目的附言都一模一样。

    【提交者:未知;时间戳:尚未发生。】

    未来正在侵入现在。

    沈默已经悄无声息地撤离了中心。

    在黎明前最深沉的黑暗中,他们分头行动。

    阿彩像个夜色中的精灵,闪身进入一条满是涂鸦的小巷。

    她掏出一罐黑色喷漆,对着一面斑驳的墙壁,迅速写下一行字:“这里没人失踪。”

    这是他们计划的另一部分,一个基于苏晚萤理论的现实实验。

    用一个明确的“肯定”句式,去“否认”一个被掩盖的事实。

    第二天清晨,阳光照亮了这条小巷。

    路过的市民惊奇地发现,那行黑色的涂鸦“这里没人失踪”,它投射在地面和墙角的影子里,竟然站着五个模糊的人形轮廓。

    那些影子仿佛拥有生命,在晨光中,正朝着每一个看到它们的人,缓缓地挥手。

    而在城市的另一端,地下七层的某个不为人知的密室里,巨大的工程已经接近尾声。

    一块崭新的黑色石碑即将封顶嵌入墙壁,只剩下最后的铭文雕刻。

    一位年迈的工匠正握着刻刀,专注地雕琢着最后一笔。

    他的师父,周工的师父,曾经喝醉了酒跟他说过:“记着,任何献祭给‘上面’的东西,都不能太完美。错字镇邪,是因为完美本身就容不下活气儿。”

    此刻,石碑上那行冰冷的文字——“第7号样本,回收进度98%”——清晰可见。

    工匠的刻刀稳稳落下,在那个“8”字的右下角,他故意少刻了一横。

    于是,“98%”变成了“90%”。

    一阵微风不知从何处吹来,穿过石碑与墙壁之间尚未完全闭合的缝隙。

    风吹动了旁边工作台上一份无人签署的结案报告,哗啦一声,轻轻翻开了新的一页。

    逃离的路上,沈默穿行在逐渐苏醒的城市街道中。

    街灯依次熄灭,第一班公交车带着疲惫的轰鸣声从远处驶来。

    他没有急于去预定的汇合点,而是下意识地放慢了脚步。

    某种难以言喻的预感攫住了他,像一只冰冷的手搭在他的肩膀上。

    他停下脚步,目光被街对面一排店铺的橱窗所吸引。

    在那些尚未亮灯的店铺投下的黑暗倒影中,他看到了自己。

    也看到了,站在自己身后的,那个穿着同样衣服,却带着一丝诡异微笑的,另一个自己。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